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201、第三节 完颜部政治制度的确立全文阅读

第三节完颜部政治制度的确立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球场日打球。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南游蜀道已低摧。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把一开始完颜部落军事联盟下的都勃堇、国相、勃堇议事会一起改组成为勃极烈制度。这个机构是金国初年及行政、议政和军事为一体的权力机构。这个制度虽然在金国建立以后仅仅实行了20多年,但是仍然对金国建立初年政权的确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勃极烈在女真语中的意思是管理众人,也就是汉语中官员的意思。史书中记载,金国自从金景宗开始设置官署,来管理各部落,专心对外征伐,俨然已经自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长官的名称就叫勃极烈。金太祖下令都勃极烈这个官职可以世袭,太宗让勃极烈负责居守中央,管理朝政。可见勃极烈的实行早在女真完颜部还是联盟时期就已经出现。勃极烈也称为都太师,到了清朝就被称为贝勒。女真族部落时期,就有部落长老们一起共同商议决定部落大事的传统,他们都围坐在山野之间,商量大事。这个习俗一直到了女真人建立后金,包括清朝初年,也还保留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其实都是从这里来的。当时为什么要部落长老们围坐在山野之间商量国家大事,史书记载,这些长老们商量大事的时候,不直接用语言沟通,而是用土在地上画来画去,事情商量完之后,就把地上的符号全部擦去,以此来保证决策的严密性。另外根据金史记载,乌古酋担任联盟长的时候,就开始设立官职,立下纪律。乌雅束时期,部落中的大事小事都要由长老们围坐在一起商量决定。

女真部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创立过很多属于自己的官职,除了都勃极烈以外,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国相、勃堇、猛安、谋克等等。同时女真人也接受了很多辽国任命的官职,比如节度使、惕隐、详稳等等。到了完颜阿骨打担任联盟长的时候,开始称为都勃极烈,实际上这个名称就代表着女真人最高的军政长官,他的下面是谙版勃极烈。在下面叫国论勃极烈,有时这个官职会设左右两个,也就相当于汉代的左右丞相。此外,还有忽鲁,也就是总帅,阿买,意思是部落,乙室,是专门负责照看宴席的职位,迭,也就是副部族首长;昃,意思是“第二”;移赍,意为“第三”“阿舍”,也就是侍卫;吴(教化)等勃极烈。

公元1115年7月,完颜阿骨打任命了四个勃极烈,再加上自己,当时的勃极烈成员一共有五个人。到了九月份,完颜阿骨打又对这几个职位稍作更改。勃极烈制度极具民族特色,这个制度让女真人可以在面临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避免部落首领独断专行,造成决策失误,也带有早期氏族公社议会式痕迹。从公元1115年的七月份到第二年的五月份,是勃极烈制度的初创时期,在这一阶段勃极烈之间各有分工,但还不是十分明确。谙版勃极烈与阿买勃极烈一般不领兵作战,他们久居朝堂,基本担任的就是留守职责,说白了就是负责看家;国论勃极烈、胡鲁勃极烈曾作为一方面的统帅转战辽东;而国论乙室勃极烈、昃勃极烈与迭勃极烈则基本护卫皇帝或随驾出征。每逢重大事件,阿骨打都要召开勃极烈会议讨论、研究,最后做出决定。诸勃极烈一般在京师举行勃极烈贵族议事会,与皇帝一起商议涉及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各勃极烈可以各抒己见,皇帝最后根据他们的意见建议进行决策。阿骨打即位后,群臣奏事,乌古酋的孙子撒改(即阿骨打父亲劾里钵之兄的儿子)等上前跪拜,阿骨打站起来,哭诉道: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全都仰仗你们倾力辅佐,我虽然处于大位,但也不敢易改旧俗。可见,最习惯在女真人当中已经有相当的烙印,即使当上了部落最高首领,也很难对这件事情做出改变。撒改等非常感激,再次拜谢。以后如果大臣们私下有宴会,完颜阿骨打也要前去祝贺,如果主人起来参拜,完颜阿骨打也要回礼。从这些可以看出当时的勃极烈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勃极烈之间的平等地位。从这里让笔者也想到一些事情,一个制度创立之初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刚设立的时候也能最大的发挥它的优势,各执行者都在一门心思的想法这件事情做好,还没有争权夺利的情况出现,随着时间发展,恐怕一个制度就会失去原来的初衷,变成另一副嘴脸,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完颜阿骨打即为以后,设立了内外诸军都统,担任这一官职的都是在灭辽战争中的统帅,同时也掌管着新占领区的民事、诉讼等重要事务。还有一些勃极烈长期在地方任职,大部分时间他们不能回京参加勃极烈议事会议,所以,勃极烈制度出现了中央和地方分别召开议事会议的传统。在完颜部等部落联盟时期,勃极烈制度就已经有了雏形。因为当时各部落之间都有自己的首领,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人。成立部落联盟之后,所有的事情肯定不可能都有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就出现了个部落首领共同商议的习俗。完颜氏先后有十二人担任过勃极烈,所以他们已经在部落联盟当中积累了很多人脉和威望。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有很多重大决策都出自勃极烈制度。金太宗完颜晟继位后,金国的各项礼仪制度逐渐确立,皇权也日益加强,勃极烈仍然掌握着很大权力,他们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意见。金太宗在立皇储这件事情上,就受到勃极烈的很大制约,最后不得不向他们妥协。

