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24章 朝中稀烂全文阅读

舟山抗倭大捷出,这是万民同庆之大功,明王朝不仅仅不及时奖励功臣,安抚受难的黎民,相反俞大猷竟遭停俸......

就此现象来看,明王朝不仅仅是一群人昏庸无能,其实它还有病,事实还病得不轻。

其实这不过是打击倭寇的一次小胜,一个强大日本军事帝国对华的战役还远远的没有开启,试探的倭寇袭扰不过是一个前奏,这群在朝小人都蠢蠢欲动,想搞点名堂来打压良将,一位民族英雄了。

当时窜入陆上抢掠的倭寇,不得不回军营救战舰,并拼死突围与海上战舰会合。

明军按照俞大猷的布置,陆地的张经军队举帆出海追击,与埋伏在海中的俞大猷舟师,在松江一带形成前后夹击的合围圈,聚歼逃窜之倭寇,取得了抗倭史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俞大猷才予俸如故。

事实这就意味着,其实没有褒奖,为何立功没有奖励,其实应该去问这群朝臣他妈了。

历来这种人是有胆子背后做鬼,当面不好做人。他们会死不承认这是和他们的行为举止相关的。

别人提刀杀敌在阵前作为,他们跳上窜下在身后搞鬼。

我们随后会说一个当时搞这些名堂的大奸臣严嵩。

-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据宁波普陀,俞大猷率将主攻之,寇突出,杀武举火斌等三百人。

俞大猷系戴罪剿贼,不久败贼于吴淞所。

其实俞大猷何罪之有?其实我们细细想来,不过是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一种封建统治集团,反人权,反人道的一种作为。

当朝的皇室和严嵩**,他们高高在上,永垂不朽之态,它可以这样做事。

诏除俞大猷前罪,代汤克宽为苏松副总兵,击贼于平望,再战于六金坝,皆大捷,斩首三千级。

此后来寇犯金山,俞大猷所率将卒不及三百人,征集诸路兵未至,战失利。这也是俞大猷的罪,还是一群小人在暗中掣肘?

倭寇万屯松江柘林,闽浙总督张经促战,俞大猷坚持不可。

此后待永顺、保靖兵至,乃从张经大破贼于王江径,取得抗倭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此功为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浙江巡抚胡宗宪攘为己有,张经反被加“养寇失机”罪名,入狱后被害。

估计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他们就连倭寇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功劳倒是在此战前早就拟定了。这不叫“行为丑陋”,这就叫他妈生养的,并不是人。“据为己有”也不带这样明显的。

俞大猷当时因为这一次战胜,也受降职处分,“以金山失律加罪之,谪充为事官”。

好在俞大猷没有去当弼马温和养猪官。

大明王朝被一群小人整得行事稀烂,不崩碎才奇怪。

嘉靖三十四年(1555),新倭犯苏州陆泾坝,直抵娄门,败南京都督周于德兵。

俞大猷在旧职被革除的情况下,以国事为重,以戴罪之身,披肝沥胆,偕副使任环,大败贼于陆泾坝,焚贼舟三十余艘,又拦击其自三丈浦出海者,沉其舟七艘。继又破贼于吴江莺脰湖。

倭寇败走嘉兴三板沙,掠民舟将遁,俞大猷追击于马迹山,生擒倭寇首领金泾和许浦,白茆港之贼俱逃出海,俞大猷再追击于茶山,焚5舟,击坏及覆没者无数。

此刻俞大猷及佥事董邦政分路追击,再获9舟。一月之间,将浙东陆上倭寇打得东逃西窜,令倭寇闻知俞大猷的名字就心惊胆寒。

余贼三百余,登崖走据华亭陶宅镇,屡败赵文华等大军。

贼寇在柘林地区纠集40余艘船,当时情势危急,而巡辅曹邦辅劾俞大猷纵贼,帝怒,夺其世荫,责令立功自赎。

无何,俞大猷偕副使王崇古入洋追贼,焚巨舰8艘,斩获无数。

初以倭患急,朝廷特命都督刘远为浙江总兵官,兼辖苏、松诸郡,此货为官数月间,竟然无所作为。

这也是大明朝眼光独具的一种认人为贤的事实作为?

总兵官刘远他们相反不问责了,还真是奇怪。只能推断他孝敬领导的东西也送了不少。毕竟他们之间的关系事实明显暧昧。

廷臣此刻争言,俞大猷系军事干才,总兵官刘远系个草包窝囊废。遂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罢刘远,以俞大猷代浙江总兵官。

俞大猷在西庵、沈庄、清水洼、黄浦等战役连获大胜,诏还世荫,加都督佥事。继败盘据舟山之贼。

要是他们再不用能臣,倭寇都能打到他们家前门了。

俞大猷系他们不得不用之。

浙东平倭之战,应该说是俞大猷战斗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

他“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充分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抓住其致命要害的劣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攻其必救”、“围而歼之”,展示了其人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杰出的军事谋略智慧。

嘉靖三十六年(1557),明朝当局加署俞大猷浙江都督同知。

俞大猷的顶头上司、巡抚而升任的总督胡宗宪,欲图倭寇首领王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当时俞大猷力争说不可。

胡宗宪将王直的母亲和妻儿抓来,弄到杭州,企图劝王投降,王原则上同意,但要求胡派一人来岛作人质。

寇首王直来见胡宗宪,结果被巡按御史王本固逮捕下狱,岛上王的养子毛海峰闻听消息,遂把王直派的人质“支解”,乱刀砍了......并率列党五百人占领了岑港。

俞大猷本来就反对这个作战方案,但事到如此,不得不跟戚继光等人去奉命攻打,直到第二年七月仍攻打不下,导致将士多死伤,而新倭复入沈家门。

这就是一群不懂军事,也不懂外交策略的一群朝官的胡乱作为导致。

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泛海流劫闽广,占领福建泉州浯屿。

御史李瑚一再上奏,弹劾胡宗宪暗中纵贼,胡宗宪当时怀疑是俞大猷为其同乡李瑚提供了军情内幕,故奏上一本,委罪俞大猷,说岑港之败,完全是由于俞大猷的作战不力。

帝怒,逮俞大猷下诏狱,再次夺世荫。

锦衣卫陆炳知俞大猷冤,为通关节,送钱于严世蕃,大学士徐阶亦为之担保,才被释放到大同戴“罪”立功。

应该同仇敌忾的大明朝臣,彼此之间居然是这种同事关系,看了之后不由得醉了......

嘉靖三十九年(1560),俞大猷至大同。

时任川湖滇三省总督、兵部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的,泉州**潘湖人黄光升重其才,经保举授其方略。

俞大猷审度地势,匠心独创,制造独轮战车以拒敌骑。

尝以车百辆、步骑三千,大挫敌万骑于安银堡。

此战取胜,文进上书其制于朝,遂置兵车营。大明朝的京营有兵车也自此而始。

文进将袭板升,与俞大猷谋,果获大胜。明朝就此因功,诏还俞大猷世荫。

俞大猷也是战功卓著,但是人生宦途,系颠簸坎坷之人。

这样体现的也是大明朝用人的一种搞笑机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