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古代小说 > 福宁殿 > 215、二百一十五全文阅读

实际上, 信与尸身送走的当晚, 他们便已攻入宜州城。不久之后,赵世?更是顺利拿下赵从德。他也顺利见到黄疏, 知道他没死,黄疏又惊又喜, 赵世?且已匆匆往东京城中赶,却到底慢了一步。

攻城前,黄疏与众人反复商议。

黄疏一介文官, 却向来熟读兵法, 他任宜州知州时, 更是常亲自去查看当地厢军练兵。他也不是那等大腹便便之人,他生得精瘦, 还会舞剑花,虽也仅仅是会舞,年纪也大了,体力不比从前。但足见此人是有真本事, 不是那等甚也不懂的文官。

几位将军听他言之有物,也知道他经事多, 愿意听他的建议。

只是黄疏提出攻城时不摆阵,几人还是犹豫了。他们寻常练兵,练的就是阵,那些个细作死活要探得的也就是军阵,这是百年来的规矩。

黄疏叱了句“迂腐”,指着前头地界:“宜州这样的地方, 如何让你摆这样的阵?”他再指桌上纸,“排阵就要好些时间。”

“西南部落的兵器不如大宋,性子也不如我们的兵士坚韧,但他们人也不少。若是直接这么攻进去,如何确保能够打败其中十来万的人?”

“打仗,求的就是一个气势。”

将军虽佩服黄疏,却还是觉得这是文官思维,立刻拒绝:“不可!兵士们寻常练兵,早已习惯各式军阵,正好这回十一郎君还留下一张新阵图……”说着说着,这位将军也不说了,十一郎君倒也是个真有才干的,那阵图画得谁不佩服?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

他不说话,旁人也不说话,一时有些静谧。

黄疏长叹一口气,正要再说,外头有人进来,到他耳边小声道:“张廷初求见。”

黄疏眼睛一亮,他来时早就想好先与张廷初见一面,即便因双方对峙而不好见,派人去说上几句话,也是可行的。只是没想到连番遇着这么多的事,黄疏已来不及再去与张廷初周旋。

与赵世?所想的一样,他原本也想智取,在尽量少伤亡的前提下将宜州城给拿回来,再将赵从德给捉住。

但赵从德既敢这样做,对赵世?下手,他们也不怕打。

没料到,张廷初自己找了上来。

黄疏告了声罪,到后头一间空屋子里头见人。

他以为顶多是张廷初派个人来,没想成,竟然还真的是张廷初本人。

听到开门声,张廷初身还未转,声先响:“多日不见黄大人,我这心中甚是想念啊!哈哈!”说完,他也刚好转过身,与黄疏面对面。

黄疏从前与他打交道非常多,知道张廷初这张嘴十分厉害,更知道张廷初的心思也极为多。他正是忙急的时候,将门掩上,点点头,算是与他问好,随后便道:“张使既来,就是有事要与我说,不如直接说来。”

张廷初又是一阵好笑,还道:“我想与黄相公叙叙旧呢。”

“哼!”黄疏拂袖,“你既然敢来,不说出些什么,就别想走!”

“黄相公可千万别怒,我说还不成?”张廷初收起吊儿郎当的笑容,又换成一副温和面孔,“实是有大消息要告诉大人知道,只是不知大人可有好处给?”

“你们不顾陛下,擅自与赵从德一道扯旗造反,还想要好处?!我既然来了,一个也别想跑!”

“我可没同赵从德一处胡闹,我混在其中,是给陛下做细作呢。”

张廷初张口就来,满嘴胡言,没一句真话。

黄疏心中知道,冷笑一声,索性问:“那你查探到什么?”

张廷初笑眯眯:“相公不知道吧,方知恒与罗究已带人撤出宜州城,回了自己的部落。”

黄疏立刻看他:“当真?!”

“我怎敢哄大人?午时就开始撤了,方知恒带了两万多人来,统统带走了。罗究是龙光澄的狗腿子,带了三万人,被龙光澄强留了近一万人,其余都已带走。”

“石成峰与龙光澄如何说?”

