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列兵征战 > 第九十三章 精神洗礼全文阅读

此时的职武他们正马不停蹄的一路南下,越过黄河,驶过淮河,他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HB境内,一路之上他们遇城就停,从省会ZZ开始只要有人烟聚集的地方他们就会停下来要么放一段传统文化视频,要么发放传统道德宣传资料,要么就是联系当地教育部门安排一个专场演讲,总之这一路之上他们白天进行活动,晚上就在车上边总结边讨论边赶路……

从平原到HB一共就六百多公里,他们走了快半个月这才进入了HB境内,这一路一共途经五个城市十七个县城乡村更是无数,每当到了人**动量大的地方他们就会停下来进行宣传,半个月下来,京珠高速沿途的城市乡村都知道有这么一辆独特的宣传车在向南驶去,有些南来北往的司机们都已经看到他们许多次了,在一个服务区进行休息补给的时候,他们还临时应司机师傅们的请求特意在这个服务区临时进行了一次专场演讲,并发出了大量的宣传资料,有许多过路的游客纷纷给职武他们留下联系方式,邀请职武他们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宣传,就这样,这还没有出省他们的名声已经随着来往车辆司机和游客的宣传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在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群里,各行各业的都有,甚至有几个记者朋友在回到了各自家乡之后都把他们的事情当成新闻素材以不同的形式在当地进行了报道,并都在报道中对职武他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职武他们在车上通过网络也都已经看到了自己几人引起的反响,这多少有点出乎他们的预料了,他们没想到这才刚刚出发就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影响,甚至各大主流网站也都将他们的行为誉为“华夏梦的觉醒者”而作为头条进行了报道,五人举行活动的照片和祥云水墨图案的“炎龙号”也都同时刊登在了各个宣传媒体的页面之上!远在大兴安岭深处的“炎龙”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里,徐海将军和尹国安等人坐在一起正看着大屏幕上职武几人正在做活动的资料,等到看到“炎龙号”三个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徐海将军不由的笑了起来,“呵呵,这几个小子……”

要说还有人没看到职武几人的话,这里面肯定有一个人就是杨士兵了,这小子这段时间在山林中悠哉悠哉的过着田园隐者的生活,连上网也懒得上了,几乎完全跟外界隔绝,就等着职武他们来找他了……

“哎,哥儿几个,到HB了!下一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有下车的旅客请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向车门方向移动,准备下车!哈哈哈……”现在坐在驾驶员位置的是职武,此刻他模仿着列车播音员的腔调,向坐在后边讨论几个小时前在HN的最后一场演讲的几人进行报站,靳文勇几人听了职武的腔调一阵的哄笑,目光都投向了窗外,脑子里却还回忆着他们在HN最后一站的情形……

HN与HB的交界的新县是开国元勋许世友大将的故乡,这里可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县,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职武他们来到新县之后,首先去拜祭了许世友将军,这可是职武他们几人心中的传奇将军啊!开国上将许世友被人称为“和尚将军”,是因为他出身贫苦农家,曾在少林寺当和尚。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华夏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许世友是唯一可以带枪晋见的军人。

富于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从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师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79年华夏与越南间发生的边境战争(大陆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在中央军委做出停战决定之后,许世友将军仍然命令部队继续向前推进了二十公里直捣越南首府河内!*得当时越南政府举国南迁,将军是这么说的,“打就打疼他,停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985年10月日16时57分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死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特批许世友土葬,依照遗嘱葬在其母亲坟墓旁,邓小平的批示为,“下不为例”。??许世友原来叫许仕友,许世友是主席给改的。毛主席说,仕友是当官人的朋友,要他做天下百姓的朋友,而改成世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许世友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问他: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没有见到你这个人。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许世友回答说: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许,家谱上是仕字辈,父母给取名叫许仕友。参加红军后,我有空就学认字,才发觉仕字是做官的意思,便把仕改为士,那个时候想,这一字改后,当了红军战士就名符其实了!毛主席听后对许世友说:你看,把士字改用世界的世字好不好?这一改,你就成为世界之友了!我们的红军战士不但事事处处要想到华夏,还要放眼世界哟!从那以后,许世友就照毛主席说的把"士"改为"世"了!

许世友性格刚烈,充满着勇猛无畏的“大刀精神”。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平时上阵,他总是左手提一把沉重的大刀。在战斗胶着打不开局面时,他不论当军长还是当师长,都是把帽子往下一拉,带着敢死队就往前冲。?许世友也是粗中有细的将军。在战争舞台上,这位“少林将军”的指挥才能,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有自己铁定的准则。他在胶东带领部队与数倍之敌周旋,一部分孤立的敌军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但是许世友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令人敬畏;而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恭顺的孝子。许世友对母亲言听计从,一直保持着中国最传统的跪拜礼节。许世友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这一点已闻名四邻。而每当许世友自己做错事,便会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许世友?将军是华夏建国之后唯一进行土葬的将军,这是将军的夙愿!1985年刚过元旦,许世友就交代秘书给中央写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将军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许世友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1949年后,除了与任弼时没有火葬,还没有谁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邓小平,请他拍板。邓小平了解许世友,他思前想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赴南京军区,郑重传达邓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就是这么特殊的一位将军有了这么特殊的一次待遇!

