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76、第八章 匈奴在西方雄起 第一节 …全文阅读

第八章匈奴在西方雄起

第一节五胡乱华与北匈奴西迁

虎啸风生,龙跃云飞,时不再来。试凭高望远,长淮清浅,伤今怀古,故国氛埃。壮志求伸,匈奴未灭,早以家为何谓哉。多应是,待著鞭事了,税驾方回。稼轩聊尔名斋。笑学请樊迟心未开。似南阳高卧,莘郊自乐,磻溪韬略,傅野盐梅。植杖亭前,集山楼下,五桂三槐次第栽。功名遂,向急流勇退,肯恁徘徊。

从曹魏开始对匈奴人就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防止他们再出现叛乱。但是到了西晋时期,被北方的少数民族管理非常懈怠。尤其是八王之乱爆发后,西晋王朝陷入了严重的内乱,对湖人的控制彻底失控。

八王之乱的时候,晋朝的王爷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纷纷拉拢蛮族为自己效力。就这样,那些蛮族开始光明正大的进入中原,他们也开始意识到摆脱中原王朝控制的时候到来了。

匈奴首领刘渊率先抓住了时机,登基称帝。刘渊曾经在汉朝待过很长时间,他不仅对中央王朝的风俗习惯非常了解,而且在中原王朝内部也结交了很多达官贵人。

关于这一段的详细历史,可以参考笔者的另一部作品,两晋南北朝风云。

总之刘渊自称单于以后,就开始打着恢复汉朝的旗号,公开反叛晋朝。刘渊称帝以后,很快附近的反叛领袖纷纷前来投靠他,一时间刘渊的势力变得非常强。而且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其中就有个羯族首领石勒,石勒是个很可怕的人,他投靠刘源以后,很快就把西晋在北方的武装力量一扫而光。

很快,刘渊病逝。继位的刘和心胸狭窄,在手下人的撺掇下对自己的兄弟们展开了屠杀。最后刘和被他的弟弟刘聪杀死,刘聪登基当了皇帝。

刘聪这个人虽然从小就接受汉人的文化,但是并没有改变他野蛮人的习气。虽然他能征善战,但是却荒淫无道。公元311年,刘聪率军攻破洛阳,抓走了晋怀帝司马炽。

公元317年,刘聪又派手下大将刘曜围攻长安,这个时候西晋的皇帝司马邺被俘。

这个刘聪刚一继位,就把自己父亲生前的妻妾全部收归己有,他所有的这些行为不仅让汉人接受不了,就是有很多匈奴人也觉得他做的很过分。

刘聪不仅荒淫,而且还喜欢滥杀无辜。他在国内大开杀戒,最后导致归附匈奴的底足和羌族人举旗造反。

不仅这些外族人举旗造反,就连刘聪倚重的大将石勒也拥兵自重。还有很多匈奴人逃到江南投奔了东晋。

公元318年,刘聪病死,他的儿子刘粲继位。他比他的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当了皇帝以后,又把父亲的妻妾全部收归己有。整天跟五个不到20岁的皇太后淫乐,根本不管国家大事。

没过多久,靳准起兵杀死了刘粲,自称汉天王,而且他还把刘姓的皇族全部诛杀。又把刘渊和刘聪的棺材挖出来鞭尸,他的这些残暴行为也引起了匈奴官员的极其憎恨。

这个时候拥兵自重的刘曜和石勒都认为机会来了,他们纷纷起兵打着恢复汉国的旗号,进攻平阳。刘曜接受手下人的建议,首先称帝,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石勒率先杀进平阳,靳准手下的人把他杀了,然后请求刘曜保护。石勒非常生气,下令抓紧猛攻城池。靳氏归附了刘曜,但是刘曜把他们全部杀了。

石勒杀进城以后,非常痛恨刘曜。于是他自称赵王,史称后赵。

石勒和刘曜双方展开了较量,最后刘曜大败被俘虏。公元329年,刘曜的儿子也支撑不住整个国家,最终前赵宣告灭亡。到此为止,以刘渊为代表的匈奴人企图趁中原内乱的机会复兴匈奴的梦想破灭了。

但是半个世纪以后,又有一个叫赫连勃勃的匈奴人重新举起了复兴匈奴的大旗。

赫连勃勃是男匈奴人的后裔,如果往上追溯,他的祖父是南匈奴末代单于的右贤王。南北朝的时候,赫连勃勃的父亲归复了前秦,被封为西单于。

后来,赫连勃勃的父亲遭到失败,赫连勃勃一个人逃走,投奔了后秦姚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背叛了后秦,还起兵攻打姚兴。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他要重新率领匈奴人争夺天下。

当了皇帝的赫连勃勃也像匈奴人一样残忍好杀,不仅他本人喜欢杀戮,而且他还崇尚杀戮并且喜欢杀戮的人。他的儿子们互相残杀,他也眼睁睁的不管。最后还认命了因为杀戮胜出的儿子赫连昌。赫连勃勃死了之后,赫连昌继位。