“石成峰,大人也是知道的,他耳根子最软,虽留了下来,实际心中已在动摇。龙光澄倒是与赵从德说得好听,但大人常与龙光澄打交道,他能真心为赵从德好?”

“所以宜州城内,到底有多少人?”

“若算上我的,十万出头。”

黄疏似笑非笑:“不算呢?”

张廷初笑嘻嘻:“七万多。”

“张使还有话要说?”

张廷初已与赵世?谈妥条件,但谁还嫌好东西少?不曾想到黄疏竟然亲自过来,张廷初自要为自己讨个双重保险:“相公夜间怕要攻城?我带人隔开龙光澄与石成峰的人,大人直接攻进来,捉了赵从德。我帮大人杀了龙光澄与石成峰,如何?”

黄疏冷笑。

张廷初一点儿不脸红,再道:“他们手下的人,就给了我吧?”

黄疏没有这项权利,张廷初也知道他没有,张廷初只是求他在陛下跟前美言,确保那些人终将落到他的手中。

张廷初是张蕃的蕃落使,是由陛下亲封,若他提供的这些消息属实,的确当了一回细作,也算是有功,陛下定要有赏。

黄疏心中思量一回,说道:“擒了那些人,他们手下兵力总要有人先接管。就由禁兵与你分管,至于后头如何安排,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好说好说。”得了这么一句话,张廷初就放心了,他笑眯眯地告辞离去。

宜州城地势高,他们在城外,也看不到城中具体什么情形。黄疏对于张廷初的话是信五分,不信五分。

但不论信或不信,夜幕依然如往昔那般按时降临。

黄疏坐阵后方,城外城内地方到底狭窄,也顾不得派先锋军,由几位将军带兵,直接举盾行到城门下,以气势压人。

队伍中有人敲战鼓,每敲一声,“咚”地一声响,紧接而来的便是兵士们的怒吼声。这可是二十万来人的吼声,震得宜州城内的火光似乎都跟着颤动。

赵从德在城中,自也坐阵后方,是安全的,可他听到这声音,心立刻跟着就是一抖。且这鼓声连绵不绝,一直未停,兵士们的吼声更是未停。

赵从德坐不住,一个起身,问身边马夫:“前头他们可能扛住?”

“世子放心,龙光澄是个厉害人。”

“再厉害,人手不够啊!京中不停派兵来,如今怕是二十万都不止!咱们才多少人?还又走了那么多土货!”

“即便有危险,属下也定护得世子周全,世子别担忧!大不了弃城便是!”

“辛辛苦苦拿下的宜州城,说弃便弃?”赵从德不甘心。

马夫暗自嗤笑,宜州城是趁人不备拿下的,趁着宜州知州正睡觉时,龙光澄带了一万来人突然打进来攻得的,与他有什么关系?本也不是赵从德拿的。

但他面上自是什么也没有,还要好声好气地恭维赵从德。

正恭维着,外头震天响的吼声突然没了,赵从德反而更慌,这是为何?

鼓声暂止,带兵将军朝城内喊话,叫他们将吊在城门处的百姓给收回,百姓威胁不了他们,今夜定要攻城。

回答他们的是突然射出来的数根羽箭。

“起盾!”

城外大宋兵士立刻将盾立了起来,挡去了大部分的羽箭。可很快便有第二拨羽箭袭来,只是此时他们都立着盾,几乎伤不了人。

气势一稳,战鼓再度敲响。

敲得城里头的部落兵们也有些心惶惶,他们在西南,很少打仗,即便与其余部落生事,也都是小打小闹,还当真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

龙光澄胆子大,亲自带兵,就骑在高马上,竖在最前头指挥。

他听外头声音越来越响,高声道:“将城门上的宜州百姓全部吊死!”

