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82章 借机行事全文阅读

事实上大明朝,不会让帝国周边的部族相互攻略的,这势必会使得一方坐大,最终形成强势军阀,威胁到大明的江山社稷的安稳。

在关外女真部落的民族矛盾激化之时,尼堪外兰系走投无路,最终也被大明朝这个看重自身利益的贵族集团默认,让努尔哈赤出手复仇,此人系被斋萨斩了。

看似危机过去,一切平静。

明朝要彻底了结努尔哈赤祖、父被误杀一案,安抚努尔哈赤的兴兵攻伐之意。

从此大明政府,此外每年又给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见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表明,努尔哈赤巧妙地控制了他和明朝的关系,他不使明朝阻碍他对女真的统一和扩大势力。

在三十多年中,他或者列队浩浩荡荡,或金鼓齐鸣,几乎统一了所有的女真各部,明朝不但没有对他用兵镇压,而且视他为功臣之子,大明边境的忠诚卫士,多次赞赏他的功劳,给他封官加爵。

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已经“定国政”,“自中称王”。

当时昏聩的大明朝还以他能向抚顺诸堡送回所掠汉人,斩了掳掠柴河堡,杀害明指挥刘斧的木扎河部女真首领克五十,并率领数十个女真部落酋长约束建州、毛怜等卫女真苕上愚公:《东夷考略建州》。

其实我只能怀疑,其中向大明传送奏报的边关驻守明朝官员,事实拿了不少努尔哈赤的红包。毕竟官字两个“口”,可以说黑,亦能道白......

于1589年(万历十七年)九月,大明朝皇帝升任他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见《明神宗实录》,卷15。

努尔哈赤有了明朝的敕封,与是就向他在女真中的同伴们大肆炫耀。

三年之后,倭寇进攻朝鲜,明朝为支援友好邻邦,决定派兵相救,征兵之檄如春雨密降。

有人知道努尔哈赤手握重兵,“控弦数万”,还说他对明朝有忠有义,实无欺,建议调他的兵“征倭报效”苕上愚公:《东夷考略建州》。

其实这时候努尔哈赤只能临时召集部族里上千人的精兵,说上万弓骑兵,事实浮夸。

但可以就此看出,明朝人知道努尔哈赤军事势力非小,却不害怕他反叛。

非但如此,1595年,明朝更授予他正二品龙虎将军之职日本《明代满蒙史料明实录抄满洲篇》第4篇,07、08页。又《东夷考略》也有记载。

在女真各部的酋长中,只有大名鼎鼎的王台得到过如此崇高的头衔。努尔哈赤的确沐浴着明朝的“殊恩”,而且有加无已。

努尔哈赤为了对明朝的奖赏表示感谢,满足经济上的要求,也为了进一步探听明朝统治内部的情况,他亲自到明朝的首都北京朝贡。

从《明实录》等书的记载中可以查到努尔哈赤本人到北京朝贡是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开始的。《明神宗实录》,卷。

以后的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

他都到过北京朝贡。

以上历次朝贡,在各种版本的《明神宗实录》中可以查到,而《国榷》,卷8所载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入朝,实际不是他本人。

其间他的弟弟速尔哈赤至少在万历二十三年、二十五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也四次到过北京朝贡以上朝贡资料,三十四年据《国榷》,卷80,余据《明神宗实录》内阁文库本卷,红格本卷1、45。

当然来往总是相互的。

明朝除了在北京接待努尔哈赤、速尔哈赤前去朝贡以外,也派人到努、速驻地进行过走访。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速尔哈赤死,明朝闻讯,当即派官员前往吊祭。

今存一份珍贵的明代残档不但记载了这次明朝与努、速之间的关系,而且从中反映出六年之前速尔哈赤妻死时,明朝也派人吊祭了。兹录残档原文如下:

钦差游击陈,为夷酋病故,请吊祭事:据通事尹保二据市夷说称,夷酋速尔哈赤,于八月十九日病故……到职。

据此,看得夷酋病故,相应吊祭。

案查万历卅二年二月三十日,速酋妻故,已经前任守备佟,动支夷税银两,制办桌席二十张,白羊、牛只等物,差人吊祭,循环可据。今本酋病故,比伊妻又加……向来中国宣谕,无不听命,似应比例行祭,……职未敢擅专,拟合移会。为此合具手本,前赴……钦差分守道王处,请照执行。

这次吊祭属于和平交好,没有涉及彼此的是非,更嗅不到火药气味。

而有些来往就与此迥然不同。

1596年,即古勒山大战之后的第三年,努尔哈赤因打败九部联军,威名大震,远近畏服,这一仗打大了......引起明朝疑忌。

朝鲜的翻译李亿礼,陪同明官余希元到了费阿拉城。

努尔哈赤兄弟远迎,设下酒宴且不说,最要紧的就是不忘向两位来客直言不讳地表白:保守天朝地界九百五十里,俺管事后十三年,不敢犯边,非不为恭顺也。

而杨布政无端说我不顺,今方欲题本征我部落。朝鲜《李朝实录》。

努尔哈赤这种表白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作为明朝命官,他在女真地区进行无休止的征战,岂能说是恭顺。

一直在打,这不就是不安分么?

但是明朝主张发兵对其征讨的人,也没有达到目的。

为何当时的明朝当局,舆论上强烈要求阻止努尔哈赤照此发展下去,而行动上又不能兑现?

那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早就存在着分歧意见。

其中有人认为,努尔哈赤在女真中势力最强,只有他“能制东夷”,他在建州,就如同当年海西的王台一样,可以利用他来为大明约束其部众,并肯定他会忠于明朝《明神宗实录》,内阁文库本。

当时更为深刻的理由,那时期,明朝正处于由盛而衰的时期,政治腐败,军事能力衰退,无人为战,无钱能战,加上满朝数百官员,都系遇到难题就沉默是金,遇到事情都是躲得远远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明知努尔哈赤可能有朝一日难以控制,却也只得听之任之,无能为力。

这就叫无法遏制,事实不可强为了。

只要他不到边内地方骚扰,边墙以外就默许是他努尔哈赤的地盘。

还有一个因素是,矿税使,高淮奉明神宗之命当时来到辽东,借开矿征税为名,大肆干预军政事务,狐假虎威,骚扰地方,致使边防尽弛,居民外流。

当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死而徙,非徙而贫”,见董其昌:《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兵部,卷1,《李化龙题为辽左危在旦夕等事疏》。

来到东北地区的矿税使高淮,他自己贪腐,建立了当地黑社会背景集团,欺男霸女,抢占民地,强拉民夫开煤矿,他当起了煤老板,事实压榨民众,长期还不给挖矿工人饱饭吃,克扣和不开工资,拖欠工资,经常打白条,事实不给医保社保,他其实在自己发大财......

因为民众不堪这种人的暴虐,无法维系基本生活,有不少人逃到了努尔哈赤那里,有所谓“生于辽不如走于胡”之说陈继儒:《建州考》。

与此有关系的宽甸六堡事件,也不可忽视。

万历初年明朝开拓的宽甸等六堡,扩展新疆八百里,这时以孤悬难守为理由,其实全部放弃,硬把到那里安家立业的六万余居民逼着迁回内地,有些人不愿离开,大明朝就动用武力强迫搬家。

嗣后明朝颠倒功罪,给主持其事的总兵官李成梁、兵部尚书肖大亨等加官进秩了。

这件事使努尔哈赤极为称心,他不但唾手得到了明朝丢弃的那些土地,还受到了这个政权赏赐他的银两《明神宗实录》,卷44。

这种行政奖励也是古今罕见的,昏君应该多推广......扶持那些小人上位也快。

努尔哈赤从明朝的政治黑暗和政策失误中,得到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他有点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

事实上这样来看,是明朝的行政昏聩,行事无能,事实腐朽,作为稀烂,缔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