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143、第二节 西夏的独特政治体系与李…全文阅读

第二节西夏的独特政治体系与李元昊的暴君一面

元结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蛮夷乡,巡答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讹诈。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西夏的政治体制别具一格,他采取的是以皇族鲜卑拓跋氏为核心,以党项人为上层主体,同时又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以及汉族地主阶级,来共同治理西夏的封建王朝。

这种方式并不是李元昊首创,从他的祖父李继迁建立夏州地方政权开始,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李继迁当年建立了夏州地方政权,就已经开始按照宋朝的官制,来设立自己的统治体系。他有吸收和拉拢了一大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加入西夏统治阶级共同治理国家。这种统治方法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也大大增强了党项人的实力。但是在李继迁统治时期,朝中的重臣还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以汉人为辅。而且汉人主要担任的都是些文官,军权大部分都掌握在党项人手里面。

到了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统治时期,这种政治体制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他对这个统治体系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补充。而且汉族官吏的比重大大增加,表示西夏政府从这个时期开始对汉人的信任程度大大增加,统治机构已经开始进入以汉人为主。

经过李继迁和李德明两代统治者的发展完善,虽然蕃汉统治的统治体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官制还是比较简单。尤其到了李元昊统治时期,这个时候已经统一了河西流域,大大扩展了疆域,境内的民族和百姓都增多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官僚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统治需求,李元昊针对这一情况决定设立汉官和蕃官两套制度。

汉官:据《宋史.夏国传》记载,汉官分文武两班,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等。到公元1039年,元昊又进一步改革官制,设尚书令总理庶务,又改宋朝的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六曹。

蕃官:据《西夏书事》记载,地方官的设置为州县两级,州设刺史、通判,县设县令等官。中央机构中,元昊任命十二人,汉人占其七,蕃人占其五。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掌控兵马者均为党项人,说明西夏统治者认识到军权的重要性,只有将军权牢固地掌控在党项人手里,才能有效地行使西夏国家的统治权。

表面上看这套制度李元昊并没有做出太大改变,基本上还是沿袭了李继迁和李德明时期的政策。在西夏后世的统治者中,仍然采用李元昊订立的这套制度,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和完善。经过了后代统治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日渐成熟和定型。

西夏的官制虽然参考宋朝的官制设立的,但是也并非完全照搬过来。也有几点不同,第一个不同就是西夏两种官制并行,但是并不等同。第二个不同就是宋朝的官职,除了边疆少数民族以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全部由汉人担任。第三个不同就是一些官职的名称和宋朝官职的名称不太一样。第四个不同就是宋朝的地方官制为州县两级,西夏虽然也实行州县两级制,但是在一些州还设有专门管理当地少数民族的郡和府。

西夏之所以产生这种统治体制,是由于特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在西夏境内活动和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本来党项人口就不多,所以这些其他民族的人相对来说占的比重也不小。而且这些民族的统治者也都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或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墓地和牲畜。如果西夏统治者想扩充自己的力量,赢得其他民族的拥护,就必须设置这样的官制。然后作为心向国家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的鲜卑拓拔氏,由于他们是蛮族出身。所以无论在统治经验还是管理经验上,都远远比不上汉族地主阶级。所以要想效法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就必须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进来,帮助党项人治理国家。而且决定了在这里面汉族人担任官职的一定会占绝大多数。

经济上的独特性也是西夏的一大特色。西夏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也比较少。而且他们占领的地区,比较适合畜牧业发展。他们要想扩大和发展经济,刚开始主要是对外依赖。虽然在西夏境内有好几个平原,农田面积并不大。不仅民间缺少粮食,有时候就连军粮也十分短缺。再加上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严重制约了西夏农耕经济的发展。对于西夏的经济严重依赖外来经济大这一状况,前面其实我们早就已经有过涉及。在周世宗统治时期,那时候党项的领导人还是李彝殷。他派人阻断了周世宗的道路,周世宗就打算封锁西北地区,不跟他们进行往来贸易,断绝他们的供给。李彝殷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马上就撤兵,并且主动向周世宗赔礼道歉,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充分说明夏州地方政权在经济上对中原地区的严重依赖。

西夏建国以后这种对外依赖有所减轻,但是西夏的经济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再加上年年对外战争,国内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本国内生产的物品根本满足不了需要。这件事情也可以找到佐证,在西夏和大宋开战的时候,宋朝一怒之下就断绝了给西夏的岁币,这下子西夏境内可就遭殃了。国内物价飞涨,必需品匮乏,人民生活困苦。所以李元昊在对宋的战争取得了几次大的胜利之后,马上就主动向宋朝请求议和。这就可以看出来,西夏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后果。在西夏后世的统治者中,也不防有跟宋朝大战的情况发生,每当跟宋朝发生冲突的时候,宋朝都会断绝跟西夏的贸易活动。每次到了这个地步,西夏就只能摇尾请和。

