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当嫁 > 第一百零九章 南京全文阅读

这趟舟车劳顿,一直延续到了这日近午,终于有前方领路的来报,说已看到了南京城的楼角了。使得早已困倦了的人顿时疲惫全扫,都一双双期待地眼睛频频往前面看。

车里,丁妙仍旧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闲淡地浏览棋谱诗集,遇到好诗好句便时而合眸轻吟几句。丁姈几次欲去掀帘,都让她恰时地几个眼神给阻止了下来,只得垂头丧气强安奈下一颗好奇的心,安安分分坐着。

丁姀轻笑,这半天里已连服了两服药,脸色虽未全然恢复,可身子是大大好受了一些,只剩下了昨晚上一夜未眠的疲倦困乏感。她抬手摸了摸丁姈的头发,将其揽在臂弯下,柔声说道:“外头人多,咱们听听声音就罢。”

丁姈吸了下鼻子,才点头。一面已经侧耳听察外头的声响,久久之后才听见这一路干涩的车轱辘声渐渐被人声淹没。她又仔细听,方从喧哗里听出了小贩的吆喝声,又或间有买卖银货两讫的声响,孩儿的啼哭母亲的拍抚,亦有车马擦肩而过缓缓远去。她一下子舒展了眉,扯着丁姀的袖子笑道:“八姐八姐,你听,是不是有娃儿在哭?还有还有……那边有卖胭脂的……”

丁妙蓦然抬头静静看了她两眼,低头之际才有些冷嘲地道:“坐稳了你这皮猴,仔细摔了你。声音有什么好听的,听了却看不了,这才是真正难受的。”

话落,丁姈的身子扭摆了几下,一想她这番话也对,光听可不解馋,反而更让她有冲出去瞧瞧的欲望。姑苏比不得南京,况她们出来的时辰早,别说街市什么的了,连狗叫都没听着。好不容易入这繁华之地,能听不能看,岂不是白害人心痒痒吗?

突然,她眼波中又有了些兴奋,指着车里丁妙的右侧,说道:“七姐七姐,那里有人下棋!哎……奇怪了,街上怎么也有人下棋?”

丁妙眸中荡漾,一瞬间的悸动立刻被理智地压了下去,依旧淡淡说道:“那是赌棋,书上有说过。”察觉漏了嘴,立刻闭紧嘴巴。

“哦……哈哈……七姐你看闲书!”丁姈取笑她。

她仓皇地撇了两眼丁姀,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是防她去告诉二太太吗?丁姀在心里暗暗想着,虽说不是什么大把柄,可在人前却是十分忌讳的。也好,大家各执一枚棋,有把柄在手总比没有的好,省得她又动歪心思来触犯她。于是也只是轻笑了几声,不予置评。

这笑声,顿让丁妙揪起了眉,抬头正要说什么,冷不防马车停了下来,丁泙寅出人意料地钻了进来,一脸笑着道:“妹妹们在说什么?”

“咳咳……”丁姈不安地咳嗽了几声。

“七妹不舒服?”丁泙寅一脸担忧,“也是了,你身子骨弱,这日夜不停地赶路可苦了你。待会儿可让二嫂给你好好补补!”

“你怎么钻进车里来了?”丁妙不悦,“你一个大男人家的,也不懂问问里头在干什么。就这么愣头愣脑地进来,咱们几个这会儿是这么坐着无伤大雅,但倘若正做着什么呢?看看你还有没有脸子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混账了。”

丁泙寅脸色发涨,怎么好端端就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骂了过来?上回他来车里,丁妙可没有这张臭脸给他瞧的。一下子情绪也淡了下来,说道:“快到了,只是上来同你们说一声,也让你们准备准备。”说罢就头也不回地跳下车去了。

车子重新动起来,这会儿离那片喧闹可是越来越远了。人声渐次淡去,一下子车轱辘声大作,仿佛是进了条巷子,那回声透过车帘被放大许多。

听说是快到了,三人不约而同地都保持住了缄默,就连丁姈都不再一副见什么就动心什么的模样了。直等到又行了一炷香时间,前面的马车方有缓缓停下来的迹象,自己这边也就跟着停住了。丁泙寅飞马而过不带留恋,急促地勒住也停在了不远处。

果然,刘妈妈的脚步急急传来,在车帘外道:“三位小姐,咱们到了。二太太已经进去,请小姐们下车吧!”

丁姈一听,便雀跃地站起来钻出帘外,大头一个下了马车。丁妙慢条斯理地将书仍旧搁回车里的一个抽屉里,扯了扯裙面忽而道:“八妹,有些话我这个七姐不得不早早给你提个醒。”

丁姀静静笑着:“七姐有什么话只管说,八妹听着。”

丁妙抬眼蹙眉,眸光掠过她肩头又回到她脸上:“有句话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要时时刻刻牢记才是。”说罢便拂袖钻出车帘,如璧早在外头等她了,一面搀了就走。

丁姀无奈地发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难道丁妙会认为低头的人一直就是低头的吗?古往今来低头者反客为主的几多?她未免太急于宣示自己的地盘了吧?

