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无敌穿书:恶毒女配立志报国 > 第145章 烧圣旨,交技术全文阅读

“妙丫头,你的意思是……”

梁妙书莞尔一笑。

“族长大人不会真的以为,钦差大人在这里逗留三天,只是为了要匡州的发展规划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方印瞬间明白了梁妙书的意思。

“你是说……无名亲自前来,是为了……那道遗诏?”

梁妙书点点头,心中对皇帝的手段更加感叹。面对匡州这个曾经被皇族亏待,甚至迫害过的地方,皇帝并没有将什么虚幻的皇族颜面摆在第一位。他深知,现在的境况之下,皇族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心虚,也不会取得匡州的信任。

所以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取信匡州,先将一个无法拒绝的大恩典压在他们的头上,这样一来,匡州就不得不在皇帝设定好的道路上面走下去。

匡州人最想要的是什么?无疑是恢复名誉,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众人面前。

皇帝给了他们这个念想,率先将自己放低,不光如此,还直接做到了极端,下了罪己诏,给足了匡州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匡州如果再不答应,便是存了反心,便是在道义上面站不住脚,那么他就可以借机出手。

有了莫大的恩典在前,不管遗诏的内容是什么,不管以前匡州跟皇族之间存在什么矛盾,都会顷刻间烟消云散。

这一手,不光是打给匡州看的,也是打给云东看的。

他们妄想插手匡州的事务,借以取得匡州的信任,借遗诏生事。皇帝则直接断其后路,以后不管谁再说什么先帝的事情,都会被质疑,也就没有用了。

抓住了先机,先获取了百姓的认可,再得了匡州人心。这一局,皇帝大获全胜。

方印重重跌回椅子上面,多年来跟皇族之间的周旋与试探,让他身心俱疲。

“罢了。遗诏原本就是先人们为匡州留的后路,为的是保匡州平安。如今皇族表态至此,若是匡州半分不懂感恩,只怕这份遗诏,以后便成了催命符了……妙丫头,说说你的计划吧。关于匡州的祖业,你有什么看法?”

梁妙书将随身的一个小册子拿了出来。

“要想重新发展兵器冶炼,光凭匡州一地之力,目前很难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到全盛时期。换句话说,端朝在复兴,匡州也需要时间来复兴。端朝之内的铁矿的确不富余,朝廷若是想让匡州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

方印翻看着梁妙书递上来的小册子,只是寥寥几页,就已经完全颠覆了他对祖业的认知。

“你想让朝廷在银子和资源上给予支持?不行,这绝对不可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方印的印象中,先人们发展祖业,大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来发展。从小他听到家里讨论最多的话题,无非就是银子从哪里来?铁矿从哪里来?技术问题怎么解决?以后如果朝廷不再用我们铸造兵器了,匡州的出路又在哪里……

在他的潜意识中,银子也好,矿产也好,都是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朝廷需要地方发展,必要的时候成为朝廷的兵器,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只会给他们制造困难的地方。

但梁妙书显然不这么想。

“要想马儿跑,先给马儿先吃饱。这个道理,随便出去问一个路人都明白的道理,难道朝廷会不清楚?皇帝不是先帝,他想要的,他所求的,是整个端朝的发展。一个偌大的朝廷发展,尚且需要无数的资源和人才,更何况匡州一个这么小的地方,难道就没有难题了?”

“说得好。”万俟谦欣慰地看着梁妙书。

“妙丫头说得对,皇帝不是先帝,匡州未来的发展,也绝对不会再效仿以前的路子。匡州在之前的发展上面,走了太多的弯路,吃了太多的苦。老皇帝之所以一直隐藏着匡州,先帝之所以一心打下匡州,为的是什么?不光是因为匡州掌握着端朝的兵器制造,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匡州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发展得很好。”

“一个小小的地方发展,居然可以不依靠外力。这让朝廷焉能不心惊?”

这些话仿佛一道闪电,直接劈开了方印多年不解的疑惑。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先祖遗训,不得展露自己的炼铁技术;不得在毫无依靠的情况,跟皇族再次达成合作……

那时候他总是不解:先祖们既然在皇族的身上吃了那么大的亏,为什么临了只说要给自己找个依靠,而非永远拒绝与皇族合作。

想来,先祖们早就想通了这一关节,匡州有这样的历史和技术,不可能永远游离于端朝发展之外。先帝糊涂,后继者却未必糊涂。早晚有一天,皇族的人会找上门来。而对于皇族的求和与利用,小小的匡州除了合作,根本无力抵抗。所以,他们给匡州的后人留了最后的底线——一定要依靠外力。

方印没有想到,困扰自己多年的疑惑,竟然是被眼前这个小丫头三言两语解开的。他原本只以为她在技术上面通透,没想到,对于人心,尤其是皇族利益,看的更为透彻。

“贸然让朝廷拨款和铁矿,太过唐突,也会让皇族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所以你打算,让匡州自己开展打铁业务,给皇族一个自给自足的形象。”

“不错。”梁妙书起身,翻到其中一页,素手一指。

“匡州要趁热打铁,趁着圣旨带来的震撼还没有完全被压下去,立刻对外宣称,将承揽端朝所有地区的打铁业务,不拘什么类型,农具也好、器物也好、兵器也好,什么都可以承接,且前一百位客户,价格优惠。但是有一点,下订单的人,必须同时提供足量的铁矿。否则订单便不承接。”

蓝若泽面上一喜!

“这个办法可行!据我所知,端朝虽然铁矿不甚丰富,但绝对不至于到匮乏的程度。只要肯找,用量不大的话,足以支撑。”

万俟谦捋着胡须点头:“如此一来,也可以明确端朝如今哪些地方的铁矿比较丰富,省着朝廷派遣专人出去费力寻找了。很好,一举数得。”

……

第二天,无名便收到了方印的请帖。

请他今日午时三刻,到匡州最大的一间酒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