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港台小说 > 最A团宠[娱乐圈] > 64、第 64 章全文阅读

曾经, 郑氏药业作为国内老牌、大型制药厂之一, 所占市场份额相当重, 很多病人需要长期服用郑氏的药品。

后来由于郑氏以次充好,卖假药事件暴露, 制药厂被强行封停, 公司还需要支付高额赔偿金。

最终因为公司资金周转不灵, 无奈申请破产, 制药厂被作为抵押财产,准备进行拍卖。

等待拍卖期间, 制药厂被迫关闭了一个月,立刻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大量员工即将失业, 其他制药厂又没办法一下子提供那么多工作岗位, 药厂员工无奈为转行做准备。同时,市场因为郑氏药业退市, 而出现很大的空缺,许多患者即将无药可吃。

正当一切朝最糟糕的情况发展时, 庆黎药业仿佛横空出世,带着美好的祝愿,让一切又重新回到正轨。

对消费者来说,只是他们常用药换了个牌子而已。

比如麦当劳改成金拱门, 对大家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仔细想想, 庆黎还比郑氏药业好听几倍。

老百姓吃药顶多认个牌子,至于制药厂地址在哪里,药厂发展历史如何, 高层是谁?

只要高层侄子不像郑凡凡那样,拼命刷存在感,大家通常不会关注。

然而庆黎药业突然崛起,自然会引来同行和商界的密切关注。

古往今来,商场通常是尔虞我诈的战场。眼红的同行稍加打听,一则八卦消息迅速蔓延,攻占中老年人的朋友圈。

《震惊!这样的假药你吃过吗?》

微信几个公众号,同时推送了这篇文章,向大家揭露庆黎药厂=郑氏药业这件事。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毕竟药品包装盒后面,印的地址都一模一样。

但那些公众号很会煽动人心,把重点放在郑氏药业卖假药上,然后混淆视听模糊概念,仿佛庆黎药业也卖了假药。

文章内容夸大其词,骇人听闻,仿佛吃了庆黎药业出品的药,明天就会死翘翘。

虽然稍微有些分辨力的都知道,庆黎药业是通过拍卖拿下制药厂流水线,跟之前郑氏药业压根不是一回事。

还有几个经常吃药老头老太太站出来,替庆黎说话,表示药效比以前好多了。

然而,架不住多数老人家容易相信谣言,轻易被带了节奏,还义正言辞要求儿女别再买庆黎药厂的东西。

兼任庆黎药业总裁的景逸,月末出席公司会议,发现财务报表比上个月缩水五分之一时,才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

“哦。”景总反应特别平静,仿佛压根不在意凭空蒸发的几个亿。

“景老板,你没有学会商业方面的东西,可能不了解。”财务经理以为他年纪小,看不懂报表,仔仔细细给景逸解释道,“虽然从这个月销售额减去成本,得到的净利润来看,咱们公司赚了不少钱。但是这部分利润支付税款、公司各种开支、给员工发完工资之后,所剩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咱们公司就等于在亏损。”

“而且咱们庆黎药业刚刚起步,本来情况就必要艰难。如果品牌被贴上‘卖假药’的标签,恐怕历史遗留问题会把咱们拖垮。”总监忧愁的说。

“我明白。”景总听完他们的话,反应依旧淡定,丝毫不慌,“虽然我是个演员,对做生意方面的事情不太了解。但这些浅显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那你的意思是…?”新老板实在太年轻了,总监对他的能力半信半疑,小心翼翼请示。

“谣言的事情我来解决,保证半个月内处理好。比起那些小事,上个月的提案,完成的怎么样。”

“现在公司员工全都抓紧解释,给咱们品牌洗白,那件事就耽搁了。我催催他们,应该这两天能完成。”总监回答完,不放心的又问,“老板,你真能解决吗?”

他们全公司上下,那么多人,不分日夜解释澄清,收效却微乎其微。

到了景逸口中,这就变成‘小事’了。

总监不禁怀疑,这位年轻的老板靠不靠谱?

——实际上,总监并不知道,在他新老板认知中,花上千亿买个公司都是小事。

“我明白了,那散会吧。”景逸说完,没有多余片刻停留。

他大步踏出会议室,只留给满屋子高层一个背影。

“唉……这叫什么事啊?早知道我真应该跳槽。”有几个郑氏老员工摇头感慨。

“本来听说有人接手厂子,我还挺高兴。没想到啊没想到,制药厂终究被拖垮了。”

“谁不是呢?我听说新老板才十七岁,心就凉了半截。一个小毛孩当老板,他懂个啥啊?”

