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族简史那些事儿 > 147、第六章 战争女狂人 第一节 …全文阅读

第六章战争女狂人

第一节宋军伐夏

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想从混池初,有此纷破碎。断截不分离,欹危不颠坠。乃於其中间,穿沿石路细。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到了公元1076年,这个时候夏惠宗李秉常已经年满16岁,按照西夏祖制,到了这个年纪就该娶妻了。梁太后为了继续独揽朝政,就把自己的亲侄女也是相国梁以埋的女儿嫁给了李秉常,并且把他册封为皇后。李秉常虽然名义上已经亲政,但实际上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梁氏姐弟手中。李秉常从小就非常喜爱中原文化,对儒家经典非常热爱。所以他亲政以后,在一些皇族和贵族的支持下,他下令恢复汉朝礼仪。但是这件事情遭到了梁太后和母党势力的极力阻挠,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李秉常也感到非常苦恼,自己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实际上却一点实权都没有。最后他接受了一个宋朝降将的建议,画出了一些地盘送给宋朝,想通过跟宋朝交好的方式,借助宋朝的实力来对付西夏国内的母党势力。可是这件事情还没来得及办,就传到了梁太后耳朵里,梁太后听说以后气急败坏,马上召集自己的几个亲信密谋,把出主意的人杀死了。杀死这个人之后,太后和国相还不放心,他们心里也清楚,小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间了。最后他们下定狠心要把李秉常囚禁起来,囚禁在李元昊时期建立的离宫当中。皇帝李秉常被囚禁在一个湖心的几座小木屋里,梁太后下令斩断了通往木屋的桥梁,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也就相当于皇帝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皇帝被囚禁起来的消息传了出去,所有的皇族派和皇帝左右亲信,包括一些地方部落首领,其实他们内心还都是向着皇族的,听说这件事情以后纷纷加强防御,开始与母党势力对抗。西夏相国梁乙埋派使者到各地去晓以利害,但是没有人听他的,西夏国内开始陷入内乱,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势。

跟西夏皇族通婚的一支吐蕃人,他们跟皇族的关系也比较亲近。听说西夏皇帝被囚禁起来,他们立刻派人到宋朝知会朝廷,把西夏国内的状况告诉了宋朝。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派人到宋夏边境核实,然后上报朝廷。宋神宗派出使者到西夏,并且给西夏发出了牒文。文中的内容就是说,我听说你们的皇帝被强臣逼迫,不能自作主张,反而被囚禁起来,失去了自由。我们作为中原大国,而且每年都给你们岁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管这件事情,不知道现在西夏国内由谁做主。梁太后看完之后无法做出答复。

面对西夏目前的乱局,宋朝那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趁机攻打西夏,一派主张守旧。最后宋神宗还是决定趁机讨伐西夏。公元1081年,宋神宗以西夏皇帝被囚禁,梁氏背信弃义侵犯宋朝边疆为理由,起兵大举伐夏。宋朝兵分五路,史称五路伐夏。

宋朝的五路大军齐头并进,东西两路直逼西夏国都,战争爆发以后,宋军一路势如破竹。每一支部队都大有收获,尤其是种鄂率领的军队,战果比较大。但是也由于他的擅自出击,导致打草惊蛇,让西夏做好了准备。对于这种情况,朝廷感到非常不满,下令让种鄂受,中军主帅节制,不得擅自行动。种鄂受到朝廷命令,率领大军深入横山要冲,然后围攻米脂城,大军一连猛攻三日,还是没有打下来,将士们都感到疲惫不堪。

就在这个时候,梁太后已经派出8万精锐骑兵前来增援米脂。种鄂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痛击西夏骑兵,西夏军队损失惨重,据史料记载,被杀或者自相践踏而死的阻断了无定河的流水。

米脂城守将投降,种鄂继续率领大军向石州,夏州和银州等地发起进攻。很快这三个地方也都被宋军拿了下来,宋军刚出师不久就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使得宋朝上下一片欢腾。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宋军的胜利到此为止,接下来面临的将是一系列的惨败。宋军虽然攻下来了一些城池,伴随着继续西进,首先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再加上西北地区的天气严寒,下起了大雪,很多士兵又饿又冷,死了不少人。

