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御天道君 > 第54章 未来志全文阅读

许多人窃窃私语,忘了刚才的教训,兴致勃勃的讨论着高鸿的传奇,张御亦是转着笔望过去,心中一动,但是面色依然平静。

面对众人的目光,高鸿并没有什么激动的情绪,毕竟这对他来说是司空见惯了的,也没有要骄傲自大的意思,宛如一个普通人般对着周围微微点头。

然而他却在众多目光中注意到了一道目光,当即放下笔恭敬的拱手说道:“小生高鸿,不知兄台姓名?”

张御同样放下笔笑道:“张御,没有字。”

“叮!恭喜宿主发现气运之子高鸿。”

张御心中暗道一声果然。高鸿便是那两个红色气运中的学子之一,体内红色气运成一本大书,一看便知是与儒道有缘的。

只是高鸿在向他打了个招呼之后便不再说话了,这就没有机会去触发系统的隐藏任务,这倒是让张御略感郁闷。

张御转念一想,反正人已经确定了,等过了这场文会有的是机会去赚取气运点数,如此便也不用着急了。

两个气运之子都找到了,这次来文会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这样想着,张御的心态也就越发轻松了。

张御拿起笔,回想着明老刚才说的诗题,一首诗慢慢浮上脑海。

与此同时,张御的脑海中亦是浮现了一个脾气怪,长的也怪的老头形象。

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张御莞尔一笑,提笔写下一首诗。

《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万龙孙绕凤池。

它的诗意很简单。前两句是回顾,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这首诗算不上什么名传千古的诗词。

甚至张御的脑海中胜过此诗的比比皆是,但张御依然选了它。

没有什么其它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那年冬天有一个死傲娇的老头在在大学漫天的时候给他读了这首诗吧。

张御澹笑一声,落笔,钟鸣。

冬!冬!冬!冬!

钟鸣四响!

达府诗词!

众人向张御看来,有愕然、有不解,但更多的还是理所当然。

这才对嘛!

动不动就镇国诗词什么的太吓人了,你这要再是诗成镇国,那我们还真要怀疑你是不是某个上古儒道圣人的转世身了!

但很快,有些学子们像是想到了什么,顿时泪流满面。

我们一群连出城诗都做不出来的小辣鸡竟然会觉得达府诗的出现正常,太吓人了啊……

明老轻咳了两声,示意学子们尽快答题,不要再误了时辰,而后,明老走下讲坛,在过道中缓缓而行,直奔张御而来。

明老在张御的诗稿上仔细的看了一遍,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而后去了高鸿所在的书桉,同样温和的笑着颔首。

接着,明老便在学堂内缓缓穿行,时不时的向学子的诗卷上看上两眼,那严肃认真的样子像极了某种叫做监考老师的生物。

时间缓缓流逝,香烟愈来愈少,明亮的学堂之内亦是响起此起彼伏的钟鸣声。

学子们并没有受钟鸣影响,反而更加脑海清明,下笔如有神,张御猜测,这钟鸣很有可能具有神奇的安神静心的特性。

明老在过道中穿行,眼底扫过一首首感恩尊师的诗。

《春风》

春风化雨濯心灵,

竭虑殚思不负名。

三尺讲台三寸笔,

万株桃李一生情。

这是说师长如春风化雨的。

《绿野堂》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是借用路人口吻夸赞尊师品行高尚的。

《师恩》

春满江山绿满园,

桃李争春露笑颜。

东西南北春常在,

唯有师恩留心间。

这是对尊师表达崇高敬意的。

《报师尊》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这是说老师如父如亲的。

明老一边走一边满意的点头,眉宇间显得愈发温和与喜悦。

儒道秘境外,端坐于首座的柳伯安亦是微微颔首,轻声道:“这些学子都很不错,或可于明年六月入帝都。”

在座所有人皆是精神一震,为之一喜。

明年六月入帝都,什么意思。

明年那是这届文道生科举考试的日子,从三月始,至六月终。

六月,那是殿试的日子啊!

诸多城主相互对视一眼,均是看到了各自眼底的惊喜与满足。

能从柳亚圣嘴里得到这句话一切都值了!

另一边,香烟燃尽,所有学子均是放下笔,没有再动。

明老微微点头,长袖一挥,所有学子书桉前的白纸便又换了一叠。

第二首诗,结束!

这一小试拔得头筹者是高鸿,钟鸣六响!

明老目光扫过精神俱佳的众多学子,而后缓缓开口道:“诸位学子,如今你们即将结束在学校的学业,或去参加科举、或去游历天下、或去潜心学术。”

“但不管前路为何,诸君心中有光,眼睛明亮,手中有笔,脚下便有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此,便以未来志为这第三首诗的诗题。”

“题材不限,格律不限,以一柱香为限。”

明老话落,目光扫过众人,轻声问道:“诸位学子,可还有疑问?”

“我等无有疑问。”

众生异口同声得回答道。

明老微微点头,而后长袖一挥,一柱香便出现在之前出现的地方,鸟鸟青烟随之而起。

张御再次转起笔,脑海中浮现一篇篇名传千古的诗歌,惆怅着该选哪一篇来应付眼下的局面。

张御其实不太想出风头,之前的三首镇国诗词要不是有那一千气运点数作为诱惑他也不会交代出来。

当时主要是怕压不过洛芊芊,加之要让洛芊芊感受到来自文抄公的恐怖支配力,他才一股脑的将脑海中三首最着名的边塞诗丢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