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其它小说 > 蛮族战皇 > 第80章 哈达之路全文阅读

这里说的哈达,不是西藏佛教圣地拉撒,给信徒和来宾送的礼品哈达。

而是当时的哈达河战役,还有努尔哈赤对哈达城的战役之路。

此前的建州女真部,在古勒山大胜九部联军,此刻乌碣岩之战,是对其旧部的清算战役。

所以战败来说,相对于布占泰的乌拉而言,则就是衰落,不仅军力装备损伤惨重,而且收取藩胡工作亦是停滞。

布占泰的乌拉部族也不再敢与努尔哈赤的建州争锋,在建州乌拉的两强争霸中落败,只能等待着最终的灭亡,如果不出意外,没有奇迹出现,乌拉事实已经没有翻盘、咸鱼翻身的机会。

乌碣岩大战之后,统一女真各部的时机已在眼前,努尔哈赤已经横扫女真各部,虽然,努尔哈赤等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要努力,但是,女真王的宝座已经系指日可待了。

因此,乌碣岩大战,在努尔哈赤发展历程中的具有标志性,旗帜性的重大历史意义,是努尔哈赤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是努尔哈赤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

其实每个英雄,或者说枭雄的崛起,都是有内因,外因加上历史背景的推送的。

在努尔哈赤其祖、父搅入了女真几个部落的内讧战争时,并最终憋屈的死于**和尼堪外兰的兵火之中。

当时群龙无首的建州女真部,自然是需要一个能挑起大梁的男人。

努尔哈赤与其弟速尔哈赤回到本部落,接受**的任命和赏赐,尽量消除**对他起兵的阻挠和干涉。

努尔哈赤当时很策略地提出:"杀我祖、父之事,实是尼堪外兰的挑唆,只要把他交给我,我就甘心了!"

那时候的**边臣,不但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威胁说:"你祖、父之死,是因我兵误杀,给你敕书、马匹,又赐以都督敕书。此事已经了结,现在你又这样提出要求,我们可要帮助尼堪外兰了,在嘉班筑城,让他当满洲国主。"

当时**当局的这种铲屎态度,这给刚刚点燃复仇之火的努尔哈赤无疑系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使他立刻陷入两难困境。

必然当时女真人,都相信**边臣的话,纷纷归服了尼堪外兰,以为有**支持,此人一定会得胜。

连努尔哈赤本族的一些人也有这种想法。

世人怎么不趋炎附势,谁会依靠一个弱鸡?

这群懂得锦上添花,绝对不会雪中送炭的部族人,在神主面前发誓,杀掉努尔哈赤,归服尼堪外兰。

至于尼堪外兰本人,那时更是不可一世,直接向努尔哈赤挑战,强迫他投降自己。

努尔哈赤沉着冷静,不被来势凶猛的政敌慑服,言词斥责尼堪外兰说:"你原来是我父亲的属下人,现在忽然让我服从你,难道有百岁不老的人?"

他认为不久的将来就能胜于尼堪外兰,所以不肯屈服。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苏克苏浒河部内,有些小部落首领很不满意尼堪外兰这样向**递送情报,整本民族的人。

毕竟靠内讧而上位的人,事实系谋反,这种行为自然有人不认可。

他们说,与其仰赖尼堪外兰之流,不如跟着努尔哈赤奋斗下去。努尔哈赤见有本民族的部众来了,非常高兴,杀牛祭天,和他们共同对天发誓,借此、针对尼堪外兰的起兵复仇之火,从此越烧越旺。

十三副遗甲起兵,是努尔哈赤艰难创业的始点。

也被大清此后的11帝皇室,一直作为传家宝,如数家珍。

毕竟无仇不起势,无祸不兴兵。

为了复仇,也为了与尼堪外兰争夺对本民族部落的统治权,努尔哈赤用祖、父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武装最先投奔他的噶哈善、常书、杨书等亲信。

他们联合萨尔浒部酋长之弟诺米纳,于万历十一年(158年)五月,准备共同发兵攻打尼堪外兰。

但是未及与这个主要对手交锋,努尔哈赤的族人中有人看到**支持尼堪外兰,有影响的一些哈达部部长也帮助他,这些人就从中挑拨诺米纳,不让他们跟着努尔哈赤去对付尼堪外兰。

毕竟人类中,很多人做正事不行,在背后戳得人家烂菊的本事,不用人教。

最终支持努尔哈赤的诺米纳,亦被这些人动摇了,背叛了努尔哈赤,没有按照已经约定的办法去行动。

努尔哈赤不得不掉转矛头,首先向诺米纳开火。

毕竟对敌人之前,首先肃清内部叛徒是必须的,不清理干净,强大了敌人,对手更强大......

尼堪外兰在图伦城听说努尔哈赤已经起兵,这人当即丢下军民,携带妻子逃到了嘉班。

能逃走也是一种德行与修为。

努尔哈赤"以兵不满百,甲仅十三副",克图伦城,首战告捷。

事实上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的战斗是非打不可,不打自己不得活命,而且越打矛盾越多,战役越大......

既然这战争的帷幕既已拉开,努尔哈赤就只能一往直前,决心要继续干下去。

但是从此事件发展到1616年,这里作为一个阶段,努尔哈赤所进行的战争已和起兵当时有所不同。

在这三十年间,他从攻打尼堪外兰,很快转向攻打女真中不服从自己的人,他进行的是统一女真的战争,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这一成功又很直接促进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出现于祖国大地。

努尔哈赤由此很不经意的上演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成了缔造满族的杰出的民族英雄。

所以历史中很多人把努尔哈赤的精神世界拔得很高,把一个其实很普通的人托得很大。

事实当时的努尔哈赤不这样做,他唯有走一个,一生沦为别人奴隶的道路

这就叫无压迫,不抗争,他也是被一群女真族小人,强势挤压出来的革命斗志。

谁要是说他当时就看到了大清帝国数百年的社稷蓝图,我会拿拖鞋追着打的......

原来在努尔哈赤起兵前,**辽东边墙以外的女真人极其分散。事实这是一个很散乱的民族。

**人简单地把他们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

而清朝的文献后来事实所载,却有大小十余部,如:满洲部的周围有苏克苏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

长白山部包括讷殷部、鸭绿江部。

东海部包括窝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

呼伦部包括乌拉部、哈达部、叶赫部、辉发部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原文"环满洲国而居者"云云,康熙、乾隆重修太祖实录,将此文改为满洲国所属各部了。

其实在那个时候,这些部族人自己都搞不太清楚本部多少人,谁的领地到哪里,毕竟是游牧民族,它居无定所。大**它的户部职能是残废的。

加上大**末期管理落后,官员素质低下,行政职能很混乱不堪,所以他们才大而化之的说女真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

就差人也分身前身后两面了......难道不是么?

事实封建制度下的管理,系很低效能,很搞笑的现况。

努尔哈赤起兵创建后金是一个历史的大潮流趋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