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齐英雄 > 第四章 叛齐降唐(2)全文阅读

谢瞳压低声音:“朱将军,我看大齐军势日见衰弱,而各地李唐藩镇军马之间联合力度空前加大。二京缺粮很久了,沙陀李克用部驻军代州,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对二京发起攻击。我们拼死保大齐,大齐就算度过这场危机,那又怎么样?孟楷不会因为我们的胜利而同意朱将军到长安定居的!孟楷肯定命令你继续领兵作战,朱将军想想,大唐这么多方镇兵马,都不是泥捏的,这样打打杀杀,何时才是个尽头?我看不如向大唐称臣,李儇肯定会让你继续统兵的。只要大唐接纳我们,就不会发兵来打我们,沙陀也就不会打我们。在这乱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性命,将来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谢瞳这一番话,真是说到朱温心田里去了。

良久,朱温缓缓说道:“我何尝不想消停下来,好好歇一下。打了这么多年仗,我的确厌倦了。什么大齐、李唐、沙陀,我看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手里的兵才靠得住!如今黄巢命令马恭驻军华州,等着咱们北上。黄巢让马恭做我的副将,那个监军严实,天天带着手下兵士巡查军营,实在讨厌!如果我们现在就起兵独立,马恭、严实那帮将士肯定不同意,一旦被黄巢、孙梅、赵璋、盖洪、孟楷、曹敏等大齐最高层领导人知道了,肯定要发兵来打我们的!朝廷里,只有尚让等少数人不为难咱们。做人难,做一军之将更难啊!”

此时的朱温,虽然还没有在行动上正式叛齐,但在思想上已经叛齐了。这个市井无赖也不用脑子好好想一想,是谁将他从一个小兵提拔为一军主将的?是谁一直爱护着他这支军队,使这支军队由弱变强的?是大齐军民的有力支持!是大齐皇帝黄巢的悉心关怀!

世上之人有好多种,但忘恩负义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被人唾骂!

且说马恭领兵到了华州后,左等朱温一军不来,右等不来。马恭可真急了,一连写了十几封军书,交给亲兵前往邓州,呈给朱温。

朱温被马恭催得屁股实在坐不住了,这才点了八万精兵,离开邓州,浩浩荡荡地向华州开来。

马恭与朱温见面后,一起商议攻打同州的办法。不久,朱温、马恭率军攻下了同州,李唐同州剌史米诚吓得屁滚尿流,一路狂奔,逃到河中去了。

朱温虽有反意,但毕竟自己统领的军队是大齐的武装,大齐将士必须根据大齐皇帝的命令行事。马恭是黄巢亲自任命的朱温这支军队的副将,马恭表面上服从朱温的指挥,实际上是黄巢在朱温军中安了一个眼。马恭有权随时检查朱温军队中的所有军营,发现异常情况,有临机处置权。

自从马恭来到朱温军中后,他和监军严实一起,密切关注着这支军队的动态,这让朱温如坐针毡,寝食不安。

朱温这个市井无赖,此时使出了浑身解数,竭力掩饰自己的狼子野心。由于朱温格外谨慎奸诈,马恭、严实一时间还真找不到朱温要叛齐的铁证。

天深夜,谢瞳悄悄来到朱温军营,见军帐里烛光摇曳,朱温正把盏饮酒,嘴里叽里咕噜,不知说些什么,其妻张惠在一旁小声劝阻,要朱温少喝几杯。

谢瞳走进中军帐,站在朱温面前,一动不动。

朱温醉眼朦胧,斜视着谢瞳,突然转过头来,一口酒气喷在谢瞳脸上。

张惠见状,急忙向谢瞳赔礼道歉:“谢先生,朱将军这几天心情不好,天天喝酒解闷,我说了几次,他不听。你来得真好,快劝劝他吧!”

“酒为何物?解忧极品也!李白曾写过‘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样的诗句。我知道朱将军为何这样苦闷消沉,夫人,你先到里面歇息,我单独和朱将军聊聊!”谢瞳不紧不慢说道。

“谢谢你,谢先生,那我先去歇息了!”张惠说罢,欠身入内。

朱温左手握着酒杯,右手抓住谢瞳的衣襟,睁着红红的鹰眼,粗声叫道:“你就是那个姓谢的智囊吧,你来得真,真好!来,今晚就……就陪俺喝几盅,哈哈哈,这酒真香啊,真甜,好酒,好酒啊!”