会议室内,唯一一位由股东陆亭阁派来的员工突然开口,“我觉得,你们应该对景先生多一点信任。我家陆总说他投资景先生,从来没有亏过钱。”

立刻有人怼,“他以前只拍戏,现在是当老板,道理能一样吗?”

“你们也知道他是个演员。”陆总员工忍不住说,“他作为公众人物,说一句话难道不比你们说一百句管用。”

“呃……”

大家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而且,景先生接手制药厂,是由应长陵院长大力举荐,亲自帮忙跑内购流程的。当初他们决定接手时,肯定就预料到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陆总员工顿了顿,又说,“患者或许不相信景逸,总不能连应院长都不相信吧?所以景先生认为这是‘小事’,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他真的能解决吗?”大家怀疑地问,“可扭转谣言也需要时间,咱们资金链怎么办?”

“……你们为什么要担心资金问题?”陆总员工觉得他们非常不可理喻,“我老板和公司里的人,全都等着打量购买上个月,景先生提案通过的新产品。说好的这个月初上市,结果拖到现在还没影,让我怎么跟老板交代?”

“我错了!”

“我这就去盯流水线!”

与此同时,刚结束会议的景逸,直接约了应长陵院长见面,探讨关于最近谣言的事。

应院长给出的方案简单粗暴,让景逸直接告诉大家,自己是庆黎新老板这件事。

“必须走到这一步吗?”景逸无奈的问。

“以后,药厂连请代言人的钱都省了。”应院长美滋滋的说,感觉景逸性价比真高。

请他接管流水线,不仅分分钟吸引两千亿投资,还能提供核心技术。

而景逸越来越红,每年商业代言费用直奔七位数,以后肯定还会更高。庆黎药业却能不花一毛钱,终身使用他的知名度。

简直太方便了!应院长摸了摸不存在的胡须,笑着跟景逸说,“你要是同意,等会转发一下我的微博就行。”

“没有别的选择了吗?”景逸不太想这么早公布,毕竟新产品还没问世,万一自家粉丝乱抢药怎么办?

“办法当然有,但是耗时耗力效果还不好。既然有捷径,为什么不走呢?”应长陵知道他心中顾虑,拍拍景逸肩膀安慰道,“你记得告诉那些粉丝,抢点维生素、葡萄糖就够了,把其它药留给有需要的人。”

景逸:……

能别怂恿他们去抢药吗?

**

午后阳光正好,李奶奶跟大院里其他几个老头老太太聚在一起,又聊到关于庆黎药业的话题。

“那个牌子的药不能乱吃,我听说吃死好多人呢!”

“我儿子昨天给我买那个庆啥的药,被我用拐杖打出去了。”

“咱们上了年纪,身体本来就不好。那些个卖药的还造假,害人!”

“就是就是!”

几个老人家同仇敌忾。

愉快的唠完嗑,眼瞅着快到晚饭时间,李奶奶买了菜回到家中。

今天周末,儿子和孙女本来在家呆的好好的,早上父女玩了会手机,不知道为啥冲出去了。李奶奶手脚麻利,自己煮了碗面条。

刚吃完自己的晚饭,外面传来吭哧吭哧的声音。

“回来啦!”李奶奶招呼道,“吃面条吗?我给你们煮。”

“我们在外面吃过饭了,还给你打包带回来一份。”读初中的小孙女,手里提着大包大包,摇摇晃晃走进房间。

后面,自家儿子也拎着好几个购物袋,每个购物袋都印着‘庆黎药店’的牌子。

“啊呀!”李奶奶仿佛发现什么不得了的事,连忙推开几步,指着儿子气呼呼说,“你这个不孝子!都说别买他们的药,你怎么就不听话,想毒死我啊!”

“妈!我都跟你说,平常少看点害人的文章。你非说人家药有毒,害得我上个月感冒都不敢买庆黎的药,换了我平常不吃的一种,结果拖了半个月才好。”儿子走到他跟前,从口袋摸出手机给她看,“你瞧瞧我的朋友圈,现在都说庆黎的药好。”

“哪好了?”李奶奶哼了两声,“它家药吃死过人!”

