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 > 玄幻小说 > 道道道之万道皆道 > 第七十章 京都三杰全文阅读

第七十章京都三杰

萧萧二人见状,会心地相视一笑,而后亦走上前。

此时,秦明已从竹筒中抽取一支竹签,出奇的竟是个武字,使得所修武道的秦明大喜过望,略微思索片刻后,洋洋洒洒地作下一首自认为平生作得最得意的一首诗,然而在萧萧与苏无双及那位老者观来,却是平淡无奇,所幸的是此关不甚严格,故勉强通关。

之后萧萧抽到一支书有菊字的签子,而苏无双抽到的却是个梅字,随后二人似乎心有灵犀般都未作下什么华丽罕见的诗篇,作出的诗词都是处于中上左右,并未有过失之处,也未有多少出彩值得称赞的地方,不过比起秦明作下的那首要强出太多,既然秦明都能通过,那二人自然不在话下。

经老者的同意,三人一同登上船,上船后已有不少儒生在船舱中品茶谈笑,也有几人站在船头欣赏眼前山水,雅兴十足地吟诗作对,见过三人行礼之后,继续之前之事,萧萧三人站在船头,说笑不久,待又有几位儒生上船后,船夫这才开动船只。

“不知木兄日后有何打算?难道一直想如此漂泊下去?”

苏无双收回放在江渚之上的目光,转首问萧萧道。

萧萧淡然一笑,回道:“一个人四海为家有何不好?天为盖,地为榻,山水在心间,堪称妙不可言”

“没想到木兄竟有如此豪情气度,苏某自认不及”

苏无双由衷赞道,而后似乎想到什么伤感之事,脸上升起一丝黯然,轻声叹口气道:“苏某自幼从儒,琴棋书画虽不敢称古今一绝,却也颇有造诣,不输于当今任何一位儒生,故在大秦儒门之中也有些名声,只是苏某向来不屑功名利禄而喜欢清静,神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日子,对此苏某曾不止一度幻想过,然而事与愿违……”

说到这里,不用苏无双细说,萧萧心里已经知晓其中一二,身为苏家的长子,并且年少有为,自然有太多的无奈与无可选择,无论家族还是朝堂亦是如此。

对此,萧萧也不好多言,只是知心似的颔首,脸上也有感慨之色,见苏无双心情有些沉重,而后轻笑带过,脸上露出戏谑的笑容,问道:“之前听苏兄所言,莫非是想为在下谋一份差事不成?”

闻言,苏无双的脸上不知为何泛起一丝红热,神色也极其不自然,摸摸鼻头笑道:“不瞒木兄,木兄年纪轻轻却是位灵气境圆满之境的儒士,日后之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而且身无厉害背景,而又无亲无故,正是大秦几大儒门家族招贤纳士的首要人选,苏某固然厌倦尔虞我诈利益纷争,但身为苏家子弟,自然要为家族之兴盛荣辱深谋远虑而又尽平生之力”

苏无双话语微顿,而后对萧萧歉意一笑,道:“其实苏某也只是随口说说,若有失礼唐突之处,还望木兄莫要见怪”

从苏无双的拘谨惶恐的表情之中,萧萧自然可以得出其对适才所言的招贤纳士之事并不在行,想来很有可能是第一次为家族招揽人才,不然也不会有如此神情话语,而又没阐明事成之后,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倒让萧萧颇为好笑,而好笑之余却是对苏无双如此坦诚万分欣赏,遂结交之心愈浓。

只是萧萧如今用的是假身份,并无之前所述之实,故只好婉言回拒道:“苏兄的美意在下心领,只是在下早已习惯一个人自在飘荡的日子,如今还未考虑过入驻哪家一事,再者,既然木兄说在下日后定能一展宏图,那敢问苏兄,金鳞岂能恋于一潭浅水之景,鸿鹄安能困于牢笼之内?”

“金鳞岂能恋于一潭浅水之景,鸿鹄安能困于牢笼之内?”

