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迷宫记 > 一百、 一举两得全文阅读

这一夜,凌非睡的不怎么踏实,半梦半醒间仿佛自己穿梭在民间闹市,自由自在的闲逛,模模糊糊又意识到这番场景好像是某部电视剧中的。不过,第二天晨省时,她的精神还是极好,心里有了盼头,自然也就干劲十足了。

果然如同郑淑仪所料,昨日关心了周元的遇刺事件后,今日太后便急不可待的提及了次年的采选一事,时间定在开明二年三月,各地征召良家女子入京采选的公文早已下发,距离中京偏远的州府都已陆续开始把挑选出的女子送往京城。太后还不忘一遍遍的提醒皇后要大力操办;皇后也不嫌厌烦,每每都含笑的应了。

“你们都是皇上身边儿服侍的人,皇上喜欢什么样儿的你们都该清楚;各家若有适龄女子,品性上佳的,能生男娃的,都可以举荐参选,当然,模样虽要顺眼,却不能狐媚了,人也得伶俐着点儿,得有福气的,免得和有些人似的,成天霸着皇上不说,还好不容易怀上了和没了搁在同一天,闹心!”周氏入主皇宫至今,后宫最受宠、且有孕又小产的也就郑淑仪了,太后所指不言而喻。

垂首立在稍后的郑淑仪面色本就不佳,听到太后所言,更是黑上了三分。

偏偏太后还生怕别人不知自己所指,往郑淑仪这边扫视了一眼,可随后,冷冷的目光也在凌非身上停留了片刻。

一直在自顾自神游的凌非的好心情瞬间被这一瞥打入了冰点,她立刻想起了姜倾月对太后的评价——太后是个老糊涂了,却还总是自以为是。看来郑淑仪小产一事,虽说明面上对于她凌非本身没有处置,但在太后心里,还是认定了此事多少与她有关。也难怪当初即便此事涉及了子嗣,太后都没有亲审,而让皇后代理,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的不满。

不过,很快她就淡定了,反正她迟早要逃离此地,这个名义上的恶婆婆也无需她消受,只要她绯祥帝姬的身份对于周元还有一天的利用价值,太后也就不会轻易拿她开刀,毕竟她一人事小,太后再糊涂,也没糊涂到要坏了宝贝儿子的江山大事!如此,她又何须为太后的态度而挂怀呢!更何况,郑淑仪早已试着百般讨好太后,可是太后就算稍稍对她的态度有所缓和,可是挖苦起来还是不留半分的情面,前车之鉴在此,凌非又怎会效仿。

想着,凌非更是在座位上坐的坦然了,她既然无法直接对太后表达不满,那么她更要做出坦荡与问心无愧的模样,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让太后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最好能把她给憋闷的气个半死,那可真是大快人心之事了!

至于郑淑仪如今对她的态度,她略微望了一眼后,也并未在意。郑淑仪要兼顾的地方可多了去了,仅仅是姜倾月日渐增大的肚子就够让郑淑仪心烦了,眼下哪还有功夫对付她凌非,即便将来郑淑仪缓过手来,她恐怕早就远走高飞了!而且,她也并不看好郑淑仪,以色侍人,又怀着狼子野心,却还没有足够的城府,在她的上头还有手段高明、极有势力的皇后、贵妃坐镇,就算她一时得势,只怕终不能长久。

倒是凌非感受到了一旁的淑妃对她投以友好的微笑,也许因为相似的处境,更加让她们相互有了亲近之感。

到了太后话毕,殿中诸女热烈的谈论起采选一事时,凌非与对此话题同样毫无兴致的淑妃,小声的说起话来。她饶有兴趣的问起了《听雪》——绯祥帝姬曾学过的那只剑舞。

虽说这只是一出赏心悦目的舞蹈,但淑妃却没有轻视之意,悉心的为她讲解,还道:“《听雪》融合了剑艺,若要得其精髓,便要有一点儿的武艺基础,这也是当年《听雪》风行时,效仿的舞伎女眷即使学到了形也无法得其神的关键所在。谨妃若是对此全无印象,想从新尝试,我还是建议谨妃先略微学上些基本功夫与剑招,再学《听雪》就事半功倍了。且谨妃虽说心里暂且忘记了,但身体总会留有一些记忆,只要路子对了,便能唤起潜能,想必无需多时,便能驾轻就熟了。”