勃极烈制度后来还发展到有权梃杖皇帝的地步,金太宗就是这样的受害者。当时金国有规定,国库里面的钱财只能允许用于军事活动,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不可以私自动用。结果完颜晟违反了这一规定,被梃杖二十。后来,伴随着金国和北宋之间战争频繁,与灭辽战争的影响,金国的势力逐渐向中原地区扩散。在和中原地区往来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很多汉民族文化。其中当然包括君主专制制度,这些都对金国皇帝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在金太宗时期,他经过立皇储失败和遭受梃杖这两件事情,越来越感到自己虽然身为皇帝,但是有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还得受到他人的制约。所以他逐渐产生了加强自己的权利,废除勃极烈制度的想法。首先,太宗皇帝开始着手裁减勃极烈的人数,分散他们手中的权力,打破了勃极烈议会总揽大权的局面。公元1130年,谙版勃极烈去世,在很长的时间里,金太宗都没有选拔新任官员替补,后来这件事情遭到各方面的压力,在其他人的强烈要求下,金太宗无奈让完颜阿骨打的嫡孙替补上去。为了加强皇权,太宗又对勃极烈做出调整。其中有的职位还安插上了自己的儿子,还有几个勃极烈在去世或者升迁以后,就不再安排新人替补,这几个勃极烈也就逐渐消失了。最后,勃极烈成员又变成了五个人,再后来,就保留有谙版勃极烈和国论勃极烈,如此一来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到了公元1135年,由于之前金太宗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勃极烈制度的根基已经受到撼动。所以到了金熙宗统治时期,在宗干等人的辅佐之下,金国决定采用中原王朝的新官制。这一措施的实行开始于公元1122年。完颜阿骨导打下平州之后,为了招抚这城中的官员百姓,完颜阿骨打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小官员一律还担任原来的职务。公元1125年,金太宗把中书省和枢密院迁移到燕京,并且还下命令说,所有的汉地过来的官员一律还担任原来的职位,薪资水平不变。金太宗还在这时期设立了东朝廷和西朝廷。当时手握重权的宗干、斜也等人感觉汉族官制明显要比女真官制更加优越,所以就开始劝金太宗改用汉官制度,推动改革。最终在公元1126年,太宗下令重新设定官制,并且建立尚书省,到现在为止,金国已经具备了三首制。到公元1134年,金太宗任用了一批了解古代官制的官员,比如韩起先,他先担任了尚书右丞,被调到上京参加汉官制改革。也是在这一年,金国正式开始在中央建立汉族官制,第二年,太宗去世,金熙宗继位。这年3月份他就宣布在中央废除勃极烈制度,开始遵循辽国和大宋的官制体系建设官制。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省、六部、御史台、都元帅府、大宗正府、翰林院、太常寺等。但三省并非分立,门下、中书二省地位是低于尚书省的,长官也由尚书省官员兼任。实际上就是尚书省执政,中书省和门下省为其隶属部门。就这样,金熙宗不仅未递补谙版勃极烈空缺,而且以国论右勃极烈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国论忽鲁勃极烈宗磐被任命为尚书令、太师;国论左勃极烈宗干为大傅。次年,三人“并领三省事”。

金国设置的三省六部制和汉族政权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之间有很大差异,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勃极烈制度的痕迹。但是到了海陵王执政时期,金国再一次改革官制,尚书省成为最高的行政机构。设立了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汉人也可以担任这个官职。尚书令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是一个荣誉职位,他不掌握实权,左右丞相掌握着实权。又到了公元1138年,勃极烈制度彻底废除。一直到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这个制度才又被重新启用,不过名称已经改为八旗共治制度,勃极烈也有了一个新称呼,那就是贝勒。