苏无双目中失神,嘴中喃喃自语,许久之后,抬首再次怔怔凝视萧萧此时闲轻云淡而又清高之色的脸颊,表情颇为诚恳地道:“今日我与木兄一见如故,而又为木兄之志所折服,苏某适才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苏兄见怪,但讲无妨”,萧萧听出其意有所指,似有可能与他所想一致,故欣然笑道。

“苏某想与木兄结为异性兄弟,不知木兄意下如何?”

说完,苏无双一脸期冀地望向萧萧。

萧萧心中已喜,表情却是露出受宠若惊之色,而后稍稍敛神,喜至眉梢,欲要出言,却被一旁的秦明拉至船尾,萧萧顿时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地道:“你这是作甚?”

秦明压低声,小心问道:“表弟,你真要与苏无双结拜?”

“难得苏兄为人坦荡,行事光明磊落,如此正人君子年轻俊杰,我岂能没有结交之意?听你的意思,似乎苏兄不似我说的这般,而是人有问题?莫非你是怪我良莠不分?”,萧萧瞪一眼秦明,撇撇嘴道。

秦明忙摇首解释道:“当然不是,苏兄的为人我心里再清楚不过,只是……”

“只是什么?”,萧萧不解地问道。

秦明回顾一眼站在原地背对二人而立的苏无双,转回首神秘兮兮地问道:“难道表弟想与自己的情敌结拜?”

“情敌?什么意思?”,萧萧的表情愈加疑惑,而又有些不善,狠厉地盯住秦明,等待他的下文。

秦明忙小声道:“表弟你有所不知,我姐姐的琴之道是学自苏家,拜苏无双的三叔为师,故姐姐算是苏无双名义上的师妹,而苏无双姐姐早已心有情愫,若是以前,我倒是非常乐意他与姐姐结成眷侣,不过自从萧儿你出现之后,我却觉得你做我姐夫那是再合适不过,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无论是才华还是相貌为兄都会偏向于你……”

“屁个姐夫!他对你姐姐有无爱慕之意关我甚事!”,萧萧脸蛋泛红,斥责一声加以掩饰。

“怎么不关你的事?你难道没感觉出姐姐对你有那个意思?”,秦明一脸暧昧地道。

“哪个意思?我不懂,休要多言妨碍我与苏兄谈话”,萧萧假装不知,丢下一句话转身即走,然而还未步出,身后传来秦明仿似自言自语的话。

“姐夫,你可要三思而行”

萧萧即刻止步,转身满脸通红训斥道:“谁是你姐夫?”

“不是你还能有谁?”

秦明一脸嬉笑,话音一转道:“你若是真有与苏无双结拜之意,我觉得你应该坦诚一些的好,最起码身份得让苏无双知晓,不然对人家实为不公平,再者在事前应十分明确地指出谁是我姐夫,不然到时兄弟二人为一个女人闹得手足相残,真的不免有些……”

对于秦明前面所言,萧萧觉得非常有理,而后面的话萧萧却是不敢苟同,而且实为头疼,听秦明说秦知画对他有爱慕之意,萧萧何尝没有从秦知画的举止笑容中觉察出些蛛丝马迹,只是男女之事,除去与其青梅竹马的唐仙儿之外,他还从未想过其余女子,即使对于慕紫衣心有莫名感觉,却也不知是非情愫,此外亦非如今所虑之事,一切顺其自然为好。

“我做事自有分寸”

萧萧淡淡道一句,转身时船正泊岸,船上的儒生开始陆续登岸上岛,萧萧二人回到苏无双身边,而后三人结伴上岸。

上岸后,所有儒生都对岛上的美景心旷神怡,赞不绝口,萧萧左右环顾,近距离之下,放眼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另有前方柳暗花明之中的红色宫墙,矗立在云霄之巅的临江阁,当真使萧萧留连忘返,三人并肩而行,边随众走向山庄,边一路浏览山色。

这时,苏无双转首问萧萧道:“不知木兄对苏某适才所言之事考虑得如何?”