西夏看到宋军一路势如破竹,也迅速制定出了新的作战方略,采取全面防御的策略,刚开始的时候夏军兵力分散,所以各个战线上都让宋军钻了空子。现在梁太后被迫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有一位老将提出来,现在应该收缩战线坚壁清野,并且调集12间菌丝的精锐十多万人,进驻兴州保护西夏的要害腹地,然后再派出机动部队不断袭扰宋军的粮草补给线。

梁太后听从了这个建议,果然很快就收到了奇效。宋朝的北路大军在半路上遭遇了梁乙埋的10万精锐,没想到这次宋军又是大获全胜,而且还追击了夏军20多里路。北路大军继续前进,一直到达灵州城下。但是北路大军的主帅担心前锋军抢了风头,所以就命令他们暂时不要发起进攻,等后面的大军赶到在一起进攻,也正是这个命令导致宋军错失了进攻灵州的良机。当后续大部队赶到的时候,灵州城的守军已经做好了防御措施。

做好准备措施的灵州城,宋军一时攻不下来,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这时候从南部战线上败退下来的西夏军队已经赶到了这里,还有从其他地方赶来的西夏援军也都陆续抵达灵州。有一部分军队绕到宋军背后,先是截击了宋军的后勤部队,宋军这下损失惨重。围攻零州的宋军,粮草补给线被切断,再加上这个时候正值冬季,又饿又冷,实在坚持不住。没想到西夏人竟然想出了一个绝招,他们挖掘了黄河水,用黄河水淹灌宋军,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宋军在水里淹着,冻死的不计其数。

面临这种不利的局势,宋军只好下令撤退。我们都知道军队只要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如果没有非常强有力的主帅,一般在败退的时候都会乱作一团。这个时候的宋军也是如此,他们又饿又冷,又被黄河水浸泡,一听到撤退的命令之后,立刻开始四处逃窜,根本不管什么军纪。西夏军队抓住机会趁势掩杀,宋军又死伤无数,本来北路大军一共有87000人,到最后只剩下了13000人。其他几路大军也都损失惨重,五路大军只有李宪统领的部队全师回朝,而且这支部队还攻取了好几个城池,获取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甚至还摧毁了西夏金碧辉煌的离宫,但是由于其他几路大军接连败退,所以这一路大军也只好办事回朝了。

这次战争是宋夏两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这次战争动用的兵力在古代军事史上也是难见的。经过这场战争,双方损失都很惨重。尤其是宋朝五路大军北伐,死伤高达三四十万,劳民伤财,只换取了几个城池。对于西夏方面来说,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没有被宋朝消灭。但是他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被宋朝夺取了西夏好几个州县,并且还被控制了衡山北侧的一部分地区。由于这场战争,宋朝停止向西夏岁币,也停止了两国的贸易。这一下子又使得西夏境内物资短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在战争中死去的那么多士卒,还有很多良田都被宋军抢去了,这些都让西夏更难翻身。

这场大战对于宋朝来说,本来前期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后来慢慢开始出现转变。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用人不当,行动不一致,缺乏统一指挥。宋军派出了五路大军伐夏,本来李宪作为主帅,但是在这场战争中间并没有看到他作为主帅有任何统揽全局的举动,他像另外四路普通的将领一样,只顾自己出击,没有做出全盘谋划。所以缺乏一个能统率大局的卓越的军事将领,是造成宋军先胜后败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由于各路大军行动不一致,缺乏有效的配合,而且还有两路大军进军迟缓,有些进军快的部队反而还要受到中军统帅的制约。尤其是在围攻灵州的时候,由于将领之间想抢功劳,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最终导致了五路大军的溃败。

其实本来这场战争打的就是师出无名,宋朝发动这场战争,虽然一开始打的旗号是帮助西夏恢复国主,但是实际上他们就是单纯的想杀人夺地。而且我们还能看出,虽然西夏国内都反对梁氏专权,但是真正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还是能够团结一致的,这也是新下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次战争的失败也让宋朝彻底认清楚,想要灭掉西夏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宋朝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在宋夏边境地区修筑军事堡垒,并一步步的把这些堡垒推进到西夏境内,蚕食西夏领土。此后宋夏之间没有在发生像这样的大规模战争,只有小打小闹的围绕一些堡垒展开的争夺战,但是双方仍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宋朝由于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所以能支撑下去打持久战,对于国力弱小的西夏来说,他们能够撑多久呢。

