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67、第二节 匈奴再次失落全文阅读

第二节匈奴再次失落

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堂堂柳先生,生下如猛虎。十三断贼指,闻者皆震怖。十七著野史,才俊凌迁固。二十补亡书,辞深续尧禹。六经皆自晓,不看注与疏。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韩愈。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独步。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

啕犁湖当上了单于以后,就想借着匈奴国力慢慢恢复的机会,大肆侵略汉朝边境。汉朝这边自从赵破奴遭到惨败之后,刘彻也改变了之前的策略,采取在边境地区建立堡垒助手的战术。

当年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够深入匈奴内地,在运动战中消灭匈奴的主力,这种打法虽然非常有效,但是对马匹的消耗也很大。卫青和霍去病等人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出击,几乎耗尽了文景之治时期积累的马匹。在赵破奴也被匈奴人俘虏之后,汉朝就彻底失去了能够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大将。所以现在只好依托于堡垒与匈奴决战。

公元前102年,匈奴大军南下,对汉朝边界四个郡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这场战争中建造的堡垒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被匈奴人打下来了。

啕犁湖和你大军对汉朝边境大肆抢掠之后,就带着胜利成果返回了漠北单于庭。但是这个时候从西域传来了一条让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西域各国纷纷表示臣服汉朝。

率先打破西域各国中立关系的是大宛国,大宛只有60万人口,但是这个地方出产汗血宝马,据记载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

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汉武帝就命人到大宛国购买汗血宝马。本来价格什么的都已经谈好了,但是大宛国王却突然反悔了,他不但反悔,还侮辱汉朝使者。

这件事情就大了,汉朝使者也没有吃他这一套,就回口反驳他。结果这个国王非常记仇,在汉朝使者们返回的途中,被大宛全部杀死。

大宛国这个做法彻底激怒了刘彻,刘彻立刻派李夫人的弟弟李广利率领大军征讨大宛。李广利率军攻打大碗的时候,遭到了西域各国的冷遇。他们都不愿意给汉军提供补给,只是冷眼旁观。

本来李广利已经失去了信心,决定率军撤退。但是这个时候收到了刘彻下的死命令,谁敢后退一步就要杀头。所以李广利只好算军队在敦煌驻扎下来,公元前102年,刘彻再次下令李广利率军攻打大宛。这次出征补给非常丰富,而且还增加了军队。

西域各国知道汉朝动用了大军,纷纷打开城门表示欢迎。李广利终于包围了大宛城,经过40多天的围攻,大宛国军民死伤无数。大碗国的人终于知道了汉朝的强大,他们杀死了国王想跟汉朝议和。李广利这才兴高采烈的班师回朝,在回来的路上,西域各国都纷纷表示效忠汉朝。

刘彻下令在西域设置官吏,统一管理西域各国,还在这里安排了士兵种田驻守自给自足,供应来往的汉朝使者。

这次汉朝的远征让西域各国见识了汉朝的军力强大,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看出来了,匈奴人根本靠不住。所以他们集体倒上了汉朝,就连之前保持中立的乌孙国,现在有公开表示支持汉朝,匈奴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状态。

啕犁湖决定趁汉朝刚刚远征疲劳的时机,率领军队攻打汉朝,但是还没等出发,他就染上了重病,没过多久就死了。可笑的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匈奴就死了三个单于,这难道是匈奴要灭亡的前兆吗。

啕犁湖死了以后,南宫公主的儿子且题侯继任单于。前面提到过南宫公主是刘启的女儿,也就是刘彻同父异母的姐姐。且题侯自然是刘彻的外甥,但是刘彻并没有顾及舅甥关系,在他的外甥刚刚继位没多久,刘彻就像匈奴发布了一封国书。这份国书措辞和态度极为强硬,表示汉朝不会因为双方有亲戚关系,就会容忍匈奴对汉朝不敬。

且题侯虽然对刘彻的强硬态度表示强烈不满,但是他现在刚刚继位,国内局势还不稳定,有很多手握大权的人对他还不是那么信任,所以他现在要跟刘彻翻脸,显然对他不利。

且题侯非常知趣的释放了之前拘留的所有的汉朝使者,而且还派使者到长安向刘澈表示友好。为了表示诚意,且题侯还主动要做刘彻的干儿子。

刘彻对他这个外甥的做法非常满意,于是他也是放了之前扣留的匈奴使者。还给匈奴送去了很多财物。但是且题侯之所以这样做,根本不是顾念什么舅甥关系,在他的脑海中对这个关系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实力不够,而且再加上当时有个投降匈奴的汉人劝导。