许世友做为解放军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生性刚烈,为人忠勇,是天生的军中悍将。但许世友对的忠诚却是无人可比,可以说到了近似愚忠的地步。这对于一国领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一国领袖来说,不需要将军有太多思想,将军的责任就是以手中武力捍卫领袖所代表的利益。按一般人的想法,入主北京后,京畿地区的卫戍任务应非许世友莫属。但实际上,许世友连一天京官都没做过,其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时,也一直兼着南京军区司令员,就是后来任中顾委常务委员、副主任时,他也很少住在北京。不让许世友这样忠诚的将军做自己的卫戍司令,自有深谋远虑。一方面,忠贞将领近卫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饱读史书,把手握重兵、对自己忠心不贰的许世友放在千里之外就是汲取了历史教训。另一方面,需要许世友这样的忠臣镇守南大门。当时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继续了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的做法。但他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始终没有放松警惕,让许世友镇守在东南沿海一线,足可见许世友在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此外,把许世友放在南京、广州,也增加了应付内忧外患的回旋余地,不管是因为内忧还是外患离开北京,都可以从容南下得到许世友的保护。??上至领袖下到寻常百姓都对许世友有着至高的评价!评价许世友是这么说的:“许世友是员战将,陈毅打仗,南靠粟裕,北靠许世友。许世友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红军突破嘉陵江后的一次战斗中,身为军长的许世友的亲自参加敢死队,手提一把鬼头大刀冲向敌阵,左砍右杀,砍下6名敌军脑壳。为此,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高度评价:“军长参加敢死队,史无前例。”?王震转达邓小平对许世友要求死后土葬的批示:“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而在民间关于许世友将军的传奇故事更是多不胜举,什么长征路上唯一有特权喝酒的将军,和周总理斗酒的故事,飞檐走壁的绝学,以致于将军去世下葬新县的时候风雨大作,还有将军墓葬里的陪葬品的传说都让普通百姓津津乐道……

职武他们在将军的陵园驻足了很久,英雄从来都是被后人敬仰的,在职武他们对着将军陵墓深深鞠躬的同时,心中也下定决心为华夏继续谱写将军没有写完的壮丽篇章……

祭拜完了将军,职武他们就在陵园外边的平地之上将宣传车打开,就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演讲,前来祭拜将军的游人越聚越多,最后竟然挤满了整个陵园门口的角角落落,而职武则对这场演讲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他就这么信马由缰的从许世友将军开始讲起,引述到将军的忠孝仁义,而这忠孝仁义不就正是华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吗?

一场演讲轰动了所有的游人,同时也引起了陵园方面的注意,他们中间已经有些人认出了“炎龙号”,认出了这是在网络上盛传的“华夏梦的觉醒者”!陵园方面迅速向上级部门做了汇报,并马上用摄像器材将这次演讲完全录制了下来,大部分游客都是纷纷拍照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里,而职武他们在演讲结束后,谢绝了陵园方面的一再挽留,挥手告别了将军的英灵,驱车一路绝尘而去……

从新县出来之后,几人一路之上都在讨论着许世友将军的传奇故事,都在埋怨职武没有提前准备以至于有许多关于将军精彩的传奇都没有讲出来,职武苦笑不语,不理会后边几人的质问,只管开车前行,任由他们在后边讨论总结,直到进入襄阳地界,职武这才一声怪叫打断了几人的讨论……

窗外已经是夜色笼罩了,远处灯火通明的地方就是他们进入HB的第一站——襄阳!刚才靳文勇他们一路总结了新县演讲准备不够充分的问题,他们也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每晚决定好第二天的行程,然后有针对性的根据当地的历史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讲,这样更容易跟当地的民众产生共鸣!

有了这个决定之后,他们适才也都通过网络搜索了一下即将到达的襄阳城!之前他们对襄阳的印象和了解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北宋时期的岳飞,以及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中郭靖黄蓉守襄阳的故事,除此之外对这个城市就再没有其他印象了,但通过刚才的搜索几人才赫然发现原来襄阳在华夏历史里是如此有名,在华夏地理上是如此的重要,在战略位置上是如此的关键……

靳文勇几人望着车窗外夜色中不时闪现过的灯光,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不断的在他们头脑中更替,这是一座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曾经被有关学者冠以“华夏第一城”的美誉,多少历史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古之襄阳,今之襄樊,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周属樊国,战国时为楚国要邑,三国时置郡,后历代多为州、郡、府治。自古就是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代有名家。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七省通衢之地,诞生过汉光武帝刘秀,隐居过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养育过楚国文学家宋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画家米芾,演绎过卞和献玉、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等重大历史事件!