“小姐?”夏枝紧张地在外头唤,生怕丁姀的身子还未缓过来,在里面痛得爬不起来。

丁姀收住笑,亦理了理身上衣裳,弯腰钻出去。

外面艳阳高照,日光大片洒在头顶,她一时迷了眼,拿手挡在额头。待眼睛从一瞬间的花白中恢复过来,才看清面前的是个丈高的门脸,两边是新油的桃符,写的是迎春联。两盏火红的灯笼垂挂两侧,流苏摇摆底下各站有两个看起来颇显得老道的丫鬟。里头已有低低地啜泣声,丁姀分辨出声音是二太太,便在外头停了一会子,直到刘妈妈又出来催,才跟着进去。

“这是你八妹。”二太太急忙揩去眼角的泪花,生怕被丁姀瞧去。

“这就是替祖父抄经的八妹么?”丁关氏的眼睛亮了亮,过来拉住丁姀的手,“八妹的脸色不好,一路上可辛苦了。快跟嫂嫂进去好好休息休息。”

丁姀局促地稍稍低身行了一礼:“见过二嫂。”

丁关氏热络地又挽上丁妙的手,道:“娘,咱别在这里杵着了,倒让下人们笑话。进去说罢?里头早早地备了饭了。”

二太太点头,一面打前走,一面问:“朗儿可是不在?”否则又怎么不出来相迎?

丁关氏答道:“是巧,他这会子正被府台大人请去写联子,估摸是不会早回来的。一早就千般万般地叮嘱媳妇了,等娘跟妹妹们来了,可随便不得。”

正说话间,一声脆生生的“娘!”从门堂里传出来,个子还不及跨得过堂屋门槛的丁信之骑在门槛上,摇着手欢叫。一看又陌生人,便立时又噤声不语了。里头的奶娘急得抱起他,慌忙出来倒二太太跟前屈膝行礼:“奴婢给太太小姐纳福。”

二太太的眼睛早亮了,上回来的时候,这信之还尚在襁褓,哪里懂得认人。现在却大得连娘都会叫了,心下登时有些怒放,忍不住抬头去逗他:“信之……你瞧奶奶带了什么给你……”说罢让刘妈妈把东西拿出来。

刘妈妈赶紧从怀里掏出个绢帕包,一层层摊开来,阳光底下登时露出一片黄澄澄金灿灿的光芒。是十成十的一对赤金镂花镯子,箍上挂着两截花生粒大笑的长命锁,皆按着小儿的尺寸打造的。二太太捞起一个就来拉信之的手要帮他戴,不妨信之一躲,她更乐得脸上合不拢嘴:“瞧瞧瞧瞧,咱们信之认生,也罢,让你娘戴。”一转手将镯子又重新包了起来,让刘妈妈收好,“等晚些再拿出来。”

刘妈妈“哎哎”地应声,一眨眼功夫就又把镯子揣了回去。

丁关氏小心翼翼地搀扶二太太跨进堂屋,后面四姐弟前后跟上,见偌大的堂屋中央已经起了大黑的铁木圆桌,适才迎门的两个丫鬟不知何时到了他们前头,利落地布置碗筷。可想这宅子虽大,人却不多,这两个丫鬟还是跟丁关氏陪嫁过来的,一个名唤翠英,一个叫做宝丫,皆是动手少嘴的体己丫头。

丁姀一路走来,粗略浏览了一遍,宅子年份已久,也没见什么大修过的痕迹。屋角的青苔茂盛,爬在灰白的粉墙上流淌下班班的痕迹,宛如一道道墨绿的瀑布。屋瓦盖得严密,却有不少残裂的痕迹,垂直擎屋的四根梁柱几乎褪尽了颜色,裸露出浅黄的原木色泽,底下的托底须弥座泛着青光,看起来实在陈旧。

她听说这宅子是祖父留下的,早先祖父未做京官时曾在南京呆过一两年。是时朝廷宽政拨下这座府邸,从此后便成了祖父名下的一桩产业。祖父一过世,这宅子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当家人的手里,只是看西面约莫才这三四年前堆砌的围墙,不免令人揣测,另一半屋子是被二太太租出去了。

正兀自打量,丁关氏已扶二太太落座,接着便一一要搀各位姊妹坐下。丁妙甩了他两眼,问道:“我二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丁关氏笑了笑:“难说,就怕府台大人不肯放人,留了午饭又把晚饭也给备下了。”

听起来这南京府台大人倒是颇为欢喜丁朗寅的,使得二太太眉宇渐霁,忍不住得意。缓缓道:“男人在外主事,妇道人家说道不得,你二哥又不是不回来了,急什么!”

丁关氏一听,脸色发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