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秦少年志 > 第184章 亲征全文阅读

茅伟志沉吟良久,就连秦承泽也反对茅伟志的这个提议,答道:“征兵可以,调兵不妥。”

“征兵征回来的都是新兵。”张安却难得地赞成了茅伟志的提议:“派上战场后能做什么?丽州军多为家兵,稍加训练,便可熟悉骑射。且丽州士族习惯防御,不习惯攻坚……”

张安说得不错,丽州的军队大多都为土豪士族蓄养的家兵,一旦有南方蛮族进犯,家兵便可群起守护县,乡里。长期反复的守卫战,拉锯战锻炼了守城素质。

茅伟志点头道:“不错,所以我想抽调南方的丽州军,前往汉中,为赵将军守卫西梁三城,并作为粮草据点。”

这话一出,朝臣们方知茅伟志打算,收复失地后,从前的城市总得派人去守,秦承泽考虑良久,知道茅伟志的权衡——完全不管是不行的。塞外民族习惯游击,赵将军若前脚刚走,后脚必定三族又要卷土重来。

而这个时候,总得将军功分出去一些,派谁去守城,便很有讲究,如无意外,茅伟志便打算主动分给南方士族一杯羹。

在这个情况下,谁率先入城,便相当于拥有了汉中一地的大部分利益。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秦承泽只得决定押后再议。

接下来的几天,军报纷纷扬扬而至,赵将军请求朝廷派人前来接管,并催促粮草。

最终秦承泽接受了茅伟志的提议,派出三名新提拔的将领,他们攻城略地的打战不行,但是守城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他们一起带领一万五千名丽州军北上,接管收复的诸城。

五月份,赵将军转战关中,夏侯琅则作了一个大胆的提议,将自己的五万骑兵尽数分配在三城中休养,率领一万五千名丽州军,占领了黄河一带。

此刻整个北方已全部紧张起来,巴图鲁选拔了新的将领,预备下南方,与赵将军一战。

大战一触即发,茅伟志吃饭,走路都在想着这件事,而根据最新的消息,胡人军集合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数。

同时巴图鲁还朝高丽王送出信件,要求联盟。

这一下朝廷炸锅了,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以黄河为界已足以。”张安道,“若是高丽派兵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高丽王不会出兵。”茅伟志想也不想就否决了大臣们的担忧,“坐山观虎斗,高丽王清楚得很,他已介乎七十岁高龄,不会再御驾亲征了。而且他就算御驾亲征,也有心无力。”

赵昌怒道:“凡事怎么能这么想当然?!万一出兵,与胡人军两路夹击,后果谁来负责?”

“我来负责。”茅伟志镇定自若答道。

朝臣们全都没了脾气,秦承泽看着茅伟志,说:“茅伟志,你为何如此确定高丽联盟不成?”

“北梁族与高丽。”茅伟志答道,“胡人只能选一方联合。当初巴图鲁险些受北梁刺杀,与北梁王已势成水火,如今联高丽,弃北梁,是最聪明的方法。但各位忘了,北梁的地盘,恰恰好就在胡人与辽东之间,高丽王若要御驾亲征,就必须取道北梁王的领土。”

“而这么一来,高丽就必须与巴图鲁、北梁王同时达成协议。”茅伟志又道,“这恰恰是最不可能的。这三方无论是哪两方联合,最后的结果都会造成对另一方的遏制。高丽生怕北梁背后偷袭,北梁也怕高丽与胡人联手,无法对抗,所以不会借路。”

张安道:“这话也太想当然了。”

“赵将军的军报既然没有提到。”茅伟志如是说,“正是不担心此事。各位可静观以侯消息。”

