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烽火逆行 > 第1章 淮军后裔全文阅读

1923年夏,清晨。在南京一座硕大的四合院内,一男一女两少年正刻苦练功。少女时而空翻,时而打着璇子,苦练基本功。小男孩则飞快地脚踢肘击,练着武术套路。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男人在旁边不停对二个少年指点。

中年男人叫王庐亭,祖籍安徽合肥,两少年正是他一双儿女。其父王道贵出身淮军,效力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树字营。王道贵不认得多少字,但武功高强,一套五行梅花肘和一套五行梅花刀出神入化。

套用说书人常用的一句话来讲:“那王道贵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李鸿章创建淮军后,追随他的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刘秉章、周盛波、周盛传等淮军将领大多功成名就,有的甚至成了一方大员。

清代官制以文制武,非文途出身的人很难做官到督抚一级。武将出身的累积军功后得以升迁,但一般官职只到提督,很难再往上升至节制一方的总督、巡抚之位。

比如刘铭传,军功卓着,但因武将出身,官至提督后一直未能上升,最后清廷因迫于其保卫台湾,而且逢台湾建省,才得以授其台湾巡抚之职的。有清一代,武官做到督抚的人寥寥无几。

王道贵没文化,谋略也欠缺,属于典型的武将出身,官至记名提督,再也升不上去了,一直在张树声手下当差。

他常以此自怨,但自己年龄已大,不可能再从头读书。父辈遗憾儿孙补,王道贵对儿女们读书要求极严,家传武功更加要求儿子们苦练。

王道贵戎马生涯中捞了不少钱,有了钱就娶妻纳妾,忙得不亦乐乎。但家庭大了,争风吃醋、争财、争位子事就多了起来。

王道贵本就不善处理家庭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封建社会妻和妾家庭地位乃至社会地位差别很大,文人常说的“同进士,如夫人”也是典出于此。

嫡长子和庶出地位也不相同,所谓庶出就是非正妻所生。王道贵虽然很喜欢王庐亭,但王庐亭是庶出。为规避一些家庭矛盾,就花巨资在南京购买了宅邸,安置王庐亭母子。

其时,已有学堂。张树声是淮军将领中比较开明的一位,主张“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王道贵追随他多年,自然耳濡目染。于是就直接送王庐亭到学校读书,并没有让他死背四书五经。

王庐亭毕业后,接受一些相关培训直接进入新民机器制造局上班,担任技术员。一年后,王道贵去世,王庐亭就正式在南京定居。

这个新民机器制造局,其实是一家兵工厂。它自成立以来,总办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老的技术员并没有大的变动。王庐亭也一直在制造局上班。

1913年,王庐亭女儿王雪梅出生。二年后又生了个男孩。一家人喜上眉梢,就想给孩子起个好名字。起来起去,始终不能统一意见,嘻嘻哈哈争论不休。

一天晚上,王庐亭搬来一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发誓今晚要把儿子名字起好。正埋头苦读,冥思苦想间,女儿雪梅跑过来喊爸爸。王庐亭眼睛一亮,灵感涌出,哈哈大笑。王太太笑问何故?王庐亭得意地笑道:“儿子名字我想好了,很完美!”

王太太急问道:“那叫啥名?说说看,如不好听,我是不同意的。”

王庐亭道:“宋代卢梅坡有一首诗叫《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有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我们女儿名叫雪梅,儿子当然就叫诗成。”王太太也觉得名字起的好。

王诗成6岁,王庐亭就开始教他练武。先练习基本功,孩子小,柔韧性好。一些动作练来相对容易些,当然,力量性动作做的少。到了7岁,就送他到学校读书,早晚练武。上了学校,家人发现孩子记忆力极好,人也聪明。

1902年,清政府制定壬寅学制,规定初等小学5年制、高等小学4年制、中学5年制。民国元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把这一学制做了修改,规定初等小学4年制、高等小学3年制、中学4年制。

