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187、第二节 达玛之死与继承人问题全文阅读

第二节达玛之死与继承人问题

岭高翻过望无垠,牧马听禅沿至今。

顶雪皈依荒有信,临风操守冷欢邻。

桑烟起处耕工始,朝露晞时习俗新。

胜任唐王轻嘱付,盛名容许刻碑林。

达玛灭佛这项运动在吐蕃进展的如火如荼,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贝吉多杰的僧人打破了这一政策。这个贝吉多杰曾经跟随佛学大师莲花生大师学习过密宗经典和密法。为了潜心钻研佛法,贝吉多杰还找了个僻静的山洞,在这里修行。有一段时间,贝吉多杰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修持,从他弟子口中才得知达玛赞普正在进行灭佛运动,焚毁佛教三宝。他听说这件事情后,心急如焚。在心中暗暗向佛祖质问,为何佛教会有此一劫。就在贝吉多杰愁苦难当,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冥冥之中,从天空浮现了一位神女,他说:“贝吉多杰,你是佛门弟子,你愿意为佛门献出你的生命吗?”贝吉多杰问她是什么人,这位天女回答说,自己是大昭寺的**神吉祥天女。贝吉多杰赶紧起身参拜,贝吉多杰还是想不通,为何有这么多佛门子弟,偏偏选中自己来完成这项大业呢。天女说,虽然我们佛门弟子众多,但是只有你可以修成正果,今天我是奉了佛祖的法旨来点化你的。她继续说到,最近妖孽横行,达玛毁我佛门,我佛让你去解救他。你不要害怕,我会暗中帮助你的,说完之后就消失了。贝吉多杰仔细回味天女的一席话,他认为芸芸众生都有生的权力,没有人可以替别人决定生死。佛祖竟然让自己杀掉达玛,他心中不免升起了慈悲之心。但是他又想起弟子所说的达玛在国内大肆屠杀佛门弟子,毁坏寺庙、佛像这些事情,他下定决心要去除达玛这个恶魔。然后他让弟子给他找来了一批白马,把这匹白马涂成黑色。第二天,他穿了一件外面是黑色,里面是白色的衣服,把特制的弓箭藏在怀里。叮嘱完自己的徒弟以后就骑上黑马向着布达拉宫而去。

到达拉萨城以后,他在路边遇到了一位老者,就上前询问赞普在哪里。这位老者告诉他,赞普正在大昭寺前面观看唐蕃会盟碑的碑文。于是,贝吉多杰立刻向大昭寺飞奔而来,果然,达玛赞普在一些大臣的陪同下,正在认真观看唐蕃会盟碑。贝吉多杰混入跳舞的人群中,慢慢接近达玛,到赞普面前假装施礼。趁他不备,掏出怀里的弓箭。行礼的时候瞧瞧,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达玛的面部。达玛仰面倒下,周围的侍卫们纷纷开始大喊抓刺客。附近的游客们乱作一团,贝吉多杰趁着混乱之际骑马逃走了。在路上他又把外衣反穿,以此来迷惑追兵。达玛赞普血流不止,当场气绝。有人报告说刺客身穿黑衣,骑着黑马项城外逃走,大臣们赶紧下令捉拿刺客。

贝吉多杰一路狂奔,身后的追兵也一直没有断过。突然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面前出现了三个黑衣黑马的人,向着不同方向跑去。追兵们不知道究竟哪个方向是真正的刺客,所以他们也只好兵分四路分别追赶,贝吉多杰知道这是天女暗中在帮助自己躲避追兵,施展的障眼法。贝吉多杰一路逃到拉萨河边,用河里的水把马身上的碳黑洗去,黑马又变成了白马,自己把衣服反过来,又成了白衣白马,继续前行。就这样,贝吉多杰可以光明正大的跑路,没有人会怀疑他,让他逃过了一劫。

经过多方追兵的信息汇总,大家认为白衣白马的人可能就是刺客。于是,派人查清了贝吉多杰的住所。派人到贝吉多杰居住的叶尔巴岩洞去搜查。这个时候,贝吉多杰也是刚刚回来,他听说追兵又赶来了。于是,他假装入定,让人抓来一些鸽子,把洞里弄得尘土飞扬,又让一些虫蚁在尘土上爬行。来搜查的士兵看到眼前这种景象,果然成功被贝吉多杰骗过去了,他们认为贝吉多杰肯定一直在这里潜心修行,不可能出动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然后他们就回去复命了。但是其中有一个士兵仍然心存疑惑,这个人悄悄来到洞里,把手放到贝吉多杰的胸口上,察觉到贝吉多杰心脏剧烈跳动,于是怀疑他就是刺客,这个士兵留下了一句隐语“本来坚密,此处不可越”,然后就走了。贝吉多杰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恐怕自己的事情已经败露了,此地不宜久留,很快还会有其他士兵前来抓捕,所以就起码离开了这里。他费劲心机来到了安多地区的洛多杰扎的岩洞,继续在这里修行,忏悔罪过。他听说西藏贤哲在阿琼南宗修法,于是前往南宗,向三贤哲讲述了“超度”朗达玛的过程。为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后人在他们会面的山峰上堆起六字明咒的嘛呢石,还栽了三棵松树。