《吕氏春秋.召类篇》:“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夏人向南推进止于汉水流域,商代中叶,约武丁之时,由于国势之强盛,为了打通通向南方特别是长江中游的通道,商曾多次讨伐荆人。祝融的后裔季连所率的部族,大概就在这一阶段,从中原迁徙到襄阳地区在内的江汉地区,并留居下来。有了“禹征三苗”,才有南北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融合。

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西迁长安,将数百万人强行西迁,同时还有青州、徐州的数以百万计的难民的大迁徙,今山东西部和河南的人口大量迁至襄樊地区。后王允杀董卓之后,引起关中大乱,数十万难民逃离关中,其中有一部分南出秦岭武关经南阳盆地也迁入襄樊地区。

这次移民最大的特点是高素质的人才流入,使襄阳一度成为吸引全国人才的洼地。刘表是山东高平人,所以当时迁来大量的山东人:如王粲、王凯及后来的晋太医王叔和,他们都是高平人。其他著名人物有:古文经学家、颖川人司马徽和章陵人宋忠,音乐家、河南人杜夔,颍川人徐庶等,都是一代俊杰。在刘表治荆州的近二十年间,襄阳寓居的移民对襄阳本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华夏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华夏历史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但再次促进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此时襄阳地区的文化传统表现以南朝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中原风格的物质文化。

公元69—78年,西晋征南将军羊祜守襄阳,着力经略荆州,与吴国实行“边境交和”,互通绢谷。在边害减轻,戍守巡逻士兵大减的情况下,抽调4万人,垦田800多顷。使羊祜初到襄阳时军无百日粮的状况彻底改变,10年之后,荆州8万士兵已经积有10年余粮。为西晋伐吴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东晋太元三年(公元78年)二月,前秦王苻坚派遣征南大将军苻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目韦率步骑7万寇襄阳。第二年春,攻克襄阳,俘朱序,送往长安。秦王苻坚以朱序能守节,拜为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到了宋朝绍兴四年(公元114年)三月十三日,南宋政权把进军收复襄阳等地的决定送达岳飞军营。克复襄阳后,南宋把襄阳府和郢、随、唐、邓、信阳划为襄阳府路,诏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谭州制置使。凡属这一路各州县守令政绩的考核监察,也都委任岳飞相机。绍兴六年(公元116年)六月,南宋政权又命岳飞屯兵襄阳,以窥中原。

宋元襄樊之战从其序幕开始,大约宝祐五年(公元157年),到咸淳九年(公元17年)结束,大约16年的时间,为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攻坚战。其中大约有1年时间的样子,是蒙古军强攻襄阳,蒙宋双方互有胜负,但宋守襄阳较为坚固的阶段。襄阳失守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促使忽必烈下最后灭宋的决心。174年,蒙古军队集兵襄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到176年攻下宋都临安,尔后又用年的时间,占领了整个南宋。这也是金庸老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郭靖守襄阳的故事!

嘉庆元年(1796年)元月,齐林、王聪儿等人约定在元宵灯节发动武装起义,但机密泄露,齐林同一百多名会众被清政府捕杀。积极抗清的王聪儿于一个月之后,再次发动组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反抗军,他本人被推为“总教师”,即白莲教最高指挥官。1798年,以王聪儿为领袖的襄阳白莲教众,冲破清军的包围,由鄂经豫入陕,再趁隙进入四川,在川东与四川白莲教众会师。清军大将明亮实行“坚壁清野”追剿教匪,起义军在攻打西安失败后,1798年春,王聪儿于郧西县茅山跳崖自杀,时年岁。

191年废襄阳府,今境共置8县(均州与保康县隶属互换)。初属安襄郧荆道,后改属鄂北道。1914年设襄阳道,治襄阳,领0县,其中有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谷城、光化、保康7县。抗日战争时期,宜城县曾改名自忠县,以纪念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张自忠将军。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老河口、谷城、南漳、樊城、襄阳城、宜城等地先后被解放军攻克,1948年1月日和1949年1月10日,樊城、襄阳城第二次被解放军攻克,首次组建襄樊市,隶属桐柏行署三专署。

1950年5月,复以襄阳县之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次年6月,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

1958年10月,汉丹铁路从东、西两端同时动工。年底,樊城下河线建成,是本市境内最早的一段铁路。1960年6月1日,襄樊至丹江口段铁路建成通车,长100多公里,襄樊地区境内长90公里,为最早的一段临时营业铁路。1966年1月1日,汉丹铁路全线通车。汉丹铁路与1970年建成的焦枝铁路、1976年开始部分运营的襄渝铁路在樊城交汇,使襄樊成为铁路交通枢纽。

1979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010年1月9日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就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以及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等。其间英才名士也如繁星,堪称人文荟萃、灿若繁星。这里是宋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米芾的桑梓之地,又是诸葛亮、王粲的第二故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英才。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华夏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外的南阳卧龙岗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0回中,有1回发生在襄樊这片大地上。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这里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杜甫诗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樊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让职武他们几乎完全醉了,这不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华夏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吗?他们要在这个遍地历史文化的地方多逗留几天,他们要在这里让他们对华夏传统道德文化的感悟再深一点,要对自己的心灵再来一次洗礼,就让杨士兵再多享受几天世外桃源的天伦之乐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