这可正与凌非的想法不谋而合了,之前她还正考虑着如何开口向淑妃学习武艺,没想到《听雪》便使之顺理成章。于是凌非高兴的与淑妃说定了日子,前去甘泰宫拜访淑妃拜师学艺!而甘泰宫位于内庭西六宫,西南是椒房宫,北面是偌大的依山而建的御花园;从逸云宫前往甘泰宫,几乎横跨了大半个后宫,凌非可经由不同的路线前往,沿途便能一一暗中留意皇宫的布局与人员往来等等。如此便是一举两得了。

凌非为自己的计划有了眉目而欣喜,难得在人前笑逐颜开,不过她不同以往的喜悦神色在今日并不突兀,笑声早已充斥了整个萱瑞殿,仿佛在场所有人都被新人将入宫的喜气所感染,很是其乐融融的样子。可只要稍留心观察,就能看出诸女们明显的分作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团体,其中总有个中心所在;就连郑淑仪都不例外,之前还是面色阴沉的她,这会儿也已巧笑倩兮,身旁围绕着不少的宫眷,她都逐一友好交谈,不见以往的跋扈,倒开始像个规规矩矩的后宫妃嫔了。

姜倾月周围更是诸女济济,面上无一例外的都是讨好之意。

凌非看了看,略有些失望,她本以为在内庭女眷开始结党应对入宫新人之时,如果姜倾月口中那个“她”是女子,定是后宫妃嫔,姜倾月理当成为围绕在她身边的一人,可这时看来,姜倾月仿佛自成一派,她身边的宫眷大都也仅是当初与她一块儿在懿贞宫中相熟的低阶宫人。

“姜才人是个宽厚亲切的人,即便从懿贞宫出来,也依然如故,也难怪众人都喜欢与她相处了,若是咱们内庭之人都能像她这般,便能让皇上省下不少的心了。行善积福终有好报;不像我,当年杀戮太重,最终连老天都要惩罚于我;女子有一技傍身乃是好事,谨妃愿习武,我自然乐意传授,只是皇上说的有理,女子还是该事相夫教子、女红女课,武艺不过是闲暇时的玩乐,至多用以强身健体罢了。”

那前半句,若不是凌非确信是从一旁的淑妃口中传出,她还真要以为又是皇后之言了。可淑妃神色中没有半点虚伪与怀疑,把姜倾月的表面文章认了个实在,凌非心里着实诧异,只觉淑妃心思简单,简直比她更不适于后宫生存;只是转念又想起,当初郑淑仪尚且嚣张跋扈的时候,也仅仅听说容妃被欺凌,却未见对淑妃有何动作,看来就连郑淑仪这般狂妄也不敢与淑妃硬碰硬,否则一顿抱拳可有的她受了!虽说凌非还不指望自己也能学成一代女侠,但想来她今后与淑妃走的近了,或许对郑淑仪多少也增添了一些威慑。

不过淑妃并不是蠢人,后半句不仅带了一些感怀,也是暗暗的提醒凌非不要因习武而心存妄念,毕竟行刺一事事发在逸云宫里,凌非又有着诸多潜在的动机。

……

此后的日子里,凌非便按着计划,每隔几日便与淑妃相约前往甘泰宫,而在出行前一天,她又和张氏详细商量了前往甘泰宫的路线,按凌朝时来说,沿途所能见到的情形,然后第二日便由对宫内同样熟悉的小青子领路;为了避免被人瞧出端倪,她特意时而往返于同一条路径,时而换上一路,时而又走回先前走过的那一路,让她的行为看起来只是随性而至,并非带有目的性。

只是这么一来,所费的时日就比较长了。凌非却也知这是急不来的,就算她在短时间内摸熟了皇宫的地形,设计出了可行的逃跑路线、时间等等,但还是缺少一个契机——她可不认为像一些电视剧里那样,仅仅靠着乔装打扮就能混过宫门守卫的盘查,逃出宫去。至于契机何在,她相信无论是内庭还是朝局,总不会永远的平静无波下去,尤其是燕朝立国之初,总免不了会有动荡发生,到时候便有可能是她的机会了!在此之前,她要做的就是细密再细密的准备。

天虽然越来越寒冷,却冰封不了她满心的憧憬。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年的临近,她再也没有遇见过张章,哪怕她又试着一两回经过暗道到达慈寿宫花园,也从未像第一次时能撞见张章。凌非不由有些遗憾,但想起张章那时提及,他的父母全家都搬到了中京定居,也许他在宫里已不居住,只是往返读书罢了,因而自然没有工夫再往逸云宫来寻她玩耍了。