这样缩短了普通教育的学习年限,整体缩短了3年。更为进步的是开始承认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提出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可以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

王雪梅8岁时,家人送他上小学。王庐亭发现小诗很聪明,让他7岁时就上学。这样一来,雪梅小学二年级时,诗成才小学一年级。

一天晚上做作业时,小诗成早早做完,他坐在雪梅对面,看姐姐写作业。他从对面看过去,姐姐的书本是倒着的。可当小雪梅还在抓耳挠腮,苦苦思考时,小诗成已给她报出答桉。王庐亭大奇,对孩子未来充满期待。

从小诗成7岁起,王庐亭开始教他家传武术套路。王家五行梅花肘是武术界一绝。肘法主要有挑肘、砸肘、撞肘、摆肘等,再配合步法,攻击性极强。

过去王道贵传授给王庐亭时,并没有解释每一招式为什么这么打,或者说他可能解释不好。反正祖辈传下来就这样,打得好不好全凭个人悟性。王庐亭学的时候,也没敢多问父亲,老爸叫怎么打就怎么打就是了。

王庐亭教儿子,和他老爹以前教他一样一天教一招,每招式有8个动作。教完一招,让小诗成自练三天,三天后再教下一招。

半个月后,小诗成已学了五个招式。第六招式中有一个动作是回身砸肘,具体来说就是当敌人向自己靠近,自己回身旋转,利用腰部力量,抬肘击中对方。

小诗成对他老爸提出疑问道:“如果对手是虚招,当你回身时,正好能击中你。所以这招应改为面向敌人,错步挑肘。不论敌人实招、虚招都可以应付。”

王庐亭虽觉得他讲的有点道理,但还是骂道:“你一个小屁孩,才学了几天武功,就指责老祖宗拳法错误?等你学好了,随你怎么打。”

小诗成又回道:“现在都是枪炮,单靠武术不行,一颗子弹就打死了。您在制造局上班,我想节假日和你一起去制造局看看枪炮。”王庐亭对他这个想法倒是赞同,爽快答应。但约法三章,去看可以,不准乱跑,更不准乱摸乱动。

王庐亭所从事的是枪炮类技术工作,不是弹药部门。没有弹药的枪炮,和普通机械没啥区别,没有危险。他又是制造局老人,所以带儿子进厂没人说啥。

小诗成进了制造局,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新鲜好奇。男孩子天生喜欢兵器,见到这么多枪炮,他当然很想摸摸,但又怕父亲下次不带他来了,就极力忍住。

知子莫若父,王庐亭见儿子抓耳挠腮,坐立不安,自然知道他想干什么,怕他憋坏了,就拿了一把8寸白朗林手枪(彷造布朗宁)给他玩玩。

小诗成激动有加,爱不释手。又跑到老爸身边,缠着要看看枪里面到底是什么,子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王庐亭只好把枪拆卸开耐心地讲解,随后又按顺序把枪组装好。期间,小诗成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看着老爹拆枪、组装枪,听老爹讲解枪原理。

小诗成超人的记忆力这时体现出来了。从父亲手里拿回枪,细心观察了一下,自己就开始拆卸手枪零件,分顺序放好,然后又再组装,居然一气呵成。

当然,王庐亭当时拆给他看时,并没有拆的很细,步骤也不是太多。接着小诗成又把枪拆开,再组装,反复练习,一天尽干这事。

旁边另一技术员大惊,一个孩子看一遍就能拆枪、组枪。记忆力、悟性惊人是一方面,难得的是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做。有的孩子也能做到看一遍就会,但往往没耐心再拆再装。

到了下午下班时,小诗成已能非常熟练拆枪、组枪了。甚至手放背后都能做到。王庐亭很高兴,答应常带他来。

其时,制造局除生产手枪外,还有步枪、轻机枪、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等(这款重机枪是彷造的,它和之后的民二四式不能相提并论)。小诗成对每一种枪械兴趣都很大,一一对它们练习拆卸、组装。一段时间下来,熟极而流,一些技工师傅还没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