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161、第六部分 吐蕃那些事儿 第一章…全文阅读

第六部分吐蕃那些事儿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吐蕃先民起源之地青藏高原

几月环城万骑屯,一朝闻鞑便南奔。龙枯未必还忧螘,牛瘠胡为莫偾豚。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临风一掬英雄泪,散作弥天暮雨昏。

开篇第一件事,作者就要首先在这里声明,这一部分描写的吐蕃包括后面要描写的其他部分,可能都不属于蛮族的范围,比如说吐蕃是由藏族人建立的。藏族自始至终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友好朋友,是我们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由于这部书里描写的好多国家,都是由已经消失了的蛮族人建立的,为了文学效果,所以把这部书的名字取名为蛮族简史那些事儿,但是还请各位读者千万不要太较真儿,本人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在这里首先提出声明,这只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好啦,下面我们就开始讲述吐蕃那些事儿。

要讲吐蕃的历史,我们还是跟前面其他国家建立一样,首先就是从藏族的神话起源开始,然后讲述吐蕃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出雅隆河谷,建立起雪域高原上的强大吐蕃帝国。然后又是如何一步步的在跟其他民族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这中间出现过许多伟大的领导人,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松赞干布。也有把吐蕃王朝送上断头台的朗达玛等人,还有无数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部完整的吐蕃历史,就是由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谱写出来的,我们这部分将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吐蕃历史。

藏族起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产生是在6000多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过程中,不断隆起,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升高的一片伟大的雪域高原。在这地区,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还有昆仑山等等一系列山脉争先恐后的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上出世。这些山脉向东向南蔓延而去,和远处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阿尔玛卿山一起围成了一个圈,把中间围成了一片绝域,这里的人们似乎与世隔绝,但又不甘心与外界隔绝。一直在努力着奋斗着,他们要走出高原,跟其他国家一争高下。

在这片区域有蔚蓝的湖泊,还有牧场江河和森林,这些自然景观点缀在巍峨的雪域高原上,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天堂。因为这里有神话一般的世界,可能是上天害怕所有人都像逃避世俗的侵扰,到这里来躲避清净,所以上天把这片地区洒下了很微薄的氧气,还有刺骨的寒风,更可怕的是它的海拔高度让人望尘莫及。这就是我们吐蕃王朝建立者藏族人起源的地方——青藏高原。

公元634年,唐朝的首都长安来了一批穿着打扮非常奇怪的客人。这些人都输了小辫子,穿着跟汉族人完全不同的衣服,脸上涂着粉,当时的汉人把这些人称作怪人。这些人自称是来朝贡的使者,他们来自遥远的吐蕃。这时候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刚刚被北方的夷狄们奉为天可汗,他的喜悦还没有过去,现在竟然又从一个遥远的国家来了一波使者到唐朝,你是民更是大喜过望。但是李世民根本不知道这个吐蕃国在什么地方,不只是他就连文武大臣们也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李世民只好询问来使这次到长安的目的,这些使者告诉李世民说在吐蕃北方有个吐谷浑,这个民族非常猖狂,不断袭扰吐蕃人。这次他们来长安的目的就是想和唐朝联手好好教训一下吐谷浑。李世民这才明白,原来吐蕃人在吐谷浑的南边,而且他们时常受到吐谷浑的侵扰,这次来是想和唐朝联手的。吐谷浑一直以来也是李世民的心头大患,总是给唐朝找麻烦。李世民又看了看吐蕃人带来的贡品,都是一些上等的麝香,李世民以为吐蕃肯定国富民强,唐朝没有理由不跟吐蕃合作。

就这样,吐蕃竟然阴差阳错的得到了唐朝的支持,然后凭借强盛的唐王朝的支持,一步步地坐稳了青藏高原地区,在这里称霸。对唐朝来说却迎来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双方在中亚地区有着长达几百年的争锋。

