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历史小说 > 列兵征战 > 第六十八章 归途(9)全文阅读

故宫是华夏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皇家宫殿,由元到清三个封建王朝的皇室定都于此,从永乐大帝朱棣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由将帝都迁居于此开始修建这延续至今的紫禁城起,这座宫殿屹立在这里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二十余位帝王更替,无数的影响华夏进程的政令从这红砖金瓦的宫殿里发出,直到如今它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容颜,只是做为一座古迹任游人凭吊……

职武等人徜徉在故宫的各个宫殿之中,不时的用手抚摸一下身边的汉白玉栏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在无声的向每一个游览的游客传递着它们所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

京城中国历史上最后三代封建王朝元明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紫禁城更是做为皇权的象征修建的富丽堂皇紫禁城即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经典具有权威性、不朽性、传统性。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同时,她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m,占地面积达70,000㎡。有房屋890座,共计8707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不能不佩服张老兵对京城历史的熟悉,每一棵古树每一处建筑在他的口中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一路行来,职武几人就好像上了一堂历史课一样,让他们对张老兵连声赞叹!

由于时间的关系他们只是走马观花的在故宫里走了一圈,不到九点就从故宫走了出来,随后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凭吊了为华夏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瞻仰了开国老人家的遗容,并敬献了花环表达了自己等人对伟人的敬意!随后,张老兵带领他们来到了他们最为想去的军事博物馆,作为一名军人一名男人,对各种兵器的爱好以及对自己的军队军史的了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军事博物馆是他们此行的必去之地,也是他们心中的一处圣地!

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京城俗称为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是京城迎接华夏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所建造的十大建筑物之一,位于京城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1960年对外开放。军事博物馆是华夏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汉白玉石雕。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

带着朝圣般的心理,职武等人迈进了他们心中的圣地,从大厅的建馆简介开始了他们的朝拜之路……

军事博物馆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设之一。1959年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事博物馆)。主席亲自题写馆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多次审查展览内容,10月1日开始内部预展,1960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对外开放。

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1958年9月1日正式组建。展览大楼于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59年7月竣工,同年10月内部预展,1960年8月正式开放。建馆50多年来,平均每年接待观众00万人。008年月免费开放后,观众成倍增长,011年在展览大楼基本陈列陆续撤展关闭的情况下,仍然接待观众410万人次。

军事博物馆是华夏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直径6米的镀金的华夏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与军章,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主席亲笔题写的“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个陈列厅、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军博原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基本陈列共10个,分别是: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兵器馆、华夏人民解放军对外军事交往友谊馆、军事艺术馆。

01年8月,总政和军委首长正式批准军博新的陈列体系建设方案。新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辅以军事科技、军事艺术陈列。陈列重点是革命战争陈列、华夏国防和军队建设陈列以及人民军队专题陈列、兵器陈列。此外,还设置华夏历代军事陈列、军事科技陈列、军事艺术陈列和临时展览。

从01年5月起,为配合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军博展览大楼内的基本陈列全部拆除和关闭,50余件大型武器装备移至展览大楼南广场,以展代藏,继续接待观众,博兴大厦的临时展览也继续开放。

为配合党、国家和军队的中心工作,军博举办了许多大型主题展览。特别是近几年来举办的“民族先锋——华夏抗日战争英烈展”、“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华夏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华夏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复兴之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汶川抗震救灾主题展”、“辉煌六十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玉树不倒青海长青——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主题展”、“风雨同舟舟曲不屈——甘肃舟曲抢险救援主题展”、“汶川灾后重建三周年展”、“全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成果展”、“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以及“红色系列”全国巡展等,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各界观众的广泛赞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看完了军博的简介,职武几人对博物馆的建成和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随着人群缓步走向下一处展馆…

首先来到的是古代战争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都有它一脉相传的历史脉络……

古代战争馆位于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楼三层西侧,展出面积00平方米,陈列文物、照片、模型、图表、绘画、雕塑等展品共计1600余件。该馆是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从1984年开始筹办,1988年正式开馆。1998年修改调整,1999年重新开馆。