“朱阿三,你现在大祸临头,依然沉迷酒乡,你算什么汉子?”谢瞳喊道。

谢瞳这一喊,朱温听了一哆嗦,这一惊,酒性也去了大半,朱温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霎时间,朱温感到遍体生寒,如置身冰窑中。

“朱将军,我这一喊你酒也醒了,那咱俩就议论正事吧!”谢瞳打开羽扇,神色冷峻。

朱温此时方知谢瞳不是来喝酒的,是有要事与他相商。

“谢先生,我佩服你的见识,说吧,我听着!”朱温恢复了常态,像往常那样询问谢瞳。

谢瞳望着那忽明忽暗的烛光,徐徐说道:“朱将军,据我所知,最近我军与大唐王重荣部作战,因屡屡失利,马恭、严实怕军心动摇,故尔加紧了对各营的检查。一些兵士已经向马恭、严实反映你拥兵自重,说你经常打骂士卒。马恭、严实已经写了材料,要派亲兵到京师,交给黄巢,让黄巢来处理这件事。”

朱温大惊:“谢先生,黄巢一向爱兵如子,此事如果被黄巢知道了,肯定不会轻饶我们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看先下手为强!”谢瞳用手一擦脖子,做了个砍头的姿势。

“杀了马恭、严实?那这就是正式与大齐决裂了!”朱温紧皱眉头。

谢瞳森然道:“自古成大事者,都能当机立断!大唐因久不用兵,故战力下降。黄巢乘大唐处灾荒之年,起兵作乱。其兵虽有数十万,但在我看来,并不可怕。因为大齐一向以流动作战作为军事行动的主要选择,流动作战虽然灵活多变,但因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一旦遇到军需物资短缺状况,战力必然一落千丈。大唐各方镇虽然一时间不能战胜齐兵,但因为牢牢控制着很多关键城镇,力量依然雄厚。只要战机来到,大唐各方镇联手反攻齐军,则大唐定能收复二

京,平定黄巢叛乱!”

朱温点点头:“谢先生分析得有道理,继续说!”

谢瞳呷了一口茶,继续分析:“虽然沙陀李克用部没有正式助唐,但也没有助齐。大唐对沙陀兵,不像以前那样采取严厉镇压的办法了,而是刚柔相济,恩威并施。我预测,不出一年,李克用很可能倒向大唐一边,和大唐一起向齐军发起进攻!到那时,黄巢必败!朱将军,你勇冠三军,带兵有方,将士用命。如果弃暗投明,向大唐投诚,前途不可限量啊!”

朱温听了,那颗反叛之心怦怦直跳,他站起身来,紧紧抓住谢瞳的手:“谢先生,我听你的!那我现在该如何操作这件事?”

谢瞳凑近朱温,压低声音:“我看如此这般,定能化险为夷,走上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天上午,马恭巡营回来,在帐中小坐歇息,与亲兵拉起了家常。

突然,外面一个小校走了进来,欠身禀告:“马将军,朱温将军发起了高烧,好几天了,还没有见好。朱将军派偏将邓季筠前来,说有朱将军的亲笔信给你!”

“朱阿三,你在搞什么名堂?”马恭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邓季筠前来的目的,随口说道:“有请邓将军!”

邓季筠进入帐中,见到马恭,深施一礼:“马将军,末将奉朱温将军命令,持朱将军书信前来,请马将军一阅!”

马恭接过邓季筠递来的信件,拆开看了起来。

此信实际上是谢瞳捉笔写的,朱温没读过几本书,只是市井一无赖而已,只因他从军后不怕横的愣的,才当上了一军之将。大凡文字类工作,朱温都是让手下人干的,谢瞳因为是李唐进士,文笔出众,口才又好,所以自然成了朱温的代笔手。

信件中,朱温一口一个马将军,十分谦恭有礼。马恭在战场上十分骁勇,但出身贫寒,小时候没有进过私塾。识文断字主要是从军后请李唐降官教的。经过刻苦学习,数月后,马恭总算能看懂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了。

马恭花了好长时间,总算明白了信件的主要意思,大意就是我朱温如今得了高烧之症,数日不愈,反而变得越来越重。所以决定暂时将此军兵权交给马恭指挥,一定要在近期发动一次针对李唐王重荣部的大规模战役,一雪前几次失利之耻,再扬大齐兵威。温于今晚酉时,在中军帐召开军事会议,届时温躺在担架上主持。当着众将的面,把将印暂交马将军保管,由马将军调兵遣将,攻击唐军王重荣部。

马恭放下信件,盯着邓季筠,微微一笑:“邓将军,朱温将军以大局为重,要我主持全军事务,调兵征伐王重荣,我很高兴!请你转告朱将军,马恭表示感谢!”

邓季筠二手一抱拳:“马将军乃大齐名将,是皇上钦定来我们这里担任朱将军副手的,我们都很佩服你啊!如果没有其它事,那季筠就回去复命了!”

马恭点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