早在赫连勃勃在位的时候,他的儿子们互相残杀就已经耗损了大夏国的元气。现在赫连勃勃死了,北魏皇帝拓拔涛就率领大军趁机攻打大夏国。大夏国皇帝赫连昌不敌,最后战败被俘。

从此这一至匈奴后裔复兴匈奴的梦想也破灭了。

除了这两只南匈奴的直接后裔以外,还有一个勉强能称得上匈奴后裔的沮渠蒙逊也同样做着复兴匈奴的美梦。他也称中原大乱的机会,在张掖建立了北凉国。

没过多久,鲜卑拓拔部进入中原,并且在中原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北魏政权志在统一天下,公元439年,北凉国因为抵抗不住北魏的攻击,就投降了。到目前为止,五胡16国宣告结束,北魏统一了北方。

匈奴人在北方都成为了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的臣民,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席位被昔日北匈奴灭亡后归顺鲜卑的匈奴后裔宇文氏的北周所取代,但是由于他们已经融入鲜卑多年,他们已经不再自称匈奴,而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鲜卑人。一直到了唐朝初年,进入中原的鲜卑族也完全融入了汉族当中,所以到现在为止,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华大地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匈奴在中原大地消失了,但是北匈奴西迁的那部分力量却在西方谱写着自己复兴匈奴的历史。并且还一度震惊了世界,但是最终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北匈奴被东汉彻底击败以后,北单于率领少部分力量侥幸逃到了乌孙。后来北单于又带着他们到了康居,但是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留在了乌孙。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漠北的游牧民族柔然强大起来,他经常派兵骚扰乌孙,乌孙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就向西迁徙。刘在乌孙国内的那部分被匈奴人趁机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国家,悦般。悦般也抵挡不住强大的柔然,最后也只好迁徙离去。

北单于率领的那部分人到了康居以后,他们发现这个地方不足以支撑他们复兴匈奴。所以他们要继续西迁,多年以后才来到了阿兰国。

这个地方在顿河以东、高加索山脉以北,这里是茫茫大草原,水草丰美。阿兰人属于伊朗人种,阿兰国的人擅长养马,而且他们拥有十多万军队。北匈奴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决定要跟阿兰人抢夺生存空间。

公元374年,北匈奴和阿兰人展开大战,双方打得昏天黑地,最后阿兰人被勇猛的北匈奴骑兵打败了,大部分阿兰人接受了北匈奴人的统治。游牧民族从来都是崇尚强者,所以那些强大的阿兰武士被吸收到北匈奴人的队伍中,他们就开始心甘情愿的效力北匈奴。而且北匈奴人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又不断有沿途的游牧部落加入其中。这也是匈奴人强大起来和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甚至在世界历史上的草原民族的发展历史上,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可能在以后笔者的那些作品中会涉及到世界上曾经强大过的游牧民族的发展史。

被匈奴人消灭阿兰国以后,又把矛头指向了东哥特。东哥特是一个由日耳曼人建立的庞大国家,当北匈奴大军攻过来的时候,东哥特内部的一些反叛势力也趁机起兵造反,所以一下子东哥特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很快东哥特就被灭亡了。

在哥特史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至今为止不为人知的种族从遥远世界的角落里冒出来,像一阵从高山中骤然而降的暴风雪,将一切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中的物体连根拔起,毁灭殆尽。当时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些北匈奴人就跟魔鬼一样。

被匈奴人征服了东哥特,又开始向西哥特挺近,西哥特已经渐渐失去了抵抗意志。很快西哥特人就崩溃了,他们开始恐惧的逃离自己的生存地。被匈奴人可怕到什么地步,甚至一两个骑兵就可以屠杀一整个村庄的老百姓。

西哥特王国的难民大量涌入罗马,本来西哥特与罗马有条约,那就是双方不得渡过多瑙河。罗马皇帝也担心受到北匈奴骑兵的攻击,所以就让这些前来投奔的西哥特人当炮灰。他们又达成了协议,西哥特人可以渡过多瑙河,但是要交出武器,并且只能在罗马边境生活,随时准备保卫帝国。

罗马人答应供给他们粮食,但是这些物资都被下面的官员贪污了。于是西哥特和罗马的矛盾不断激化。

终于西哥特与罗马之间的战争爆发了,一无所有的西哥特人四处劫掠。罗马帝国只好调集重兵围剿西哥特,但是在这场大战中有1万多名罗马士兵战死,这场战争可以说动摇了罗马帝国的根基,导致帝国境内的满足,从此不再服从帝国高层的命令。

新继任的罗马皇帝又跟西哥特人达成了新的和解,双方约定罗马把多瑙河南岸的土地送给西哥特人,但是他们必须承诺在罗马帝国的带领下为罗马而战。

北匈奴人趁西哥特人和罗马帝国混战的时候,他们已经控制了从乌拉尔山到卡尔巴阡山之间的辽阔草原,但是他们还不满足。他们继续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并且在那里建立了国家,北匈奴从此停止了西迁。

