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江湖的天空 > 第47章 秦粟的试探全文阅读

肖远一惊,这是最坏的情况。其中一些猜测,也曾经在他心中一闪而过,只是不愿也不敢细想罢了。如今终于被大将军蒙信挑明,听起来惊心动魄、匪夷所思,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

当日前往寻宝时,皇帝曾让秦清带话,“不是朕之亲言,不可全信”。如今看来,此话或有深意,很可能就应在了此时。

“既然存疑,就应该探查清楚。”肖远心中有了决定,“不管怎样,我只希望殿下和二皇子、公主能够亲如手足、同气连枝。殿下和大将军接下来有何打算?还请告知。”

“肖远兄弟放心,我与二弟、小妹感情深厚,绝不会让我们兄妹被他人利用,坏了彼此间的情义。”

大皇子秦粟又说道:“我已经让人写好奏疏,一会儿就以八百里加急发出。一是表达我等对父皇仙逝的悲痛之情。二是向朝廷告知北部边境大捷的消息,以此告慰父皇在天之灵。三是说明前面的圣旨是父皇与我定下的计策,目的是为了迷惑鄂族人,诱使他们出战。”

“真是皇上和殿下定下的计策?”肖远问道。

秦粟摇摇头:“当然不是。我只是想以这种方式,试探一下朝中反应。如果真是父皇下旨,宫中必然存有密档,自然会有人站出来斥责我们不肯奉诏,定我们抗旨之罪。如果不是父皇下旨,那就是娇诏,娇诏之人绝不敢轻易声张。”

圣旨都是一式两份,一份是要送入宫中存作密档,另一份则由接旨人保管,或由宣读者带回交差。密档保管极其谨慎严格,除了极少数指定人员可以查阅以外,就是太监总管赵让和丞相司徒礼也没有这个权力。所以伪造圣旨其实极难。

“接下来我们怎么做?”肖远问道。

“等待朝廷反应。我预计最多十五日,就能知道结果。”大皇子神情凝重,“如果朝廷真有奸佞小人,可以从朝廷接到奏疏后的各种反应和应对举措看出端倪,知道奸臣是谁。然后我们再做一番布置安排,定然可以扫除这些奸邪之辈。如果……如果圣旨确实是父皇本意,我与大将军自然据理力争,陈述事实,然后再……再奉诏自裁吧!”

其实在肖远看来,所谓奸邪之辈,已经非常明显了。除了太监总管赵让和丞相司徒礼,还能有什么人?皇帝只有这两人能够见到,圣旨也是他们传达,如果伪造圣旨,必然是其所为。但是秦粟却始终没有指名道姓,难道是想要看看在他们身后,是否还有其他人?

过了一会儿,有人拿着奏疏进来。奏疏内容果然与大皇子刚才所言一致,只是个别措辞有失妥当。在大皇子指出后,那人立即修改,然后封装在背文书袋内,交于专门传递消息的兵士。

“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太尉府,让蒙冲上报朝廷,并将其中部分内容公之于众。”大将军蒙信对那名兵士一番吩咐。

太尉是东周帝国最高级别军政官员,负责管理全国军政事务。其实蒙信原本官居太尉,只是因为与鄂族人开战,不得已亲自领兵驻守北部边境。如此一来,蒙信就不能再履行太尉一职,只是兼任,实际的职权行使就由蒙冲带着太尉府一干官员会同处理。

蒙冲是蒙信长子,年龄五十余岁。虽然他不是身经百战的领军将才,但是对军务却非常熟悉。再加上蒙信在军中威望极高,蒙冲又与各地带兵将领熟识,所以在军政事务处理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数年间从无差错,深得皇帝信任。

肖远住在乌兰城内的驿馆之中,日日以父辈之礼祭奠皇帝,然后就是修习武道,熟悉三花圆满境的种种特异。神识生成让肖远的武功发生了许多变化,他按照“化凡修真决”对此境界之描述,运转真气,调动神识,尝试着将神识和真气相互融合。

三个丹田已经连成一片,再加上神识生成,更有助于感应和吸收天地灵气,转化为体内真气,所以修为日渐精进。

然而有一件事情,却让肖远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进入三花圆满境以后,就能借助神识内视全身上下,但是上丹田他只能感应,能够自由调动神识,却始终无法进入其中,看到上丹田内部的景象。

如此现象实在与三花圆满境关于内视能力之描述相差很大,肖远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其中原因,想不出其中关键,最后只能作罢。反正也不影响实力发挥,且待修为境界更高一些后,再慢慢探究真相吧。

这些天,虽然肖远深居简出,但也多少知道一些外界消息。大皇子秦粟和大将军蒙信正在调兵遣将。

他们把原本留守于阴阳山山脚,支援左将军王离的十万兵马回调五万。会同左中右三旗大营,合计十五万人,全数迁移至乌兰城南部,靠近鄂比江的区域,重新修建大营驻守。

与此同时,大将军蒙信发出太尉令。调动西北方寿春郡和东北方祁山郡驻军,向鄂比江南岸移动。这两支驻军的带兵将领都是蒙信嫡系,原本驻守目的是为北部边境战事提供策应,如今战事已经结束,应该就地解散各回本部,但是在得到蒙信军令后,两军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开始向南岸移动。如此一来,就与乌兰城南部十五万人马,形成了犄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

左将军王离也有捷报传来。他带着三万精骑,纵横于阴阳山以北,几乎没有再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鄂族精壮男子被杀得七七八八,剩下的老弱妇孺,也被王离尽数俘虏,全部迁往阴阳山南。扫荡还在继续,要不了多久,整个北部地区必然尽归东周帝国。

于是大皇子秦粟马上安排官员安置这些鄂族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比如在河套平原修建城池,将鄂族年轻妇女赏赐给有功兵士婚配等。如此一来,北部区域内部局势日见稳定,外部防守固若金汤,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

如此过了几天,有消息从四面八方陆续传来。

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彷佛突然被激活,无数密探从京城以及其他重要城市传来消息。这些消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的来自于朝堂例会,有的来自于市井乡野,甚至还有的消息是来自于某些大臣的床头私话密语。

一场大捷,一份奏疏,终于激起了整个帝国的链锁反应。

肖远看着这一切发生,心中暗自感叹。大皇子秦粟果然深谋远虑,手段高明。一番试探,一番布置,已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