从这段史料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就在唐朝初年,唐朝人对吐蕃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印象。的确如此,吐蕃兴起于藏南谷地,一直到公元七世纪以前还默默无闻。吐蕃在许多历史学家的眼里和中亚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从地理上来讲,西藏和南亚和东亚的联系更为紧密。

中亚从地形上来看是沙漠和草原,几乎完全隔绝了来自海洋的影响。中亚的北部地区还比较湿润,为游牧民族提供了广袤的牧场。但是它的南部非常干燥,尤其是帕米尔高原东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中亚地区高山林立,这些山脉从中间把中亚劈成两半。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把中亚分割成一些独立的绿洲河谷地,不乏有终年积雪的高山,还有干旱的沙漠戈壁,要想穿越这个地区十分困难。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也只能生活在分散的小片绿洲上,在这上面建立的国家往往都很小。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的脊梁,周边的各路英豪们都想在这里体验一下,俯视全世界的快感,虽然这个地方不太适宜人类居住,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也没有断绝过群雄逐鹿的局面,虽然大家都在青藏高原地区大显身手,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在这里站稳脚跟。因为在这里建立的政权,中央和地方缺乏联系,基层政权之间更是缺乏沟通交流。分散的小片绿洲,由于实在太小了,没有办法供养一支足够管辖和征服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军队,所以这里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强大的,规模宏大的国家。在这些小绿洲上建立的民族和国家,虽然时常发生内讧,但是也很少有王族被替代。

到了公元7世纪,在这里长期生存的邦国们似乎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大敌。这些敌人突然出现在青藏高原上,他们有着和匈奴人一样的铁骑和长弓。而且这些人竟然在青藏高原上扎住了脚跟,没有要走的迹象,生活在小绿洲上的君主们似乎感到幸福即将走到尽头。

青藏高原是一片相对封闭的土地,在它的西面和南面有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这条山脉为青藏高原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包括之前强盛的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君主们,虽然他们所向披靡,但是当他们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时候,也望而生畏,不得不调头南下。青藏高原的北面有连绵不绝的喀喇昆仑山,这条山脉同样组觉着外面糊是单单的人们。再往北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些沙漠的边缘地区分布着一些小绿洲,这些绿洲上虽然也有一些零散的邦国,但是他们也无法对付外来的藏族人。

大约在两百多万年前,青藏高原还是一片冰雪茫茫的世界。不知道过了多少万年大陆,冰川开始慢慢融化,雪水化成了海水,奔腾的江河一路向东流去。除了黄河流向北之外,其他河流基本上都向南流去。从西向东分布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和岷江等六条大河。这六条大河冲破了重重阻碍,奔流不息的来到了中国内陆。以农业文明为支柱的中原王朝,水是我们的必要物资,看到这些大河从青藏高原上缓缓流下,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都感到这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自然对青藏高原地区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但是青藏高原又是一片不毛之地,对于农业文明的中原王朝来说,拿下这片地方对自己来说毫无意义。所以他们干脆做了个顺手人情,把这片地区送给了陈福自己的“西南夷”们。而且中间相隔的六条江河和崇山峻岭构成了高原政权和中原王朝之间的缓冲区。

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对吐蕃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就是阻隔了自己跟外面的联系,使得这片地区上生存的人们只能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无法吸收外来文化。好处就是使得这片地区上的先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轨迹去发展,很少会受到外界的干预和影响。但是青藏高原上也并不是没有通往外界的通道,造物主还是很仁慈的,在造好了青藏高原之后,也没有忘记在这个地方留下几个与外界往来的通道。

青藏高原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从帕米尔高原走出来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是一个整体,好像形成一只硕大的牛角。西部地区是狭窄的牛角尖,宽度不足300km,在两条山脉之间游水量充沛的雅鲁藏布江。大河冲击形成了很多适合农耕的河谷和平原,这些地方也就成为了吐蕃先民的发源地,这里被称之为卫藏,卫就是中心的意思。

在南部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山间小道,在那里喜马拉雅冰川的很多河流一路奔流而下,冲刷出了很多沟壑纵横的峡谷。大多数河流都汇入了恒河,这些峡谷也成为了先民们南下印度次大陆的天然通道。

