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幸运先生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星医院(一)全文阅读

谭政委当然不是闲得无聊来瞎逛的。

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以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这次部队整编,压缩了一些机构,坑少了很多,但是萝卜没少多少。这样有些萝卜就没有坑了。

虽然宋卫星帮甲方安置了一部分人员,但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好在这些萝卜的品质和素质都非常高,非常听指挥,让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有些年轻的萝卜,前途远大,目前暂时无法安排,不久总是要重用的。

这批萝卜,领导就想找个地方先放着,就像建设一个人才储备库一样,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来取。

其他的萝卜都安置好了,就是后勤部负责的医疗干部,不但人数多,而且级别高,一个医院里专业级别的团级师级的一大堆。

你别以为官好当,如何平衡关系真不是宋卫星这种书呆子能干得了的。

现在,有几个年轻的医院干部,大家都知道这几个干部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但是现在确实安排不了。安排转业地方,地方也愿意要,可是领导不同意,谁愿意把马上就要派上用场的得力干将放出去。

这不,谭政委想起宋卫星了,想来商量一下,放几个储备干部在这里,保留军籍,工资部队发,人给宋卫星用,但是随时可能会调走。

这还用得着商量,宋卫星和尹科军立马同意了。但是有条件,先把人的名单发过来,过两天给谭政委准信。不用说,这是准备找崔建鹏听听他的意见。另外,调走可以,应该以半年为限,不得提前,只能推后。人数不在乎,几个都行。

谭政委一看行了,高兴地拍着宋卫星的肩膀:“从咱们部队出来的素质就是不一样。”

按照宋卫星的想法,是想找一个有医院管理经验的人来当万里民族医院的院长,反正医疗业务这块有夏道涵和赵国庆顶着,出不了岔子。

夏道涵和宋卫星不在医院里担任职务,只在医药研究所里担任所长和副所长。

现在如果谭政委这么一来,院长不能一天到晚换人不是。只好先逼骡子上架,把陈天锦推上去。

倒不是因为陈天锦是宋卫星的学生,要另眼相看。而是因为陈天锦一是年轻,可塑性强,比尹科军一个马上就六十岁的人改行容易;再一个,陈天锦担任过集团副总裁,公司总经理,有管理经验,无非是从管理企业改到管理医院而已。

赵国庆当然也可以推上去,但在宋卫星的眼里,赵国庆将来是要走专业这条路的,如果拿去搞管理,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还怕浪费了一个好的专业苗子。

还别说,谭政委推荐过来的几个人,都还不错。

一个叫于继光的副院长,对医院的行政管理熟练的一塌糊涂,陈天锦跟着于继光,很快上路了,对医院的各项管理不再是睁眼黑了。

这时,一个好消息从金华传了过来。

宋晓勤在宁波低价买了一家由于产品不对路,濒于破产的现代化药厂,就像宋卫星处理当时网上拍卖的日用化工厂一样,鉴别后留下几个人品好能力强的管理和技术骨干,留下了绝大部分的员工,利用工资和股份的杠杆,撬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很快工厂就恢复了生产。

不过,这家改名为万里民族医药公司的药厂,主要生产的产品是把金华生产的药材浓缩液,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加工手段,提纯加工为适合静脉注射的药液和口服液。根据宋卫星的要求,首先加工的是“小续命汤”的各种药材。

从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都要经过药监部门的批准才能上市,最少要经过六大步骤,最后的临床试验还要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确定使用剂量。一般来说,一种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怎么也得几年时间。

但是,夏道涵给宋卫星指明了一条捷径。不生产新药,只是对药材进行深度的加工。处方使用时,再把深度加工的药材汇集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绕过药监部门的监管了。这不是打擦边球,这本来就不是研发新药,这些药材,华夏药典中都有记载。

宋晓勤有样学样,“小续命汤”的十几种药材,被他以X001~X014命名,对应的药材目前只有宋卫星、宋晓勤、夏道涵和赵国庆几个人知道。

“小续命汤”的静脉注射药液源源不断地生产和运输过来了。可是万里民族医院才刚刚改造完毕,几天后才能投入使用。

在医院改造期间,赵国庆和朱江辉一天都没有闲着,把人体全息信息系统在医院留用的医护人员中进行了多轮的培训。

留下来的西医医护人员一边接受培训,一边等着看笑话。大部分接受培训的医护人员对一台电脑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加一个感应器和采集器就能诊断疾病不以为然;

不少人私下嘀咕,如果这样就可以诊断疾病,那还要CT、核磁共振、心电图、脑电图干什么?

更有人已经在对外联系工作单位了,虽然这家医院给的待遇还不错,但是这么不靠谱,万一医院黄了,岂不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

除了几名直接配合为崔建鹏治疗的医护人员,大部分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这时,尹科军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了。

在和宋卫星、陈天锦、赵国庆商量后,尹科军找到京城电视台、京城晚报、京城交通电台、京城门户网站,发出了一条征集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广告。

万里民族医院征集100名中风后遗症患者,按报名的先后顺序,给予免费治疗。报名者必须有相关医院的诊断证明。凡入院治疗无效者,万里民族医院赔偿患者100万华夏币。

广告刚一发出,京城就被轰动了。

一个中风后遗症的患者,拖累的是一家人。花钱都是小事,病人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一两个家人围着病人转,工作受影响不说,人也累得不得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子女不孝,确实是谁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先不管能不能治好,反正除了报名要交一万元的保证金,也没有什么损失,保证金病人出院时还包退。

发布广告的不是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不是公共汽车站的牛皮癣,那都是京城顶尖的传媒。

试试呗!那就试试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