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江湖的天空 > 第35章 大皇子全文阅读

“大皇子!是大皇子!”城墙上又有人大声叫喊。

王离哈哈大笑:“肖兄弟,我们总算没有坏了大皇子殿下和大将军的谋划,成功守住了东城,为他们赢得合围之势!”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鄂族人会攻打东城?”肖远微微一愣,怪不得东城方面准备充足,忙而不乱。突然间觉得,自己刚才的一番搏命拼杀,是否有些多余,有些画蛇添足了?

“最近一个月,一直有鄂族骑兵在东城附近游荡。经过探查,原来是鄂族大可汗乌木塔克之弟达拉崩吧所部,他因为立功心切,带着一队骑兵在此地寻求战机,想要偷袭乌兰城。”

“难道鄂族可汗乌木塔克也在此处?”

“不在。大可汗乌木塔克就相当于鄂族皇帝,怎会轻易奔赴前线?目前应该还在阴阳山以北。与我军对峙的鄂族指挥官是大元帅蒙乌鲁克,此人与乌木塔克曾经争夺过可汗之位。”

肖远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其中曲折:“原来鄂族人内部也不是铁块一般,也有着许多利益纷争啊!”

“哈哈哈!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

在肖远和王离说话之际,城下的鄂族骑兵已经被杀得大败,死伤无数,就连达拉崩吧也被老将军一刀斩杀。这一战东周帝国以极小的代价大获全胜,所有人齐声欢呼,大皇子、大将军的呼声此起彼伏,眼神中全部都是敬佩和崇拜。

如此形势让躲在另外一侧的曹爽和丁奉先大惊失色,相顾愕然,没想到大皇子在北部诸军中竟然有如此威名。两人见战局已经结束,便悄悄下了城墙,也不知躲到哪里去商议什么事情了?

撤除加固城门的木条,搬开堵在城门入口的马车,将城门大大打开。那名老将军和身穿金黄色盔甲之人携手走入乌兰城,众多将士、民众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是热烈。

肖远就站在人群之中,那身穿黄金色盔甲的人目光一扫,就看到了肖远。他哈哈一笑,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大步向着肖远走了过来。

“肖兄弟!果然是你。”

肖远连忙拱手行礼:“见过大皇子殿下!”

这名身着金黄色盔甲之人就是大皇子秦粟,无论身形还是容貌,大皇子都与皇帝秦孟章有七八分相似。他今年已经三十六岁,颌下胡子拉碴,面容因为风吹日晒略显沧桑刚毅,气质更见沉稳。

“你我已有两年多未曾见面,没想到肖远兄弟武功精进如斯,竟然能够一拳打死莽牛,实在是让为兄刮目相看啊!”秦粟将肖远扶起,哈哈笑道。

肖远连忙说道:“殿下过誉了,这些都是侥幸而已。如果不是左将军及时出手相助,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击杀莽牛,阻止城门城墙被撞破,不知为我们减轻了多少无谓伤亡?东城大捷,肖远兄弟当居首功。我立即就向父皇上表,有功者一个也不能落下。”

肖远微微一笑,连连摆手:“东城大捷都是殿下和大将军运筹帷幄,所有将士用命,实在与个人无关。殿下万万不可如此,上奏表功的文书更加不需要提起在下。”

这时候那名老将军走了过来,大皇子秦粟立即为肖远介绍。来人正是大将军蒙信,已经年逾七十,被称为军中战神。

肖远连忙行礼相见。

“自古英雄出少年,肖远武功高强,让我们减少了许多伤亡。这就是大功一件,殿下必须上奏皇上,由朝廷论功行赏!”大将军蒙信哈哈一笑,对着肖远连连点头称赞,“走,我们一起庆功去!如此胜利,已经多年不曾有过了。”

东周帝国与鄂族人在北方边境相峙多年,虽然偶有小规模冲突,那也是各有胜负。然而像今日这般的胜利,却是许久没有过了,的确应该大肆庆祝一番,鼓舞全军士气!

乌兰城内早有准备,不一会儿,盛大的宴席就已经备好,肖远被大皇子秦粟拉去庆功。宴席上觥筹交错,不管认识与否,大家都相互敬酒,杯来杯往,气氛热闹非凡。兵士们就是如此简单,谁在战场上立功最多,谁最勇勐,谁武力最高,他们就敬重谁、崇拜谁。

庆祝酒宴持续到酉时。肖远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曹爽和丁奉先没有参加庆功宴,王离刚开始还在,到了后面也不见了踪影。按理说,肖远三人都是钦差,既然大皇子和大将军已经回城,就应该立即宣读圣旨,却不知曹爽二人作何想法,既不见人也没有宣旨打算。

正想着这些事情时,大皇子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肖远兄弟,这次你们前来北部边境,听说是为了宣读父皇圣旨。兄弟可知圣旨具体内容?”秦粟低声问道。

肖远苦笑一声:“殿下不用再试探我了。我确实不知圣旨内容,更不知皇上为何要让我们前来传旨?”

“哈哈哈!”一阵笑声响起,大将军蒙信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殿下何须担心?既然皇上有圣旨,那么我们接着就是。以你皇子身份,难道皇上还会不信任你?即使皇上一时**臣蒙蔽,我等也可以据理力争,以死相谏!”

大将军蒙信武功高深,据说修为已经达到三花圆满境之圆满,进入合体境初期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的武功招式却并不适合与人单打独斗,而是更擅于战场厮杀。大将军所用兵器为偃月刀,所用武功为“八荒狂战刀法”,招式简单、大开大合、直来直去,少了许多繁复变化,以力杀敌,以势降敌。

肖远闻言一惊,蒙信和秦粟一唱一和,似乎是在他面前表明一种态度。如果圣旨中真有不利于大皇子秦粟的内容,他们绝对不会奉诏,而是要据理相抗。

“北地战事迟迟没有结果,朝廷中难免有些非议,但是皇上雄才伟略,必然知道殿下和大将军是在寻找战机,即将毕其功于一役。皇上下旨,或有斥责但更多应该是安抚,实在不用担心。”肖远劝慰道。

秦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苦笑道:“但愿如此吧!对了,今日怎么不见另外两位钦差大人?”

肖远摇摇头,表示不知。

这时候有兵士走了过来,向大皇子禀报:“两位钦差大人让小人告知殿下和大将军,明日辰时宣读圣旨。”

这还真是说什么就来什么。

大皇子沉吟不语,蒙信随口说道:“你去回禀两位钦差大人,明日辰时我等在议事堂等候。”

那人连忙应声领命,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秦粟哈哈一笑,似乎对刚才之事已经不以为意,拉着肖远说道,“走,今晚我们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