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古代小说 > 天家童养媳 > 第372章 抉择全文阅读

董后望着一脸坚定的傅蓉儿,心下虽是有些感念,却还是不冷不热地道:“你喝了这瓶里的东西,二殿下便是太子,而你,几天以后,会以思念先皇后过度的原因死去,将来会随葬于先皇后身边。至于你的家人,宫里会尽力找到,颐养他们。”

这一番选择,于她是生与死的区别,于二殿下则是君与臣的区别。

若依人的本性,自当先择一条活路,况且,自己的活,并不会让另外一个人死,只是让另一人的身份低一些,只是,即使那样,也依旧是一人之下。

可是,她是先皇后的奴婢,她理应先一条对二殿下最好的路,那才是她的责任。

傅蓉儿伸手拔去瓶塞,便要往自己的嘴里灌。却忽听董后喝了一声:“芙蓉,你想好了?”

傅蓉儿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小瓷瓶,反问道:“娘娘,您希望奴婢怎么选呢?”

董后叹道:“如今,本宫是正宫国母,他们两个,都是本宫的儿子,谁做太子,谁做亲王,于本宫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可是于你,却是生与死的抉择,本宫不能替你选择。但是,本宫希望你能三思、不要冲动。”

傅蓉儿的眼中含着泪,望着董后道:“娘娘您说得是,奴婢这一生罪孽深重,如今不敢再说别的。今日奴婢服下这药,总是要再过上几日,才能让渐渐昏死过去。这期间,能不能让奴婢见一见二殿下?”

董后不容质疑地反驳道:“不能。”

傅蓉儿轻轻点了点头,道:“不能,那便不能吧。只是,奴婢还有一样不明白,怎么这几日,又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如何,便是生死之间了?”

董后只冷冷地道:“圣心不可测,本宫也不知道。”

傅蓉儿点了点头,道:“好,奴婢明白了。”说罢,毫不犹豫地将手里的那瓶东西,灌到了口中。

董后看在眼里,长吁一口气,拿帕子拭了拭泪,道:“好一个贞烈的丫头,先皇后没有白疼你,你这几日,有什么想要的,都同本宫说,本宫能做到的,一准替你做到了。”

傅蓉儿轻轻地摇摇头,道:“奴婢没有什么想求的,只要娘娘您让奴婢继续再耳房里住着,不要嫌弃奴婢是将死之人,脏了您的地方,奴婢便感激不尽了。”

董后强忍着眼泪,道:“这又有何难?再说了,什么叫脏了地方?来人,快扶蓉姑娘回去。”

傅蓉儿强忍耐着眼泪,复又向董后叩了一个头,方在宫人的搀扶下,回了耳房。

再回到耳房里,傅蓉儿伏在炕上,再也忍耐不住地哭出声来。

扶傅蓉儿回来的两个宫人,却也不好再劝些什么,只默默地在一旁看着,生怕傅蓉儿再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

而傅蓉儿却是早已视死如归。之后的几天里,却彷佛没事人一般,有人送饭来,便吃饭。有人送茶点,便吃茶喝点心,有人同她说话,她便随口附和上几句,既不哭,也不闹,不知道的,倒像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一般,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呢。

这一日,又来一群尚衣局的宫人,来替傅蓉儿量衣裳,傅蓉儿心里满是惊奇,却也觉得,自己倒底是要去伺候先皇后的人,宫里总是要有所礼遇的,便也没问什么。况且,按着惯例,随葬的宫人,品级总会再升一升的。自己若是成了三品孺人,总是要有一件朝服的。

做衣裳还不算什么令人惊奇的事,只是又过一日,又来了一群尚宝局的人,拿来首饰图册,让她挑首饰样子,傅蓉儿的心里,却是彻底地看不明白了。

若说看她将死,给她做几件新衣,也还说得过去。可是,这个时候,又打什么首饰。就算是打首饰,那首饰册页里,怎么还有龙凤呈祥、双喜字的图样?这可太说不过去了。

傅蓉儿越看那册页上的图样,心里越是发毛,终于忍不住抬头问道:“敢问姐姐,为什么这里面还有这样的花样?”说着,手里一指一对金凤头衔双喜字珊瑚流苏簪的图样。

那捧着册页的宫人只道:“我们只管当差,别的一概不知。姑娘若是不喜欢这个,再看看其他的样子,也可以的。”

傅蓉儿听到,这样冷冰冰的说辞,也就不再追问,只随手指了两样。

一时间又看有一对莲花簪,莫名想到那一日梦中见到二殿下给自己打的簪子。脸上霎时间羞得通红。

也许,自己也是喜欢二殿下的吧!

也许,自己之前也只是推辞,因为自己知道,自己配不上二殿下,所以,自己只说自己不知道、不喜欢……却没想到,在自己也不知情的情况下,早已情根深种。

想到此处,傅蓉儿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了。

底下尚宝局的宫人,还要让她再挑簪子,傅蓉儿却是摆了摆手,道:“不必了,就这些吧,也没什么机会换着戴。”带尚宝局宫人过来的两个坤元宫的宫人会意,便道:“既然蓉姑娘说不用别的了,就先这样,你们赶紧收拾了东西,这就出去了。”

傅蓉儿一把拉住坤元宫的宫人,道;“姐姐,烦请替我向皇后娘娘说一声,奴婢想见一见娘娘。”

那宫人望了傅蓉儿一眼,轻吁了一口气,道:“你等着,我替你去问一问。倘娘娘这会有空儿的,我自带你过去。”说罢,便也离开了。

眼看着众人离去,傅蓉儿一个人躺在炕上,将手交叠着放在胸前。

如今,她随时可能一睡不醒,每一次躺在炕上,她都做好了再也醒不来的准备,她都把自己的姿势,摆得极正。

只是,这几日,她每一次做好再也睁不开眼睛的精神准备时,每一次又都意外地醒了过来。

这是一件令她欣喜,也有些无奈的事情。毕竟,任是谁,也不会喜欢每一次阖眼前,都做好赴死的心理准备。

过了一会儿,宫人过来,对她道:“蓉姑娘,娘娘叫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