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一代权臣 > 045 无用功全文阅读

可是自从他亲自领兵以来,却知道天下的兵马、将领并非都如老幽燕道那样精锐干练,哪怕是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都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也因此,他凭着手下二百一十八名精兵以及林叔寒、赵成孝这一文一武两位帮手,除了少数几次实力太过悬殊的战斗之外,竟是未尝一败。

这样的战绩,让秋仪之体内的自信心不断膨胀,也自以为以郑谕这样的庸才,哪怕用十倍、二十倍兵力来围剿自己,自己也能凭着对附近熟悉的地形和广布的耳目做到游刃有余。

然而秋仪之虽在名将群中长大,却从小就被教育说是兵凶战危,在战场之上不能有半点轻敌自满,因此林叔寒的话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却不能直接答应,话锋一转,却道:“他郑谕现在给养这样紧张,也未必能派大军过来围剿吧?”

“派得多了,耗费的钱粮就多,更加难以为继;派得少了,又不管用。替郑谕想想,还真是挺难的呢!”林叔寒带着满脸的笑意插话道。

秋仪之听了也附和道:“就是林先生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还怕郑谕只当是外头的小毛贼劫了他的粮车,所以才特意派这些败军回去报信的呢!”

果然不出秋仪之和林叔寒所料。

郑谕听说千辛万苦从外地转运过来的粮草被劫,立即暴跳如雷,指着鼻子将那负责押运的检校官一顿臭骂,却也没忘了询问到底是哪里来的蟊贼,居然敢劫岭南军的运输队伍。

当他听说劫掠之人不是别人,竟是自己的死对头秋仪之时候,反倒在盛怒之下平静了不少,立即派人将将军孙浩传到自己帐中,向他询问应当如何应付秋仪之这个刁钻尖刻的小贼。

孙浩是个沉稳之中略带保守的将领,听二王子难得询问自己的意见,也不敢敷衍了事,沉思了片刻,蹙眉道:“就算这个姓秋的现在在城外好了,可城内的兵力却是真的。官军现在拢共才多少人马?城里就占了两万多人,他秋仪之一个人在城外,能带多少兵马?若以老将的看法,只要继续围定山阴县城,将城中兵马都饿死,秋仪之一个光杆将军,能掀起多大的浪?”

“那我军的粮食补给呢?总不能任由他劫掠吧?”郑谕问道。

孙浩思索了一下:“好在外头通往这里,也就两条路。不如我们把围城的兵马匀出一点来,用来保证粮道如何?我军现在的兵力虽然打不下城池,不过好歹也把对手打缩了,主将又不在城中,城里的守军绝对不敢反攻出来。我看兵力还是满足够的。”

郑谕听了孙浩的话,起身踱了几步,说道:“我军堂堂数万之众,被这个秋仪之一小撮兵马,调动得满世界跑,实在是太难看了,传扬出去未免堕了岭南王府的威名。况且这样严守粮道也不是长久之策。我看,非得主动出击,将这个小贼抓到才是根本之计!”

“二王子话说得虽然不错,可这世上有做得成的事,也有做不成的事。看现在周围这些山丘密林,别说是藏不到一千人的小队了,就是将两三万人马统统开进林中,只要指挥得当,也未必能给对手寻到蛛丝马迹。更何况秋仪之原本就是这里的父母官,地形再熟悉不过了,想要找到他的踪影、将他围住、再完全歼灭,可谓是大海捞针,可不是二王子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是做到的……”

孙浩这样想,口中却不敢这么说,只是觉得眼前的郑谕,已不是当年那个敦厚老实的二王子了——别的不说,就看现在的局势,朝廷虽然还没有处置岭南王长子郑诺,然而杀头祭旗也不过是迟早的事,到时郑谕便是岭南王爷唯一的继承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他,绝不是什么好主意。

于是孙浩沉吟斟酌了好一番,这才说道:“二王子果然才识过人,老朽是比不上年轻人了。末将愿在此处替王子守营,等着二王子得胜凯旋!”

郑谕听了这话当然高兴,可他却不知道,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是孙浩这个年过五旬的武夫动用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阅历,才想出了这条既不得罪郑谕、又能保住大军安全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

郑谕显然是对秋仪之痛恨已极,同孙浩商议笃定的第二天,他便点起两千精兵,直接杀奔上回运输队遭劫的那段小路。当然,时间已过了两天,秋仪之哪怕就算是一只蜗牛,这点时间他也爬了老远了,郑谕毫无悬念地扑了一个空。