苏武作为汉朝的最高使臣到了匈奴,很快且题侯就曝露出了本来面目。说我知道汉朝上了他的当,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内应找上门来了。这个人是副使张胜的匈奴朋友虞常,这个人曾经跟随浑邪王投降了汉朝,后来又在跟随赵破奴出征的时候,兵败被俘。其实有很多匈奴人都是这种情况,他们本来投降了汉朝,但是后来在跟随出征的过程中又被匈奴俘虏了。但是这些人由于在汉朝待了很长时间,已经习惯了中原生活,一是重新回到匈奴之后,过的并不舒适,二是重新回去以后也得不到匈奴的作用,所以他们总想找机会再回到汉朝。

虞常就找到张胜说,他们打算劫持且提侯的母亲南宫公主回到中原。张胜听说这件事情后没有马上表态。张胜听说这件事情后没有马上表态,虞常看张胜没有反应。他又提出来杀掉之前投靠匈奴的卫律,张胜虽然对劫持南宫公主回到汉朝没有兴趣,但是对杀掉这个叛徒却很感兴趣。张胜想一个人独占这个功劳,就瞒着苏武答应了这个要求。

又过了一个月,且题侯外出打猎。虞常带着70多个人准备发难,但是在头一天晚上被人告了密。虞常被捕,这件事情就牵扯到了汉朝的使者。

张胜没有办法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苏武,苏武以为反正没有活路了,与其被伤还不如自杀,幸亏张胜眼疾手快阻止了苏武。

且题侯一气之下要把包括苏武在内的所有汉朝使团全部杀死,但是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与其把这些人杀死还不如招降。且题侯只好同意了这个方案,然后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卫律。

卫律就去劝降苏武,但是苏武坚决不投降,反而是那个张胜经不住匈奴人的酷刑投降了。由于苏武拒不投降,所以就被流放到北海放羊去了,而且还告诉他必须等到公羊下了,小羊才能返回来。

刘彻得知了这件事情非常震怒,他本来就已经年老体弱,而且现任匈奴单于又是自己的外甥,他本来已经不想再大动干戈,但是看到他这个外甥如此欺骗,而且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终于刘彻忍无可忍,决定对匈奴发动战争。

且题侯也需要一场汉匈之间的战争来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威望,所以汉匈之间的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小故事:“失败为成功之母。”一个人只要有向上的决心,必定能在失败中寻获成:力的钥匙,如果就此灰心丧气,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果实。

生活中,但凡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绝不向困难低头,屡败屡战。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痛苦,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成功的喜悦。那些没有遇到过大失败的人,有时反而不知道什么叫大胜利,也不会真正地去享有大胜利。

人的一生,总会与坎坷挫折相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经历得少一些,有些人经历得多些罢了。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栽跟头,又不断地爬起来的过程中前进的。

清朝的著名将领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然而总是屡吃败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差点连自己的老命也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帝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

“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而“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这一点点的改动体现出了一个道理,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经历失败,因为失败是走向成功的.asxs.。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只是成功的.asxs.,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但是一个人的成功确是偶然的。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并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在这个“岔道口”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既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最终的结果。另一条是吸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这条路可能通向成功,也可能通往失败。但只有路上了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受了失败,并不意味着就是最终的结果,关键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应选择哪一条路。

一位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最大的体有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期待他说出什么惊世良言,期待从他身上学习经验。当大幕徐徐拉开,人们惊讶地发现,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支撑住这个铁球,台上还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所有人都惊奇地望着老人,不明白他是何用意。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拾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人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说: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很多人站起来,其中两名眼疾手快的年轻人已经跑到了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对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铁球荡起来为止。

其中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铁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却一动也不动。年轻人用大铁铺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另一位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然而铁球仍然纹丝不动。台下的观众已经渐渐失去了热情,呐喊声渐渐清失,现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解释了。

这个时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吃”做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呼留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的举动,老人伤佛已经忘记了台下坐着的观众,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一直持续地做。十分钟过去了,又一个十分钟过去了,有观众开始坐不住了,会场起了一阵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然而老人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观众的叫骂声,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停地敲着。有人开始愤然离场,会场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仿佛一声惊雷惊醒了沉默的人们,观众们屏息静气看着那个铁球,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那球以很小的摆渡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声-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会场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终于开口说话了:“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人只有在困难与失败中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功。失败的经验越是丰富,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把握黄金岁月,拥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果敢地前进,才能使生命之树欣欣向荣。不管你是谁,只要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耐心地等待成功。对于所有成大事的人来讲,问题不在于能力的局限,而在于等待成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