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最强皇妃:炮灰逆袭手册 > 第852章: 遗言全文阅读

在来之前,他们隐约知道出了大事,不然大书房的灯也不会一直亮到现在。

只是没想到,出事的竟然是北鹏程和其一家子。

事情说完,书房中陷入一片诡异的氛围中,没多会,北国义和北琛便一起过来了。

“吃饭了吗?”老夫人关心地问道。

父子俩摇摇头,“吃不下。”

“那……”

老夫人还要说什么,被老太爷给打断了,“行了,遇到了那样的情况,吃不下也正常,吩咐厨房晚上留两个人值夜,随时让他们准备着,想吃的时候再吃。”

老夫人便派了身边的婆子去吩咐了。

等完事后,方才谈起了正事。

“经过初步验尸,已经可以肯定,他们皆是中毒而死,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两天前,至于中毒的原因尚未找到,綦大人正带着人连夜勘察现场,想来很快就有结果。”

北国义脸色沉重的将后来的发现道出,顿了顿,接着道:“在正房的墙上,我们发现了用血留下来的遗言,上面写道:全家人抵命,求原谅。”

“什么,还有遗言?”北国明惊呼道。

北国义点点头,“从遗言上初步判断,綦大人认为是自杀,不过,矛头却是直指我们国公府。”

即便是北国义不说,在场人也想到了。

全家人抵命,求原谅!

这不就是明摆着求他们国公府的原谅吗?

毕竟,北鹏程所为已然闹得人尽皆知。

此时此刻,所有人皆是一脸肃容,不管是真自杀还是他杀,就凭这八个大字遗言就已经可以肯定,冲着他们国公府来的!

“自杀的可能性不大,卢氏我了解,她即便是自杀,也不会拖着自己的儿女,更不会留下遗言置我们国公府至厮地步。”

卢氏便是北鹏程明媒正娶的正妻。

卢氏虽然出生不高,但因出身武将之家的缘故,性子飒爽正气,为人直爽坦诚。

若说她能做出自杀,又在死之前留下遗言这样的行为来,老夫人是说什么也不相信的。

北鹏程出事,卢氏也许会埋怨国公府,但绝不会做出这般陷国公府于绝境这样的行为,而且,卢氏哪怕想不开,也绝不会拖着府上几十口人一起去死!

所以,自杀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老太爷相信老伴的眼光,而且老伴与卢氏相处并非是一日两日,而是二十多年了,同为内宅妇人,彼此间最为了解。

他也许不了解卢氏,但是老夫人一定会了解。

既然她这般的肯定,那么必然是有所根据的。

“墙上的遗言可以看得出是谁的笔迹吗?”老太爷如是问北国义和北琛。

后者摇摇头,“字迹很凌乱且杂乱无章,想要从笔力及笔迹中分辨是谁所书,可能性几乎为零。”

老太爷点点头,“意料之中,老大,待会你去北府……不行,此事我们国公府不能掺和进去了,不然只会被人诟病。”

本来是想让北国深去现场看顾一二,想到此事本就是冲着他们国公府来的,若是北国深去了,哪怕最后证明是他杀与他们国公府没有关系,群众的谣言依旧会把他们国公府淹没。

甚至会得出是他们与綦大人勾结只手遮天!

叹了口气,沉声道:“如今只希望綦大人尽些心了。”

“父亲放心,綦大人为人正派在朝中是出了名的,且办案向来细心,他在任多年,从未出现过冤枉一个好人放过一个坏人这样的事,相信他定会查明一切,不会让我们国公府蒙冤的。”

北国深与綦志宏打过数次的交道,对于綦志宏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而且此人年轻人对老太爷极为推崇尊敬。

且,国公府的处事是有目共睹的,相信綦志宏会为他们国公府讨回一个公道的。

老太爷摆摆手,“我并非是不相信綦大人的为人,只是担心会受人蒙蔽,罢了,先等等看吧。”

到了翌日一早,綦志宏便派了身边的人过来,中毒原因已经找到了,是在北府中吃用的井水里!

那口井是北府上下吃用的井,井中被下了剧毒,入喉者顷刻间便会毙命。

这也是为什么北府的人中毒之后,竟过了两日才被北国义他们发现。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走出去求救!

这也是为何有的人会死在门口,想来是想出去求救,可惜,在未跑出去之前,就先咽了气。

目前为止暂时就这么多的发现,现在綦志宏正在派人寻找剧毒的来源。

北府惨遭灭口,北鹏程在牢中撞墙自尽,这两件事是如何也是瞒不住的。

故而,今天一早,这两件事便成了众人口口相传的谈资。

而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下,所有人将矛头皆指向了国公府,而到了中午,这风向就变了,由北鹏程和其一家的死转变成国公府的咄咄逼人逼死了一家人。

而北府留在墙上的遗言,也不知怎么地流传了出来,全家人抵命,求原谅!这八个大字更是被人时不时的挂在嘴边。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有些盲目激动的老百姓更是煽动组织了一些人,跑到国公府的门口扔牛粪,扔臭鸡蛋烂菜叶子等物。

而在府门口站岗的侍卫和家丁则成了箭靶子。

季氏见状,便让人关了大门,府中其他人出门,皆是走后门。

这一日,是国公府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日,不只是被人编排议论,不只是被人在府门口扔牛粪臭鸡蛋,不只是要从后门偷偷摸摸的出府回府……

还有,国公府负责采买的婆子皆空手而归,她们到了菜市场,知道他们是国公府的人,哪怕给再多的银子也不卖给她们,还有每天负责来府上送菜送肉的小贩,到了下午便不来送了。

这样的遭遇,可谓说是头一次,哪怕在之前国公府最为艰难落魄的时候,也不曾被这般的对待过。

老太爷在京中是出了名的儒士,门下学子众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亦是崇高的,国公府的声誉也一直是亲民爱民。

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切都变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