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黎城往事 > 第280章 酒厂全文阅读

从写字楼里出来,跟几位新员工告别后,程黎平找了个电话亭,打电话给周寿昌。

周寿昌最近正在为远方面粉集团的事情发愁。年前跟苏徐的光明粉业谈崩了,按理来说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并非所有的商业会谈都能取得积极的结果。但黎城区产业局负责人接连去了面粉集团考察,说他们产能有点跟不上,生产过程中粉尘密度过大,有重大安全隐患等等。由于他们只是口头表达,并未出具正式文件,周寿昌也没有办法去跟他们理论,只能一次又一次吃哑巴亏。

对于粮食收购来说,现在是不折不扣的淡季,因为黎城本地的粮食,早在去年收获时就统一卖掉了。

周寿昌去仓库那边查看过,余粮只能支撑到四月份,也就是说,五六两个月他们将面临无粮可加工的局面。市场收购部的工作人员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但其余的粮食要么在国家粮食储备库里,要么被其他的面粉企业包圆了。想收的话除非拉高价格,否则谁也不愿意卖给远方面粉集团。红山酒厂那边的处境更为艰难,没有高粱、大麦,拿什么来酿酒啊。

程黎平道:“派人去东北吧,那般好买一些。”

周寿昌的语气很为难,道:“这个法子试过了,行不通。粮食局的官员暗示说,从东北买粮回来,会扰乱本地粮食市场,轻则罚款,重则停工。”

程黎平脸色有些难看,道:“哪个官员说的?”

周寿昌没回答,反正说了也没用,人家手上有权,不跟你打也不跟你闹,直接动用行政手段干预你的正常生产。你敢硬顶着干,其他部门很快就会加入进去,到时候局面只会越来越困难。程黎平沉默片刻,道:“这样吧,先把面粉加工全面停掉。库存的面粉也不要往外出售了,重点放在食品加工上吧。”

周寿昌很惊讶,因为远方面粉集团的食品加工流水线还不算先进,只能做一些面条、面包、膨化食品之类的东西。而这些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早就饱和了,想从里头抢一杯羹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况且远方面粉集团没走大规模广告推广的路线,知名度也不高,如此冒然改变生产策略,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程黎平道:“是这样,周总。我在这边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以后面粉集团生产出来的东西,你要时刻监督,保质保量。对了,先运一批样品过来,我这边有人协助你打开国际市场。”

周寿昌不知底细,思量过后只得做两手准备。一边继续派人去想办法收购粮食,一边按照程黎平的意思加大食品加工的进度。程黎平交待完了这件事,又问股市情况怎么样。周寿昌说,年前放了两个利好消息出去,整体上盘子还算稳健,不过最近资金进出量都比较大,弄不好背后有财团在搞鬼。

程黎平冷笑道:“不出意外,应该是光明粉业那边的资金吧。不管他们,只要不恶意砸盘,随他们折腾去。对了,准备一笔流动资金,好好控好盘子。”

周寿昌很为难,道:“外头很多款项都没结清,目前账上能用到的资金只有几千万,随着股价持续上扬,想控好这个盘子,恐怕难度比较大。”

程黎平叹了口气,面粉集团那边没有专业操盘的精英可用,手头又缺乏资金,实在是步履维艰,每走一步都无比困难。“先想办法回笼资金吧,”程黎平道,“再向政府打个报告,寻求一下资金支持。要不然,找银行去贷款,反正一定要稳住这几个月,等七月份以后,一切就都好了。”

周寿昌的鼻子抽了抽,寻求政府资金支持,这不明显是做梦呢。没按照官家的指示跟光明粉业合作,已经够打脸了,居然还想找他们拿钱。除非他们失心疯了,否则连同贷款在内,肯定不会获得一分钱的审批许可。

程黎平也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但他是故意走的这么一步棋。因为如此一来,光明粉业就会误以为远方面粉集团没了底牌,从而放松警惕。当别人轻敌的时候,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当周寿昌焦头烂额的时候,红山酒厂的任松任厂长日子也不好过。年前,红山酒厂和远方面粉厂达成了新建酒精提炼厂的合作意向,市里特批了一批贷款,如今生产线投入使用了,仓库里却没有粮食可以用。不能投入生产,意味着不能产生效益,那一年后贷款到期,酒厂拿什么去偿还?

老爸和任叔坐在办公室里,都是一脸愁容。桌子上的烟灰缸里,烟头挤的密密麻麻,就连老爸这种不怎么抽烟的人,现在也一根接一根。面粉厂的困境任叔已经很清楚了,除了自救,现在谁也指望不上。老爸叹了口气,道:“要不然,趁着村子里大家还没有外出打工,赶紧派人去收散碎的粮食吧。积少成多,也能暂时顶一阵子。”

任叔摇了摇头,说:“不行啊,老哥。咱们收购的粮食是酿酒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现在收来的粮食,质量参差不齐,肯定不好用。”

老爸道:“那去外地收购呢?”