对外战争频繁又是西夏政权的另一大特点。反过来说,西夏也只能靠不断对外战争这种方式,来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增加对其他政权的谈判资本,这样才能极大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西夏的建立就是一张五力不断向外扩张的结果,占领了西北一些地区后,西夏才有了立国的基础和跟宋朝和辽国对抗的资本。西夏建国以后,又频繁对宋朝用兵,也是为了夺取土地人口和财富。到了西夏的后期跟金国决裂,也是想趁着蒙古进攻金国的机会,多抢占一点中原的土地,改善国内的生活条件。

虽然对西夏政权来说,存在着这么多困难,但是,西夏的存续时间并不短。西夏从建立到最终灭亡长达190年。如果从拓拔思恭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开始计算的话,那么西夏政权已经存续了三个半世纪。这个时间比整个宋朝的时间都长,也远远超过金国,辽国和元朝的立国时间。

如果要探究起西夏时间长的原因来,我想无非有这么几点。第一点就是跟西夏人的尚武精神和全民皆兵有关,因为西夏百姓非常强悍,所以导致在战争中往往有很大的优势。第二点就是西夏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让这些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另外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虽然制约了西夏的经济发展,但是也使得西夏有利于防御。这些都为延缓西夏的灭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面介绍的都是李元昊如何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现在我们讲讲李元昊为稳定上层政权,除掉政敌所做的事情。首先是排除异己,防止外戚篡权。李元昊生性多疑猜忌功臣,而且独断专行。对手下的人稍有不满,不是罢免就是杀掉。所以李元昊虽然是党向人民心中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西夏的卫慕族在李继迁在位的时候,就和李继迁联姻,李元昊的母亲也是卫慕氏。李元昊登基以后,卫慕氏不满他的统治,而且仗着家族势力,就想密谋造反。

卫慕氏想谋杀李元昊篡位的消息传到李元昊耳朵里,李元昊派人抢先一步动手除掉了卫慕氏,连自己的母亲也用毒酒毒死了。李元昊的一个妃子卫慕氏,当时劝李元昊不要杀害自己的母亲。李元昊不听,但是因为当时卫慕氏已经怀有身孕,所以就没杀她,只把他关了起来。后来,卫慕氏生下了一个孩子。李元昊又听信了野利任荣的谗言,说孩子不像李元昊。李元昊一怒之下,就把卫慕氏和他的孩子一起杀掉了。

在李元昊建国之前,每次出征之前,都要跟各个部落的首领开会商讨,询问意见。但是称帝建国以后,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李元昊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不允许手下人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李元昊的叔父山遇惟亮,位高权重,跟他的弟弟惟永分别掌管左右厢兵,多次立下战功。公元1038年,李元昊召集各个部落在贺兰山会盟,提出了称帝这件事。山遇惟亮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根本灭不掉他们。而且我们还要依靠中原王朝,还不如安安稳稳的当宋朝的蕃臣,享受岁贡,这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李元昊无法容忍这件事情,就密谋除掉山遇惟亮。李元昊想先孤立了山遇惟亮以后,再联合其他兵马一起消灭掉他。没想到这件事情被山遇惟亮的堂弟知道了,他不忍心家族相残,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山遇惟亮。

惟亮觉得走投无路,就打算投奔宋朝。他先派出自己的心腹跟宋朝的金明巡检李士斌取得了联系。山遇惟亮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一共二十二人,还有自己的珍宝名马,急匆匆向宋朝边境奔去。

山遇惟亮率领一家人已经到达了宋朝境内。李元昊担心惟亮的叛变,会联合宋朝大军一起攻打西夏,所以一方面做好战争准备,另一方面派人去向宋朝施压。宋朝边境守将担心惟亮是诈降,就把他逮捕起来,并且派人把她们押送回了西夏。李元昊把山遇惟亮一家人绑在山坡上,用乱箭射死。

山遇惟亮仅仅死了一个月,消除掉反对者的李元昊就建立了大夏帝国。登基后,为了巩固统治,更加强了对豪强家族的控制,其中包括势力最庞大的野利家族。野利家族的首领是野利皇后的兄长,野利旺荣号称野利王,野利遇乞号称天都王,各自拥有一支兵马。这两个人都是李元昊的心腹大臣,两个人率领的军队又都是战斗力极强的名马。李元昊对宋朝发动的三次大战有两次都是出于野利兄弟的想法。在多次对外战争中,野利家族战功赫赫。随后李元昊跟野利家族之间也有了矛盾,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野利氏也遭到了冷遇。这些事情也更加引起了野利氏的不满,宋朝对野利家族也很忌惮,决定趁这个机会用反间计除掉野利兄弟。

