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科幻小说 > 最后一个武侯传人 > 第三百六十八章 胜负论英雄全文阅读

“孔明是个聪明人,虽然我与他并未侍奉一主,但是此人的天资确实在我之上,难怪当年可以入得无极山的门墙,学了一身通天的玄门术法,当初要不是他用手卦算死了我的一举一动,我也未必会在子龙手中输得那么彻底!”张任叹了一口气,紧接着说道:“大耳贼虽然城府深了些,但确实比吾主更适合在乱世当中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讲,大耳贼方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明主,不过当年主公以不足弱冠的年纪救下东州二十万流民,仅为这一点恩情,我张任便是百死难赎!”

“只可惜后人对于刘璋的评价却多是懦弱而昏庸的形象!”贾人杰有些感慨的说道。

“哼,世人自古都喜欢以胜负论英雄!”张任冷哼一声然后说道:“川蜀之地向来是天府之国,当年在主公的仁政之下,益州成为乱世中最后一块百姓生活富足的乐土,不过自从大耳贼掌握了政权以后,便开始不断的伐吴攻魏,导致赋税暴增,民不聊生,无数川蜀子弟血溅沙场只为成就大耳贼一人的英雄名声,救汉与窃汉仅仅一字之差,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想当年孔明在六出祁山之前,也曾经最后一次来到这魔湖之眼当中,似乎想从远处的怪地里面获得什么强大的力量来完成大耳贼所谓匡扶汉室的遗愿,当时他就曾经和我说起过,蜀地经过和吴魏之间的连年征战,早已不复当年的富饶和安乐,许多地方的百姓甚至十不存一,虽然孔明已经殚精竭智的想办法恢复民生,但是随便一场战争带来的损耗与破坏都需要至少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平息,当时我就看得出来,以孔明的天资超绝也差不多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而且他对于连年征战给百姓所带来的灾难变化体会更深,恐怕直到这一刻他才能感悟到当年吾主为何会一再极力的避免战争。因为杀戮的恶念一旦从人心之中释放出来就很那再关回去了!”

“原来当年武侯诸葛亮也来过这里?”

“真难想象,不过地下宫殿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力量,竟然能让卧龙那种神人也惦记着?”

“谁知道呢,咱们以前会不会把这里想象的太过简单了,眼下才刚刚进入地下世界当中,就已经死掉了一小半的兄弟,谁知道将来还有多少人得死在这里呢!”

听到张任的话以后,身后那群龙门弟子也终于知道了诸葛亮曾经来过这个神之遗迹的事情,虽然之前贾人杰已经在青铜巨门的附近看到过诸葛亮的残魂了,但是当时他并未将这件事情说出来。

“祖师当年没请你帮忙吗,还是说你的实力没有恢复?”贾人杰开口问道,他知道诸葛亮生前可能不止一次的来过这里,由此足以看出祖师对于那神之遗迹里面的力量是如何的渴望,或许他认为只要能得到其中的力量便可以完成匡扶汉室的壮举,甚至为此祖师不惜多次拜会已经被贬离成都隐居起来的刘璋。所以当初最后一次来到魔湖之眼的时候,如果张任的实力已经恢复的话,祖师很可能会想办法请他帮忙,如果这样的话,张任很有可能对地下世界里面的布置比较熟悉。

“当年我的实力虽然已经恢复了一部分,但是并未达到这种巅峰状态,况且就算是我的实力恢复了,我也不会出手帮助孔明去探究远处那些山脉之中究竟藏着什么东西,因为早在吾主未死之时,孔明就曾经多次找过他帮忙,但是都被吾主一口拒绝了,其实吾主并非气量狭小之人,虽然当年被孔明和大耳贼夺走川蜀,但是吾主却并未因此而一直记恨,他之所以不愿与孔明同行,是因为吾主说此处乃是不祥之地,即便孔明得到其中的力量匡扶了汉室,可是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也是过大于功,当时我虽然没懂得吾主为何会这样说,但是我却知道吾主虽然心地单纯,可却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会那样说自然有他的理由,所以在吾主逝世以后,我便立志在此地为其终生守墓,因此孔明几次来到此地我都没有出手相助,而孔明的最后一次尝试也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在离去的时候似乎还受了不轻的伤,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来到此地,直到几十年后,我才在一个误入此地的玄门中人口中得知原来孔明已经死在了五丈原,其实以孔明的术法修为至少也能为自己积累百年的寿元,所以据我估计他之所以早逝,很可能是因为当年在这里受到的伤势没有痊愈就急着出兵北伐,最后导致旧伤爆发而亡!”

“这么说你也没有去过远处的那片山脉之中了?”贾人杰开口问道。

“不错!”张任点点头,说道:“所以我见你性情合我胃口,这才改变主意将雷刀留在你的身上,因为我虽然没有去过那片山脉之中,但是也曾听吾主曾经提起过,那里面似乎埋葬着早年一个巫族的大能,其实力甚至还要在大巫庞统之上,所以山脉之中阵法遍地、机关重重,否则当年诸葛孔明也不会在其中铩羽而归,所以你若是能有雷刀护身的话,还可多几分活命的机会!”

张任说完这些,再次深深看了贾人杰身后的雷刀一眼,紧接着就调转乌云踏雪的马头准备离开此地了,之前他自己也说过,这一次追上来主要就是为了夺回贾人杰手中的雷刀,不过眼见着贾人杰性情忠勇如他年轻之时一般,再加上又是武侯奇门的最后一个传人,也算得上是故人之后,所以才忍住没有动手。其实当年张任虽然是间接死在诸葛亮的手中,但是两军对垒张任技不如人也没有多大的怨气,况且在他死后还曾经多次和诸葛亮接触,眼见着对方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得垂垂老去,心中难免也是五味交杂,至于那曾经的一点点恨意也早就散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