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古代小说 > 千金娘子超野蛮,相公大人多包涵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义庄换日全文阅读

“哥?你在那里干什么?”

他往下一看,披着披风的小明正提着灯笼,身边还站着孟月姣。

“你们两个这是……”陆秉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这两口子,大半夜不睡觉,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我们要去一趟义庄。”孟月姣代为回答,“相公说,有件事情很在意。”

“那我跟你们一起。”陆秉鸿从屋顶落下,从陆秉明手里拿过了灯笼。

“也好。”陆秉明没有拒绝。看大哥这是有心事的样子,与其让他一个人在这里纠结些有的没的,不如去外头晃荡一下,做点儿事情,分分心。

三人走到后门,加尔王子已经在此等候。

“哇,这么多人?”

他明显没想到队伍会扩展至此。

至少今天下午他收到陆秉明书信的时候,对方是说要他陪同。

这是陆秉明给孟月娇的承诺,又是要去什么可能有危险的地方调查,就一定要叫上王子。

结果孟月娇如何都不能安下心,就决定陪他一道,而路上又遇见了不知在沉思什么的大哥,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简单的互相认识了一下之后,4个人一起往义庄移动。

夜晚的义庄只有一个守夜的老头把守,几人从一旁翻墙而进,来到了放有尸体的屋子。

“按理来说,今天下午就应该把他的尸体运回家,不过因为仵作说还没有确切死因,就暂时扣下了。”这个事情是陆秉鸿打听后告知弟弟的,于是陆秉明向其他两人解释了这个现况。

孟月娇没什么反应,她觉得意料之内。而王子虽是点了点头,可是他有些不明白:“所以为什么要来看呢?既然仵作都说还没有搞明白死因……”

“我只是觉得今天晚上要出事。”回到屋内的陆秉明想了一整天,一直在思考那壶酒到底有什么意义。

酒瓶放置在他们的包间,会喝这瓶酒的人就是来到这个包间的他,李清以及王烨。

而实际上,在他们三个人之中只有李清是爱喝酒的,因此在李清来之前,王烨和陆秉明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桌上有一壶酒。如果没有李清出现,他和王烨不会动这壶酒。要想确保三个人都能喝下酒,那就必须确保李清会出现。

他想到王烨死前的话,有了这样的猜想。凶手要杀的可能不止一个人,而且有可能,是他们三个。

首先,这人知道王烨吃了不能喝这壶酒的东西,喝酒后,很快就会死。而这人还知道李清爱喝酒,一定会喝最多,并且拉着身边人一起。最后,这个人还知道陆秉明他为了朋友可以不顾自己是个体能空瓶的事实……知道这么多,又能在鹤仙居布下一局的人,世间可没有几个。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不过是不愿意相信,所以才会纠结这么久。

“你是担心有人来毁尸灭迹?”陆秉鸿看着王烨的尸体,此时看起来还没有什么异样,和他当时跟随仵作时看到的一样。

“连放火烧了鹤仙居这种下下策都做的出来,鲁莽的他可能会故技重施。”陆秉明让孟月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麻袋。“虽然这样对王烨有所不敬……但抱歉了。”

陆秉明解开王烨的衣服,孟月姣转过头去,非礼勿视。

加尔王子领会到他想做的事情,与陆秉鸿心照不宣地抬起王烨的尸体装入麻袋中。

“娘子,麻烦你帮我把这具抬过来。”

陆秉明来到一具尸首前,孟月姣看了一眼便说:“这是无人认领的吗?”

“应是。”陆秉明点点头,“连个牌子都没有,衣着褴褛,面黄肌瘦,怕是饿死的。”

这种乞丐,一年得饿死多少都数不清,也就是官府派巡捕收了,放在义庄一两天,没人认,就拉去乱葬岗随意掩埋了。

“愿你来生无病无痛,投胎去个好人家。”陆秉明念叨之后,在孟月姣的帮助下,把这乞丐的尸体抬到了王烨本来躺着的地方,盖上白布后,便低声招呼着从院墙处离开了。

“我们现在怎么安置他?”王子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好歹是一具尸体,随便放在哪里的话,都很难保护。

“我想直接送回王家。”陆秉明看了一眼孟月娇,“我娘子今天去过王家说他们的灵堂已经搭好了,棺材也准备好了,我就想着先放进棺材里。”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就算有人发现王烨的尸体不见了,一般也不会想到去她家的灵堂找。”把树叶藏在树林里,才是最不容易被发觉的方式。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孟月娇提醒他,“王家现在除了我们家去帮忙的人之外,还有李清家的家仆。”

这些人加起来少说都有二十个,就算是轮班值守,也有10个人在,他们要怎么样才能够把尸体放回灵堂呢?

“这倒是个问题。”陆秉鸿想了一下,“我们可以找个借口把他们引出来吧?”

“什么借口?”

“说着火了?”

“着火的话声势比较大,需要敲锣打鼓,恐怕所有人都会被喊出来,到时候发现是假警报,反而令人生疑。”陆秉明之前没有考虑到王家会有这么多人,看来现在去放尸体不太可行。

“要不我们等一下?”孟月娇忽然开口,“既然相公你担心有人会用相同的办法去毁尸灭迹的话,那义庄等一会儿一定会很热闹,这又有关于王烨,我相信王家这边不会没有任何动作的。”

“这倒也是。反正我们现在也不急着回去。”陆秉明采纳了她的意见,“大哥,你要不去王家附近守着,如果等一会儿义庄着火,看到有人离开王家……”

“我一定会马上过来找你们。”

“那就这样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