西迁后的北匈奴,他们是在不断迁徙和征战的过程中吸收新的游牧民族加入进来,所以这也决定了他们在欧洲的复兴只能是昙花一现。

有一小部分被匈奴人也越过了多瑙河,罗马被迫默许让他们生活在这里。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表现的比较安分,没有发起大规模战争。

被匈奴人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想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而是首先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邻国,试谈一下邻国的军事实力和反应。这部分北匈奴人马上就要在西方掀起一股狂风暴雨,让整个西方都为之一振。

小故事:一个冬天的傍晚,山南的狗熊和山北的兔子在雪地艰难觅食时碰面了。在饥寒交迫中,它们诅咒着残酷现实,并描绘了各自美好的未来。

“再也不能这么过了,”狗焦有气无力地说,“冬天一过,我就要种一亩玉米,到秋天准能收获很多玉来棒子,我把这些玉米棒子挂在山洞里存起来,就不会在来年的冬天再这么狼狈了。”

“再也不能这么过了,”兔子无精打采地说,“冬天一过,我就要种一亩胡萝卜,到秋天准能收获很多胡萝卜,我把这些胡萝卜藏在地窖里存起来,就不会在来年的冬天再这么痛苦了。”

又一个冬天到了,山南的狗熊和山北的兔子再次在雪地重逢。狗熊没提种玉米的事,兔子也没说种胡萝卜的事,它们只是礼节性地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四处觅食。原来,狗熊在春天成天在山上忙着采食鲜美的蜂蜜,种玉米的事儿早就被它抛在脑后;兔子在春天倒是下了胡萝卜的种子,但夏天却懒得在太阳下给胡萝卜苗浇水,结果胡萝卜面全旱死在田里。

狗熊和兔子都想到如何让自己过冬的办法,但要么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要么没能坚持做下去。它们注定又要遭受-次饥寒交迫的煎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狗熊式"与“兔子式”的人。“狗熊式”的人大嚷大叫地要干什么事,但却总不见行动,到头来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兔子式”的人做事有始无终,坚持不到最后,令先前的想法与工作毫无意义。

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去实践。有道是“万事开头难”,但开头少后坚持下去也特别困难。开始做一件事情,往往靠信心和决心:面事情一旦开始,要有始有终就需要靠耐心和恒心了。有的人做事之初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一段时间后就渐渐觉得厌倦,加上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慢慢地就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或干扰中停下了脚步。结果做事情半途而废,行百步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云:“唯有埋头,才能出头。”种子如不经过在坚硬的泥土中挣扎奋斗的过程,它将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而永远不能发芽长成一株大树。

许多有抱负的人大多忽略了积少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鸣惊人,而不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自己开始晚的,比自己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到自已在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时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辛勤耕耘。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砖一木垒起来的楼房才有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一条成形的道路。

如果将一个人的追求目标比作-座高楼大厦的顶楼,那么一-级一级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层层阶梯。这个比喻浅显易懂,但不少人却忽视了这一循序渐进的“阶梯原则”。高尔基在同青年作家的谈话中说:“开头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笨拙的办法。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人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练,材料容易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我曾劝一位有才能的文学家暂时不要写长篇,先学写短篇再说,他却回答说:‘不,短篇小说这个形式太困难。’这等于说:制造大炮比制造手枪更简便些。”

高尔基讲的就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道理。建造一幢大楼,要从一砖一瓦开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阶段性目标虽然慢,却始终向上攀登,而每个小目标的胜利总给人鼓舞,使人获得锻炼、增长才干。

台湾作家郭泰所著《智囊100》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要看蛹如何羽化成蝴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一一直出不来。小孩子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但是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这只蝴蝶注定要拖着笨拙的身子与不能丰满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飞翔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一个道理,每个事物的成长都有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相反,欲速则不达。

远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才15岁,却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当他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佐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从这时起,他按计划逐个实现了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前些年,他仍在不辞辛苦地努力实现包括游览长城(第49号)及参观月球(第125号)等目标。

一步一步地前进,一块一块地捡砖头,贵在每天做,难在坚持做。人要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会为目标尚远而动摇信念。抗得住干扰,顶得住压力,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为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专心致志、坚定不移。

无论一个人有多聪明,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品质,他就不会在一个群体中脱颖而出,他就不会取得成功。许多人本可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艺术家、教师、律师或医生,但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最终-事无成。

坚韧不拔的人从不会停下来想想他到底能不能成功。他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前进,如何走得更远,如何接近目标。无论途中有高山、有河流还是有沼泽,他都会去攀登、去穿越。而所有其他方面的考虑,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对于一个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人们知道反对他、打击他都是徒劳的。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歌德曾这样描述坚持的意义:“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鞭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从而达到无可抗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