“人家制药厂刚开工,那就吃死人了?你说买假药那个是郑氏药业,跟庆黎是两个地方。”儿子颇有耐心跟他解释,“你瞧瞧!国立医院总院长应长陵,这个人你听过吧?多有名的专家啊,他告诉大家别盲目听从谣言,那个卖假药的已经被开除了,现在的老板是个小明星。”

“明星也能当老板?”李奶奶觉得有点玄幻。

“当然能!”孙女抱着自己的各种滋补服液,立刻给自己偶像说话,“我家逸逸可厉害了!卖假药那件事,就是他发现的。而且前两期《奇幻之旅》,他的直播和中老年人大讲堂,你不是看了好几遍吗?”

“哦!那个孩子啊!”李奶奶想起来了,一拍大腿说,“我按照他给的法子调养,血压真的慢慢降下来了。那个孩子好,他卖药我放心!有没有降血压的药?”

“奶奶!我家逸逸说了,药不能乱吃,得按需要购买。你瞧我~”女儿晃了晃自己的口服液,“我买了好多钙片和维生素,还有补锌口服液,给我家爱豆贡献营业额。”

“瞅瞅你孙女,没病找病都想买药,以前怎么没见过她吃维生素?”男人瞪了他一眼,打开购物袋说,“你现在血压都稳定了,降压药不能乱吃。我去药店多备了几盒感冒药,给你也买了一点补营养的,还有老年人钙片和复合维生素。”

“药店那边说,现在只有这几种可以买。”孙女跳起来,快乐的说,“不过从这个月开始,庆黎陆陆续续对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出可以定制的保健品,我已经预约了。”

“我也预约了。”爸爸晃了晃自己的手机,“我发现他家针对的症状特别多,我选择防脱发,增强免疫力,还有改善睡眠的几种组合。”

“还可以组合啊?”李奶奶听到这话,连忙要求道,“快给我也定制一份!”

渐渐入秋,刚刚从谣言风波中脱身的庆黎药业,又陷入新的困境。

公司高层忙得每天两脚不沾地,工厂员工也天天加班加点。重新充实的工作,让他们在忙碌中,感受到充实与快乐。

由于工作时间太宝贵,每周例行晨会,大家发言变得格外精简。

“上周又有七种产品储备量不足,申请大量生产,名单我通过邮件形式发给各个部门。”

“知道。公司新流水线已经投入使用,又有一批实习员工转正,预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新推出的定制保健业务,第一批预约已经结束…”总监顿了顿,突然问,“你们猜,受到了多少分预定申请?”

“五万?”有人报了个天文数字。

“五万太多了吧,哪有那么多人吃保健品?”

“我倒觉得五万太少了,”陆总家员工说,“起码也有五十万。”

“做梦呢。”

“不可能不可能。”

“根据平台统计结果…”总监压低声音,严肃的宣布,“已经超过二百万了。”

“二百万?!!!”大家惊讶的眼睛都瞪大了。

“没错,知道景逸终于要卖保健品,好多厉害的大明星,跟那些公司总裁、设计师、医院医生都纷纷抢着买,还免费帮忙宣传。要不是后来因为工厂压力大,限制了每个人预约次数,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按照这种趋势…”财务经理算了算,告诉大家,“这个月营业额起码翻二十倍。”

“二十倍…”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已经超过郑氏药业的鼎盛时期了。”

“明明上个月,我都觉得公司快倒闭了。”

“天呐,景逸是什么神仙啊?”

被当做神仙的景逸小朋友,此时收到了自己的定制保健品。

由于平台有年龄识别系统,十八岁以下自动划分为儿童,所以他的营养品外面,都裹了一层甜甜的糖衣。

景逸:……

到处被当做小朋友,也就算了,现在连自家公司都搞歧视。

其实,景逸一直觉得,治病不如防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目前市面上保养品,并非没有效果,而是不对症。

各种保健品划分太粗糙,简单分为‘青年’或‘老年人’,或者笼统的补心脑或者补钙,方式过于草率。

所以景逸决定做保养品时,便决定因人而异,帮大家定制包养手段。所有配方都有他亲自参与,确保达到应有的效果。

结果,受到成品时,景逸小朋友发现自己还是百密一疏。

“好甜。”景逸尝到糖衣的味道,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借一张年满十八岁的身份证。

“逸逸,你又在偷偷吃糖啊?”褚莹莹瞧见他手里花花绿绿的糖果,无奈提醒道,“你在话剧学院住了半个月,已经胖了六斤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我没胖,不吃减肥药是我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