从此以后,贝吉多杰就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他还因为自己平生杀过生,拒绝了几次佛法大会的邀请。贝吉多杰一生培养了很多佛教弟子,他死了以后,后人再落多结扎的岩洞的草坪上,也就是放置曾经刺杀郎达玛的弓箭的地方建了一座万佛塔,来表示背脊多结为了护佛除魔的勇气的纪念。他修行过的岩洞,后来也成了佛门圣迹。

因为达玛死的突然,在他生前并没有选定继承人,这样就造成达玛的后代都有资格成为下一任赞普。本来吐蕃上层对于王权的争夺就很激烈,现在达玛突然死亡,又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就导致王室因为王位继承人问题变得更加混乱,王室分裂成了以正妃那囊氏和次妃蔡邦氏为首的两大集团。正妃那囊氏由于不会生育,于是偷偷抱养了一个孩子,假称是自己所生,取名叫乞离胡。达玛赞普死后,在那囊氏及琳氏家族的支持下,乞离胡继承了赞普之位,太后那囊氏垂帘听政,同时任命了一大批琳氏家族人担任重要职务,前朝的重臣大多被排斥在国家中枢之外。吐蕃的大权再一次落到了外戚手中。

虽然表面上吐蕃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外戚手中。但是那些效忠于赞普的老臣们始终不服,他们也不服从那囊氏抱养的乞离胡,一直想寻找机会推翻他。大相韦加多热毕生效忠于悉补野家族,悉补野家族,在朝堂上公然表示反对,不肯下跪拜见乞离胡,并反对将他立为赞普。他在众臣面前指出,赞普家族子嗣众多,为何要立一个与赞普家族无关的外戚琳氏家族的孩子?难道就是因为惧怕那囊氏的权势吗?如果服从乞离胡,不是承认了外戚那囊氏成了赞普的正统吗?谁服从此人,人神共谴,吐蕃要灭亡了!今年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灾异,就是因为所立之人非法,不是赞普家族的孩子。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今天我无法左右赞普的继立,死不足惜!那囊氏大怒,将韦加多热逮捕人狱,同时株连九族。

就在韦加多热于朝堂上誓死力争的时候,一部分不满乞离胡的大臣们支持次妃蔡邦氏的遗腹子沃松为赞普正统,于是吐蕃朝野分为支持乞离胡和沃松的两大派别,乞离胡占据逻些城,沃松占领山南地区东部,相互而立。双方斗得你死我活,毫无兄弟之情,史称“长系幼系之争”。两位王子的火并,加剧了吐蕃的分裂,国内出现了大政、小政,众派、少派,金派、玉派等不同的派系。

陷入分裂的吐蕃,再也找不回当年的荣耀了。

这一节我们介绍一下吐蕃历史上的上赞五王。从多若洛赞到托托日年赞的五位国王,去世后埋藏于群垄达唐。因这五王的名称中都带有“赞”一词,故称他们为“五中赞”。

这五位国王的庙宇是象雄哇域切玛采地方修建的林珠央庙宇等。

此五国王执政时期,雍仲本如日中天,尽放光彩,智者和译师如同太阳光芒,遍洒吐蕃地区各地,驱散了芸芸众生的心中密云。

1、杰布多若洛赞,德森赞跟年增玛姆妃生一子,称为杰布多若洛赞,其上师是象雄达罗玛哈德。2、赤增南赞3、赤扎黄赞4、赤托杰赞5、拉托托日年赞

生活感悟: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这就是说躲的人遇到了难缠、难以应对、难以与他说清道理的人。虽然说这不是为人处世的上策,但在很多时候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甩开包袱的办法。在工作中,有时它还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因此改变你的命运,让你在一个“躲”出来的环境中,不但可以甩开包袱,还可以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在想躲开你惹不起的人的时候,有一点要极为注意,就是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要“躲”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很适合你,是不是真的比你原来的地方更有发展前途,是不是能让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不是让你的同事或亲人有口皆碑地赞同你“躲”得高明“躲”得有理。如果这些都不能做到,你的“躲”只能说是一种软弱、一种妥协、一种逃避,一种自欺欺人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是不会被人所赞扬和推崇的。

所以说,在你真的想“躲”以前,要充分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和认知是不同的,在一些问题上,尤其是在很重要的问题上难免会有矛盾和冲突,即使是平时很和谐的关系,也有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发生偏差的时候。所以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首先要表现出你的宽容和大度,要用冷静的方式去对待出现的问题,相信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多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胸怀来宽慰自己,这样你的心情就会渐渐平息下来。如果你一下就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定会弄得结局难以收拾,到时候就不是你想躲与不想躲的问题了,而是你已经无法在这个环境中再工作或者维持下去,就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个“躲”的借口了,这样的“躲”就一定不是经过你深思熟虑的,也就没有你下一步发展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