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都市小说 > 远东帝级之枭雄咸丰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银行业务,洋务运动全文阅读

对于将李鸿章一下子提为钦差大臣,六位尚书心里确实有些不痛快,作为一个武官,去充当巡守安抚的大员,这与大清往常的官场潜规则有些不符啊。

本朝自圣祖爷康熙以来,关于地方赈灾的钦差,一般都是文官去充当,这事穆彰阿本来还想对奕詝争辩几句,不过想到这位监国太子现在对自己不感冒,如果发言,真的给惹怒了,那自己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明哲保身,穆彰阿只好明智的闭嘴。

不过,对李鸿章的圣旨,除了和王清义和贾桢的以外,奕詝还特地给“加料”,就是要求李鸿章在广州的时候,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商人协商一些事情,特别是“三角贸易”的黑奴。

还有,积极联系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棉兰老岛等地的国人,按照卫国军的编制帮岛上的国人训练民兵,加强自身的武装,为以后华人回归到华夏的怀抱,打好基础,最后一点,就是关于赈灾银两的问题,大清银行广州分行会积极和你进行联系的。

就这样一份“加塞”的圣旨发给李鸿章后,李鸿章先是苦笑了一下,然后打起精神去领会奕詝的内涵了。

后来,在《大清史??海外篇》中,将奕詝的这份圣旨叫做“一个都不能少的图腾”,当然,这种训练民兵,获得大清生存空间的模式,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一直在不断的延续,官员也把这种模式称为“李鸿章模式”。

第二天,两位钦差要离开了,朝户部来开具银票的时候,敬征立即将他们带到南书房,奕詝直接让敬征以户部的名义,写下借款申请。三地:江淮地区四百万银元,直隶地区二百万银元,两广二百万银元,灾区钦差和巡抚,还有知府知州是不能让银元过手的,关于灾民的抚恤金,直接让知县领取,而且一定要让专人发到灾民的手里,责任一定要具体到个人。

本来应该给两广,按照那灾情的程度,要划拨四百元银元的,不过,奕詝估计,一旦这些银元全部到位,那太平天国运动估计是流产的,一旦流产,那顺势进入安南的计划就会流产,那大清对于安南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就会费点气力啊。

为了不要让历史有太大的差距,一句决定,少给二百万也是无所谓的。

这件钦差大臣的差事就让奕詝安排下去了,不过,结果如何,还要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到。

下午,奕詝就将自己在刚穿越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自己用简体中文所书写的回忆录。

回忆录上除了一些发财计划,治国计划,历史大事件以外,还有一些科学创作发明。

这些东西,就是奕詝以后富国强兵的助推器啊,不过具体的制造参数,还有模式,奕詝是不会有太多的了解,这也是前世的时候,他上汉语言文学的原因之一。

在选了两个作为致富项目以外,下午课的时间又到了。

今天,奕詝到皇家学院继续给学员们“洗脑”。

又是大会场,但奕詝一见到大会场已经都腻歪了,他很怀念前世那弧形的阶梯教室,那可以座一千人啊。

不过,讲课还是要继续。

今天的课题是:大清的筹划

“各位学员,我是大清监国太子奕詝,今天课程就是“筹划”,在这里,孤所说的筹划不是说造反还是夺权,而是怎样让大清尽快的富起来。

大家也知道,西方洋人并不希望大清富强,他们虽然有坚船利炮的制造技术,但如果我们要向他们讨要,就困难了,因为它们不会让大清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在鞍山的钢铁基地,卫国军聘请的一些洋匠对高炉和冶铁进行维护的时候,他们通常就会避开我们。

好在我们的陪同见习官员和技师也是懂洋文的,在他们向我们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的时候,我们就会利用合同警告他们,如果他们不履行,我们说过,将会向他们的领事馆去起诉他们,而且我们当地的衙门将会通过“契约欺诈罪”扣押他们。

但是我们的官员如果不懂技术,不懂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他们就不会让我们学到真正的技术,这样就使得我们的钢铁企业难以发展。

还有,在我们朝廷内部,总有一部分官员,总是仇视一切作坊和机器制造机器的厂子和企业,他们百般阻挠和破坏,使得厂子的发展步履维艰,苦苦挣扎。

综上,我们的国家要发展,就应该发展机器制造业,也就是机器制造机器的作坊,还有,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国家发展中,一定要利用机器,扩大规模,引进洋人的新技术,然后我们自己在此技术上继续开发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使我们不在技术瓶颈上,仰人鼻息,受制于人。

