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烽火逆行 > 第27章 树上大侠全文阅读

那书生模样的男人走过去,稍一用力晃动镖尾,正疼得几欲昏厥的大岛光夫一声惨叫,骂了一声“八格”就昏死过去。在场众人顿时明白,三人可能是日本人。

稍等会,那书生把大岛光夫弄醒,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这里?老实交待,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大岛光夫还想扛着不说,那书生连续晃动镖尾,大岛光夫又疼昏过去,弄醒后,再晃动镖尾。

这样审问倒是简单,连刑具都不用,只要轻轻晃动镖尾就可以了。几个回合下来,大岛光夫扛不住只得招供。

大岛光夫交待,三人的确是日本人,是濑川琴子派来的,领队的已经中枪死去。他只知道来张家逼问一样东西,但具体是什么东西,他就不知道了。

他们的计划很简单,就是抓住张家人,刑讯逼供。不论结果如何,最后都把张家人全部灭口。

张南平父亲听到这里,不禁大怒:“这些日本畜生,我儿已被他们杀死,居然还想灭我全家。”

又转身对那个剑锋道:“我儿南平所做之事,我从不过问,我家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日本畜生惦记?”

“剑锋”没有回答张父,而是微微仰头,双手抱拳大声道:“鄙人杜剑锋,感谢壮士仗义援手,以后有机会欢迎到南京复兴社做客。”

那书生模样的男人也抱拳道:“兄弟陈兴邦,多谢大侠相助击杀敌人。”

王诗成在树上听的清楚,很显然二人已经知道他躲在树上,两人也是说给他听的,向他表示感谢!他正想下去,但听到“复兴社”三字,又犹豫起来。

树林血战后,王诗成知道张南平是复兴社的人。后来,详细问自己老爹关于复兴社的事。

王庐亭供职兵工厂,自然知道“复兴社”。听儿子问起,大吃一惊,一再告戒不要和复兴社扯上关系。

张南平临死时也告诉他不要去告发张林,也是考虑复兴社以及军方内部关系复杂,不是他一个学生能对付的。

想到这里,索性不动也不出声,就当一次树上大侠吧。

王诗成后来知道,这次他遇到的杜剑锋,也是钢山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去了上海,。那段时间是他的人生低谷。

他当时暂寄居在亲戚家,开始还好,时间稍长,亲戚就不满了,半真半假问道:“别人黄埔军校毕业都混个一官半职,你怎么啥都没捞到?是八字不好还是祖坟没冒烟?”

杜剑锋内心痛苦之极。再过一段时间,他就非走出亲戚家不可了。

期间,杜剑锋在同乡会上遇到张南平父亲,张仁义在上海经商多年,家财颇丰,深明大义,经常仗义疏财。

张、杜两人一番交流,张仁义对杜剑锋非常赞赏。看到他经济困难,不时给钱给物。

后来发现他走出亲戚家没地方住,直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住。张仁义又遍托朋友,不惜花重金帮助杜剑锋接触相关要员。

杜剑锋本就是个有能力的人,加上张仁义全力协助,终于进入高层视线并很快得到赏识,随后加入复兴社特务处。

张南平军校毕业后,也是因为杜剑锋的关系辗转来到复兴社供职。抗战爆发后,复兴社特务处发展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

那个陈兴邦也是一个人物,黄埔军校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任组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历任军统局站长、区长等职,一度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号称军统王牌杀手。

杜剑锋对张南平父亲道:“大哥,看这种情况,日本人下次肯定还会再来。这里已经不能住了,你们收拾一下,和我们一起去南京,今晚就走。”

张南平父亲虽然舍不得离开故土,也不得不同意离开。

杜剑锋说完话,简单示意下,陈兴邦走到大岛光夫身边,一脚踩断他脖子,顺便捡起三人的武器。众人一齐进入张家,也没再留人站岗,可能也是给树上大侠离开的机会吧。

王诗成不敢怠慢,飞速下树离去。回到旅馆,全身湿透,洗个澡,躺在床上,一时哪睡得着。

张南平交待的事,虽然没有全部完成,但也算尽到责任了。张家很快就到南京,以后有机会再拜访。反正杜剑锋在复兴社,肯定知道张家地址。

第二天,吃过早饭,先坐车去杭州。一路无话,到了杭州,找店住下。早闻西湖大名,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词赞美西湖。

南京离杭州虽然不远,但他读书练武,一直未来过。今天既然到了杭州,肯定要游览一番。决定先玩西湖,再游杭州市区。

次日一早,王诗成收拾停当,嘴里哼唱着“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澹妆浓抹总相宜。”兴冲冲向西湖走去。

到了西湖边。一眼望去,湖水波光粼粼,闪着点点金光。青山如黛,荷花争奇斗艳,不时有蜻蜓立上头。游人如织,垂柳摇曳。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正在如痴如醉欣赏西湖美景时,突然听到有人惊喜地喊他:“诗成兄弟,你怎在这里?”

转头一看,竟然是冯定国和一个年轻人向他跑来。王诗成大喜,连忙迎上去。

冯定国先介绍那年轻人道:“这位是我中学同学江崇范”,又把王诗成介绍了一下。

当着江崇范的面,冯定国和王诗成默契地没有问上海分手后发生的事。

江崇范是杭州人,和冯定国一样随父母到了上海,两人中学同学。

中学毕业后,冯定国考上了复旦大学。江崇范考取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轮机科。准备毕业后,随父母回杭州,学习经商。

他家现在生意主要是做粮油、丝绸等贸易,江崇范自小耳濡目染,经商并不陌生。他又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将来做起生意自信能风生水起。

江崇范是东道主,自家经济实力又强。他干脆租了一条小船,买了酒水和熟食,准备三人泛舟湖上,在船上喝酒赏景,聊天叙话。

在岸边看风景和在船上看风景感觉果然不同,,三人同声赞美西湖的美景。王诗成心旷神怡,庆幸来西湖游玩方才得见这人间仙境。

三人边喝酒边赏景,忽听江崇范唉声叹气。冯、王忙问怎么了?

江崇范道:“现今社会,日寇占我东三省还不满足,又对我关内虎视眈眈。老百姓生活举步维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王诗成道:“只有先驱除日寇,才能安心国家建设。老百姓生活才有盼头。”

冯定国道:“我与日寇血海深仇,但我自知手无缚鸡之力,没办法上战场亲身杀敌。毕业后,我只去兵工厂,尽我最大力量造武器。”

江崇范道:“二位兄弟都是高才,对我来说,武不能上战场,文不会造武器。但我有个想法,二位帮我参考。”

冯、王齐道:“江兄请说,我等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