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同安堂 > 第十六章全文阅读

塘头村村民经过一冬半春的奋斗,完成了修渠挖塘和平整土地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农林富渔全面丰收,全村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是年秋,忙得忘了一切的阿根,忽然想起回乡探亲的事儿。“不能再拖了,不知两位老人晚境如何,真急死人了。”他对阿琬说,“务必马上回去探望他们。”

阿琬见一切忙得差不多了,时间也有,心情也有,于是同意阿根此时和她回乡。

二人做了一番准备,于说话的三五日后,动身前往梅镇。

二百里路两人赶了两天。有车乘车,无车徒步。到梅镇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大雨。两人忙拿出雨具,遮风避雨。

二人冒雨走上绿柳街凭吊。

在同安堂原址,一座新建筑正拔地而起,两人询问街坊,回答说是政府在建国营合作社。

两人表情凝重,久久伫立,默默地缅怀着。

阿琬的眼眶湿润了,透过晶莹的泪花,眼前出现幻觉,当年朝夕相处的亲人,接连从建筑物后面走来,栩栩如生。“那是阿爸,走在后面的是姚叔叔(管家)。哦,还有阿浦,他那样年轻,永远充满着朝气。”——她心中的阿浦永远定格在了十五年前,“还有阿婆,阿娇和她在一起。”

她想得出神,只听阿根道:“走吧,天黑前得赶到黄花圃。”

两人翻过遇仙桥,向镇西的方向而去。

雨下得愈加大了。出镇子时,雨具已不能遮风挡雨,两人上下浇得通湿,冷得直打哆嗦,深一脚浅一脚,跋涉在泥泞的乡间土路上。

到黄花圃时,雨骤停。两人止住脚步,收起雨具,在一高处歇息眺望。

雨中跋涉颇费体力,兼着寒彻透骨,早已精疲力竭。

时值仲秋,大地枯黄,景色衰败,雨后的黄花圃更觉凄凉。两人心境很差,思忖此次故乡之行如此艰难,必不会得偿所愿。如此想,心中都不免蒙上阴影。

“就是那几间。”阿琬说着,一面指向远方。

阿根没来过黄花圃,他顺着阿琬的手势望去,看到远处雨雾中孤零零戳着几间茅草屋。

两人快步而去,走到近前,确认正是阿婆的三间草房。

敲开门,见开门的正是阿婆。凝视良久,认出对方,抱头哭作一团。

“你还活着,你还活着啊!”两人痛哭失声,阿婆反复念叨这一句。

哭罢,见阿琬身后还有一人,忙问:“是阿浦吗?”

阿琬道:“不,是阿根哥,您见过的。”

阿婆道:“你瞧我这老眼昏花的!可能是我太想阿浦了,看到谁都像阿浦。阿根是谁?”

阿琬晓得这十几年过去,有些事情阿婆已淡忘,于是道:“那年来同安堂求阿爸看病的阿根哥,您难道忘了吗?”阿婆努力回忆,方想起,仔细端详,断定就是,忙引二人入内。

进得屋来,阿婆迫不及待问道:“怎么,阿浦没有和你们一道来?”

她的问话令二人感到唐突,“没有啊。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处于离散状态,他没有找到我,我也没有找到他。”阿琬道。

阿婆急了,“可他来看过我呀,怎么会找不到你呀!”她潜意识里认为阿浦既然重新出现,就会立马找到阿琬的。

“您别急,慢慢讲。”阿琬道,“他是去年什么时候回来的?他现在在哪?”阿琬急切地问道。——她劝阿婆莫急,可自己已然表现得急不可待了。

阿婆一拍脑门,“他是今年初春回来的,他没说他要去哪儿。他大概以为,就我这年老昏聩的样子,就是说了也不会记得。”阿婆后悔连连,“该死啊!”她自责道,“我怎么就不问问他去往哪里,好预备你来时告诉你去找他啊。”阿婆悔得自责连连,“都怪我,没有为你尽到心。”阿婆觉得很对不起阿琬。

“不,阿婆,”阿琬道,“怎么能怪您!”她安慰着阿婆。

阿根在一旁道:“今年初春,若我们那时来,兴许能遇见他。”他问阿婆阿浦到来的具体日期。

阿婆走到黄历跟前,翻开一页道:“阿浦就在这一日到来,只呆了一天,就匆匆走了。”

阿琬拿过那黄历,见标注阿浦来过的那一日是阳历三月十八号。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阿琬道,“既然他近期来过,就说明他还有可能再来,我们等着就是了。”阿琬显得很达观。

“不能一味地被动等待,这些年我们就吃了这个亏了,要主动去寻找。”阿根道,“阿婆,他从哪儿来?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他急切地问道。

“他只说他刚打完仗,从部队复员回来,要去地方任职。”阿婆道。

两人听罢阿婆的介绍,加以分析,得出阿浦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从朝鲜战场回来的。

“既然复员了,”阿根道,“那肯定到地方任职。到地方应首选苏南,苏南是他的故乡啊。”阿根分析道,“我们在这一带找寻就是了。”阿根似乎很有信心。

“可苏南也很大呀,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阿琬道。

“若他跟我们一样,是个农民,找寻起来确实不容易;可他是个复员军人,有军功,戎马多年,到地方一定身为领导,目标要大得多,我们平时多读读报,听听广播,兴许能找到他。”

一阵激烈的讨论过后,紧随其后的是良久的沉默。三人为错失重逢的大好机会而惋惜,同时期待下一次相遇时机的到来。

想过阿浦过后,阿琬注视阿婆,万千思念涌上心头,想那十六七年的分别带给他们的不是陌生,而是更真挚更炽烈的感情和怀念。她一头扑进阿婆的怀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阿婆的怀里嘤嘤而泣,阿婆也抽泣起来。

阿婆上下打量她,几番讲话都哽咽不出。

阿根在一旁劝道:“见面就好,莫哭,说说别后境况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