凌非有些小小的失望,自己还惦记着张章,可是那孩子却渐渐的把她给忘记了,但孩子心性大半如此,凌非又少了闲暇下来的时候,想了几次也就不再多想了,甚至安抚自己,这多少也算少了一重牵挂,将来逃跑时也就少了一分不舍之情了。

其实,相较于张章来说,凌非更挂念的是韩同,或者说是与韩同一样、从凌朝留下的旧人,尤其是宫里服侍的宫人。这可是凌非以绯祥帝姬的身份,目前唯一还有零星几分可能动用的人脉。只可惜张氏也只能留在逸云宫里,就连负责安排宫婢内侍的内省,也从来不传召张氏,显然不把她的名额算在其中,而仅是作为凌非身边的一个特例;因而唯一识得这些面孔的张氏,全不清楚如今大内还留有哪些旧人,这些旧人之中,又有哪些是可以尝试拉拢的。

凌非倒是计划着也要在出行的时候带上张氏走走,没准儿就会遇到点看到些也说不定,只是不能在现阶段实行,得等她大略的摸熟了皇宫的地形,再新做打算。

凌非的小心谨慎果然没引起别人的关注,而她不再关门独处,与淑妃往来,倒显得有些融入了后宫生活,仿佛对现状开始接受了。

对此,最满意的当属皇帝周元了。他偶尔依然会驾临逸云宫用膳,不拘午时或是傍晚,有时还会带来一些小玩意作为赏赐,但话总是不多,也不要求凌非一直坐陪,同时亦从未有留宿之意。因为日子的渐趋平静,凌非又多少有几分心虚,所以平日里见着周元的态度不像原来的那般做作,也少有赌气腹诽,大多数时候还是恭敬温和,愈发的像个合格的皇妃了,当然除了沉默寡言外。

至于别的大多数后宫妃嫔宫眷,对于周元到逸云宫一事也已不像最初那么敏感了,除了郑淑仪依然受宠、其余宫人尚有被临幸外,很多人都能看出,就算皇上对谨妃有点好感,但谨妃太过年幼,皇上并不好这口,若等谨妃将来长大,少说也是三两年的事了,到时内庭又会被怎样的千娇百媚充斥更难以预料,只怕谨妃早就被遗忘在一旁了。

距离除夕近了,凌非就接到口谕,要以谨妃的身份着大妆赴除夕夜宴。

这可是燕朝立国的头一年,皇帝除了盛大操办宴请王公贵族、臣僚的除夕宴外,还大宴天下,以示举国欢庆。届时,宫内不仅有皇帝亲自主持宴会宴请皇室、重臣,一并其家眷也有皇后主持设宴。那场面,光是想象,就定比中秋家宴来的隆重上数倍,定是热闹非凡了。听说皇后在为来年采选做准备的同时,也为此已经忙碌了数月,连凌非都明显的看出了皇后的消瘦与容颜因长期疲倦而更为衰老。

不过,就算盛况空前,凌非也没参与的兴致。虽说她并非绯祥帝姬本人,但随着时日的渐长,她不由也渐渐有了与绯祥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就算她了解历史,知新旧交替乃是规律所在,旧朝的灭亡有其内部根深蒂固的原因,新朝取而代之象征着趋势与由前一个时期衰落转为兴盛的开始,但如今她身为当事人,与情与理依旧难以接受;更何况,她性子本就不喜过分的喧嚣。

她暗暗的琢磨着推脱的借口,甚至干脆想来个装病,可是一想到周元用她做谨妃的目的所在,就不得不认识到这一回只怕难以脱逃,只是她依旧不太甘心。

她正在思虑着,就听到外头通传,周元又来了。她连忙起身理了理衣裳鬓角,快速的把准备的言辞在腹中梳理了一番,虽知希望渺茫,但没有尝试过她又怎能放弃呢。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一见着周元的面就倾倒而出,因此她还是耐下性子,和以往一样,有条不紊的先服侍周元用膳;等到周元酒足饭饱,看起来对今日膳食十分满意,坐到炕上喝茶时,凌非拖着步子往他边上凑去,忐忑的准备找个话头开口了。

可是周元却忽然在她的话语正要脱口而出时,把视线从茶碗中收起,投到了她的身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