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烽火逆行 > 第6章 习武习兵全文阅读

情报部门弄清整件事情来龙去脉后,迅速上报。此时,军队系统“参谋本部第二厅”负责军事谍报与电讯侦测。

此事经参谋本部第二厅商定,下达指示:“秘密处决濑川太郎,向所有知情人下达封口令。保护山洞现场,除电台、地图外,其他物品仍放回山洞。”左藤一郎证件上是摄影记者,可以通报日方左藤一郎在紫金山摄影不幸被狼咬死,毕竟这也是事实。

情报部门得到命令,迅速对现场进行处理。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左藤一郎被狼群攻击,开枪自卫,自己最后被狼咬死。至于濑川太郎,中方就当此人不存在,让日方自己推测他的去向。洞口草地上被散弹枪轰死的那头狼也被移走,左藤的配枪自然也放回山洞。

日方接到通知,迅速派相关专家来山洞查看。专家验尸后得出结论,左藤一郎的确是被狼咬死,没有疑问。对狼身所中的子弹检测,也的确是从濑川太郎和左藤一郎的配枪打出的。

只是濑川太郎不知去向,令人费解。日方本就做贼心虚,当然不能告诉中方还有一人失踪,要求查找。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俩遇到狼群,开枪击毙3头狼,濑川又用刀砍死一头狼。左藤被咬死后,濑川带着电台、地图逃跑,又被余下的狼追咬,最后死于狼口。

日方相当郁闷,堂堂大日本皇军居然被狼吃了,纵有千般怒火,又向谁发?再调查下去,中方只要报道日本记者被狼吃了,反而有损大日本帝国形象。只能对中方及时通报情况表示感谢,带着左藤一郎尸体灰熘熘走了。此事就此画上句号,再没有人提起。

经此一事,小诗成和二胖变化都很大。从生死一线中过来,不要说是两个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会受到刺激。二胖事后回忆,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小诗成,全程几乎成了累赘,而小诗成觉得自己做事不果断,对敌人过于仁慈,如果在濑川太郎转身去救左藤一郎时就开枪,就不会出现二胖被挟持的事。另外,自己枪法也不行,当濑川挟持二胖时,即使有机会,自己也没把握开枪命中濑川。

二人总结教训,二胖向父亲提出要加强锻炼,小诗成则向父亲提出要苦练枪法。王庐亭和董军商量下,决定由王庐亭正式收二胖为徒弟,教两人武功。董军教两人枪法,两个孩子非常高兴,刻苦训练。

两个孩子发生在紫金山上的事件上面虽然下了封口令,但高层还是知道的。对两个孩子机智勇敢,不离不弃的精神给予充分赞赏。特别是小诗成,他超强的记忆力及李天宝定时炸弹事件早被兵工厂老人们津津乐道,高层也有所耳闻。

王庐亭有一个同学姓张,在日本留学多年,回国后一直在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担任参议,平时和王庐亭往来极少,在得知小诗成和二胖紫金山事件后,专程来王家看望小诗成,王庐亭深感荣幸和自豪。

张参议员见小诗成年龄虽小,但能感觉到他儒雅中透露出刚强,斯文中不失彪悍,甚是喜爱,慈爱地问道:“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小诗成答道:“本来我想将来报考军校,可我妈妈不同意,所以我就准备报考中央大学,学化学。我们所用的弹药、炸药都要用到化学,我也想进兵工厂上班。”

张参议员很满意,听母亲话不报考军校这是“孝”,立志学化学专业进兵工厂报国这是“忠”。常言“忠孝不能两全”,小诗成用这种方法兼顾了忠孝。随后,张参议员详细跟他讲解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并希望他能学会日语,将来会有大用。

张参议员一席话对小诗成影响极大。他以前心中朴素的保家卫国观念,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忍不住频频点头,决心文武双修。

临走时,张参议员郑重地说道:“我留学日本多年,精通日语,对日本也很了解。你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

第二天,王庐亭就着手给孩子找日语老师。兵工厂技术部门有不少技术人员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他们都懂日语。王庐亭当晚就去拜访一位叫张天浩的同事,想让他教小诗成日语,学费照付,张天浩满口答应,并表示绝不要学费。

自此,小诗成白天上学,隔一天晚上去张天浩家学日语,休息天跟董军练枪法。日子安排满满的。虽然没有玩的时间,但生活很充实。二胖除了不愿意学日语,其他和小诗成一样,练武、练枪法、上学。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董军暗暗高兴。

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当然要适应战场要求,所以试枪员最好是上过战场的。董军出身行伍,身经百战,加之他枪法如神,又有文化,当之无愧成为首席试枪员。他到兵工厂后,接触的武器更多,又虚心向前辈们请教,把自己的战场经验和理论相结合。若干年下来,董军完全称得上是武器专家。

现在教两个孩子练枪法,恨不得掏心掏肝。不仅教枪法,还模拟战场,教他们如何躲枪、避弹、避炮等。更让他高兴的是,二胖文化课一般般,学习军事一点就通。小诗成更是聪明异常,能举一反三,喜的董军恨不得用实弹来模拟战场训练两孩子。

王庐亭和董军都在兵工厂要害部门工作,国际国内信息了解多,一致认为中日必有一战。战场上的常用的轻重武器兵工厂基本都有。王庐亭认为习武者要会用十八般兵器,习兵者同样要学会使用各种枪械。

董军充分赞成王庐亭的观点,他按照分类教两个孩子,首先教步枪、手枪、手榴弹等基本枪械。小诗成和二胖以为手榴弹简单,扔出去就可以了,令两个孩子意外的是,董军教手榴弹时花了很长时间。

董军先讲解单颗手榴弹的炸药量、延时时间、使用方法、有效杀伤面积等。等两个孩子对单颗手榴弹使用熟练后,又开始讲解集束手榴弹的使用、诡雷的布置等。随后,董军又找来日式手雷,再次对两个孩子详细讲解、训练他们使用。几年后,王诗成方才明白董军的良苦用心,我军在重武器缺少的情况下,手榴弹的作用太大了。

一年后,董军开始教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使用。他先教两个孩子熟悉轻重机枪、迫击炮的各种参数,然后再教他们如何使用。等两个孩子熟练操作后,又模拟战场,对重武器的位置如何设置、如何转移。并郑重告戒两个孩子:“在战场上,重武器是敌人首先要打掉的目标,所以要多设置重武器位置,战斗中一定要不断更换位置。”

又一年后,董军找来日式轻重武器资料,要求两个孩子必须熟悉。董军见两个孩子渐入佳境,心情大好,从兵工厂请了几位同事,模拟战场教授两人轻重武器如何搭配使用。

董军不愧是称职的父亲、负责任的老师,他不但对两个孩子教授枪械的使用,而且对各种枪械的拆卸、维修、保养也严格要求两个孩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