当然,我在这里将机器制造机器的这件事,就叫做洋务运动吧!(奕詝说道这里,心里是非常的自豪,想到自己前世历史书的洋务运动,竟然在这个情况下被自己冠名了,这简直就是在亵渎历史名词啊,不过,对于这时的奕詝自己,内心充满了一种邪恶的满足)。”

奕詝讲到这里,感到有些累,他就说了句,大家暂且休息一刻钟吧!

奕詝回到自己的院长办公室休息去了,不过皇家学院却讨论了,大家的主题就是在朝廷里面,到底是那些人在阻挠机器制造机器的洋务运动,这样的人,就可以定性为奸臣啊——

就在大家谈论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奕詝来了,大家回到座位上,继续上课。

“我们继续讲洋务运动的筹划。

在洋务运动中,朝廷的大臣一定要团结,忠臣于皇帝,如果有人离心离德,阳奉阴违,那是富不了国,强不了军的。

因此在朝廷圣明皇帝的运筹帷幄之下,大臣和国人一起,众志成城,友爱团结,勤俭节约,一定要为大清的富强努力啊,在座的都是希望我们大清富裕的人杰,将来都是精忠报国能臣干吏,孙子李靖啊,所以,在此奕詝希望大家一定要为国为民啊,奕詝拜托大家了”,说着,就鞠了一躬。

学员们看到监国太子给自己鞠躬了,赶紧跪下来,大呼“草民不敢,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奕詝看到民心(学员心)可用,立即说道,“大家快快请起……”学员们都起来后,奕詝接着说道,“本堂课的最后,我就在说一点至关重要的,希望大家记在心里,我们机器制造机器的洋务运动一定不要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官员百姓的思想和作风,那国家就不会富强起来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转变思路和观念啊,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孤已经着人建立了大清日报社,如果有人有新的想法和号召,有为天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优秀学员,可以到大清日报社去投稿…今天的课将讲到这里,下课。”

学员们立即起身鞠躬,说道,“老师辛苦!”

奕詝讲完课,就离开了。

回到澄静斋的时候,已经金乌西斜了,奕詝今天是又累又饿,不过,看到三位秀色可餐的骄人妻子(王晴儿回家了),奕詝的心里一下子就火热起来,不过,饿着肚子,奕詝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和她们在床上再做一次。

立即吩咐上饭菜,奕詝狼吞虎咽的吃完,看到自己的三位福晋还在细口慢咽的,看情况三人也快吃饱了,奕詝已经按耐不住你内心的火热。

也许是胡紫雨跟奕詝的时间最长吧啊,她不经意间看到奕詝的眼睛,然后不经意的说道,“我吃好了,有点不舒服,回房休息一下。”

奕詝一下子也福至心灵,开始不紧不慢地也回到卧室。

剩下的两女有些郁闷,平时他们四人中,最能吃的就是胡紫雨,为什么今天却吃得这么少?

不一会儿,从后堂里面传出动人心魄的呻吟声时,两女才明白,原来胡紫雨还要留下肚子“喝牛奶”啊,后来,两人也不干落后的加入战团,奕詝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第二天,奕詝感到精神不济,腰酸背疼,县里暗骂道,看来后遗症不浅啊。

早上,也没有去上朝,偷的浮云半日闲嘛!而且,自己现在都已经是监国太子了,翘班半天的特权还是有的。

如果你觉得书生写的有进步,就去收藏一下,订阅一下,打赏一点吧,书生就觉得美极了。

最后啰嗦一下,书生的这本书其实就是对当前清穿历史军事的一定新模式,相信广大的看官也知道,好多人都认为穿越到满清,一定要造反,但书生觉得造反,最痛苦的是老百姓,君不闻:兴,百姓苦,亡,还是百姓苦。书生觉得,不一定非要通过铁血手段,对国内进行武力变革。

书生一直认为,武力是对外人的,不是对国人的。对外,书生一定不会心慈手软,为了大清,为了华夏,为大清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通过铁血手段“引入”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外国女人……外国女人……碎碎念不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