宋朝五路大军征讨西夏,使得西夏上下都很愤怒,稍微缓过劲儿来以后,梁太后派大军入侵宋朝边境,被宋朝守军打败了。西夏人还是不能把这次失败忘怀,没过多久又派出大军侵袭宋朝边境,这次他们采取示弱的方式,诱惑宋军倾巢而出,然后趁机打败了宋军。

自从宋朝上次失败后,朝廷上下就展开了一系列对这场战争的反思,经过反思,有好多人都总结出来的原因,还提出了下一步的战略措施。首先提出建议的是上次的五路大军统帅李宪,他主张集合兵马,针对西夏要害,重点攻打。种鄂则认为,宋朝应该主要经营横山地区,因为这个地方有很多良田,可以边耕种边进攻。沈括也赞同这种看法,所以最后宋神宗采取了这个建议。

公元1082年,宋朝征掉了20多万民夫,用了14天就在西北边境建筑了一座永乐城,这座城池地势险要,宋神宗亲自赐名为银川寨。西夏方面也看出了宋朝的意图,所以他们也集结大军,准备夺取永乐城。

横山地区对西夏来说非常重要,而永乐城地处险要更是严重威胁了西下的横山地区。当地宋朝守军以为西夏军对胆怯不敢攻城,所以就放松了警惕。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西夏竟然出动30万大军前来夺取永乐城。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永乐城的守将急忙拼凑了1万多是并赶往永乐城,并且在永乐城外列阵以待。

永乐城守将徐禧不听其他人的建议,执意要在城外跟西夏大军打一场大仗。但是西夏大军以数倍于宋军的兵力前来,徐禧怎么可能抵挡的住。他身边的人见劝说不听,然后看到西夏军队刚来还没有准备好,又劝说徐禧趁这个机会发起攻击,没想到他又不听。

西夏军队派出精锐部队开始渡河,宋朝这边又有人提出建议,称西夏军队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这样西夏军队肯定会溃败,但是徐禧仍然拒绝,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人脑子到底是被驴踢了还是怎么着,为什么别人的建议他都听不进去。等西夏军队的精锐渡过河以后,马上就向宋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宋军兵少,很快就被打的溃不成军,被迫退守城内,永乐城被西夏军队团团包围。

西夏大军断绝了永乐城外的水源,城内的宋军很快就喝不上水了,而且永乐城地势很高,城内的宋军到处挖掘水井,但是挖不出一滴水来,有一大半士卒都被渴死,有些人实在忍不住甚至喝马尿。

永乐城的守将门看到实在是受不住了,他们又建议率军突围,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求得生机,但是主将徐禧认为永乐城非常重要,不能丢弃,坚决不允许手下突围。就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军对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其他地方的宋军得到消息后也都派出了援军,但是都被西夏军队阻击住了。徐禧眼看情况危急,接连派出了好几个大将到西夏军营谈判,但是不是遭到拒绝,就是遭到西夏人的扣留。又过了几天,西夏军队开始在城下嘲笑宋军,讥笑他们还不投降。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天降大雨,西夏军队一面猛烈攻城,一边派部队拿着铁锹到城下挖掘墙体,很快有好几面城墙出现崩塌,永乐城最终被西夏军攻破。

这场大败不仅宋军死伤惨重,就连负责修城的20万民夫也被西夏军屠杀。当然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将徐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失败的消息传到朝廷,宋神宗听说以后,涕泣悲愤,好几天吃不下饭去。

这两次战败,再加上在西北边境地区修筑城池的花费,宋朝可以说是损失惨重,所以从此以后宋朝再也没有力量组织起来对西夏的大规模作战。

梁太后自从把皇帝李秉常囚禁起来之后,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也不断的发动对宋朝边疆的战争,但是这些战争使得西夏跟宋朝交界的边境地带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宋朝停止了碎币,断绝了双方贸易,导致西夏境内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这些引起了党项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的强烈不满。最后迫于压力,梁太后和梁乙埋决定让皇帝李秉常复位。

