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修真小说 > 大明世家子 > 第4章太平盛世全文阅读

每日都有无数亲人上门,连带着府中有点地位的管事妇人,丫鬟婆子统统涌上门来,扰得张祈安不胜其烦,最后还是老祖宗生怕人多气杂,惊染了刚刚有点起色的孙儿,严令不许任何人过来,这才算让张祈安安稳下来。

这天一早,依然躺在床上的张祈安,刚刚醒过来,外面就传来轻柔的脚步声,不用想就知道,又是母亲一大早的赶过来看望自己。

神态温柔,低头笑看着日渐精神的儿子,本有些神色憔悴的王氏,此时容光焕,高高盘起的秀,一支翠玉金钗斜插其中,上身穿着绣花百蝶镂空袄,外罩三色青丝长褂。

容貌端庄,即使如今已是中年妇人,秀丽一如往昔,唯有眼角边的几丝淡淡的鱼尾纹,和过于白皙的皮肤,神色举止间,能看出因常年心情有些积郁,以至身子有些体虚。

难得看到姐姐并没有一同过来,暗暗松了口气的张祈安,此时心疼的看着母亲,主动握住母亲的玉手,很天真的道:“母亲,您坐。”

轻笑着顺着儿子小手的力道,顺势坐在床头,关心的问道:“今日身子的感觉如何?祈安的气色不错。”

“已经大好了,娘,我今年几岁了?”依偎在母亲身侧的张祈安,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整天被当成一个孩子和病人,过着成天让人百般怜爱的幸福日子。

“今年是永乐7年,灏儿如今都是八岁的大孩子了。”含笑说着,王氏有些奇怪的轻声道:“问这个做什么?是不是有些闷了,想去学堂。”

“学堂?”赶紧摇头,张祈安很有见地的摇着小脑袋,嬉笑道:“还是让姐姐教我看书认字吧,嗯,我是想锻炼下身体,母亲,能不能让我和姐姐去郊外的庄子居住,这府里人多嘴杂的,实在不是养病的好所在。”

这几天已经习惯儿子这副小大人般的口吻,浑没在意的王氏神色呆了下,皱眉道:“那怎么行,娘可不放心你们两个孩子远离身边,不行。”

虽然嘴中说着不行,可神色间却有些松动,喃喃自语道:“不过府里确实让人烦闷,眼看着就要入夏,去郊外的庄园中也好,那里环境清幽,确实是修养身心的好所在。”

眼看就要得计的张祈安,此时哪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嘴里鼓动道:“反正母亲身子也不好,父亲又在外地练兵,干脆我们一家子一起过去得了。”

“唉,真是小孩子,娘这一天到晚都要处理府中的大小琐事,哪还有那等空闲。”轻轻叹了口气,掌管家务的王氏,每天除了要操心国公府的大事小情,就是整个亲族都要分心操劳,实在是有些过于劳累。

神色一呆,张祈安虽然不想母亲如此操劳,可是身为国公夫人,打理府中琐事确实是母亲的权利和义务,何况这上面还有老祖宗镇着,就是不想管都不行。

懊恼的低着头,此时暗恨自己年龄太小,根本没有办法帮助母亲,心疼之余,小手不禁更加有力的握紧。

儿子的一举一动,都被王氏看在心头,对于孩子的一片心意,自然是感同深受,心中说不出的欣慰欢喜,其实琐事虽多,但身为最高决策者,往往都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劳心费力的事,有的是下人去做。

“祈安,娘同意你和姐姐去郊外庄园暂住些日子,也许等入了夏,娘和老祖宗也会一起过去避暑,记住了,去了后要听姐姐的话,可不许趁机胡闹。”

三日后,三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被前后八名身穿青色劲装的长随,骑着马匹护送下,缓缓驶出英国公府,沿着高低不平的街道,朝着城外赶去。

南京城山多水多,不只城中道路曲折蜿蜒,就是各式建筑也大多依山势而建,风格既有南方特有的精致秀气,又带有帝都特色的奢华精美,大气磅礴。

鳞次栉比的一栋栋古代建筑,风格别致,各具特色,自是看的张祈安津津有味,从那红墙背后的幽深庭院,到繁华热闹的酒肆店铺,高耸宝塔,巍峨牌楼,烟火鼎盛的寺庙,肃穆*的官衙,都让人一时间目不暇接。

一路上不只张祈安好奇心大起,就是对面眉目如画,神态举止都英姿飒爽的姐姐张婉儿,也如笼中鸟逃出冲天一般,姐弟俩争抢着挤在一起,掀起片片竹帘,从不大的车厢小窗中,朝着街道望去。

你争我抢的孩子模样,惹得坐在一边的丫鬟秋蕊捂嘴而笑,真没想到,最疼爱弟弟的小姐,难得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偏偏要和二爷争抢一番。