“这个……”

萧萧下意识瞪一眼秦明,面色有些为难地道:“承蒙苏兄厚爱,小弟受宠若惊,能与苏兄这样的豪杰结为兄弟,实乃在下三生之幸,也是万分欣喜,只不过……小弟身世卑微,而苏兄却是名满京都,若我二人结拜,恐使他人对苏兄起流言蜚语,那正是在下的罪过”

“既然木兄也有此意,那正是甚好,至于旁人说三道四,只要你我兄弟行得正管他作甚!我苏无双从未在乎过这些!”,苏无双拍拍萧萧的肩膀,正气凛凛地道。

萧萧见苏无双如此诚恳豪爽,而又有如此不凡气度,顿时心血澎湃,略微沉吟,而后心有所想,决定对其坦白身份,有此想法之后,萧萧转首言道:“其实……”

萧萧正欲对苏无双言明身份之时,忽然神识一动,迎面袭来几丝淡淡的浩然之力波动,忙止住话语抬首望去,只见从山庄之内前后行出十来位儒生,而使萧萧为之震惊的是十几人或深或浅都是儒士,为首二人身著儒袍仪表风流,而且气质非凡,二人身上的浩然之力波动与身旁的苏无双不相上下,应该是灵丹境的修为,故萧萧才多打量二人几眼,在二人之后是三人,此三人正是萧萧昨日遇上的柳青藤一伙之中除柳青藤之外的三人,也是三大家族中的二公子,在三人之后又是几名儒士,其修为也较之前几人弱些,萧萧再次回首为首二人,若是没有猜错,此二人应该正是与苏无双齐名京都三杰的吴不凡与王钦贤。

“苏兄总算是姗姗来迟,让我二人等得好生苦闷”

“正是,我二人在此已经恭候苏兄多时”

还未及近前,二人便对苏无双拱手行礼。

苏无双忙回礼,笑道:“让两位仁兄久等,苏某万分惭愧”

“哪里?苏兄行事向来低调,我二人理应好好学习效仿一番才对”,其中一人上前笑道。

“不敢当,不敢当”

苏无双摆摆手,未在此事上多做纠缠,一一见过其余儒生之后,回首笑道:“我三人好不容易今日齐聚一堂,定要好好畅谈一番”

“那是”

二人点头称好,之后才对秦明行过礼,最后才似乎注意到一旁的萧萧,顿时眼中一亮,另一位转首问苏无双道:“不知这位是……”

“这位是木肃,木公子,是秦兄的远方表弟”

苏无双指向萧萧,而后分别指向二人,对萧萧道:“这位是王公子,这位是吴公子,可都是京都有名的才俊”

“原来是王公子与吴公子,幸会,幸会!”,萧萧对二人行一礼道。

二人正欲对萧萧回礼,这时二人身后三人中的其中一人上前对二人低声耳语些什么,二人脸上顿时露出惊愕之色,再次细细打量萧萧片刻之后,却是瞬间恢复自然,不动声色地含笑行礼,而眼中却是若有所思之色,总之并未露出哪怕半点明显的敌意。

见状,苏无双疑惑地问道:“二位似乎以前听过木兄之名?为何我之前从未闻过?”

“也是昨日才闻木兄之名,而苏兄整日在家潜心修儒,两耳不闻窗外事,也难怪苏兄会不知晓”,吴不凡解释道。

“此言何解?莫非木兄昨日在京中做下什么扬名之事?”,苏无双又问道。

“那是自然,听闻昨日木兄与柳青藤于蓬莱客栈门前当街斗法作赌,赌注为六千灵元丹,最终是你身旁的这位木兄获胜,此事如今已在京城可是闹得沸沸扬扬”,吴不凡回道。

“原来是此事,早上我出门时也有耳闻,只是没想到此人竟是木兄”,苏无双拍拍萧萧的肩膀笑道。

见苏无双与萧萧如此亲近,二人相视一眼,其中都有些耐人寻味之意。而后王钦贤笑问道:“苏兄似乎与木兄曾是旧识?”

“这倒不是,我与木兄方才于对岸结识”

苏无双自然听出二人的言外之意,摇摇头淡淡笑道。

“原来是这样”

闻言,二人眼中亮光愈盛,却是未再言语提及萧萧,随后三人相互做请,三人在前,萧萧与秦明在后,再后是三位二公子,最后才是其余一干儒生,一行人浩浩荡荡颇具气势进入山庄之内。