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一世鸡缘之凤凰传奇 > 第二章 凤凰传奇 第五章 开启地狱之门 5全文阅读

只昨天在高原乡匆匆忙遇见过两次,后又通过手机主动和顾秋明联系的那位主任自我介绍说自己姓张。自然的,顾秋明在手机里就称他叫张主任;更得知他便是该乡负责管农技这一块的主任。

张主任跟顾秋明在手机里通过话后的第二天到乡政府冒过泡泡,便一心挂记的盼着顾秋明给他来电话。

顾秋明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冷静的把他昨天同张主任的两次偶遇,到后来和他通话的全过程又仔细地回忆并重新梳理过一片。他认为,既然张主任有自己的地需要出租,那么可以猜想,自从自己第一次同科和平上他同学乡上去过之后,他就应该是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我们的去意。因为就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千万别小瞧了平日里在人们眼目中,看似十分安静的乡政府,那里面其实就是一处权力争斗的角力场和机会与危机并存、随时都有暗流在涌动的地方。很多时候,里面的他们甚至就连某天的某个时候,有某个毫不起眼的闲人走政府的大院门边遛过一趟,都很难逃过他们充满了智慧和多疑的眼光,并借此可以说明昨天张主任上那位副乡的办公室作所谓的汇报,应该是他早已经是设计好了的。至于他后来等在停车场边,在向科和平要手机号码的同时,顺带再要去我的号码的事,就更不用怀疑了。另外,顾秋明还记得,就在昨天他开车同科和平一路回去的路上,自己曾问过他一嘴。科和平仅只是说——若不是他主动提及他自己当年在虹口乡任过什么职的事,便完全记不起这个人来了的那句话。但无论顾秋明怎样想,既然别人都主动找上来,自己哪有不去的道理;只不过他需要在和张主任联系的时间上把握一下时机,以便让对方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了解事业单位工作规律的人,并借此让对方将来不要小瞧了自己。所以他一直等到对方上班大约有半个小时过后,才用手机给张主任打过去。

张主任很快接了,并约顾秋明在蒲阳镇的一处叫会元桥的桥当头的路边上见面,同时还告诉过顾秋明——他自己的车牌号。

前头讲过,之前顾秋明仅去过蒲阳镇几次,对镇子上的印象不多;但说起会元桥他倒有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会元桥是整个蒲阳镇上最具特色的标志性仿古建筑之一,就横卧在贯穿整个蒲阳镇的蒲阳河南北两岸,仅共行人过往和观赏,整座桥建得来可谓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特别到了夜晚在灯光的映射下,更显得流光四溢、光彩夺目。让人古今难辩,浮想联翩。

顾秋明开上自己的面包车快到会元桥的桥头,老远瞧见张主任站在自己的车门边朝他来的方向张望,随即将手伸出窗外朝他打过声招呼停下来。

张主任看见,只朝他喊的说,让跟在他车后,随即转身上了自己车。

顾秋明跟在张主任车后,对直穿过蒲阳镇出来,朝高原乡的方向走出不足五百米,便见他往右边一转很快过道小桥往左,沿着一路缓缓上行的乡间坡道继续急驰而行。

这条道多年前顾秋明走过一趟,知道它是通往里面的般若寺。

顾秋明那会儿去是听朋友说那里面的香火特别旺,并告诉他车子开不拢,让放在蒲阳镇的街上,然后由朋友领着走路去的,并且在走去的一路上,还真见有一段段好几处比田坎宽不了多少的路。

张主任开的车朝前面没有走出多远,在一处当地人称黄马闹的地方弯了个左拐。

顾秋明紧跟其后刚拐过去,便见张主任的车卷得尘土飞扬,路也不如之前宽了,但也只好紧跟其后。又经过几道起伏的坡道后,顾秋明瞧见他往右边一处栽有大片竹子的陡坎,斜刺地下到条仅够辆小车儿通过的坑洼小道,心就有点儿凉,却也只好紧跟其后,沿着左边是岩又边是坎,跟沟样的小道随他穿行。待下到山沟样的沟底又往右顺道跨过条足有百十米宽,用人工砌起来的,像堡坎样勉强能够过去的土埂后顺路往左来上个急拐,又一路沿了崖壁爬上约有一半,经过左边一处不起眼的小庙后,再往前上行几十米,便到了那小庙背面的山坡上,车才终于停下来。

张主任下得车来,见顾秋明第一句就赞许的对他说:“顾老板,你车开得还不错哈。之前我几次带朋友来,我都会在刚才那处快下坎的竹林边上停下来,让他们先看下敢不敢开下来。”话至此,他话锋一转问他说:“你看我这地方如何?……”

一路上顾秋明都生怕跟丢的只一个劲紧跟在他的车后,现在突然停下来,整个人都还处在云里雾里,印象中只觉得这儿离蒲阳的镇上不远。路虽然有些难走,但也可以走。除此,就只好奇这儿竟会有一处人迹罕至的小庙,并让他有些意外,别的一时还说不上来。

顾秋明没有作答,只在沉思中听张主任在一旁不停的为他介绍这里的情况。他说:“我该没有说假话吧。你看我昨天在手机里给你介绍的,和你现在看见的是不是一个样?我告诉你,要搞养殖,特别是养跑山鸡,我这地方再好不过啦。因为我这里除了下面有一座小庙外,就只有前面还有户人家。而他们相隔的距离最起码有几百米远;离公路又远,不会相互影响。还就是我这里的地势高、空气好、散毒快。再就是我这地方离城区近,运距短。仅运输和时间上,你一年下来就要节省许多。还有,现如今,你要在其它地方找到像我这样整块几十亩的土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早就分产到户许多年了,现在要没有个十家八家人的地,是凑不拢来哩。还莫说别的,光协调这一点上,将来就会搞得你头痛。还有,你早应该听说过;很多地方都这样的,假如你在当地向村民租地,搞炸了没什么。你要一旦搞好了,找你长点租金算是好哩,假如再吃得住你,将来啥子花样都要给你耍出来。——再告诉你吧,我这块地,其实是过去生产大队的集体地。当年是因为没有人敢承包,我才把它包下来。而我这里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你在我手上把它包下来,没有任何人会来找你的麻烦;何况你在台面上也还有不少的朋友!……”

顾秋明犹豫的接住他的话说:“我看这地方——你说得都对,但有几个问题。一是水,二是电;三是这里的道路?……”

不等顾秋明话说完,张主任把话抢了回去。他说:“水电都不是问题。首先我给你说水。水,我们这地方用的是不花钱的自来水,原因是离这里很远有处垃圾处理场,简单说就是粘了垃圾场的光。你看见没有,就在前面林子不远处有户姓廖的。他家女嫁出去之后现在仅只有两个人,只需要我去和他们打声招呼,水就接过来了。当然,需要你出钱买管子自己接。至于电的事更好办,短时间你可以在庙子里接,之后我在电管所给你开个户就行了。再说道路的事,每年村上有修路的村公资金,现在不是正在搞户户通。要不了两年,等修到廖家的时候,自然就走你当门过去,所以仅是暂时的。总之,你也不要马上答复,回去想好,我等你电话。你看咋样?……”

顾秋明想了想,觉得只能这样,于是两个人又沿着来时的路返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