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同安堂 > 第三十七章全文阅读

春节很快来到,也很快过去。过了初五,弥漫在空气中的年味渐渐消退。人们关注下一个热点,就发现镇公所在组织人力物力,筹办元宵灯会。

一进正月接连下了几场瑞雪。镇里的雪很快融化,郊外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煞是好看,引得人们纷纷踏足而去。

乡间公路上,走来一位青年。他身穿黑色长衫,颈间系一围巾,眉宇间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城乡之间的开阔地上盛开油菜花黄。这景象在北方是绝对看不到的。

这个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鲁风。时隔一年,又见小镇,他怎能不激动?他深深呼吸小镇的空气,感觉沁人心脾。前面就是那座熟悉的高桥了,跨过去,水乡就尽收眼底了。他忘情地投入她的怀抱。

这一天恰逢小镇年后第一个互市日,镇上熙熙攘攘的,各路商旅齐聚于此。镇外,一艘艘待发的船只,张起硕大的白帆,整齐地排列在江面上,湖泊上,欲扬帆远航。

各路商旅喝下壮行酒,焚香祷告,祈求开市大吉,一帆风顺。他们坚信,此一番航行,必能赚下真金白银。

小镇虽小,却很大气。它东濒太湖,沟通运河,南与长江舟楫往来,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物流的通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镇外河湖密布,沃野千里,耕种万亩良田,一年四季可见油菜花黄,板栗油桐,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小镇的商业气息很浓。每当开集互市之日,确见商贾云集,船帆点点,大宗货物趸上船来,浩浩荡荡,千船竞发,逆水而上,那气势蔚为壮观,颇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意味;更有艺人游侠往来小镇,施展本领,推波助澜,热闹景象,非寻常可比。

不多时,各路船只徐徐而动,北上苏中,西进皖赣,南下闽浙,浩浩荡荡,真可谓“直下江河三千里”。这气势,让在经济低迷重压下的小镇人倍感振奋。他们深深呼吸雪中的空气,祈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财源广进。

雪不停地下着,送各路商旅上路。

鲁风走进镇子,努力在小街的每个角落找寻一年前的影子。他缓步走上遇仙桥,在上面驻足,久久不愿离去。桥下百米开外处,就是他熟悉的同安堂了,那几乎成了小镇的地标性建筑。鲁风抚摸那汉白玉栏杆,内心激荡爱的涟漪。他的心在诉说着思念:“故乡,别来无恙?”

母女俩欢迎鲁风,笑脸相迎;闻世道则用审视的目光看他,那意思是说:这次来休想再兴风作浪!

闻仕道依旧对去年的事儿耿耿于怀,担心鲁风再搞出点名堂来,他嘱咐夫人要时刻警惕鲁风。

时隔一年未见,闻远与鲁风二人用情,真是:唯有相思诉衷肠,一片冰心在玉壶。

缠绵过后,闻远问道:“再有半年光景,你就毕业了,有何打算?”

“我可能无法完成学业,拿到梦寐以求的文凭。”鲁风道。

闻远见他如此说,道:“为什么,这可太可惜了!”

鲁风答道:“不回北平了,要去执行新的任务。形势发展很快,国共再次合作。我受组织派遣,将奔赴皖南,与在那里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取得联系,共谋抗战大计。来年春节怕是连家都不能回了!”鲁风有些伤感。

闻远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默默无语,陪伴着鲁风。她晓得他是有组织的人,身不由己,同时晓得,他的事业是正义的,应该得到支持。

“什么时候走?”闻远低声问道。“过了元宵节就走。”鲁风答她。她把头伏在鲁风胸前,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她抬起头来,道:“这些日子让我好好陪陪你。过几日,我领你去同安堂,你不是想见阿琬和阿浦吗?”

“阿浦怎样了?他被学校开除,复学了吗?”鲁风问。

“没有。”闻远答。

“噢,真是遗憾!阿浦是个有为青年,怎样才能看到他?”鲁风问道。

闻远没有正面回答,道:“到时你就知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闻府不免大摆筵席,一日一宴,款待一年未见的未来的姑爷,所请各方宾客纷至沓来。如此这般就到了元宵节,同安堂这边阿琬晓得闻公馆家宴已毕,于是急切地向两人发出邀请,要尽地主之谊。

一大清早,二人欢天喜地走出家门,穿街过巷,约半个时辰,来到翡翠河畔,由埠口坐渡船过翡翠河,来到绿柳街。

街上洋溢着浓郁的年味,不少人家挂出大红灯笼。同安堂还未复诊,门前静悄悄的。来到门前止步,闻远上前拍打门环,片刻,门开了。

“阿浦。”鲁风见开门的是阿浦,十分惊讶,招呼道,“阿浦,你也在这儿,这么早啊!”

闻远笑而不语。

他们在阿浦的引领下,穿过前堂,来到后宅。

在天井处,与闻讯而来的阿琬相遇。阿琬用爽朗的笑声迎接伙伴们的到来。

“让我们先去拜年吧。”鲁风提议道,闻远表示赞同。

他们去拜会黄先生。

在堂屋,阿琬把鲁风带到阿爸面前,问道:“阿爸,您还认识他吗?”

黄先生戴上老花镜,仔细辨认,方才认出是鲁风。鲁风儿时来过同安堂。

“鲁风如今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了。”阿琬向阿爸介绍道。“他们……”她把闻远和鲁风推到阿爸面前,做出拍拖的手势。黄先生明白,晓得他们是一对。

黄先生听说鲁风由北平而来,向他询问华北的局势。鲁风略一沉吟,介绍道:

“……华北当局意识到日寇的狼子野心,正在组织青年学生军训……中日必有一战。只有坚持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最凶恶的敌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华民族。”鲁风一番话,令黄先生很是钦佩。他吩咐女儿堂屋待客。

他们去拜会阿婆。

“今天是元宵节,我就知道一准儿有贵客到,果然你们来了。你们到堂屋去说话吧,等饭好了,我去招呼你们。”阿婆乐呵呵地表白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