那些百姓此时皆是被倒挂着的,这声命令一出,城门里头守着的人立刻将人收回来。他们倒转了个方向,将绳子捆住他们的脖颈,只等示下,便要一同抛出去,将他们吊死在城墙上。

他们还专门挑的女子与孩童,被倒挂,本就已吓得不轻。现下看着要死了,许多孩童纷纷哭闹,女子也落泪。

孩童的哭声传出数里,龙光澄这心中越听越踏实。

赵从德隐约听到哭声,立即站起来,不等马夫拦就朝外跑,屋外却守着龙光澄的人,见他出来便出手拦。

赵从德怒斥:“让本世子出去!”

对方听不懂宋人雅音,面色平静,只是将两把刀横在他跟前。

“你们敢拦我?!”赵从德没想到这些龙光澄留下来的所谓保护他的人,其实是在囚禁他,他急道,“龙光澄这个土货要杀我大宋百姓!让我出去!”他朝前跑,他当世子当惯了,哪里想到这些人是真敢拦他。他往前一动,锋利的刀子便划开他的衣襟。

他大惊,往后退了几步,出了几身冷汗。

龙光澄抬手,只要往下这么一挥,那些个女子与孩童即刻便能死。

他的兵士们等了许多天,终于等到能够杀人,纷纷叫好,眼看城内气势也大涨。龙光澄笑,正要挥手,忽然从后方射来一支羽箭,直接射中龙光澄的后脑勺,再从他的右眼穿出,龙光澄身子一顿,从马上掉了下来。

他的副手一愣,紧接着便怒吼:“保护大人!”

身后的兵马全部乱了,混乱中再有人高吼:“是石成峰!石成峰杀了大人!”

五蕃不合其实已久,只是有共同利益时才会聚在一处,但他们也没想到石成峰竟敢直接杀人!龙光澄就死在眼前,他们如何还能忍?于他们而言,与东京城的矛盾,到底不如与其他四姓蕃。

副手悲声怒吼,扛上刀,回头首先就往石成峰冲去。

石成峰惊愣,不由也回头看了眼,张廷初带人慌忙赶来,急声道:“关键时刻,切莫失了和气!抵抗城外宋兵要紧——”

话还没说完,龙光澄的副手直接从马上立了起来,从几尺外的地方朝石成峰扑来。石成峰的副手自也上去保护,张廷初着急地不停劝,哪里还能劝着?

两拨人早已扭打在一处,张廷初擦了擦额头的汗,做出害怕的模样,高声道:“咱们往后退退,绕过他们去城门下,抵抗宋兵要紧!”

龙光澄的副手投来感激的目光,更是要杀死石成峰才罢休。

石成峰想要解释都不成,彻底被拖入战局当中。

张廷初带人形似匆匆地往城门处赶去,实际心中全是冷笑,就这幅样子,连到底什么是最要紧的都辨不清,还指望跟赵从德打到东京城去?

张廷初带人一到城门下,他的人立刻上城楼,原本的人以为是来接手的,正要放下手中人质,好去为龙光澄报仇。张廷初的人接到手中,回身就一刀一个地将这些人留在了城楼上。

“开门!”张廷初中气十足。

城外宋兵听到里头混乱,正预备攻进来,哪料到城门就这样开了。

他们也有些怔愣,并不知张廷初与黄疏之间那番的话。

黄疏知道前头的蹊跷,立刻从后方赶来,看到这般情形,心知张廷初果然没骗人。不仅告知实情,还帮他解决了大问题。

黄疏高声道:“速速进去捉拿赵从德人等!”

兵士也不再敲鼓,随着将军一同杀进了城中,不多一会儿,城中便是真正的混乱厮杀。到底是后来的宋兵更胜一筹,方才的内乱中,石成峰被人重伤,两方都没了领头人,很轻松地便被训练有素的宋兵包围。

黄疏仔细一看,赵从德并不在,他问到赵从德的落脚处,赶紧又亲自带人去捉拿赵从德。

哪料到他们到得那处地方,早已人去楼空,只余门前十数具尸体。

黄疏细细查看,顺着门边一路向西的血迹,他指向西城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