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46、第七节 辽国灭亡之路全文阅读

第七节辽国灭亡之路

契丹帝国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摇摇欲坠,仿佛动动手指就会轰然倒塌。但是,越是到了这个穷途末路的时候,契丹皇帝耶律延禧却变得福大命大起来,竟然三番五次的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第一次逃脱

当耶律淳去世,萧德妃摄政的消息传来,耶律延禧既高兴又愤怒。然后他又派人到西夏附近召集人马,准备再次夺权。

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还是召集了一批原来被打散的契丹兵。耶律延禧带着这些兵马聚集在抚州在这里修筑防御工事,正在这时,大金国的兵马浩浩荡荡的杀来了。

耶律延禧吓得魂飞魄散,就想逃跑。但他听说金国是在耶律余睹和完颜阿骨打的二儿子完颜宗望的率领下,而且只带领了1000多人。他又反观自己手下已经有两万5000多兵马,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耶律延禧以为区区1000多的金兵远远不是自己的对手,他又转忧为喜。

耶律延禧命令自己的军队将金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这时候,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切都被完颜宗望看在眼里,他立刻带领一队人马朝着耶律延禧杀来。

耶律延禧一看,对方朝着自己气势汹汹的杀过来了,他拔腿就跑。契丹军队一看皇帝都跑了,于是他们也乱作一团,迅速瓦解了。

由于耶律延禧跑的快,再加上中途丢弃了很多战车辎重,有效地阻挡了金兵的追击,才让他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第二次逃脱

耶律延禧躲进深山以后,上京被金兵攻陷,萧德妃和众大臣来投奔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的怒气还没有消,他马上命人把萧德妃绑起来,最后把她杀害了。

就在这时,金兵大举进攻的消息再次传来。耶律延禧惊慌失措,他命令耶律大石带兵前往居庸关阻击,但是耶律大石根本就不是金兵的对手,不但仗打败了,连他本人也被金兵俘虏。

金兵让耶律大石做向导,迅速向西杀来。他们端了耶律延禧在青冢的战略要地,还俘虏了耶律延禧的老婆孩子。

耶律延禧听说老婆孩子被金兵抓去了,非常愤怒,还想逞一把威风。于是,他马上带领5000多人向金兵杀来,无疑,耶律延禧被金兵打败。

这时候他才冷静下来,顾不得自己的老婆孩子,自己慌忙逃命去了。金兵一直尾随其后穷追不舍,他急中生智,把自己的玉玺送到了金营,谎称投降,延缓了金兵的追击,然后他趁机逃回了深山。

第三次逃脱

金兵好几次都让耶律延禧死里逃生,他们决定改变一下策略。一边继续追击,一边派人去招降。

耶律延禧这时候也犹豫不决,他既不想当亡国之君,但是又打不过金兵。于是,他一边应付金兵,跟他们谈条件,一边仔细考虑自己该怎么做。

就在这时,西夏国主李乾顺向耶律延禧发出了橄榄枝,因为他知道,如果契丹灭亡了,下一个就轮到西夏了。所以,他请耶律延禧到西夏避难。

但这却遭到了身边将领们的一致反对,尤其是统军将领耶律敌烈,他看到耶律延禧已经打定了主意。于是,就带着青冢之战中逃出来的耶律延禧的儿子耶律雅里向西北逃去了。

耶律延禧根本毫不在意,他带着手下的人渡过了黄河,到达了金肃军北面,这时候传来了西夏已经归附大金国的消息,耶律延禧的梦想破灭了。

原来当李乾顺向耶律延禧递出橄榄枝以后,金国那边也收到了消息。他们马上派人去找李乾顺,表示如果耶律延禧逃到了西夏,就让李乾顺把耶律延禧送去金国,否则金国就会踏平西夏。李乾顺非常害怕,马上就归附了金国。

耶律延禧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在原地招兵买马。没过多久,完颜阿骨打去世了,之前被抓去的耶律大石逃了回来。同时,阴山的室韦各部也带着兵马前来救驾。

耶律延禧觉得这下有希望了,于是,他马上组织兵马要跟金国决一死战。耶律大石并不同意他的做法,但是耶律延禧听不进他的劝告。耶律大石考虑再三以后,带着两百人马脱离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率领兵马向金国杀来,刚开始打的还比较顺利,拿下了好几座城池。但是突然,金国大军横空出世,契丹兵迅速垮掉。耶律延禧福大命大,再次化险为夷,成功逃脱,带着几个部下重新回到了深山。

第四次逃脱

过了没多久,宋徽宗又打起了耶律延禧的主意,他想用耶律延禧要挟金国,要回幽云16州。所以,他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找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虽然内心不怎么相信宋徽宗,但是他现在也无路可去,就答应了。

很快,宋徽宗封耶律延禧为皇弟,还给他建造了1000间房子,配备了300个女乐。

耶律延禧担心宋徽宗会像李乾顺那样,于是他决定拖一拖再动身去宋朝。

也正是这一拖又让他躲过了一劫,因为金兵听说了这个消息,早就在外面做好了埋伏,只等耶律延禧一出来,就把他们一网打尽!

契丹灭亡

之后,党项族的首领又邀请耶律延禧到他们那里避难。耶律延禧已经走投无路了,于是马上就答应了。他走到半路上遭遇了金兵,这一次他没有了之前的幸运,被金国将领完颜娄室俘虏。两百多年的契丹帝国,伴随着最后一个皇帝耶律延禧的俘虏,契丹帝国即将灭亡。

生活感悟:在知足与不知足两者之间,人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使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同时还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且坦然,在这样的境遇之下,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与要求呢?

学会知足,我们才能用-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学会知足,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凝气静,才能够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知足,就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份感觉,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感到后悔,也不会为现在的失意面烦恼。从而摆脱虚荣,宠辱不惊,看山心静,看湖心宽,看树心朴,看星心明......

知足固然常乐,但一味地知足,也未免太消极。作为活在滚滚红尘中的凡人,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一生:“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句话是从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的一篇文章中提炼出来的。朱光潜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两种人生态度:“绝世而不绝我”和“绝我而不绝世”,最后他指出理想的人生态度应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朱先生的文章写于几十年前,但历史的灰尘终掩盖不住其深邃的思想。

人生百态,难免世事纷抗,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就是所谓的出世。生面为人,要做事谋生,积极主动地用有限的人生去造欢更大的好馆,这就是所谓的入世。出世与人世的态度票于一身,有饭无量,其实却是种不盾的统一,种互朴、”种和谐。“以出世的

心度做人”主要指的是人的心态,是种做事之外的起然的态度。“以人世的态度做事”是指人的行动。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颠倒。

做人于世外,做事于世内。就像蜡梅开在深山幽谷或名苑胜地,皆不卑不亢、傲霜斗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一味地“出世”,未免太“消极”了;光知道“人世”,则难免落人世俗争斗之察白。只有将“出世”对于“人世”进行有机的结合,该进则进,当出则出,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对自己不放纵、不任意,对别人不挑剔、不苛求,对外物不贪恋、不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