勃极烈制度帮助金国统治者完成了从部落联盟议会制到寡头民主,再到中央集权的转变。完颜阿骨打所创立的猛安谋克制度则打破了血缘关系,让地域成为居民的组织体系。这一制度可以称得上是金国实现从部落联盟到城邦国家,再到王权国家这一飞速跃变的催化剂。猛安谋克制度源于女真原始部落时期的围猎生产组织。外出打猎是女真人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方法之一。完颜阿骨打就曾经说过,我们部落中最让人快乐的时候,就是外出打猎的时候。行军布阵,也是出于此。外出打猎的时候,不论青壮老幼都要参加。出猎的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包括猛安(千夫长)、谋克(百夫长)、谋克之副蒲里衍(牌子头)、什长(执旗者)、伍长(击柝者)、士卒(正兵)、士卒之副阿里喜。《金史.金国语解》称:“阿里喜,围猎也。”至于称谓的含义,《金史.兵志》讲述得颇为详细:“其部长日孛董,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当时部落之间经常为了抢夺物资而相互征战,所以,开始用围猎编制设置常备军,也就产生了军事首领。刚开始的猛安谋克制度完全是由于外出打猎产生的,后来逐渐演变成打猎和出战的双重组织。女真部落还处于原始民主制时期,每个部落首领在打仗的时候都是军事统帅,平时又作为管理者。再后来,猛安谋克就成为了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为四级编制,即万户、千户(猛安)、百户(谋克)五十户(蒲里衍)。需要说明的是,猛安与谋克组织并非同时出现。谋克组织大约产生于11世纪初的金昭祖石鲁或景祖乌古酋时期,而见诸史籍则是在世祖劾里钵与桓赦、散达兄弟的战争记事中——世祖乃“使欢都、冶诃以本部七谋克助之”。猛安组织则大约出现在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穆宗盈歌末年至阿骨打起兵反辽时期。此际,史籍中尚未有千人以上参战的记载。从猛安出现的时间推测,谋克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猛安组织尽管受血缘关系影响,但多以地域为特征。女真族没有建立政权之前,这种寓兵于农、兵农合的猛安谋克组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既经研实效,又利于维持民族发展锐气。

公元1114年,也就是金国建立的前一年,完颜阿骨打,把猛安谋克制度重新做出调整,开始变得跟中原统治下的郡县制差不多。完颜阿骨打把这一制度和村寨结合起来,把单纯的军事组织改组成为行政组织,这一改变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不但打击了旧氏族势力,而且巩固和确立了新兴奴隶主势力,奠定了以地域和领户制为特点的国家基础。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后,猛安谋克被沿袭下来。此时猛安谋克仍然是暂时性的军事职务,还保留着与围猎的关系和部落残迹。他们平时生产,仍以出猎作为训练武艺的重要手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女真民族的射猎风尚。不仅如此,猛安谋克的首领与士卒间难分尊卑,无论大元帅、万户、百户,其衣食住行与着装穿戴都没有太大差别,且依然有“画灰议事”的传统。其献策、赏功仍体现出原始军事民主精神。

宁江州战役获胜后,金的新占领区不断扩大,为镇守这些地区,一些猛安谋克便留下驻守。史载“收国二年,分鸭挞、阿懒所迁谋克二干户,以银术可为谋克,屯宁江州”,在攻陷黄龙府后,“仍合诸谋克命娄至为万户,守黄龙府。随着战争的进行,猛安谋克一路南徙,且突破了其构成仅为女真人的旧例,猛安谋克之职也分别授予汉、奚、契丹、渤海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出于战争需要,阿骨打要扩大队伍,招抚降民。收国二年(116年),阿骨打下诏:现在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直、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诸部官民,已经投降或被我俘获的、逃走又回来的,一律无罪,原来做酋长的仍然为官,“且使从宜居处,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占领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后,金即用猛安谋克改编辽军和新降服的各族百姓。东京州县及南路系辽籍女真全部投降,全部按当朝之制来管理。天辅五年(1121年),金军占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宁城西)两道,对被征服的契丹、奚人也“依辽东京渤海例,置千户谋克”。另外,对于那些投降的辽国得文武官员,也都酌情予以任用。猛安谋克已经成为地方官职的爵位职称。