李秉常复位以后,还上书宋朝请求归还被占领的领土,这当然遭到了宋神宗的拒绝。西夏大将人多零丁建议再次发兵攻打宋朝,李秉常调集了号称80万军队,大举进攻兰州。但是当地的宋朝守军早就得到了消息,加强了防备,西夏这边皇帝李秉常亲自督战,夜以继日的攻城,一连攻打了十天还是没能攻下来。这个时候另一路宋军趁机占领了西夏的一座要塞,李秉常大惊,然后另一路西夏大军也遭到了惨败,损失了好几万人。这场战争损耗了西夏的元气。

西夏大将仁多零丁多次率领大军围攻兰州,而且这个人打仗不惜一切代价,往往为了作战表现的非常凶悍。连宋神宗都知道他的大名,甚至要悬赏重金在西夏国内求刺客杀掉他。

1084年,仁多零丁再次率领军队攻打宋境,他丝毫不体恤士卒的做法,引起了不小的怨言。军队之中一旦出现了怨言,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所以西夏10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宋朝十六堡,竟然迟迟没有打下来。最后仁多零丁只好下令撤军,就在撤退的路上突然遭到了宋军的伏击。他的部下本来就对他心怀怨恨,再加上现在中了宋军的埋伏,大家谁都不顾主将,一哄而散,人多零丁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死。

李秉常亲政以后,西夏的局势也没有比梁太后专权的时候好多少。他继续多次发动对宋朝的战争,而且还屡次遭到失败,损失了好几员大将。最后在梁太后的建议下,西夏再次派遣使者到宋朝修复跟大宋之间的关系,公元1086年,梁乙埋去世,梁太后又让梁乙埋的儿子梁乙逋继任为国相,他们姑侄两个继续把持朝政。结果没过多久梁太后也去世了,梁氏集团势力大减,伴随着梁氏集团两大重要人物的去世,母党集团和皇族派之间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元1087年,李秉常在长期的忧愤中死去,年仅26岁,庙号惠宗。李秉常去世以后,他年仅三岁的大儿子李乾顺继位,西夏再次进入母党专权。看西夏建国之后的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发生这一件事情,那就是少主去世,幼主继位,然后就是母党专权。仿佛这是西夏绕不开的一个魔咒,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西夏的皇帝为什么都很短命,因为皇帝死的早,所以留下的儿子年龄就比较小,小孩子登基什么事都不懂,自然而然的大权就落到了母党手里。

生活感悟:哲学家权本华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着的钟摆。”又说:“生命是一团**,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权本华的人生历程,那是这一哲理很好的印证过程。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合,这使他很少感到家的温暖。当他17岁时,其父自杀,他也放弃了他被迫接受的商业业务训练。17岁的叔本华却感受到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生存的痛苦。尽管他拥有足够的钱财,不必为生存而奔忙,尽管身体健康,尽管他有自己的理想,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减弱他那抑郁的情绪。后来他与母亲不合,远离母亲,远离家。

在哲学的道路上,叔本华也是一路坎坷。他的思想和著作不被人认可、赞赏和重视,大量的批评讽刺的言语,接踵而来。柏林大学讲课的失败,再加上他身体状况的恶化,叔本华陷人内外交困的境地。最后叔本华在孤独中,在他那条被称为“世界灵魂”的褐色卷毛狗陪伴下,度过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

叔本华的一生,可谓是痛并快乐着,尽管前方挫折和失败重重,但都没能动摇他坚定的信念。没有动摇他的捍卫自己主张的坚定意志,他没有屈服。他永不停顿,孜孜不倦地继续他的事业、他的理想。同思想上的对手进行不妥协的斗争。这位天才的哲学家是坚教的战士,是刚直的勇士。他为理想、为正义、为人生而战。

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这时不要气馁,因为要明白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切忌使自己陷人痛苦的泥沼中。我们应该接受痛,并快乐着。痛苦是你保持清醒头脑的一剂良药,是让你反思的一面镜子,要在痛苦中快乐地追寻你的信念。

“痛并快乐着”并不是一种阿Q精神的再现,它是一种乐观的世界观,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良好态度。快乐和痛苦相伴而生,没有一种快乐不是在相伴着巨大的痛苦之后而产生的。我们对一直拥有的东西不会觉得珍贵,但一旦失去后再重新拥有,那份快乐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