当时正好野利兄弟派了几个人到宋朝边境诈降,当时的守将是种世衡,这个人深受范仲淹的赏识。他早就看穿了野利兄弟的计谋,决定将计就计。一系列连环妙计开始了。

公元1041年,种世衡找了一个叫王嵩的和尚。这个和尚虽然是个僧人,但是勇武善骑射,还熟悉党项内部的山川道路。种世衡派他到野利旺荣处,给他送了一封信,说朝廷早就知道您心向大宋,现在已经授予给你夏州节度使,希望你早点前来归服。野利旺荣看完之后,非常吃惊,因为里面说他早就心向大宋。他不知道种世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不敢私自隐瞒这件事情,就派人押送王嵩去见李元昊,吧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元昊。

虽然野利旺荣没有隐瞒这件事情,但是多疑的李元昊还是怀疑起了野利旺荣。他找了个借口把野利旺荣扣下,然后派自己的心腹到种世衡那里,去探听虚实。

西夏的使者到了宋朝边境以后,就被当地守军扣留了。宋仁宗有意让他招纳李元昊,当地守将对西夏使者说了很多利诱的话,他表示如果大宋按时给到党项人想要的好处的话,党项人一定会答应休战。使臣回去报告李元昊,李元昊非常高兴,下令释放王嵩。让他和西夏的使者一起到宋朝何谈,但是仍然不答应消去帝号。

李元昊自从宋朝实行反间计以来,就一直怀疑野利旺荣有二心,同年九月,把野利旺荣一家全部杀死。

种世衡接着又开始谋划除掉野利遇乞,野利遇乞和李元昊的乳母有矛盾。有一次野利遇乞带着一队人马深入宋朝境内,好几天没有回去。李元昊的乳母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元昊,还添油加醋的说野利遇乞打算叛乱,李元昊因为野利遇乞的战功没有发作。种世衡听说李元昊曾经赐给了野利遇乞一把宝刀,于是就买通了野利遇乞身边的一个红人,让他把刀偷了过来。种世衡让人写了一篇祭文,然后让人到边境大张旗鼓的祭奠,走的时候故意把祭文和宝刀留下了。这篇祭文的大意是说,宋朝日夜盼望您前来归附,如果您继续迟疑的话,恐怕会被李元昊所害。这些东西被西夏巡逻的士兵发现了,这些士兵把祭奠用的器具和祭文还有宝刀一起带回去给了李元昊。元昊一看宝刀,大怒,立刻下令将野利遇乞杀掉。

一代西夏名将野利兄弟其实也不完全是死在种世衡的反间计之下,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李元昊的猜忌。种世衡只不过巧妙的利用了西夏统治者的激烈矛盾,李元昊在内心早就对手握重兵的野利兄弟心存芥蒂,种世衡的反间计彻底激怒了李元昊的杀心。

生活感悟:大凡伟大之人,总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磨难、挫折之经历。有人说“挫折是弱者的地狱,强者的阶梯,智者的故乡,伟人的天堂”,此话不假。亨利.福特在进军汽车业的前三年,破产过两次;美国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曾经七次遭遇“转折点”-也就是-般人所说的失败,最后终于取得成功;莱特兄弟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实验以后才驾驶着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

弱者在错误中懊悔、倒下,而强者在错误中学习、成长。马云常常开玩笑说他在经营阿里巴巴前已经犯下一千零一个错误。对于马云这样的强者来说,经历了那么多错误,将会增长多少智慧啊。“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

斯巴昆说:“有许多人一生之所以伟大,那是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精良的斧头、锋利的斧刃是从炉火的锻炼与磨削中得来的。很多人,具备“大有作为"的才智,但是,由于一生中没有同逆境搏斗的机会,没有被困难充分磨炼,不足以刺激起其内在的潜能,以至于终生默默无闻。

蚕蛹在成为蝴蝶之前,会经历痛苦的蠕动和挣扎,只有这样,它才能蜕变出美丽的翅膀和轻盈的身体。化蝶之理,对人亦同!也许在获得成功之前,我们都会必不可少地经历痛苦,可只有在痛苦过后,品尝到的幸福才更香、更甜!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蛹,经常陷于一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这就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良好心态去突破将自已包裹起来的厚重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需。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有重获新生的欢愉和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