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铁肩柔情 > 一六零 遇上了难题全文阅读

何晓军他们在邻县赶上先头的部队时,离两方的匪巢都约剩三、四公里左右的路程。

汇合了大部队之后,杨排长与大牛就下了车,而程连长从部队中选出了四名机灵的士兵上车,然后让押着前来的那个黑虎寨的师爷指路,直奔清水帮那边匪巢。

来到了清水帮匪巢那个江心岛平日靠岸的河边简易码头上之后,程连长把他挑选来的四名士兵,安排在码头的周围监视匪巢那边的动静。

考虑到了对付黑虎寨匪巢采用的战术是偷袭,用不上大火力的武器,程连长索性给监视清水帮匪巢的这四名士兵,配置了他们带来的两挺之一的班用机枪,让他们如果遇上迫不得已的情形,就用这把机枪来解决清水帮剩下护巢的那十来个土匪。

布置好了这边之后,何晓军他们重新与大部队汇合,直奔黑虎寨匪巢所在的石花山。

到达了石花山的范围之后,程连长亲自带队勘察了一遍山前的大水塘这边,确认了这边确实没有突破的可能。

其实,石花山前的大山塘,与其说山塘,倒不如说是峡谷,一道长年被水淹没的峡谷。既然是峡谷,当然就有不少各种各样的植物啦。就是长年被水淹住了,不少的植物还在水中顽强地生长。

水中的植物,就成了一道道的障碍,再加上这大山塘不知形成了多少年代,水中有成精的凶猛鱼类也说不定,所以,想从这个大山塘中游过对岸,难度很大,而且,游过去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就会绊上水里的植物弄出动静而惊动对方。

不死心的程连长他们,还专程勘察了山塘水面上唯一的那条石板桥。

这条石板桥比宁城城西的那条石板桥更窄上几分,只够两人并行。桥靠山的那边,土匪设有一个岗哨。

这样的环境,对于攻击方而说,无异于宁城的城西,甚至比那边还恶劣上几分。

既然前路走不通,当然就要去看后面如何了。

临离开石板桥时,程连长在这里留下了五个士兵和剩下的那挺机枪,让他们镇守石板桥的桥头,目的当然就是封锁这条石花山唯一的出路。

在那位师爷的带领下,何晓军他们一行来到了石花山的后背。

石花山的后背在一大片稻田的边缘上。

为了降低被敌人发现的机率,何晓军他们分头隐蔽行动,到了石花山后背的山脚再结集。

半个小时之后,何晓军他们已经陆续运动到了目的地。

望着石花山的后背,何晓军他们一行愣了。

原来,这个石花山的后背,不但几乎与地面呈直角,还是一个极少见的、寸草不生的裸露地带。整个的山壁,除了偶有一两丛矮小的杂树之外,就是一片如镜面般光滑的红土峭壁。

这样的地形,相信就是猿猴也难以攀爬上去,难怪土匪在这一面完全没有戒备了。

见到了这情形之后,程连长、杨排长与何晓军他们几人不由面面相觑,眉头大皱。

前路已经不通,如果后路再不通的话,这次的行动不就夭折?

何晓军不禁脑壳狂转,拼命回想自己从前世各种资讯接触过的攀爬行动,看有没有适合在这个情形之下用的招数。

一通的狂想之后,何晓军失望了。在没有任何工具辅助的情况下,他真的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攀上这个峭壁。

就是徒手攀岩,那也得有岩可攀才行,这个山壁,除了泥土还是泥土,连岩石都不见多块,又何来的岩可攀?况且,何晓军也清楚,就是有岩可攀,他们的这一班人中也没有人会攀。

从程连长他们几人那紧皱的眉头中,何晓军知道了他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目光从程连长到杨排长再落到了刘班长的身上时,刘班长身上佩带着的一个物件,引起了何晓军的注意。

引起何晓军注意的,是刘班长身上的刺刀。

刘班长他们用的刺刀,是军用刺刀。在何晓军的前世时,这种刺刀被简称为“军刺”。

“军刺”是一种窄长形的刀具,有三十厘米长,可以装在步枪上当刺刀使用,也可以单独当匕首使用。

由刘班长身上的“军刺”中,何晓军想起了他在前世时,从一部忘记了名字的影片中看到过的一个在类似场合使用的招数,就是用两把的刺刀,交替插入山壁,一步一步地往上攀。

石花山后背的峭壁裸露出来的泥土,是一种红色的泥土。何晓军知道这种泥土的土质偏软,带有粘性,在那个水泥奇缺的年代,人们常用这种泥土来建房。

这样的泥土,应该合适他想到的那种攀爬方式。

何晓军向刘班长借过了一把“军刺”,来到了山壁前,把“军刺”用力往山壁上一插。

结果如何晓军的所料,“军刺”轻易地插入了山壁中。

做了这个实验之后,何晓军回身对程连长他们几个用不解目光望着自己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攀爬方法。

无计可施的众人,见到何晓军想出了解决办法来,不禁喜出望外。

程连长迫不及待地掏出了自己的“军刺”,验证起了何晓军说的这种方法来。

在何晓军插下的那把“军刺”上方,程连长插入了自己的“军刺”,然后按何晓军提供的办法,把刘班长的那把“军刺”拔出,再在自己的“军刺”上方插入。

两把“军刺”交替运动了几次之后,程连长已经攀上了好几米的高度。

程连长回落到原地之后,兴奋地对众人说道:这个方法可行。

程连长说完,瞥见何晓军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不由心中一紧,连忙向他问道:“这位阿军兄弟,又有什么事了?”

经过了今晚这短短时间的接触之后,程连长对何晓军已经佩服到了五体投地,所以,对他的语气,也带上了一丝尊敬。

所以说,无论在哪个年代,知识都是受人们所尊敬的。看,何晓军今天把他前世的所学运用出来后,众人对他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程连长,我这个方法虽然可行,但做起来的难度不小,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攀上山顶。

“哦?我刚才试过了,做起来并不难呀?”

何晓军没有回答程连长,而是反问道:“程连长,你一次能做多少个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那时部队日常的训练项目,宁城的驻军里,每一个士兵都能做一百几十个。

程连长不明何晓军为何有这一问,不过,由于对何晓军已经由衷佩服,所以,他也没有多问就回答说:“最多是两百二三十个左右吧。”

何晓军边打量着山壁,边对程连长说道:“程连长,我估计这山壁不下二百米,而每动一把刺刀,就相当于一个引体向上,动一把刺刀的距离最多是半米,这一来,是爬到山顶就等于做四百多个引体向上,不知您部队中的士兵,可有一次做四百多个引体向上的士兵?”

听了何晓军的话之后,程连长的眉头马上皱了起来。

自己的部下,程连长当然就了如指掌,而且,已经实践过的程连长知道,在这山壁上每挪动一步,比做一个引体向上还要吃力,因为,每一个向上挪动的动作,都需要靠一只手来升起自己的身体,所以,比用两只手同时升起身体的引体向上要难上几分。

程连长清楚自己的部下没有那个能耐来完成这个行动之后,不禁把头望向了杨排长和刘班长两个他不了解的部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