任叔道:“我算过,外地收购成本太高了。粮食价钱虽然差不多,但是人工费、运输费加起来,每斤粮食要比黎城本地贵六毛多钱。”

一斤小麦是一块钱,从外头收回来是一块六,平白无故多了百分之六十的成本,这生意肯定没法干。老爸一辈子在黎城生活,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到底怎么样,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好办法,只能再悄悄跑出来打电话给程黎平,问程黎平有没有什么路子,可以帮酒厂一把。

程黎平道:“路子有是有,就是不知道任叔肯不肯干。”

老爸喜出望外,道:“你先说,真管用的话,我去说服他来干。”

程黎平道:“先停掉白酒加工生产线,改造果酒。”

老爸激动的心一下子就凉了下来。红山酒厂是老牌的白酒酿造厂,上下数百口子工人都是酿白酒出身,对白酒的感情无比深厚。现在说去搞果酒,别说任厂长了,就是普通工人都转不来那个弯。

程黎平道:“维持生产,大家才有信心坚持下去。否则工人一流失,厂子就垮了。再说,果酒养生健身,未必不能打开市场,等到了粮食季子,再去收购粮食酿白酒,算是双管齐下吧。”

老爸迟疑了一会,说:“那还得重新建造果酒生产线,又得出去大量收购水果,再加上研究配方调试口感什么的,成本也不低啊。”

程黎平道:“确实,但这样做还会有一线生机。”

老爸点点头,说:“我想想吧,想好了再去跟你任叔说。”

程黎平应了一声,叮嘱二老照顾好身体,便把电话给挂了。老爸在家里想了大半天,觉得儿子说的很在理,毕竟酒厂的工人们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厂里指望不上,他们怎么过日子。拖到元宵节过后,万一大家都出去打工了,那酒厂还真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老爸顿时就坐不住了,急忙骑上电瓶车去酒厂找任厂长。到办公室一看,任厂长没在,找人一打听,说任厂长请客去了,请的是粮食局的领导。老爸无奈,只能在办公室里坐着干等。等到傍晚,任厂长终于回来了,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任厂长“哇”的一声,扶着墙角吐了起来。

“不行了,扛不住了。”任厂长苦笑着说。

老爸递上凉开水,让任厂长漱了漱口,叹道:“老弟啊,健康当紧,别喝坏了身子。”

任厂长喝了两口水,半躺着坐在沙发上,道:“没办法啊,老哥,我不能对不起这几百口子工人,他们都指望着我呢。”

老爸犹疑着问:“那,粮食局的领导怎么说?”

任厂长脸上闪过一丝喜悦,道:“黄局长答应了,按照当前的市价,先卖咱们几吨粮食。”

老爸又惊又喜,急忙把酒厂的几个骨干都叫了过来。任厂长振了振精神,向众人说道:“粮食运回来,咱们加大马力开工。销售部门的同事多辛苦一下,争取把咱们的白酒卖到临省去。等咱们酒厂的效益好起来,工资、奖金、福利,全部都给大家补上来。”

一群人听了后全都喜笑颜开,纷纷鼓掌向任厂长致敬。这小半年以来,为了酒厂的发展,他真是操碎了心。今天这批粮食,可以说是他拿命换来的。任厂长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在人群里找了一会儿,道:“小方呢?”

一人说道:“去城里找工作了吧,他媳妇刚生了二胎,家里急着用钱。”

任厂长愣了一下,道:“通知他一声,叫他带上人去侯岭粮库里验验货,确定了数量,咱们就打款过去。厂子一开工,有的是钱赚。”

有人答应了,出门去打电话。留在办公室的人七嘴八舌,都叮嘱任厂长保重身体,酒厂想重现辉煌,还必须要靠他来掌舵。任厂长勉强笑着答应了,起身送大家走出来。待众人走了,老爸这才犹豫着向任厂长说道:“老弟,我给平娃儿打电话了,他说顶不住的时候,让咱们考虑考虑果酒。”

这话说出来,老爸又有点儿后悔。已经有粮食了,还说这个干什么。正想跟这位老弟解释两句,没想到任厂长居然满脸赞许的笑了,道:“老哥,你这个儿子可真有眼光,比咱们强多了。”

老爸不解。任厂长叹了口气,道:“老哥啊,不瞒你说,我找老领导咨询过了,也找老战友打听了一下,他们给的路子也是弄果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