在牛角尖的顶部,狮泉河和象泉河一路向西到达印度河流域。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部,就是广袤无垠的藏北高原——羌塘。这个地方海拔在5000米左右,除了有山丘之外,地势上总体来说比较平缓和开阔,所以是比较好的牧场。而且这个地方作为牧场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不知道多少万年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大湖。后来经过造山运动,大湖就被切割成了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湖泊,这些湖泊都是咸水湖。又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这些湖泊的水都没了,这里开始生长出茂盛的草。草原上的牛羊最喜欢吃带盐汁的牧草,所以这片地区就是放牧人的天堂。

羌塘西部,顺利的进入帕米尔高原,也就进入了中亚腹地。藏北高原气候恶劣,但是对于从蒙古草原上败退下来的游牧民族来说,这里的牧草虽然比不上蒙古草原上的牧草,但是比西域的戈壁荒漠要好的多。所以开始有一批又一批的游牧部落向这里迁徙,把这里变成了草原帝国和中原王朝争斗的战场。西汉的时候,为了斩断匈奴的右臂,汉武帝曾经派骠骑将军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阻断了蒙古草原和青藏草原的联系。但是能否长期控制住河西走廊地区,一直成为整个汉朝最同样的问题之一。

青藏高原的东部是横断山区,清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在这里设置西康省。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撤销,这个地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属于高寒区。六条江河的上游。大部分都是比较宽阔的河谷或者是盆地,在这里可以发展小规模的牧业。南部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再加上高山和深谷交错,气候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为了北方民族南下避难的世外桃源。

游牧民族们大多数都是逐水草而居,所以他们受自然条件影响更为深远。在亚欧大陆腹地,从东经30°到120°,北纬35°到50°之间,从黑海向东跨过乌拉尔山,帕米尔高原和蒙古高原,一直到大兴安岭。这些地方因为远离海洋的影响,气候非常干燥,温差也很大,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这里生存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他们把草原当成自己的家,为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游牧民族们在这些草原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征服者和英雄们。这些游牧民族和草原也成为了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因素,有些学者把这里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区。

草原民族外迁主要有三条路线:①向东北跨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②向西经天山北麓进入中亚,转向西北进人钦察草原,直至东欧,或者走天山南麓,登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进入伊朗高原或印度两河地区;③向南经甘肃、青藏、四川一线抵达五岭以西、云南及东南亚一带,进而渡海进抵印度尼西亚诸岛及大洋洲。

这三条路线中有两条都和青藏高原有着密切联系。向西迁徙的草原民族往往在迁徙的过程中都会被藏北草原所吸引,然后在这里停留下来。藏东的横断山区是通往南路的必经之地,从这里经过的游牧民族和生存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先民们,进行着文明交流。

生活感悟:在跳槽转行之前,没有充分地认清自己的各项能力及个性喜好,只是盲目跟风或跟着感觉转行是绝对不行的。个人兴趣、特长、气质、性格样样都要考虑到,还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最好在换行之前,对你要从事的行当做-番了解,并针对自己的能力、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做一个充电计划。否则转行给你带来的可能不是一个新的转机,而是一个新的泥潭陷阱也说不定。

有人说人生须尽欢,有人说人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管怎样人生是对自己的一种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想要的,认清自已的能力可以得到什么,才能够给自己定下一一个合理的目标。没有什么可以迷茫的,只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没有什么可以困惑的,只是不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没有什么可以失落的,只是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认知自己,是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第一一步,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地认知自己,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走一条正确的路。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兔子的错误在于,它没有正确地认知自己,以为别人可以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一样照着去做。可是兔子却没想到,乌鸦是会飞的,它就算什么也不做,站在高高的树上也不会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而兔子不会飞,也不会爬树,只能站在树底下,这样它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人也一样,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并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得很高,非常高。如果你还达不到这点,就必须管理好自己,压制住自己的消极心理,认真负责地工作,这样你才不会被“吃掉”,才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