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70章 所谓帝国全文阅读

事实上对帝国和东西方帝王时代的划分,在西方世界也没有绝对明显的时间界定。

而且"帝国"还并不是传统华夏民族的古汉语固有词汇。

"帝国"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定型诞生的新词。

亚洲东部地区,一直援用古代汉族语言系统的中国人,对自身所在共同体的表达习惯是:天下、我朝等......,历代的正统王朝,一般自称是**朝,也就是代表上天行使天命的政权。

比如秦朝,汉朝,唐朝,宋朝.....而不会说是大秦帝国,汉帝国,大唐帝国......史册也没有这一词汇。

民国时代以前的中国人,一般认为,只有统治整个中国的君主,才能合法地使用天子或皇帝(大皇帝)这一称号。

所以理论上,只有中国的历代王朝才算是帝国(最狭义)。每个王朝发展顺延的时期都是这个帝国时期。

域内其它的政权诸侯国,只能用所封称号(王、公、侯)及藩属国的君主,只能被称为国王、王、酋、汗或使用当地的音译。

在欧洲,罗马帝国前期的国家首脑称元首(比如:奥古斯都及凯撒,同时担任共和国的执政官),政体在形式上仍为共和制,但实际上已具备后来欧洲出现的,各帝国的主要政权特点。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拥有皇帝这一称号的君主通常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所以在同一时期内,理论上讲西欧至多只能有一个帝国存在,即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尽管这称谓对于拜占庭帝国来说有些荒谬)。

在中世纪,按照惯例,要得到皇帝称号的君主一般要去罗马由教皇加冕,而这一头衔基本上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所垄断,直至19世纪。

毕竟他们奉行君权神授说,其它的人自己带鸡冠子,也不算皇帝。

在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法国、奥地利与德国先后升格为帝国。毕竟他们脱离了原有的大帝国掌控,有了自己独立的一套班底和组阁成员。麻雀虽小,毕竟五脏俱全,虽然这是一群小帝国。

俄罗斯则一直以拜占庭的继承者自居(第三罗马),形成了欧洲近代历史所谓的俄罗斯帝国。

但与古代的大范围帝国相比,除俄罗斯帝国以外,其余的国家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内,其实都是各自的王国或公国,其帝国称号存在的时间很短。

毕竟帝国这个头冠显得有点大,这些国家事实在分裂,在变得更小。

还有很多领土不大,统治民族也不多的王国或公国常被称为帝国(如瑞典帝国、丹麦帝国等),但实际上它们还没有达到狭义帝国的标准,但它们可以被归入广义的帝国。

帝国还有侠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帝国,仅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君主制政体国家。

帝国的国家首脑一般为皇帝,汉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首脑也常翻译为皇帝(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等)。

属性上看,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公选来选举和皇室直接指定产生的,如罗马帝国的皇帝。

历史上,这些中世纪出现的国家常称自己为帝国,或把帝国一词写入正式的国号(如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其实这都是马甲效应,别人穿什么,他们也会统一服饰的。

事实上他们和古罗马帝国这个定义,无法相提并论。

限于帝国对领土规模、政体和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几乎所有狭义的帝国都出现,这些国家事实出现在亚欧大陆。

-

世界历史符合上述标准的狭义帝国主要有:公元前6至4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孔雀帝国、笈多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王朝。

公元前世纪,至公元0世纪初的中国历代"正统"朝代也就是指大秦至大清。

其实这些国家的称谓是前面不加一个"大"字的。

只是和人名便于区别为之。比如大唐和唐,大宋和宋。

同一时刻相对应的有,公元前后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大秦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大食国,包括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

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萨法维帝国(波斯人),莫卧儿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

1871年到1945年(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存在过的大日本帝国以及19到1945年存在过的大德意志帝国(即***.德国),在历史定义上也算是一个帝国。

阿黑门尼德王朝同一时期的波斯帝国,也常被视为王朝。毕竟比大流士时代,这个波斯帝国小得不带能看。

古希腊历史著作中一般称波斯君主为皇帝(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

广义上的帝国范围要宽泛很多,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帝国。通常这些国家只达到狭义上帝国的标准中的一点(领土广阔)或几点,而且不论政体是否为君主制。这些国家本身一般并不称自己为帝国,而是王国、共和国、联邦、联盟等。

如古希腊的"雅典帝国",中世纪的"威尼斯帝国"(商业),近代的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帝国(殖民)、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明治维新前及二战后)等。

历史上有一些规模庞大但统一时间很短,通过短期的军事征服暂时建立起来的国家,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时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时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也被称为帝国。但严格的说它们都不能达到狭义上的所有四个标准,仍然只是王国。

现代的"帝国"虽然很少有君主制政体的,但实际地位和影响则与古代狭义的帝国没有太大区别。比较著名且被接受的概念有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罗纳德•里根提出的邪恶帝国(苏*帝国)、被称为新罗马帝国的美帝国。

在欧洲,对国家的诸多定义中,帝国是指一个多民族或多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帝国必须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政体,它管辖着原界以外的诸多领土,以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来实现它的君主集权统治。

这些军事强国,其内部文化和民族内涵各自情况都不同。

这与一个由自治国家和人民,自愿组成的广泛国家联邦形成对比。

在东亚,则有以中国皇帝为君主的华夏帝国。

当时的东方历代最高执政政权,我们称为王朝、相对、则称为野。

一般来说,华夏帝国的皇帝自然只有一个,是做为继承天命的天子。

不过也有例外,当中国处于内部分裂的时候,中国可能同时有几个人自称为皇帝(如三国时期)。然而,这些皇帝之间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认的,并且当其中的一个皇帝向另一个皇帝称臣的时候,这个皇帝就必须去掉帝号,改称为王。

至少,东方国家传承一个帝国的形式,还需要三个必须的大前提作为依靠,就是要具备顺天而上的天命。

所谓天命所归,君权天授。

西方的帝国皇帝加冕必须得去教廷,否则这皇帝不是正式的。

同样,东方的帝皇登基,事实还得要有传国玉玺,即使没有前朝的,自己也得说有,另外去雕刻一方同样的传国玉玺。

这也是很多朝代,建国时的一种做法。

而且皇帝登基后,事实正统一点的话,还要登泰山封禅。这是华夏民族历来汉民的一个习俗。不然名不正言不顺。

即使大清皇帝也在遵循这个古老习俗,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一个民俗,民情,整个大民族的悠久文化。

其实这都是一种民俗习惯,逐渐演变成的一个民族传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