出生在北平的张家大小姐,从小耳濡目染都是北方那粗犷豪迈的一面,况且当时的北平即是几十年前的元大都,城中遍布各族人等,生活习惯自是和中原大不相同,就连寻常百姓都有些豪勇之气,更何况张家又是武将之家,习武耍剑可说是家常便饭,拳脚功夫几乎人人都会,甚至家里还有好大一块跑马场,结果就养成了张婉儿开朗率真,外柔内刚的性格。

自从六年前跟随家族迁到京城,才渐渐受到拘束,一来年纪渐长,这女孩家自是不能如小时候般无法无天,又得学习各种规矩,琴棋书画,诗书史籍日日熏陶下,身上渐渐显露大家气质。

二来身为国公府大小姐,自然而然的就得收敛起爽朗天性,一举一动都有婆子丫鬟监视,成天呆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经年都难得见到几位闺中好友,整日都是陪着体弱多病的弟弟,性格也就趋向温柔婉约,很多时候更是担心弟弟,白日强作笑颜,夜晚愁眉不展,以至于身体日渐消瘦。

自从弟弟病情神奇康复后,心情大好的张婉儿,当然心头舒畅,连续多日喜笑颜开,加上难得跟随弟弟出门,一时间竟也如小女儿般,天真烂漫的陪着弟弟嬉闹,把诸多规矩忘了个一干二净。

物华天宝,此时正值永乐七年,大明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街头巷尾自是有数不尽的行人,甚至是异国人士也屡见不鲜,真可算是喧嚣热闹,车水马龙。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士子,人人皆衣冠楚楚,举止斯文,俗话说江南文风冠于天下,金陵文风又冠于江南,确实有点人人皆士子,家家闻书香的境界,看到姐弟俩兴致昂昂。

不时车队跃过一座座造型各异,巧夺天工的石头拱桥,顺着小河流水,能看见极远处闻名天下的秦淮河,雕梁画栋的画舫不时从眼前掠过。

南京城位于秦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当年就是在老城集庆的基础上,耗费无数钱粮物资,动用几十万民夫,倾尽全国之力,耗时二十多年的工夫,建造出如今这座气势宏伟,令世人举世瞩目的明朝都。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城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北依长江,水源充沛,河运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乃是天然的水运集散之地,而钟山龙蟠于东,石头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大片水域,可以说真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就有龙盘虎踞的美誉。

整个城墙墙基都是用条石铺砌,墙身用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唯有皇宫区东、北两侧的城墙全部用砖实砌。南京城40公里长的城墙,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重要的城门设有瓮城,其中聚宝门、通济门、三山门是水陆交通要道,每门都设有三道瓮城以加强防卫。城墙上建有军士宿卫用的窝铺房二百座,雉堞一万三千余个。

在这座城墙之外,又修筑了一座长达7o余公里的外郭城,把钟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区都围入郭内,并辟有外郭门十六座,从而形成保卫大明皇宫的四道防御线,即:外郭、都城、皇城、宫城。

城内由五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新城区,内城,皇城、驻军区。

新旧城区自然是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民居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

内城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宅邸也都集中在此区,世家豪门更是遍布,靠近新城区的几条街,更是大型酒楼林立,青楼楚馆汇聚一堂,也是除著名的烟花风月之所,秦淮河之外的另一风流圣地。

皇城区地处核心地带,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其他城区紧密相联,那里住着所有皇室宗亲和显贵人家,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

当年太祖皇帝一声令下,上百万民夫以排山倒海之力,竟把一处湖泊用石头填埋,又想尽办法垫高加固,从全国各处搜罗无数奇石古树,天才地宝,把一座皇宫建的金碧辉煌。

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北部地基下沉的问题,宫殿地势前高后低,风水不吉。此外内宫在下雨时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

南京城内外驻军约二十万人,除一部分驻守皇宫和沿江外,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城内西北地区。这里有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各种军匠工场,形成一个独特的军事区。

在上述五大区域的中间位置,建有高大的钟、鼓楼,作为全城报时之所。南京的道路系统呈不规则布置,城墙的走向也沿旧城轮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缭绕,皇宫偏于一边,使全城无明显中轴线,一反唐、宋、元以来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对称、规则的传统,创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丽城市景观,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也显示出大明皇族包容亲民的心态。

这座人口将近百万的庞然大物,这时代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引来四海万国叩朝拜的天朝都,被誉为建在金子之上的天使之城。

轻轻叹息一声,张祈安知道眼前这座辉煌之极的城市,即将告别显赫的身份,十二年后,将要随着永乐皇帝朱棣的一道诏书,大明朝的都就要迁到北方,不过这里依然会繁华依旧,作为陪都屹立在华夏大地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