公元1123年,金国大军占领了辽西京和燕京,想在平州推行猛安谋克制度,但是遭到当地汉族人的强烈反抗。金国无奈就在这一地区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汉人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辽国统治时期,都不得不实行南北分治的策略,所以金国想全面推行猛安谋克制度显然有点不切实际。后来,金国的猛安谋克制度就与郡县制并存。公元1133年,金国开始了一场把猛安谋克制度大规模迁徙中原的运动。到金熙宗和海陵王统治时期,又把大量的女真人和契丹人迁往中原地区,这其中包括很多上层贵族。说明猛安谋克制度的内徙已经发展到高潮。女真人的猛安谋克迁到中原以后,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称谓,女真的奴隶制和汉人的封建制并存,女真人和汉人都是国人。

作为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制度已经逐渐纳入了统一官制之下,和地方州县制并存。其结构为:京(兵马都总管)——府(兵马总管府)——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村寨(寨使)。在属于地方军事系统的京府都总管和总管府之下,猛安谋克自成系统,与州、县无涉,猛安的地位在节镇之下,刺史之上,相当于防御使,谋克相当于县令,寨使相当于主首。伴随金国封建制的完成,猛安的职责也逐渐扩大,包括管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防卫地方,预防盗贼。把军事、政治、生产和治安融为一体,谋克的职责包括训练武艺、宣导教化,劝课农桑,审理案件,捕捉盗贼等等。猛安谋克既是官称也是授予给女真贵族的尊称。被授予这一职位的主要是王室和功臣,他们可以世袭这一职位。如果猛安谋克犯罪的话,也会被撤销封号。金国的平民阶层是金国的主要兵源。猛安谋克平时主要负责侍卫、驻防。除了一般的猛安谋克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猛安谋克。比如合扎猛安谋克属于皇室直属军队,由皇室子弟或者有功勋的大臣担任。行军猛安谋克是金国在出征的时候临时授予的职衔。押军猛安谋克主要负责统押军兵和管押军兵,他们也是战时临时任命,后来演变成固定的专职官员。还有一些猛安谋克就不具体说明了。

1114年之前,猛安谋克的数量没有定制。金世宗的时候规定每个谋克不超过三百户,七到十个谋克为一个猛安。根据公元1183年的统计,当时国内一共有202个猛安,1878个谋克,一共615624户人家。猛安谋克下的户属有职责向国家服兵役和缴税。到了公元1161年,猛安谋克制度已经非常混乱,到了崩溃的边缘。迁徙到中原地区的这些猛安谋克都把自己看作是当地的统治者,丝毫不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对当地危害很大。这些人只知道贪图享乐,整天饮酒作乐,不干正事,还公然强占民田。金世宗开始对这一制度进行整顿,强迫他们亲自耕种,恢复之前骑射这些女真人的技艺,让濒临崩溃的蒙安谋克制度又回到了正轨。到了金章宗年间,猛安谋克已经转变为屯田组织。1204年,政府从法律上认可了蒙安谋克封建主自耕和出租田地的行为。法律还允许猛安谋克百姓和汉人通婚,也允许他们考取进士,使得女真人文武兼备。金宣宗以后,猛安谋克制度逐渐瓦解。

历经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女真民族终于在公元12世纪,趁辽国腐败、完颜部能人辈出的时候,成功崛起并入主中原。

关于金太宗,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介绍。

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首都汴京,双方订“城下之盟”。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经过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两路军大举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围,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太宗病死于明德宫,终年六十一岁。遗体葬和陵。其后代全被海陵王完颜亮所杀,海陵王迁都后,改葬于大房山,称恭陵。死后谥号是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庙号太宗。

金太宗即位之初,尚沿用金太祖旧制。

天会二年(1124年),全部占领辽地后,仍令诸将遵守金太祖与宋订立的“海上盟约”,速将云州诸地交还宋朝。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重要统帅与原辽朝旧臣,力陈割云州之利弊,金太宗才决意毁约,并萌发灭宋的意图。

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金统治区扩展到黄河流域,金朝的旧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因而首先采取在汉族地区恢复原有封建制度,进而推动金政权封建化进程的改革方针。如:天会元年十月,在燕云地区恢复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灭北宋后,实行“南北选”,用辽制取辽人,宋制取宋人,入选的封建士大夫被任命为汉区新恢复的州县官员。

同时,金太宗对太祖原来实行“南北面官”的设想付诸实施并加以改革。天会四年,将元帅府发展为统辖中原地区最高军政机关,下设燕、云二枢密院,实行封建统治。不久,兼采辽宋制度,颁布以尚书省为首的三省制,逐步取代枢密院制。天会六年八月,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统一了原辽宋两地府州县官制。天会八年九月,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齐”,管辖河南、山东、陕西,承用汉制度不变。

