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46章 自我标榜全文阅读

大清入关后,一改前面大金王朝对汉民的残酷弹压政策,并不是它在真正的意思形态上,从大民族思想上,认同了天下地球村这样的一个历史格局。

即使是018年,也没有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会意识到这天下,这世界,会最终是一个民族地球村的事实。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许数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可以看到。

同化和包容一个民族,而是处在时代的这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中,努尔哈赤不得不进一步的拓宽自己狭隘的小部族视野,包容异族人和他共享一片天下。

否则会如何?否则这会是战乱不休的世界,他的面前会是一个很难被征服的大汉民族......

努尔哈赤是时代赋予了他一次机会,是大**的腐烂贵族集团最终行事卑劣,欺压百姓,不救苍生疾苦,事实排挤能臣,任用奸臣导致的沦亡。

这是因果之轮回,善恶之报应的一种结果。

但是历史是公平的,**一群当权的贵族,大权在握却民众遇到蝗灾旱灾,此后又遇到水灾,也是置之不理,想接济万民的官员也系无能为力,他们为官不管理,从政不治理,也是一种现下的德行。

当时清兵入关,杀戮抢夺四方民众......

熊廷弼:"奴酋能强能弱,诡谲而难驭也。"

袁崇焕:"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

李如梅:"此贼精兵七千,而带甲者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厥父为俺爷所杀,其时众不过三十,今则身自啸聚者至于七千,虽以十人来犯境土,即报辽东而求救。西北虽有鞑子,皆不如此贼,须勿忽。"李登:"奴酋威行东夷,虽子弟有犯必加诛灭,故人股栗,用兵之际,有进无退。"

徐光启:"厉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

对军队的编制和管理,可以说汉武帝刘彻也不过如此。

汉武帝刘彻不过是把兵马交给卫青霍去病去打,对于军队的编制还需要后勤等扶持他是具体都不问,也不去管的。

军团的粮饷和装备,这都归于一群腐朽的后勤朝臣去打理。至少出现党争时,这些军备和军械能否及时就位,就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这不是人为的问题,那会是谁的问题?

为何**很容易败,失败在士兵不堪一击么?

或许吧......半年拿不到军饷安家的士兵,军粮还受到领导和官僚百般克扣的战士,他亦能打仗,亦能有多顽强?

努尔哈赤是把一个部族的兵种,应用到一种历史极致的开国皇帝。

乾隆帝:"尔时草创开基。筚路蓝缕。地之里未盈数千。兵之众弗满数万。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师直为壮。荷天之龙。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每观实录。未尝不流涕动心。思我祖之勤劳。而念当时诸臣之宣力也。"

"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振军锋;于今四海无争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陈康祺:"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以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议政大臣,覆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众议既定,犹恐或有冤抑,令讼者跪上前,更详问之,明核是非。故臣下不敢欺隐,民情皆得上达,国内大治。盖敷教明刑,其难其慎,早具帝者规模矣。"

蔡东藩:"智深勇沈,信不愧为开国主,然皆由激厉而成。古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于此可见矣。"

这都是后人看过前面的所谓历史,此后为一个人歌功颂德书写的评论。

自然是剔除了很多屠杀汉民,劫掠百姓一面后,彰显的历史。

萧一山:"太祖、太宗,创业开基,勇武睿智。""努尔哈赤崛起于建州衰微之时,一战而克图伦,借复仇之名,征服邻部:败四寨联军于太兰冈,攻尼堪外兰于鄂勒珲,兵势渐强,威力日增。六年之间,克兆嘉城,取玛尔敦,栋鄂、哲陈,次第归服;苏克、完颜,拱手内向。

建州统一,始北向而与海西争雄;所谓'造攻自亳';,基础已立者矣。均势之说,出自叶赫;彼自恃其塞外雄长,借以要挟;努尔哈赤叱而不应,于是战端遂开。九部之联军既败,扈伦诸国,亦自知兵力不敌,愿乞盟好,乃内不图强,攻战频仍,坐与努尔哈赤以可乘之隙;于是扈伦之运命日蹙,哈达、辉发次第灭亡矣。

布占泰以降虏而得国,反恩为仇,屡谋抗逆。大城既下,社稷为墟,只身逃亡,亦可哀已!叶赫虽赖大国之助,苟延旦夕,然唇齿势离,不绝如缕耳!且东北攻略,滨海多服;女真之大部,至是已统治于努尔哈赤一人之手。"

从他们的后人自身标榜的历史中,我们透过历史的笔墨所能看到的,会是一段真实历史呈现的背景所在。

顾诚:"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

破城后杀得一个不留,这也是一个开明帝王的作为么?

不抵抗作为,这种民族还事实能存在与历史当中?

有人给予评价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不过这是相对那些不懂军事,不懂民族政治的一群封建贵族而言的。

杰出也是有脱颖而出的理由和参照物。毕竟它之前没有谁站起来这般作为,所以他杰出了。

当年明月:一代枭雄努尔哈赤死了,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众多纷纭,有些人说他代表了先进的,进步的封建势力,冲击了腐败的**,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云云。

其实看了大清建国历史的人,亦不敢说通晓古今,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

其实我们写了十几章节,从**的内部腐烂分析开始,到遍览他的一生,我们其实并没有看到其事实上的什么进步、还有某个地方的发展、只是在他一群人的歌功颂德中,事实看到了谋算,抢掠、杀戮和破坏。

我或许不清楚,什么系伟大的历史意义,或许看不明白,屠杀很多民众后,他就呈现了伟岸的身姿。

他的女真族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去促进当地民众的先进生产力,没有提升国民生产指数,没有促进当地人的经济贸易......

相反只有屠杀抵抗的村民,强暴民女,抢夺财物和牲口,当时赶猪的,抓鸡的,摁狗的,逮鸭的都是他们强悍的八旗子弟。

他们过后......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

或许这种悲痛的历史,必须会取代**的所谓新兴霸业,我只能感觉到他十足的血腥和蛮横的一种强暴。

说大清王朝注定会是一种进步的人,应该穿越历史做明末草民,藏于东北辽沈田间,去自己感受在后金军的马刀下面,如何得活的人生经历......。

当时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其实做人的,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应该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它人性命的权力。

说努尔哈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至少我是这样苟且的认为......

作为一名草原牧马人的后代,努尔哈赤穿着鞑子的衣袍,秃头后耷拉着一根辫子,脚下是蒙古草原,闻着的是一大群牛拉的粪便......没有条件进私塾贵族学校学习,也没有条件出国上西点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

他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

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在获得一个部落的归附后,其实他的战斗经验事实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这都是历史尘埃落定后,一群入关的满人对其的一种舔砖加瓦,估计努尔哈赤为了适应现代对外贸易的需要。

我们后人还会有人引经据典的去证实,努尔哈赤懂得韩文和日文......

他当时还接待了非洲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