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江湖的天空 > 第32章 左将军王离全文阅读

清凉之意来的快,去的也快,退去之时还把因呕吐带来的浑身不适全部消除。这股清凉之气有些古怪,生于双眉之间上丹田处,却又不知因何而生,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上丹田还有如此神妙作用。

不管怎么说,这终究是一件好事。不仅消除了身体隐患,也让肖远明白曹爽和丁奉先用心险恶。

将吐出的秽物打扫干净,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安睡。第二日,三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随后再次快马加鞭,一路向北而去。

一路上肖远神色如常,暗中留意,果然发现了许多异常。

曹爽和丁奉先都在暗地里偷偷大量他,或许是在观察蛊毒有没有发挥作用。两人经常以目光和传音入密交流,只要肖远看向他们,又立马避开。种种迹象都显示出,他二人的确心怀鬼胎。

也不知为何会针对他?印象中,他与曹丁二人实在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更没有任何矛盾。

继续急行八日,终于到了鄂比江边。

为了彻底解决鄂族人这个隐患,东周帝国统一后,大将军蒙信就一直驻守北部。经过几场大战,东周帝国终于成功在鄂比江北岸站稳脚跟,修建了“乌兰城”。同时为了方便运送粮草、补充兵源以及传递消息,蒙信征调大量民夫,修建了两座跨江大桥。

大桥位于江面狭窄、水流平缓之处,桥面宽阔平直,桥墩厚实。修建这样的大桥实在是耗费民力、财力,还请了十数位有名的法师施展法术,调动天地灵气,让大江从中分开,才使得大桥修建得以顺利实施。如此也耗费了三年时间,两座大桥终于修建成功。

要去往乌兰城,就要渡过鄂比江。三人选择走“东风大桥”,此桥距离乌兰城最近,过了大桥,急行五十里就能到达。如果走另一座大桥“西风大桥”,则需要多走百余里才能到达乌兰城。

到了东风大桥附近,只见一桥飞架南北,桥长一里,桥宽三十米,高出江面二十余米。如此雄伟壮观的大桥,实在是肖远平生仅见,忍不住问道:“以前没有大桥的时候,鄂族人又是怎么渡过大江,侵扰南岸城镇呢?”

曹爽哈哈一笑:“肖兄弟,北方严寒,再过一个月这里就会大雪纷飞,整个江面都会结成厚厚的坚冰。鄂族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渡过鄂比江,烧杀抢掠一番之后,又退回江北。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实在让大江南岸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乌兰城修建以后,鄂族人就不能轻易渡江了,南岸百姓的生活也安稳了许多。”

东风大桥有兵士把守,肖远三人亮明身份,才得以通行。过了东风大桥,他们不再有任何耽搁,一路急行,不多时就看到一座巍峨城池。城池四四方方,城墙宽厚高大,城墙上下皆有兵士驻守。

到了城门前,又有兵士上前盘查。丁奉先不胜其烦,大声叫道:“我们是钦差,奉皇上之命前来宣旨,还不快快去请大皇子、大将军、左将军出来迎接?”

拦住他们的兵士一脸惶恐,连忙说道:“小人不知是钦差大人驾到,这就前去禀报,三位稍后。”说完就匆匆忙忙地向城中跑去。

不一会儿,就有一队人骑马奔来。到了近前,当先一人勒马急停,身后的十余名军官和兵士也立即停下,动作整齐划一,就好像事前排练过一般。

领头之人身穿盔甲,腰悬雁翎刀,从马上一跃而下,身形轻盈灵动。只见他四十余岁,五官轮廓分明,颌下短须梳理得整整齐齐。肖远不认识此人,曹爽却是认识。他呵呵笑道:“原来是左将军到了,大皇子和大将军为何没有一同前来?”

他们三人奉皇帝之命前来宣读圣旨,那就是钦差。代表着皇帝,代表着朝廷,即使是皇子也要亲自前来迎接。

“三位钦差莫怪!”左将军王离拱手说道,“大皇子和大将军,两日前就离开了乌兰城,前往左旗大营、中旗大营和右旗大营巡视。应该……应该再有两日才能返回。”

“这……这圣旨何日才能宣读?”丁奉先面色一变,不满地说道,“我等还要尽快赶回京城复命。”

“这位钦差大人说得不对!”左将军王离面无表情,语气生硬,态度不卑不亢,“我军与鄂族人已经对峙数年有余,双方调兵遣将,眼看着决战在即。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大皇子殿下和大将军为了能够战胜敌人,殚精竭虑,没有一刻得闲。三位钦差不提前通知,我等如何知道你们要来?再加上鄂族人近来活动频繁,军情又发生变化,殿下和大将军前去巡视军营部署,这有何不可?”

曹爽哈哈笑道:“左将军息怒,丁兄弟并无责怪之意。只是皇上确实催得急,圣旨宣读完毕,我们就要立即回京复命。还请左将军派人通知大皇子殿下和大将军,请他们尽快回城接旨。”

曹爽处事老到,几句话就把王离安抚住了。肖远在一旁看着,发现曹爽和丁奉先正在暗中以传音入密交流,两人的眼神中都透出一丝惊讶,似乎是没有预料到王离会有如此激烈反应。

随后王离派人通知大皇子和大将军,同时将肖远三人安排在城中驿馆休息。乌兰城虽有客栈,但因为此地时常有战事发生,客栈多有破坏,反而还不如官方驿站的环境和条件好。

三人住进驿馆后,彼此招呼一声,就各自回房休息。不一会儿,肖远就发觉曹丁二人已经悄悄出了房门,离开了驿馆。原本他想要暗中跟去,却被一位不速之客拦住,来者正是左将军王离。

“将军可是来找曹爽和丁奉先两位大人?”

“他们被我安排人故意引走,我来找肖兄弟了解一些情况。”

“找我?”肖远有些纳闷,他与王离以前并不认识。

王离呵呵笑道:“大皇子殿下在我们面前曾经多次提起你。虽然以前彼此并不认识,却是久仰大名。”

“将军想要知道什么?”

“圣旨的具体内容?”

肖远摇头苦笑:“我不知道。圣旨已经被密封,由曹爽保管。”

“密封?”王离神情疑惑,“皇上在下旨时可曾说过什么?”

肖远索性把赵让传达皇帝口谕的过程全部讲了出来,反正这些也不是什么秘密。像王离这些人,谁在京城还没有一两个眼线,迟早也会知道。听了肖远所言,王离显得更加疑惑,又询问了一些事情,比如皇帝身体状况,朝臣对大皇子的态度等。知道的,肖远就如实作答,不知道的,也实言相告。

在王离告辞准备离开时,肖远突然问道:“大皇子和大将军,究竟是两日前离城巡视,还是听到我们来了以后才临时起意出行?”

此话让王离微微一愣,随后说道:“是与不是并不重要。肖兄弟可知道,我的女儿在几年前嫁给了丞相司徒礼的儿子?有些事情,你我在这几天都应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