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祚 > 第13章 钱袋子易手全文阅读

“真是反了!京城神机营提督倒卖军队火药原料!”

武英殿内魏忠贤气得一下把锦衣卫的密奏扔到袁崇焕脸上。

“袁尚书,你用人不察啊!万一这些原料流入到歹人手中再来个京师大爆炸,你担的了这个责任么!”

朱由校坐在龙榻之上,脸色铁青,沉默。

袁崇焕知道自己脱不了责任,跪伏在地请罪。魏忠贤看着袁崇焕狼狈的样子,心里特爽,想着这次皇上必定治他的罪,自己正好趁此机会推自己心腹崔呈秀复职。

“大明军队几十万,难免出几个害虫,袁尚书经营辽东战事,哪里能事无巨细的照顾到每一个方面。”

东林党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站出来为袁崇焕说情。

朱由校听完两方的说辞,终于开口了:

“神机营提督出事,袁崇焕作为领导脱不了关系,理应治罪,念在你之前的宁锦大捷有功,就罚一年饷银,杖二十以示警戒。”

魏忠贤听朱由校这么一说,心里就明白了,虽然皇上要打击东林党在军队的势力,但是对于袁崇焕个人还是非常赏识的,自己也不好再继续煽风点火了。

“还不谢恩!”魏忠贤微笑着提醒道。

袁崇焕本以为自己这次一定要被革职下狱,没想到就罚了银了事,赶紧谢恩,跟着侍卫亲军出去接受廷杖了。

这些侍卫亲军内心对袁崇焕充满崇拜,对阉党深恶痛绝,所谓廷杖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神机营库房内,李牧斋借助锦衣卫突击检查后,查到了硝石的去向。

原来李亮利用每日来往库房运输废料的牛车偷运硝石出去,然后在城外废料场分拣出来。

废料场的拾荒者说这些硝石都被运到了城西的一座土庙。

李牧斋带着一队人跟着拾荒者一路寻到土庙,原来就是自己上次来交接汤若望的土地庙!

上次来这里没有看出有什么异常啊?李牧斋在这座破庙里一圈一圈地观察。

“大人,神像背后发现的密室入口!”

李牧斋随着手下过去,果然神像背后有一个用砖封住的入口,上面抹着新泥,一看就是最近才封上的。

凿开封砖,点上手灯,李牧斋随着提刀干事往里面走,原来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地窖!

随着地窖的油灯一个一个地被点亮,李牧斋吃惊地发现它的秘密。

只见地窖中央是一个巨大的铜制大炉,大炉顶上有一个大孔,从孔往里面看,原来是一个伸向炉底的铜筒,里面有水。

大炉侧通出一个铜管来连着一个鼓风机,鼓风机旁边堆满了用完的牛皮球。

大炉的另一侧也有一个铜管通出连着一个包着棉布的木桶,旁边还乱七八糟地倒了几十个木桶。

原来是这样!李牧斋看出了这套设备的工作原理:

利用鼓风机把从牛皮球里的煤气不断地压到铜炉里;

往铜炉中心的铜管里加水,不断放入硝石来降温;

然后把制成的煤气水导入到包着棉布的木桶中,

最后运到城里倒入地下排水涵洞中,引导到爆炸地。

看着这精致的铜制设备,李牧斋觉得跟自己参观过的青岛啤酒厂的古董发酵炉神似,一股浓浓的德意志机械风。

结合汤若望的神圣罗马帝国科隆人的身份,李牧斋更加确定汤若望一定参与了这件事。

武英殿内,朱由校看着魏忠贤给的账本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个老滑头,每次让他们捐钱都各种借口,哭穷装死,你看看,他们每年光从马润恩那里就能吃几百万两的回扣!”

魏忠贤见皇帝怒气起来了提醒道。

“现在大明最大的财政来源就是市舶税,东林党人掌握着各地市舶司,从内外商人那里拿回扣,甚至配合海商走私,逃避关税。”

朱由校当然知道这些,被人卡着钱袋子的感觉真是不好受,不过找不到他们的把柄不好发作罢了。现在有了东印度公司提供账本,终于师出有名了。

“魏忠贤,朕命你东厂联合田尔耕锦衣卫联合侦办东林市舶司走私案,一定要把这些大明的蛀虫赶尽杀绝!”

“圣上,那东印度公司那边怎么处理?”

魏忠贤跟东印度公司约定控制市舶司之后继续维持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地位。

“虽然他们告密有功,但也有行贿走私之罪,功过抵消。暂且答应他们的请求吧。降税就别想了。”

朱由校觉得只要把市舶税拿在自己手里就行,不需要打破原来的贸易现状。

魏忠贤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领旨下去了。

一个月后,一艘明制大船停靠在九州博多(福冈)港。

除了卸下无数货物,从船上走下来无数身着明装的男女老少。

“阉党已经把我们在各地市舶司的人杀尽了,幸亏主公察觉的早,我等才逃出来保住性命。”带头的中年男子对来接他们的人说道。

“这次是被荷兰人出卖了,汤若望事件的时候就该想到魏忠贤跟荷兰人联系上了。”

“郑兄也不必气馁,兵部和吏部还在我们控制之下,我们还有机会铲除阉党的。”

来接的人已是一副东洋人打扮,看来已经在此生活多年,融入当地了。

“这些年我为各位大人在九州各地购置田产,与岛津家关系也非常好,大人尽管在此等待时机,回去东山再起。即便回不去了,也可以在此颐养天年。”

博多城的华人已有千户,最早来的要追溯到秦汉,一部分来自元宋,最多的还是大明。华人在此生活除了语言稍有不通,其余与大明无异,因为富足而有文化,地位甚至还要比当地人高。

东林党人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在这里置办田产,就是为了遇到这样的变故留下的后路。

两人说完就往博多城町走去了。

百里外的长崎外海,一艘荷兰武装商船正在准备停靠长崎港。

“我们需要你们的大炮,出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船舱里一个留着长辫的满族贵族男子敲着桌子激动的说道。

“我们也愿意卖给你,可是我们怎么把货给你们呢?你们又没有港口可以停靠船只。”

荷兰商人觉得这满洲人脑子有毛病,整个辽东沿海还在大明手里。况且万一为后金走私军火的事被大明发现了,自己也就从巨额利润的对华贸易中出局了。

“那图纸,给我图纸总可以吧。”满族男子哀求道。

“一千两黄金!”荷兰人随口开了一个价。满族男子沉默了。

“你们要真有本事,就把辽东旅顺和金州打下来,我们船就能靠岸,我们才能支持你。好了,不跟你浪费时间了,我们要靠岸了,你自己想办法回去吧。”

荷兰军火商轻蔑地看了一眼他就让手下送客了,自己还要下去跟岛津家交接3000支火绳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