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修真小说 > 凤绝天下:妖女别来无恙 > 第一百零四章 清明神殿 下落不明全文阅读

前几日,也就是国婚第二日。李千山在殿前处理各县各司送来的议事,锦青和念珠带着百闻易和百闻轩去了仰山殿。

虽霜降节气,屋内却十分暖和。

大喜的红烛帐还未撤去,连同整个仰山殿都是一片喜庆。屋内绝大部分都是红与金二色,只有重明身下的毛毯是用松软的白羊毛所织。

重明斜躺在毛毯上,打着哈欠听一位右边脸有紫色胎记的老嬷嬷讲李千山从小到大的趣事。

这嬷嬷姓孟,李千山七岁时从别处调过来照顾李千山。因为她做事雷厉风行,且对小辈的嬷嬷特别有耐心,现在是整个王宫辈分最高的嬷嬷。因为她循规蹈矩,底下也都是做事踏实的嬷嬷。

“嬴妃,殿外念珠公主和您的妹妹锦青求见。”

“快,快,快,速去接她们进来。”重明从斜椅上一瞬间立了起来,去了鸾镜前整理妆容。

老嬷嬷只感到一阵风经过,嬴妃已经将慵懒的丝发整理得一丝不苟,在镜子前练习如何微笑,抬手。

“姐姐。”隔着老远,重明就听到锦青带着疑惑的呼唤。

这一声遥远的姐姐,足以让从未有过恐惧的重明胆颤。——重明害怕,害怕见她。她很想念她,但她与她不能相见。

不是她担心锦心看出端倪,发现自己附身于锦心身上,她担心自己用力保护的,受到伤害。

尽管这声切切实实的姐姐她曾经等过二万余年,又等了五万年。

锦青一把抱住正站起来的重明,重明遣退嬷嬷和婢女。

“姐姐,你明明跟柳兄燕侣莺俦,如今为何嫁与青帝?”锦青的神色除了紧张,担心还有不解。

重明转身,眼眸一刻也没转动看着锦青微笑。

“你若是被青帝胁迫,唐门哪怕踏破这王城也会救你出去。”锦青看着重明眼睛,眼神坚定。

“锦青别乱猜,姐姐一切安好。”重明替她拂去路上来时走过长廊时落在头上的一粒金桂。

锦青看姐姐锦心笑得没有半分伤心,脸上还有欣喜的神色,觉得昨夜自己所想恐怕都不是真相。

“为何在祖父和大伯父都没有到情况下这般仓促?虽然唐门门规不得与王侯帝王联姻,既然姐姐心甘情愿嫁与青帝,天心崖上不会有人反对。”

重明说:“是我太过着急了,并未细想。”说完,重明左手一只金羽毛在空中施法让时间凝固。

“白泽,你带她们离开吧,同我呆在一处越久,她便越危险。”

白泽向前走过来,叹一口气。“你留在人间越久,越容易暴露。”

“我只是有一事不明,五万年前南凰盗走的玉珏明明已经被消耗,为何后来十枚玉珏再度归位。”

“重明,因为第十枚玉珏,乃是清明用自己神魄所炼。”

“用他几魂几魄?”重明不可置疑的看着白泽,你居然这个时候才告诉我?

“九魂九魄。你知他本是上古元神石母之子,一块碧玉石。”

“什么……九魂九魄。所有的神仅有九魂九魄,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但玉珏归位后,我明明见他与平日别无二致。除了……”

“除了他对你恶语相加,除了他突然闭关修炼……”

重明如被推进冰窖,九神无主般瘫坐在长椅上。

“白泽,带她远离我,保护好她,过往一笔勾销。”重明说完,神魂从锦心身上抽离,化为一道金光往碧落飞去。

她要寻遍碧落,一定可以找到清明神殿的下落。他不会就这样离去,他一定留下了什么,一定会告诉自己,他并未神魂散尽,他一定会回来。

重明离开后,时间回复原痕。所有人都清醒时,锦心倒了下去。在这时白泽看见锦心的右眼重眸,比往常又黑了些。

“姐姐,你怎么了?”

锦青和念珠将锦心挪去床榻,原本在枕头边玩着风来咽的红虬爬了过来。

“这都第二日了,为何嬴妃还未转好?”李千山握着锦心的手,质问堂前站立的御医。

念珠,锦青,白闻轩也急得在堂外看不进书,饮不尽茶,反复回想锦心倒下去之前的征兆。

“嬴妃从小生长环境特殊,一身奇异之毒。老臣实在找不出嬴妃突然晕倒的原因。既然百庄主已经给嬴妃服了丹药,老臣今日号脉嬴妃已经在转好,只消再一日定能醒转过来。”

“这病来得蹊跷,前两日锦心还与朕玩笑嬉闹。”

“百庄主离开时已经解释是长途奔波劳累所致。”

“雨翁,你命吉善司将旁边的松泉殿打扫出来。将其他几位御医也接过来,同陈御医一起暂时居住于此,直到锦心康健如常。念珠,锦心,闻易你们若无他事,尽管安心住在仰山殿,”

锦青听闻青帝已经安排好,手头有些唐门买卖和分派钱银收拨,也不愿在此时离开锦心,于是答应安排好。

念珠郡主本就清闲,自己南边的封地是蜀国,乃至周边八国最富饶之地。此时各县秋收已经完成,各个镇的百姓已经在计划杀猪扎样宰羊庆祝。夏季暴雨导致的洪涝,泥石流,滑坡也已经过去,待明年春耕还早,正是闲时。

百闻易则更加清闲,因为兄长白闻轩才智过人,且料事如神,自己手上根本没有可处理之事。再说锦青在此,自己定然也要相陪的,在此期间,正好和锦青商议婚嫁之礼。就苏州境内各个县镇的嫁娶之礼都天差地别,何况锦青生在景州。唐门与隐梅山庄都是这两个州的大家,千万不能缺了规矩,乱了礼数。

见着青帝如此心疼姐姐,加之念珠跟锦心说去这位青帝,虽雄才大略,却心善仁慈,心胸浩瀚。冧帝继位后,他主动散尽身边羽御林卫,将东边封地回交冧帝,孤身在阑苏半隐。

既然青帝是个识明智审之人,锦青原本也世性情坦诚洒脱之人,她不愿将自己所知之事隐瞒。

“听闻青帝旧时喜欢听戏,锦青有些不是很完整的故事,不知道能不能说与您听。”

“锦青,在这仰山殿不要拘束才好,有什么事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