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78章 得以民心全文阅读

历史上的蒙古人,早就觊觎中土世界的繁荣。

当时的铁木真统一蒙古大败西辽和西夏后,面对金朝的沦亡,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南宋。

原因还是这样强大的一个汉民世界,即使得到了,会不会像是水中捞月。

烈马不易驾驭。所以需要而是一种耐心。

时机和心机不是一回事。

164年阿里不哥投降,蒙古族内部的王权争斗结束此后。

忽必烈立刻就恢复了征讨南宋的计划,于176年征服南宋,179年统一中国。

他前后战争用了5年,经历了我们此前说的五大战役过程。

在征服南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忽必烈仍然采取了,积极任用汉人儒士的政策。

这也是他贯彻汉人治理汉人的一种理论,是正确的。

这一政策也加速了伐宋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的最终统一。

其实,忽必烈在伐宋之战中多采用了汉人谋士的战略战策。

例如刘整、董文炳等人的策略。“文炳请于世祖曰:‘长江天险,宋所恃以为国,势必死守,不夺其气不可,臣请尝之。’即与敢死士数十百人当其前,率弟文用、文忠,载艨艟鼓棹疾趋,叫呼毕奋。锋既交,文炳麾众趋岸搏之,宋师大败。”

董文炳当时作为汉人,对南宋的作战方略比较熟知,又对汉地的地理、人文非常了解,因此他提出的作战方略,忽必烈欣然采用。

在我们如今一群人看来,刘整、董文炳他们委实都是汉奸,是很背离自己祖宗之道的人。

但是我们能从元代开国,清明的治理之道,就比南宋一群腐败官僚的作为好很多。

毕竟它亲民政策得人心。

南宋腐朽堕落,打压排挤良臣,谋杀岳飞,它事实反动还有病。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它一直在那里。

这和汉民,什么民,......没毛线关系。汉民以前是什么?有谁能论断得清楚?

汉民亦是在数千年文化历程当中,统治者统一和转化很多少数民族,扩大自己部民而来。

同时忽必烈听取张文谦和刘秉忠的建议,“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世同仁,不可嗜杀。”

就此,就改变蒙古人嗜杀、屠城的恶习,对最终打败南宋,统一全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这里看来,蒙古人可教。

南宋一群官吏不可活,也是有道理的。它一群人不听忠告,更不信别人的批评有作用,它是完美的,无暇的一个皇帝政权懂么?

这世上还有如此荒唐的朝局和举措出台,我们此前已经很详细的论述了宋朝的一切行为和举措。它的毛病在哪里,小孩都能看出来了。

在忽必烈的眼里,归降的汉人就是元朝人。

在赵构的眼里,岳飞是个叛徒。南宋不灭,没有理由。

什么叫离经叛道,他们这群无聊、无知的南宋小贵族,已经给出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南宋积弱,是因为领头的是羊羊羊......还是猪头羊。它不智。

汉将史权献策,“襄阳乃江陵之藩蔽,樊城乃襄阳之外垺,我军若先攻樊城,则襄阳不能支梧,不战自降,然后驻兵淮、泗,事必有济。”

当时的蒙军攻占襄阳渡过长江,宋即将灭亡,忽必烈采用其建议,于168年命刘整协同阿术进攻襄阳,不久宋将吕文德病逝,17年樊城失陷,宋将吕文焕降元,至此历时五年的襄樊保卫战结束。

当时攻占襄樊的胜利为蒙军渡江,灭南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南宋用的贾似道还不回报军情,隐瞒战局进程。南宋还不发援兵,打杀了说实话的宫女......这是一个什么人?什么世道?我们看不懂......它不亡国没有道理。

随后元军大举攻宋,于176年进入临安,南宋灭亡。

179年元军最终统一全国,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此次伐宋之战中,汉族士人、将领,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对江南地区的治理提出了远见卓识的建议。

南宋灭亡后,元朝对南人儒士采取了优待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儒户定籍和差役优免问题上,即经济上的优待,“敕南儒为人掠卖者,官赎为民。”

忽必烈曾在至元十年、十二年、十三年、十九年等,屡次下诏搜寻儒士,并减免徭役。

其次是任用汉人儒士从政,并且遣使在全国范围内招汉人儒士,于是大儒窦默、刘秉忠、元好问等人,纷至沓来,被分配到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重要领导人岗位。

除了元好问等大儒被任用外,很多以读书为业的普通儒士,当时也被元朝任命为学官。

元朝不讲人际关系学,它用的是公正,公开,提拔人才的机制。

学官群体的形成,促进了以书院为代表的学校教育的发展。

“诸路岁贡儒、吏各一人。”

使儒士的任用不再是统治阶级一时心血来潮,偶然的行为,而是成为一种制度规范从此被确定下来,这对成宗时期科举制的推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忽必烈以刘秉忠参领中书省事务,采纳其建议于171年改国号为元,以中都为大都。

“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以王鹗“擢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

廉希宪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振举纲维,综劾名实,汰逐冗滥,裁抑侥幸,兴利除害,事无不便。”

这些均对元朝政治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在当时蒙古贵族很排斥汉人官吏的现实下,这些举措是很不简单实现的。

这不是一个人的见识和能力,可以轻易做到的。

所以,明人叶子奇对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积极任用汉人儒士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大抵北人性简直,颇能倾心以听於人,故世祖既得天下,卒赖姚枢牧庵先生许衡鲁齐先生诸贤启沃之力,及施治于天下,深仁累泽。”

当时叶子奇将世祖时期,轻刑薄赋、天下治平的盛况,归功于忽必烈倾心听取汉族儒士的谏言,他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公证人。

往往后一个朝代人的正面评语,才是值得去看的看点。因为得有真凭实据体现,别人才可以认同。

负面的,口水党乱盖,乱喷的,不切实际的一切东西,不值得有文化的人,还浪费时间去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