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修真小说 > 官场红尘笔记 > 第096章 秦玺文的“同学论”全文阅读

唐彬洋、罗顺雨、陈朗台三人,对于丁猛的兴趣,比丁猛对他们的兴趣还有大。尼玛才岁啊,想当年大家要么在大四,要么刚毕业正在努力考公务员,总之就是一个刚进入社会看啥都是迷茫但内心却有充满各种幻想的傻B;

而自己等人经过了十年以上的打拼,眼看就是混吃等死的人了,结果却被领导叫到这儿来学习,好吧,学习也不错,毕竟升官在望,可是你也不能放一个比自己小一轮的人在宿舍里来打击俺们啊!

如果说三人对丁猛的感觉真的是羡慕忌妒恨,可能丁猛都找不到理由反对。

所以三人便在谈话中尽可能去挖掘丁猛介绍中没有说到的事儿。原本以为会挖出很哪样的东西,可挖了半个小时的结果,却让三人更加郁闷。

为什么,这是神迹吗!

孤儿、自修大学文凭、军转干部排级待遇,天使护理学院,工作不到半年,市委党校青干班?

再怎么想,三人也觉得这一串文字很难连接到一起。

虽然内心里有羡慕忌妒恨的感觉,但理性告诉三个家伙,这个丁猛绝对不能轻看更不能得罪,如果有机会还应尽量与其保持友好的关系,从常识上看,这家伙也是一只潜力股啊。买买买……

当然丁猛也不拒绝多交朋友,这些“大哥哥”都是各单位的骨干与新贵,与其交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帮助。不要说直接的那些,仅仅说多个朋友多条路,遇事打听一下,也比道听途说强得多吧。

总之公寓四人就在样抱着友善的心态,完成了最终的认识。

聊了一会儿,就到了七点二十分,四人结伴向教学楼走去,班主任老师将要对这个班学员进行点名。

10教室,这外编号对丁猛来说,意味着“熟悉”,因为丁猛在天使护理学院,就住的10公寓啊,现在的教室又是10,好兆头很吉祥啊。

一个班的同学,就一个教室装满,一般都是50人,这个班中途挤了一个丁猛,现在成了51人。

到了教室,才发现每个座位上都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标好了姓名。丁猛与唐彬洋在进教室靠墙一列顺数第五张桌子,罗顺雨与陈朗台则在前一张桌子。

看来这个座位也是根据宿舍安排来的,宿舍住一起,教室坐一起,这个安排,有利于学员们互相帮助结成对子。

班主任老师也比较年轻,不过三十出头,老师自我介绍,姓秦,名玺文;北方人士,天西大学硕士毕业后,被市委党校招聘,已有五年校龄,平均每年带三个班各类培训班的班主任,兼上其他班级的课程,因此当下在兴隆市内的学生,最少数也有100人以上;除了个别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级别最高的,已经做到了副厅。

“哇……”听到秦老师别开生面的介绍,下面惊叫起来。

“既然选择了公务员职业,就要有一个基本的觉悟,这就是上进,从办事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向上走,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局长、局长、副县、正县、副厅、正厅,直到省级干部、国家级干部,你们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大道。

有人说,秦老师你这样讲不是官谜么?我要说的是,你是一个公务员,如果手上无职无权,你怎样实现你报效国家报效社会的理想?”

“我要告诉你们的,或包括那些负责任的理论专家们要告诉你们的,不外都这样:唯有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与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最紧密的结合,勇于担责,勇挑重担,无惧向前,才是最成功的人生。

有人说,当官不就是为钱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有人当官只看到钱,说明这人格局太小,最终也做不大。当你胸中抱负得展,事业有成,哪怕就是吃一碗炸酱面内心也是满足的。大家想想,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真正的伟人,有几人是因为钱而留下名声的?”

虽然秦老师讲的有点另类,但也是大实话。坐在教室里的人,其实也在思索。

想来秦老师讲得真有道理,在工作中,或许因为蝇头小利,也有丧失原则的时候,虽不为大恶,但至少是小恙。可就为了那条烟那两瓶酒,弄得自己好像见人都低人一等似的,这叫吃了人家的短啊。

众人思索之中,秦老师话锋一转:“其实在华夏的官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体制相比,我们的政策是宽松的,虽然禁止官员经商,但并未禁止官员投资。如果你们有谁能弄明白这二者的区别,你们完全可以合理合法地拥有财富,何必一定要像有些人一样为了钱财而陷自己于不义不利之地呢。”

秦老师这话很实在,华夏官员如果想要投资,其路子也极宽的,譬如股票,譬如房地产,企业投资只要自己非直管,譬如异地投资,也是可以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有擦边球可打,而这个则不是秦老师能说的,靠各人去领会了。原因是擦边球是有风险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均不可控。

丁猛也在思索。

因为丁猛现在迫击想要挣钱,他不愿意看到向阳孤儿院再受那么多折磨,当然他更想有权,可以照顾汪阿姨这样的好人不受欺负。

此时丁猛的这些想法,可以说是质朴的简单的,显得不那么长远。但正是这种质朴而简单的东西,才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有人说,人生三大铁!但人生到底有几大铁,这也靠各人去领会,我要说的是‘一起同个窗’对于人生来说绝对重要,特别是像你们这样的青年干部培训班,此后大多数都是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的。

俗话说一个篱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虽然我们的工作是有组织的有领导的,但有时还是需要朋友帮忙,譬如去你某局办事,正好那局里有同学,这是不是办事会更快一些,更有利于推动工作一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