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68章 山河治理全文阅读

雄兵百万掠山河,神州华夏千万里。

不懂科技与文化,空谈王道论治理。

我看到宋理宗皮包骨头的一种德行,区区三十几岁不到四十而立。

他在嗜酒好色上,就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其实人活在世上,自有一身肉,他喜欢别人身上的肉,他好色。

自己家有财,他贪图别人的富贵,他贪财。

但是别人有德,有才,有人品,他不敢比了......这也是一种做人?

如果他奋起直追,更加卖力的学习文化,通晓古今做人之道,那么华夏民族就从此没有小人一说。

事实上,从古至今,书册,就摆在那里,亦有多少人是为了求知,而不是当官,为了求解不是为了谋算而看书的?

书在智者的眼里,是精神财富,文化遗产,能力的源泉,智慧的结晶。

在寻常人眼里,不过是一个工具。有用则看,不用则弃,于是我的家里,很便宜的得到很多成色九成新书,都是这种叶公好龙的所谓喜欢书的人成捆的丢出来的。

这些人弃之如敝帚,我则是阅之如蜜糖。

希望成套,成捆的,有人不断丢出来。

同样的书,在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内涵不一样,得到的东西不一样。

所以孔子学徒三千,各有不同技艺。

这世上万千大道,所以做人感悟不同,技能不同,走的路必然不一样。

于是这问题就来了。同样的老师用一种教育,孔子的学徒还有这样大不相同的?

虽然孔夫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被称作“孔门十哲”。他们是: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

对于人生的价值,孔夫子是很多感悟流传后世,被孩童还作为记忆的。

所以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夫子自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过四十,生命已去大半,倘若还没什么成就,那也就这样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是一种做人不努力导致的悲催。

论君臣之道,不得不谈到山河的治理作为。

他们的作为,就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个人的事实。

但是不懂得做人,必然不会懂得如何做事,更不谈山河的治理,遑论国家的管理还能有很大的作为。

其实我们说来说去,转来转去,最终我们还是谈个人问题。

没有个人没有群体,没有群体没有社团,没有社团,没有国家......

治理国家,其实还是要从人心,人性,人为品德来抓起。

所以礼义廉耻,公德奉献精神,是社会确立的根。

为什么华夏历史推崇儒家学派,因为它立足点,在人的“心”“性”“德”“为”四个字,去立足他的学术观点。

“心”是指人的想法,思维,信仰,追求。

“性”是指人的本性,本质,欲望,个性。

“德”是指人的品德,素养,潜力,内在。

“为”是指人的作为,行为,勤劳,创意。

儒家思想,讲究的智、信、圣、仁、义、忠,直到现在还在对我们的人类文化,生活习惯,做人的守则做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我们当代文明的主流思想之一。

它的理论立足于做人的根本,所以它永远不会过时。

这不是我的个人理解,这是三千多中华文明史,很多饱学之士,最终的看点。

山河难治理,难就难在,人一直不好管理。

因为不受教,很多愚昧的人不懂得劳动是一种光荣,也是我们衣食住行消费的必须。

所以上下三千年,即使是旧中国的农民都在说,当官好,不用辛苦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现代的人亦是这样教导孩子,当了官,可以享清福,钱来的快也容易,不用做下贱的农活......

其实潜移默化的,这群人在滋生一种劳动下贱卑劣的思想。

在诞生贪官腐朽的趋向。

为何从秦始皇修长城开始,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学着他大兴土木。

但是他们并不是把有限的劳动人民的力量,投入到水利农田的建设上,而是全部修建了,皇宫,陵墓,行宫,宗庙还有给他们祭祖的神坛。

这些皇帝的口里,说的是山河的治理。黄河,长江还是依然泛滥。

历代王朝都在治理蝗灾,鼠疫,干旱和水涝,至今城市都在被大水淹没......各种自然灾害还是那样在肆虐。

这是事实作为了没有,怎样作为?作为结果如何的问题......

也是治理了国家没有,治理了那些东西,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样的问题......

否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系个表面的作秀,其实就是一个屁。

难道不是么?

摆在面前的事实不用谁说,它就在哪里......

在过去,封建王朝那一大帮子人,饱学之士,地方鸿胪者众,但是治理国家真的就那么难?

这里面有如何用人才,怎样用人才,如何规划、长期用人才的内容。

但是事实上,换个朝代,换了一群人,很多事情和问题还是依旧数百年上千年的,整个摆在那里。

这就是治理河道、洪水泛滥,治理地方、农民暴乱,繁荣经济、搞得富商流油,狠抓军事、军阀割据的......国家一切体现都很稀烂......

很多人都在找各种问题的答案。

历代为何王朝最终崩溃,政体垮塌。

因为人都变质了,变味了,政体就变得腐烂,那么国家都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图腾,下面则是王候,贵族各自为政,以个人利益为先。

国家它不崩碎,谁崩溃?

前面说的从北宋开始,它就已经预示着他王政格局的灭亡了,不过是民众当时只是图个偏安一隅,要是早有洪秀全这样的农民,估计它也就早没有了北宋,遑论还有南宋摇摇欲坠的一百多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