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同安堂 > 第十一章全文阅读

翌日晨,鲁风早早起床,到外面晨练,这是他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等他返回,一家人在等他吃早饭。

早餐是西式的,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杯牛奶,还有面包、果酱和煎鸡蛋。

闻家的餐厅很敞亮,居中一张长条桌,桌上放着烛台、高脚杯等器具。今日一家三口的餐桌上,多了未来的姑爷,鲁风在闻远身边就座。

谈话是从夫人嘘寒问暖开始的:

“风儿瘦了。学校的伙食怎样?要学会照顾自己。没有亲人在身边,不知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在外面两年多,一定吃了不少苦,真难为你了!”她特意关照鲁风要穿暖和些:“北平那边不比苏南,冷得很!”

闻家无子,闻夫人把鲁风当儿子待,一见面就嘘寒问暖,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连日来,一家人忙于生日庆典,无暇交流。闻仕道早有话憋在心里,想要一问究竟:

“为什么这么久不回来?难道你在北平有许多事要做吗?”

闻仕道对北平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早有耳闻,他隐约觉得鲁风行为异常,联想到昨日他在自己生日宴会上的慷慨陈词,就愈发觉得鲁风一定在从事与他的学生身份不符的事情。

“没有,只是参加学校的社团组织,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所以才无暇回家。”鲁风避重就轻道。

闻仕道觉得没那么简单,但又没有证据反驳鲁风,只好作罢。不过,他略带警告意味地要鲁风好自为之:

“不要做对抗政府的事,以免给家庭、父母带来灾祸。”

事情确如闻仕道所担心的那样,鲁风在北平从事政治。

三年前,从踏进燕园的那一刻起,鲁风就暗下决心,要不负这四年的光阴,努力锤炼自己。他全身心投入学习。慢慢的,他发觉校园并不平静,“华北之大竟安放不下一张课桌”,他参与了政治。

他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学生联合会”,成为骨干成员。他负责学联与党组织的联络,参与发起学生运动,与国民党北平当局的卖国行径作坚决斗争。他不得不频繁更换住所,以躲避军警宪特的追捕。近来,华北局势吃紧,斗争愈加残酷,与亲人的联系几乎中断。若不是爆发“一、二九”运动,到南京向国府请愿,他是无暇回家乡的。

闻仕道用餐巾擦了把下巴,毫无表情地离开餐桌。

闻夫人望着丈夫的背影,安慰鲁风道:“你伯伯上了年纪,爱唠叨,像个老太婆,你莫在意。”说完,丢下两个孩子,步丈夫后尘而去。

餐厅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两个年轻人开始讨论接下来的活动安排。

闻远问鲁风希望去哪里。

“同安堂。”鲁风道。

闻远晓得鲁风与同安堂有割舍不断的情意。儿时,鲁风是同安堂的常客,与黄家结下不解之缘。

“也好,——上午去同安堂,下午我带你去见几个人。”

“什么人?”鲁风问。

“‘市民论坛’下午在‘旗进’书画社举办活动,与会的都是进步人士。他们听说你新近从北平回来,都想见你。——他们急于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我与他们约好了,带你去见他们。”闻远道。

鲁风听闻远如此说,觉得有必要与当地进步人士会面,一来可向他们介绍全国的救亡形势,二来可商讨如何推动小镇的反日活动。

她拉起鲁风,迫不及待冲出家门,一溜小跑,欢天喜地往同安堂而去。

两人穿街过巷,上遇仙桥,过绿柳街,就到了同安堂。两人进入后宅,找到阿琬,给黄先生和阿婆拜了年,就一同去客厅说话。

“就缺阿浦了!”三人落座,闻远道。

“今天是阿浦送柴的日子,我们等他,他一准会来。”阿琬兴致勃勃道。

“阿浦那天受到公子哥的奚落,多亏阿琬相助,才摆脱尴尬。”鲁风夸赞阿琬道。

“你不该请朱茂堂,他那人多滥呀!”阿琬批评闻远道。

“是啊!”鲁风随声附和阿琬道。

“谁请他了!你们不了解情况,错怪我!”闻远有些委屈。“是阿爸请朱汉跋,顺便捎上他的。”

两人方才晓得是这么回事,都不做声了。

客厅里没有生炭火,显得有些阴冷。

“我们不如到外面去迎候阿浦。”闻远建议道。她的建议得到伙伴们的赞成,他们走出同安堂,来到遇仙桥上。

遇仙桥是三年前他们分手的地方。三年后故地重游,鲁风感慨颇多。天气晴好,和三年前分手时一样。他抚摸那汉白玉的栏杆,不时将深情的目光投向两位姑娘。他激动得像个孩子。姑娘们显然被她的情绪所感染,静静地看着他。

桥下,阿浦挑着柴担晃晃悠悠出现在前方。他们谁也不讲话,静静地看着阿浦来的方向。

阿浦跨上遇仙桥,停下脚步,放下柴担,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你们怎么都在这儿?”阿浦问。

“在等你呦。”两位姑娘异口同声道。

他们都会心地笑了。

三年后再聚首,他们感慨良多。此刻,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唯有安享这份温情,才恰当其时。他们四人独处的时候,感觉是最温馨,也是最惬意的。他们找回了三年前朝夕相处的感觉——他们很依赖鲁风,视他为兄长和引路人。

阿浦凝视鲁风,而不看姑娘们。同龄人中,阿浦是以鲁风为榜样的,除了鲁风,他还从未佩服过哪一个。

“阿浦,还记得三年前吗?”阿琬问道。

“怎么不记得!三年前,就是在这里送别鲁大哥。”阿浦显得很机敏,瞬间作答。

阿浦的回答,让两位姑娘再次意识到鲁风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鲁大哥,”阿浦道,“最近,我很苦闷。我看不到希望,我付出的努力,得不到报偿。这样下去,我会终老家乡,一事无成的。我该怎么办?”他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你才多大呀!怎么就说老了?”两位姑娘笑道。

从阿浦的谈话中,鲁风听出了他的焦虑和紧迫感。“走出去吧!”他动情的说。“外面的世界很大,足够你施展的。只要你有智慧,有毅力,运气足够好,终会有壮志得偿那一天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走出去。”阿浦不禁重复道,“鲁风不就走出去了吗?”他心下想。“要实现心中理想,就要坚持学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有了资本,才可以在外面安身立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