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古代小说 > 俊俏小医倌 > ,第76-77章,有求必应全文阅读

晚饭后,樊鼎要去佛堂礼佛,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见时间已晚,他匆忙向着佛堂的方向走去。由于初来乍到,路不熟悉,看见前面的两条岔道,不知该走哪一条。这时,听见身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上官兰儿走了过来。

上官兰儿见他站在路口正在犹豫,朝他微微一笑说:“鼎儿,这么急是要去哪里?我在后面叫了你几声都没听见。”

樊鼎行礼道:“上官姑姑,我去佛堂。”

上官兰儿说:“正好我也去,一起走吧。”

将军府诺大的的佛堂庄严肃穆,上官兰儿领着樊鼎走了进去。他们的心里都有着对佛祖同样的信念,充满了虔诚。

看着像一张白纸般纯洁的樊鼎,上官兰儿感觉到责任重大。将樊鼎送到了他们兄妹的身边,这是端木良忍对她的信任,将樊鼎培养成为大禹国的栋梁之才,是他今生的愿望,也是他对大禹国的奉献。

她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从女人细腻的直觉,隐约感觉到端木良忍对樊鼎除了师徒关系更有着如同父亲般的感情,难怪上官寒会有误会。

二天不亮樊鼎就起来了,从小,他就养成了闻鸡起舞的习惯。他走出院子,在院子后面选了一处偏僻之地,脱去外套,练开了剑,出了一身的汗,东方开始亮了。只见冬青从远处一路小跑着过来,叫他回去用早饭。他拿下挂在树杈上的衣服,跟着冬青回去。

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亮了大地。樊鼎和冬青走进院子的时候,看见百合已经等在里面。

听见脚步声,百合扬起明媚的小脸迎了出来,欢快地叫道:“鼎哥哥,你起得真早,都练功回来了。我给你送早餐来了。”

樊鼎走进房间,看见桌子上放着的食盒,芍药和小桃正在从里面端出热气腾腾的早点。连忙道谢。

百合狡黠地笑着说:“你吃过饭我们就启程,相国寺离京城有一段路程,我们趁早去,晚上能赶回来。”

樊鼎洗漱了一下,匆匆吃过早餐,两人骑上马就出了门。

相国寺建在城外的梵净山半山腰,骑马需要一个半时辰。

在通往相国寺的路上,他们策马奔腾。

一路上,看见有不少香客,有的乘着马车,有的骑马,有的结伴徒步都在前往相国寺。

樊鼎奇怪地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有这么多人去烧香?”

百合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今天是大禹国一年一度的净瓶节,百姓都要去相国寺烧香拜佛,据说,这一天,观世音菩萨降临凡间体恤民情,求子的,求婚姻的,求财的等等,有求必应。”

樊鼎明白了,难怪这么多人前往。

他们到了山脚下,就看见热闹起来。路边的小贩张灯结彩大声吆喝着自己的商品,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有说有笑地往山上走。百合拉着樊鼎挤进人群上了山。远远看见了相国寺雄伟的庙宇,听见了寺里传出的浑厚有力的钟声。

离相国寺不远的空地上挤满了人群,有耍把式的,说书的,唱曲的,卖小吃的,有些像新月国的庙会。

樊鼎和百合二话没说,直接进了相国寺。

相国寺内,人头攒动,香客络绎不绝。有的在求姻缘签,有的在求财神,有的在求官运......

百合一心想去求支姻缘签,看着樊鼎在一旁又有些不好意思,便对樊鼎说:“鼎哥哥,你先进去看看,我还有些事要做,就不去了,在这里等你。”

樊鼎点点头,跟着人群,向大雄宝殿走去。寺内庙宇众多,樊鼎虔诚参拜,无一疏漏。

大雄宝殿位于相国寺最里面,也是最高处。樊鼎仰望雄伟的庙堂,踏上高高的石阶走向大殿。

跨入红漆的门槛,樊鼎就见如来佛祖的金身塑像脚踩莲花座高大宏伟地矗立在大殿的正中,塑像前的香案上摆满了鲜花,香炉里青烟袅袅,跪拜的香客一拨又一拨,络绎不绝。樊鼎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到有空位时跪在了如来佛祖的像前,倒头便拜。

拜完后,直起身时,看见身边的蒲团上跪着一位四十岁左右,面容憔悴,身体羸弱的中年妇人,她的旁边是一个穿着水绿色长衫,唇红齿白的俊美少年。

看见樊鼎注意那妇人,绿衣少年不友善地也朝他冷漠,傲慢地瞥了一眼。

樊鼎上前行了个礼问道:“这位夫人,请问你的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

绿衣少年不客气地护住妇人说:“关你什么事?你才有病呢,走开,离她远一点。”

樊鼎见他不爽,欲言又止,转身向殿侧走去,那面墙上摆放着十八罗汉塑像。

他隐约听见那绿衣少年对妇人说:“母亲,别听他胡言乱语,你身体好着呢,慢点起来,当心脚下。”

原来他们是母子。这个妇人明明病的不轻。而这个少年却不知,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樊鼎摇摇头心想。

绿衣少年搀着那位妇女站了起来,跟在樊鼎后面的人群也向大殿侧走去。

随着人流,一圈拜下来,走出大殿时,樊鼎就听见身后人声嘈杂,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在说:“这女人病的不轻,还不赶快送医馆找大夫去看看。”

又有一个人凉凉地说:“这里是荒郊野外,十里之内没有人家,哪来的医馆,等送到城里怕是来不及了。”

“相国寺里难道没有懂医术的僧侣吗?”有人拉住一个正在帮忙照顾妇人的僧人问。

“有是有一个,但是,外出云游去了。”僧人无奈地回答。

接着,就听见一个带着哭声的人在喊:“请问你们谁是大夫,快来救救我母亲。”

樊鼎连忙挤进围观的人群,又见到了绿衣少年母子二人。只见那妇人大口喘着气,脸色煞白,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两腿发抖,已经瘫倒在了地上,连跨出门槛的力气都没有了,说话间,就见她两眼一闭晕倒了。绿衣少年紧紧抱住母亲,大声呼喊着,泪如雨下,急得要命,但又束手无策。

樊鼎一看妇人的样子越来越不对,这是要出人命了。

他忙上前行了个礼说:“这位兄台,我是大夫,刚才我就发现这位夫人的身体情况似乎不大好,想要提醒你,有什么能帮到你吗?”

那绿衣少年一看樊鼎就是那个他要找的人,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也顾不得刚才的无理,死死拉住樊鼎说:“你真的是大夫?快救救我母亲。求你了。”

樊鼎让绿衣少年驱散围观的人群,二话没说抱起妇人走出殿外,就近找了一处人少偏僻的地方,将妇人放下,又脱下自己的外套铺在地上,让她躺在上面,给她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