金太宗以完颜杲、完颜宗干、韩昉等人在中央议礼仪、兴库序,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封建行政机构。

天会二年(1124年)设大理寺,四年置宣徽院,五年设昭文馆,各种司、府、寺相继建立。天会八年(1130年)已出现六部中的礼部、吏部。

勃极烈制演变为国家最高军政决策机关和审议机关,其他职能则为各种封建机构所取代。天会十二年(1134年),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国论勃极烈制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未及全面推行。金太宗在女真族及契丹、奚等北方民族中仍沿用女真奴隶制,并不断完善女真奴隶制经济。女真猛安谋克部民实行牛头地授田制度,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初授田大约无最高限额,纳税又无固定额,只是视国家需要随时而征之。天会三年,以岁稔,国家无储积以备女真部民之饥馑,诏令每一牛具地岁纳粟一石,由各谋克立廪贮之。五年,诏女真内地每一牛具赋粟五斗。在此前后规定官民占田无过四十具,既在经济上给女真等族以优惠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猛安谋克贵族兼并土地。金代女真奴隶制土地制度最后形成,直至金中期女真奴隶制度崩溃时仍无大变化。

在结束对辽、北宋的战争之后,北方地区历经战争浩劫,户口稀少,各族人民因饥荒战乱,或自鬻为奴,或被掠为奴,国家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金太宗继金太祖赎免女真族完颜氏奴婢之后,在各族中实行更大范围的赎奴工作。

天会二年(1124年)正月诏勃堇完颜阿实赉:同姓之人(完颜氏)中自卖为奴尚有未复者,“其悉阅赎之”。四月,“诏赎上京路新迁宁江州户口卖身者六百余人”。

天会七年(1131)又诏金朝各地各族,军兴以来良民被掠为奴、为驱者听其家属赎之。并多次下诏和遣使各地敦劝农功,禁止内外官、宗室私役百姓。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权贵之家者,悉出还本贯。权贵之家胁买贫民为奴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女真军功贵族扩大奴隶制的趋势,加强了朝廷权力。但对女真普通奴隶主则实行保护其奴隶制的政策。天会九年(1133年),金太宗下诏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

到天会十年(1134年),勃极烈制度的职能已发生重大变化,谙班勃极烈杲亦于两年前病卒,人员需要补充。于是金太宗对勃极烈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按照汉制立皇储的原则,以太祖嫡长孙合刺(即完颜亶、熙宗。其父宗峻早逝)为谙班勃极烈,不预政事。完颜宗磐(太宗长子)为忽鲁勃极烈,宗干为左勃极烈、宗翰为右勃极烈。其地位相当于尚书令,左、右仆射。

关于太宗皇帝有一则趣事,金朝开国之初,家底薄,金太祖打非常节约,曾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

金太宗登基后,偷偷打开国库大门,抓了一把财物,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肴。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事,赶紧告诉重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铁面无私,马上在朝上揭发。最后群臣决定处罚皇帝,他们把金太宗买扶带架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又把他搀回宝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全体大臣一齐跪下请罪。事已到此,金太宗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着疼痛将侍从端来的压惊酒喝完,然后恕众臣无罪。

生活感悟:目标使人向前进而不是向后退。人的一生中,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没有目标,我们几乎同时失去机遇、运气和他人的支持。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就没有什么能帮助你,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的码头在哪里,也就不明确什么风对你来讲是顺风。

奋斗的动力来源于伟大的目标,骄人的成就也归功于对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

年轻的你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或许经过一生的奋斗也未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失去了制定目标的价值。正因为有了目标,才能使你走向充实,而不是走向虚无,这就是制定目标的价值。

所谓制定目标,就是在生涯路线上,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的地,即多大年龄实现什么目标,干成什么事业,要清清楚楚地在生涯路线上标示出来。

任何意义上的成功与进步,都是渐进螺旋式的。目标不变,只要不断地改进方法,就一定会穿越极地,达到成功的彼岸。凡成功者,必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件事,但真能做事、成事的,却只有那些有意志和终极目标的人。

目标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当我们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达到目标时,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我们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目标使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虽然目标是朝向将来的,是有待将来实现的,但目标使我们能把握住现在。把大的任务看成是由一连串小任务和小的步骤组成的,要实现理想,就要制定并且达到一连串的目标。每个重大目标的实现都是几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如果你集中精力于当前手上的工作,心中明白你现在的种种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那你就能成功。

不成功者有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极少评估自己取得的进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者不明白自我评估的重要性,或者无法量度取得的进步。目标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是看得见换得着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