茅伟志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的手里捏着夏侯琅的家书。这才是他判断军情的基础。

但这封家书他断然不可朝大臣们甚至秦承泽出示,因为家书上提到了不少关于如何夺回北梁领地的事。

如果朝廷知道夏侯琅一边替大秦打着仗,一边与茅伟志商量要怎么半路脱身,回去族中夺回王权,朝臣们只怕当场就要把茅伟志揍一顿。

夏侯琅的来信中已提到,自己与几名老族人搭上了线,北梁王在不久前召集起人议事,最终决定的是:暂且不出兵,也不借道给高丽,并把高丽王的来使打发走了。

北梁王深知年前自己通过锡克兰与金宗霖结成的联盟,已触犯了巴图鲁。这次南人北伐,一旦高丽协助胡人取胜,那么两族下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掉头过来,平了北梁。

有这一层在,北梁王万万不能让胡人取胜。

散朝以后,茅伟志给秦承泽仔细地分析了他的推测,只略过了夏侯琅的家书不提,最后秦承泽点头道:“知道了,你说得不错。”

是年五月,赵将军率军在黄河南岸与匈奴对决,四战连胜,夏侯琅趁夜渡江,趁着朔月之夜发动了突袭。

匈奴人丢盔弃甲,逃回永安城。

这一下整个北方恐慌了,永安传来巴图鲁亲征的消息,胡人铁骑出动,赵将军送回军报,请示朝廷。

秦承泽让赵将军着手准备渡过黄河,孰料就在此刻,却遭到了茅伟志的反对。

“这个时候,万万不可渡河!”茅伟志道。

秦承泽道:“千载良机就在此刻,巴图鲁的军队还没有南下,只有这个时候全军渡过黄河,才能把握机会,与巴图鲁决战!”

茅伟志只觉事情一路发展得太顺利,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答道:“此一时,彼一时了,要进军大雁关,就势必引起高丽与北梁的警觉,万一所有胡族联合起来,局面只会陷入泥泞!”

“按右相大人的意思。”张安问道,“该怎么办?陈兵黄河?”

茅伟志也拿不定主意了,朝臣各执己见,有人认为不宜冒进,须得在黄河整兵,有人则认为都到了这个时候,再不进取,反而是坐失良机。

秦承泽道:“退守黄河,等待胡人军南下,势必又成两相对垒的阵势,这次北伐不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僵局么?”

茅伟志沉吟片刻,而后道:“如果北梁、高丽意识到了危险,与胡人联合起来,我军将陷于被动之中。”

赵昌道:“夏侯琅将军不就熟悉北梁的作战套路么?”

“可他没有兵力去应付北梁王的军队!”茅伟志皱眉道,“各位该不会觉得,北梁军对阵夏侯琅的兵,北梁王会自己退兵吧?”

朝臣们都极其头疼,一直站在旁边不声不响的林将军却开口道:“巴图鲁不足为惧。”

茅伟志也知道巴图鲁不足为惧,金宗霖死后,如今的胡人,已无人能搦赵将军战威。

但凡事都没有绝对,万一胡人出一个年轻将领,只会打乱所有的布局。

况且现在渡过黄河后,还面临着三线作战的可能。

“一旦渡河。”茅伟志认真道,“就意味着辎重,粮草都将遭遇极大的挑战,河北作战与中原地区,不是一个概念,我想各位早就知道了。”

“所以呢?”秦承泽道,“陈兵黄河一年?等待来年春天再动?”

茅伟志叹了口气,朝堂上无人说话。

茅伟志又道:“陈兵黄河,是最保守的办法,拖上胡人一年,说不定北方三族,外加五胡逃兵,自己就将爆发内乱。北伐不是要复仇,仇恨只会蒙蔽所有人的双眼,我们的目的,是止战。人死已矣,在无数年后的未来,不能再发生战乱,”

秦承泽也累了,沉默地听着,茅伟志拿不出主意来,只得说:“暂且押后罢。”

于是群臣散朝,茅伟志回到政事堂内,面对一堆文书,早在出征前,巴图鲁与高丽的联盟他就想到了,而北梁王的应对,他也想到了。

所有事情**不离十,唯独没有料到的,是巴图鲁的亲征。

于情于理,这个时候巴图鲁都不该亲征,巴图鲁未曾娶妻生子,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就算他勉强能打仗,又怎么会是赵将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