可他还来不及惋惜,便从营中传来消息,说是从越州府出发的一支运量队,又被劫了。

郑谕闻讯又怒又急,赶紧催动大军,往事发地急进,紧赶慢赶走了半天时间才到达事发地,见到的却只是地上一片还在“滋滋”燃烧着的粮草——至于敌军的身影却是半个也找不着。

这样忙活了整整一天,郑谕拖着手下人马走了上百里山路,活生生将一支生力军几乎拉垮,却依旧只是被秋仪之牵着鼻子走,别说是将秋仪之生擒了,就连他的头发丝都没碰到半根。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岭南军的粮车仍旧日日被劫,郑谕的行动仿佛成了无用功,除了虚耗钱粮之外,没起到半点作用。

到了这样地步,郑谕仿佛被自己逼到了两难的境地,若是继续出击,难免劳而无功;若是不再出动,等于承认自己之前犯了大错,面子上就更加过不去了。

人被逼急了,是能想出办法来的。

郑谕带着满腹的心事,睡到半夜,终于想出一条计策,也不顾夜间寒冷,披着衣服点起油灯便写好了一封书信,送往金陵大营。

郑谕想出的办法倒也巧妙——是叫金陵大营派出一支运量队,队伍人数、运送物资、行进路线、行动时间都写得极为细致,就连哪一天走几里路、要走到什么地方都写了个清清楚楚——要的就是引诱秋仪之过来劫粮,自己则领军按照既定的路线方位,远远跟在左右,将秋仪之诱而歼之。

郑谕这办法虽然聪明,可他的对手秋仪之却比他精明好几倍,身边又有林叔寒这个贯通计谋之士。

这两人一看这支运粮队伍,在之前的粮队屡屡受到劫掠的情况下,依旧运送大量钱粮兵器,却没有增加多少护送兵力,且行动时候走走停停不紧不慢,诱敌之态实在太过明显。他们又接到几个哨所传来的探报,说是正有一支军队,人数总在两千人上下,正随同这支粮队一道行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秋仪之得意地说出这句话时候,他心里已有了主意。

却说岭南军金陵大营收到郑谕手令时候,马上就猜出了自己的使命,并非是将粮草军需送到山阴县下,而是要充当诱饵吸引敌军来攻。这样危险又辛苦的差事,当然没人肯去做。然而岭南王爷驾前二王子郑谕的手令,却不是能够无视的,总要派一员将领担任押粮官,去完成这桩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可是众人商量讨论了好一番功夫,却依旧没能决定由谁前往,无奈之下,只能使出“抓阄”这一套古老而又公平的办法,选了个名叫安平的都尉,负责押送这趟危机四伏的粮草。

安平此人名字虽被父母取得四平八稳,实际却是个素来惹是生非之人,当年当小兵时候,就为了饷银分配不公而杀了顶头的百户。岭南王郑贵就是看中他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因此才在法场上免了他一死,反而提他接替那个百户的官职,从此发迹。

然而这安平虽是个混不吝的角色,却也知道二王子交代下来的这趟差事非同小可,不要说是走错走差了,就是走快、走慢了一步半步,导致的结果都是自己承受不起的。

因而安平收敛起心性,也不问缘由、不管对错,只按照郑谕来信写的内容,点齐人马、押送了粮草军需,沿着山间小道,一路走走停停往越州府山阴县而来。

安平虽然粗鲁,却也知道自己其实是个诱饵,因此一路上异常小心,唯恐中了对手的埋伏,又怕耽误了二王子既定的行程,走得十分窝囊。也多亏他将这一辈子所有的耐性统统拿了出来,这才没有误事。

就这样走了有八天,进山也有六天时间,安平在前头打探到距离山阴县城也就不过两天的路程,便更加打起精神,要手下运粮将士小心前进,不能在这最后关头犯错送命,只要一进城下大营,就能够保全性命,万事大吉了。

安平是久经战阵之人,也明白自己诱饵的身份,若是就这样安然抵达大营,没有引诱出敌军来袭,那自己的任务就相当于失败了。可人生在世,立功、升官、发财等等事情,只能放在第二位,唯有性命二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要务。

安平也想挥令手下兼程而行,将两天的路并做一天,尽早同围困山阴县城的大队人马会和,可是二王子郑谕的手令却将自己的路程定得死死的——今日还不到晌午,他就将整整一天的行程走完,便只好就地安营扎寨。

安平晓得现在是危机四伏,敌军说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紧紧盯着自己,故而不敢放松,小心算了有一条小溪作为水源的平地安下营盘,用推赶的车辆围成一圈变为一座小小的车城,又派了哨兵宿卫仔细看守,这才略觉安心,合眼休息睡觉。

谁知第二天安平睁眼一看,却被吓了一跳——原本身旁那条“潺潺”的小溪,短短不到一晚上功夫,竟变成了一条两丈来宽的湍流的小河,试着探一探水深,竟有齐腰这么深。

这一晚上既没有下雨有没有下雪,小溪变成小河,其中必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