古代战争馆的陈列内容,以战争史为主线,融兵器、军制、军队、军事思想,以及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于一体,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共6个部分。华夏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战争、著名的战例和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统帅、将领;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时期的青铜兵器,唐宋以来的火器及《孙子兵法》等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在陈列中都重点地作了反映。

古代战争馆陈列有许多珍贵的军事历史文物,如山东出土的西周“薛师”戟、湖南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竹弓、安徽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全戈、陕西出土的秦兵马俑、江苏出土的西汉兵俑、吉林出土的元“至正辛卯”铜火铳等等。为尽可能地展现华夏古代军事历史面貌,古代战争馆陈列中还展示了部分模型、蜡像及一批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高5米、长5米的序厅环形壁画《华夏戎诗》,凝练而生动地反映了华夏古代车战、水战、骑战和攻守城战的特点。此外,大型复原模型“四马三人战车”、再现唐代骑兵丰采的“东都虎牢之战”景观、宋城和攻守城器械复原模型、气势恢宏的火器陈列台及巨大的战船模型等展品,均形象地再现了华夏古代兵器、军队、作战的特点和历史。

古代战争馆的整体形式设计古朴典雅,极富民族特色。丰富的文物展品,配之以多元化的立体组合陈列和声、光、电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巧妙运用,使整个古代战争馆呈现出的是华夏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文化的宏伟画卷,随处闪耀的是华夏古代军事文化的灿烂辉煌。

如果说华夏古代的战争史宏伟辉煌的话,那么华夏上下五千年来最为耻辱的时刻都发生在近代……

近代战争馆位于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楼四层西侧,展出面积100平方米,陈列有文物、历史照片、复原模型、沙盘、图表、蜡像、景观等展品共计500余件。该馆从1984年开始筹办,1988年正式开馆。1998年修改调整,于1999年重新开馆。

近代战争馆的陈列内容,以1840年至1919年华夏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史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抗击列强瓜分华夏的战争、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战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共5个部分。陈列内容除反映华夏近代历次重要的战争外,还有林则徐等数十位著名军事人物,以及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筹建近代海军、清末军制改革等华夏军事近代化的内容。

近代战争馆陈列有许多珍贵的军事历史文物,如铸有铭文的太平天国火炮、左宗棠的印章、丁汝昌的战服、美制加特林机枪等。为全面形象地展现华夏近代军事历史面貌,近代战争馆序厅浮雕沉稳凝重,既揭示了近代战争馆的主题,又是近代战争史的浓缩。陈列中还展示了景观、复原模型、蜡像及一些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其中,有揭露英法联军的暴行和再现“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激战场面的大型复原景观“圆明园”、“黄海海战”,有著名画家高虹、何孔德、高泉等人创作的热情颂扬华夏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抵抗外来侵略的《虎门抗英》《翰海粮道》《廊坊大捷》等油画。

近代战争的整体形式设计简洁大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丰富的文物展品,配之以多元化的立体组合陈列,使其成为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

走出近代战争馆,职武几人仍然还在为着华夏近代军事力量的孱弱而扼腕叹息着!随着步伐的移动,历史也走进了华夏复兴之路的起点……

土地革命战争馆位于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一楼,主要展示197年8月至197年7月,华夏共产党领导华夏工农红军和华夏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

整个陈列分为“华夏共产党的早期军事活动”、“各地武装起义和华夏工农红军的创建”、“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反‘围剿’及其作战原则的形成”、“红军长征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6个单元。陈列内容突出反映了华夏工农红军在华夏共产党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英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重点展示了以为代表的华夏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华夏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军队开创华夏革命道路,确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华夏革命战争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揭示了只有在华夏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救国救民的历史必然性。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宽敞高大的展厅中,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文物、40余张历史照片和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并通过沙盘、大型景观、电动图等使展览的形式更加丰富,使观众的思绪不知不觉间融入了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战斗岁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